教育伦理学视域中的学习竞争道德失范与规范
2022-03-02曹周天
曹周天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100081)
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竞争与合作可以说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获取更好的机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另一方面,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又不是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的。在当前普遍实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与同伴群体共同学习已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恰当处理与同伴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开展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活动,就成为教学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理竞争问题时的道德失范行为,并以此为突破口,运用伦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我们所倡导的学习竞争观。
一、“竞争”的基本理解
1.“竞争”的多维解读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最早从资源的角度谈竞争源起的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他在《荀子·富国》篇中写道:“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对此,荀子提出“明分”这个概念来试图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是要确立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礼”。在《礼论》篇中,荀子进一步阐发了他的这一观点,认为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求无限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就必然会产生竞争,“礼”的调节和控制才是有效解决竞争冲突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比较关注资源与人口这两个客观因素之间的矛盾。他认为,人们相互竞争并不是由于道德沦丧,而是因为“财寡”。虽然具体观点存在一些差异,但荀子和韩非子共同主张“争则乱”。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对竞争往往采取限制和禁止的政策。在西方,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资源的有限性引起的竞争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从其积极意义来看,这一理论肯定了竞争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本质特性,它较之我国古代社会对竞争问题的认识是一次较大的飞跃。
由于竞争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领域之中,因而,不同领域对竞争概念的界定也值得关注。比如,生物学认为,竞争是生物交互作用的一种,通常指同种或异种个体间为了争夺资源而相互施加不利影响的现象。它主要发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般可划分为掠夺式竞争和干扰式竞争两大类别。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生物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版,第768 页。
又比如,社会学将竞争界定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共同目标的争夺”。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25-126 页。综合来看,竞争主要是围绕有限资源所展开的力量角逐。在学生学习领域,有限资源可以理解为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如何运用正当合理的方式去获取这些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则需要学习伦理视野的观照。
2. 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根据生物界中存在竞争的事实,提出“自然选择”理论,并指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一种淘汰机制。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并不能回避或彻底消除竞争,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竞争。从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学习中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比如,我国的各类升学考试,其本身就带有明显的选拔与竞争意图。“竞争本身是一种实力较量过程,一种择优机制和奖励机制,因此它就排斥了平等地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而必然造成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③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301 页。既然竞争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竞争,并让竞争积极发挥其正向促进功能,就成为我们思考的关键问题。
二、学习竞争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
通常来说,“道德失范包含着人们精神和行为失范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精神上讲是内在道德心理的失落、混乱和道德观念的缺失、动摇,从行为上讲是举止仪表和动作语言的混乱或犯分乱理,或者说是行为的无度与越轨”。④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年版,第21 页。聚焦到学生的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观念及行为层面的道德失范表现,即不合道德规范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
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当前弥漫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攀比文化的影响,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攀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⑤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年版,第10 页。;另一方面也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这些外在因素固然是不可忽略的,但从学习者个体来说,学习者自身应当认真反思学习竞争的内涵、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寻求破解之道,这正是伦理学视角观察学生学习竞争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育伦理学视域下学习竞争道德失范的理论反思
1. 学习竞争道德失范的美德论反思
竞争问题所关注的焦点是,在对共同资源和利益的追求和分配过程中人们的动机观念和行为方式问题。美德论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它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品质”。①肖群忠:《规范与美德的结合:现代伦理的合理选择》,《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5 期,第39-44 页。因此,从竞争者的品质来看,学习竞争中的道德行为失范者主要存在自私心理和封闭心态两种惯习。
(1)自私心理
在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自私心理是一种常见的惯习。自私者没有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往往希望能独占公共资源,甚至不惜采用恶意手段阻碍他人获取。现实中,持有自私心理的学习者不在少数,这固然与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紧缺有关,但更体现出其缺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善良心态。总之,在学习竞争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内心的自私,充分发扬人性中热忱、友爱的善端,多为他人着想,力争做一个利他、大度的学习者。
(2)封闭心态
某些学习者正是由于自私心理的不断滋长,从而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心态,这很容易导致在认识上对学习活动的性质及其竞争问题存在片面化理解。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然而,内心封闭者却看不到人和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共同体,而只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排斥、敌对等冲突关系。在他们看来,他人和集体的存在不是为自己提供帮助,而相反成了影响个人利益获得的阻碍因素,这是内心封闭者所持的固有逻辑。从美德论角度看,一个人应该拥有开放、包容的美德,要做一个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智慧的人。学习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而且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也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要积极融入集体之中,既多向他人学习,也要善于帮助别人,不能使自己脱离集体。
2. 学习竞争道德失范的功利论反思
(1)搅乱人际关系
学习者的不良竞争心态会直接搅乱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举例来说,比如一个班级因为某些学习者不良竞争行为的存在,就会导致同伴之间的相互封闭,从而形成“独学而无友”的尴尬局面。这一格局的产生就源于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对竞争内涵的理解偏差,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搅乱同伴之间的关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和真诚。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把同伴看作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那么人际关系之复杂、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学习氛围的紧张还会间接地引发学生个体的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都是由学习者不良竞争心态而可能引发的一连串问题。
(2)诱发不当竞争
其实,搅乱人际关系只是表层现象,从深层看,学习竞争中的道德失范很有可能诱发同伴之间的不当竞争,不论对学习者个人,还是对整个学习共同体来说,其危害性更大。首先,学习的恶性竞争会变相地加重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增加学习者的心理压力。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学习者会不断地给自己加压,生怕疏忽大意就会落后;另一方面,也会逐渐封闭自己,而不愿意与同伴交流,担心自己的优势被别人模仿学去。其次,不当竞争还会影响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效果。一个恶性竞争的学习环境会潜在地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带来许多无形的障碍,原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就能解决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由个人独自承担并完成,从而会相应地提高个体成长发展的成本。总而言之,不当竞争会导致同学之间相互提防,不能坦诚相见,进而破坏学习共同体的优良教育生态,其危害性巨大。
3. 学习竞争道德失范的道义论反思
道义论审视的是竞争的动机和手段是否违背法律和伦理的规范,是否存在不当的动机和行为。反观案例中的诸多竞争道德失范的动机和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学习者不当竞争的动机和手段均缺乏正当性;另一方面,学习者所表现出的利己主义违背集体主义原则,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1)不当竞争的动机和手段均不正当
竞争应当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者的不正当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动机不正当。第二,手段不正当。良性竞争应当是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竞争。我们倡导学习者要寻求一种正当的竞争方式,即通过自身的努力、合乎规则地参与竞争。
(2)利己主义违背集体主义原则
竞争应当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合法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而那些总是把集体利益占为己有、蓄意制造恶性竞争的学习者所表现出的极端利己主义,违背了集体主义原则。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为了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目标。自私与封闭的心态既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同时也会对集体利益造成损害。
四、竞于道德:学生学习竞争道德的规范
基于上文分别从美德论、功利论和道义论三种视角对学生学习竞争道德失范行为的分析,笔者认为,处理学习竞争道德失范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是要大力倡导“竞于道德”的学习竞争观,鼓励学习者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学习竞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也要努力营造出良性竞争的学习生态。
1.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竞争
理性客观地认识学习中的竞争问题是处理并解决学习竞争道德失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从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学习中的竞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是任何社会乃至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基本事实。英国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在《论艺术和科学的兴起与进步》一书中说过:“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①雨桥:《人生智慧——世界名人名言精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226 页。从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当竞争的产生虽然在客观上受到社会环境诸如攀比文化、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但学习者自身的心态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竞争观,兼顾竞争意识和竞争伦理,提倡学习中的良性竞争,确立互惠双赢意识,以平等、合作为关系基础,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目标指向。“用交往伦理学的观点来说:合作是以相互理解为基础的一种交往行为。”②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深思》,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1 页。历史事实和经验表明,牢固的同学友谊必然建立在良性学习竞争关系的基础之上。数理逻辑学家王浩回忆当年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时曾感慨道:“教师与学生相处,亲如朋友,有时师生一起学习新材料。同学之间的竞争一般也光明正大,不伤感情,而且往往彼此讨论,以增进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离开昆明后,我也交过一些别的朋友,但总感觉到大多不及联大的一些老师和同学亲近。”③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41 页。
2. 营造有利于良性竞争的学习生态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对学习者理性竞争观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具体可以从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在文化建设方面,首先是加强教育,引导学习者合理设定奋斗目标和学习榜样,追求适度竞争,不能蓄意制造过度竞争;倡导良性竞争,抵制恶性竞争。其次是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战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互帮互助的良性竞争关系。正如夸美纽斯(Comenius)所说的那样,班级教学,相对于个别施教,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刺激,互相帮助”,“对于这种年龄的孩子,竞争确是一种最好的刺激”。④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第139 页。在制度建设方面,2019年6 月23 日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光明日报》2010 年7 月9 日,第1 版。严格控制考试次数,降低频繁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学业和思想上的负担,走出以考试主导教学的竞争怪圈,也可适当减少因学习竞争问题给学生带来的烦恼。
3. 竞于道德:学习竞争观的价值追求
韩非子曾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三句话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竞争形态的精当概括。张培锋主张可以将韩非子所提出的三种竞争形态做次序的调整,其中“竞于道德”是竞争形态的最高境界⑥张培锋:《竞争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版,第248 页。,它的含义是:“现代社会竞争应当建立在道德的前提下,以公平与正义为基础,以诚信与合作为基本方式,以有序性和有限性为基本准则。”①张培锋:《竞争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版,第252 页。
《管子·霸言》有言曰:“合则强,孤则弱。”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②朱光潜:《朱光潜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 年版,第169-170 页。互助论伦理思想的代表者——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一书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的伦理思想,即“互助”是生物的本能,“互助法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进化法则。③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第2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409 页。由此可见,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展学习中的竞争活动,是促进教学活动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纵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竞争问题,笔者认为,学习者多半只是将竞争视为目的,而并未将之视为促进个体进步的积极推动手段,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一些过度竞争甚至不当竞争的情况。从一个人漫长的成长历程来看,得与失的关系往往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二者之间具有相对平衡性。学友间的竞争关系如果能使学生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那么这种竞争关系与氛围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合作与竞争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处理得好,则有利于实现学友间的双赢;处理不好,则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