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2022-03-02郝园园韩力争茆素琼
郝园园 韩力争 茆素琼
在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1]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深入思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的路径和举措,是高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服务和引领作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于提升新时代育人实效、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教育事业,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经过积极探索实践,学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创新成效不断显现,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一、以创新为动力,更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
1.理念与思路
(1)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定位来看,“研究生教育要突出‘研’字,创新意识、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2]研究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属性,主要体现在增强研究生的研究兴趣、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等方面。南京财经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注重把握研究生培养的高阶性,将研究生研究素养的培育贯穿于包括研究生思政教育在内的各个教育环节中。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师生的教与学围绕“研究”主线展开,教师既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传授,也注重指导研究生结合研究领域深入思考、探寻未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积极协同践行育人职责,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引领。
(2)更加注重凸显研究生的主体性。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深入贯彻全员育人理念。学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指示精神[3],做到“两个注重”:在教育理念方面,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研究生的品德育成,引导研究生学会价值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在教育方式方面,在坚持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同时,注重把握研究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专业背景,积极运用研究型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置研讨主题,激发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打造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使研究生的探究性思维和研究素养得以不断激发和强化。
2.做法与成效
(1)研究生研究素养不断强化。学校自 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坚持质量导向,研究生教育规模保持适度增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遴选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为研究生讲授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传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开展专题教学、小组研学、社会调研、课题研讨等,助力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素养。学校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各学科与研究生思政课教研部有效对接,协同设计思政课教学专题,面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使研究生在思政课学习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组织研究生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机融入专题教学,使研究生深入理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在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组织研究生认真学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应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鼓励研究生导师将学科及行业发展中最新的研究及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将理想追求、科学精神、学科素养融入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实践指导中,积极推动研究生实现职业行为与价值践行的融合统一。近年来,学校获评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获批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数量持续攀升。
(2)研究生主体地位有效凸显。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定期与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座谈,了解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与研究生思政课教研部沟通对接,思政课教师选取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冲突情境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引导研究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学校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研究生座谈会常态化机制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信息反馈机制,将在校及毕业研究生反馈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地吸纳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问题反馈与协调解决机制,不断强化广大研究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实效。此外,学校通过设立党建与思政工作课题、研究生思政教育课题、思政课教学改革课题等,鼓励广大师生深入思考学校思政教育中的重点、难点,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和举措;近三年来,累计立项240余项研究课题,在推进学校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协调为牵引,融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力量
1.理念与思路
(1)更加注重机制设计的系统性。近年来,国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4],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4]。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南京财经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系统性思路为指导,全面推进育人体系网格化、思政工作全员化,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2)更加注重教育力量的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从学校视角来看,须将研究生教育置于教育治理宏观视野下,更加重视完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提升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成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中的首个二级指标,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学校将研究生思政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置于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学科建设实际,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进行考量。将协同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作为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实效的方法论指导,纳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整体框架。充分发挥师生群体、思想文化、区域环境等要素集聚的优势,为协同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构建更大范围的教育共同体。
2.做法与成效
(1)研究生思政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落实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健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办法》及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以课程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牵引,立项培育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发挥育人示范带动功效。学校注重以党建引领研究生思政工作,坚持“党建+学习科研+服务发展”党员队伍建设理念,积极打造具有粮食、财经学科特色的学术科研型研究生党支部。积极响应“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创建活动,面向全校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样板党支部遴选培育;充分发挥学校两个教工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带动作用,建活建强研究生党支部,提升党建育人实效。一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2)研究生思政教育力量得到有效协同。学校建立以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体,研究生工作秘书和学生党支部政治辅导员积极协同的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职责,凸显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的骨干作用,最大化发挥研究生工作秘书和政治辅导员的协同作用。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协同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依托“名师工作室”等教师交流平台和常态化导师培训机制,持续完善导师交流发展体系,以导师发展带动研究生发展。学校思政课教师与研究生辅导员密切协同,参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为授课研究生所在党支部讲授党课。同时,学校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达65%,学校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提升育人成效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倡导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使命。学校各方秉承共同的育人目标,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协同力量,构建起效率更高、运行更畅的联合育人新机制。
三、以绿色为保障,塑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1.理念与思路
(1)更加注重育人效果的持续性。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教育者需要满足学习者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形态,服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应是内在价值旨归。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由此决定了研究生教育要着眼于满足研究生更高层次的认知探索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立足于此,学校将提升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作为思政教育的一条主线,多措并举,更好地满足研究生价值理想的育成需求、综合素养的提升需求。
(2)更加注重育人环境的人文性。积极挖掘办学历程中的文化传统,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是构建具有价值引领性的先进大学文化的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由 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发展而来,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老一辈南财师生肩负“粮食定,天下定”的职责使命,矢志不渝服务国家建设发展。历经65年发展积淀,一代代南财师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心使命始终未变。学校坚持传承办学历史中积淀形成的特色文化和精神品格,注重以时代精神引领师生发展,以大学文化涵养师生心灵,营造积极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鼓励创新的学校环境。
2.做法与成效
(1)学科育人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学校充分挖掘学科专业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和各学科主要职业方向的职业道德素养,依托学科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与学科专业实现‘基因式’融合”[5]。“学科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持续实施,将对研究生的价值引领有机融入学科专业教学实践中,使研究生在夯实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更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在树立创新志向和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具有价值理想和人文精神。例如,结合财经底色,学校会计学院积极探索建设“党史中的财经故事”系列微课程,将党史中的财经故事有机融入教材体系建设,取得良好育人成效,在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评奖项,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后,受到广泛好评。结合粮食特色,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党员实境课堂,使广大研究生党员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更能坚定决心发挥专业特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2)文化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在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将校史校情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发挥校训精神对研究生的激励引领功效,使研究生在感悟学校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历程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学校注重传承和保护体现学校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的环境载体,积极创设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建筑和富有感染力的人文环境氛围。积极打造各类文化主题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广泛开设人文讲堂,丰富研究生的文化知识;邀请高雅艺术走进校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持续加强学校的网站、广播、电视台、出版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的建设,使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出同频共振的功效。近年来,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内容,将当代青年锐意进取、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融入美育作品,学校学子10次受邀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取得显著育人成效。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一院一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获评“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以开放为契机,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格局
1.理念与思路
(1)更加注重教育视野的开放性。教育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职责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和止步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更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指引下,对未来价值事实做出基本的预测和判断,牢牢把握对研究生进行价值引领的主动权。学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注重研究生的未完成性和思想发展性,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过程中,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学校在“四为”方针指引下,坚持开放的教育视野,使研究生的学习进程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同步。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研究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能力,使他们在踏入社会后面对社会多元价值时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更加注重教育格局的融通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其本质在于“人性的引导与培养,培养公民对规则意识的内化与守护,对多元化的理解与宽容,对政治共同体系的忠诚与认同,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与奉献”[6]。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通过筑牢个体的思想基石,使社会思想架构更加坚实。学校注重打造与社会相融通的教育格局,广泛调动校内外研究生教育治理各要素力量,构建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共同体,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升级、空间扩展、效能提升。
2.做法与成效
(1)实践育人平台特色鲜明。学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大思政课”重要指示[7],加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力度,依托学校特色建设产业学院,为研究生提供课程学习与个体经验、知识体系与外部社会相连接的机会,使研究生在充分了解国情、社情的基础上,找到思政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学校积极创设各类教育实践平台,使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强化对价值理念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校积极举办全国研究生财经论坛,承办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粮食储运和安全国际研讨会研究生论坛,打造研究生科技文化节特色品牌,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论坛主题、文化节主题,引导广大研究生将专业所学和个人理想追求有机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2)社会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学校依托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研基地,建立党小组,面向产业行业需求,推动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志愿服务中强化责任担当。例如,依托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研究生工作站,成立中储粮研究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驿站”,组建特色志愿服务团队,服务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研究生党支部结合所学专业,组建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结合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需求,积极聘请行业导师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落实专业学位硕士生双导师制,启发研究生从国家社会需求、行业产业需求、个体成长需求展开多维度思考,将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时代志向。
五、以共享为路径,凸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
1.理念与思路
(1)更加注重育人资源的共享性。“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持续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保障基础,打造工作格局。相较本科阶段思政课程开设情况及学习特点,研究生阶段思政课程学习的研究性更强,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系统学习与贯通运用。学校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外在整体性和内在融通性,遵循研究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在综合考量本科阶段已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进行集体研讨设计,使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政课程的理论深刻性、方法科学性得到充分体现。
(2)更加注重育人成效的互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以此为指引,学校在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同时,注重从研究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创设更加有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因为教育最终指向的目标——思想观念的塑成、价值理念的形成,必须依靠研究生自身来完成。这个过程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包括思想的触动及行动的转化。学校切实承担育人主体责任,既积极创设价值体验场域,强化价值实践支撑,使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研究生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理念的建构和生成;又坚持共建与共享,将经由师生共同努力所取得的学校事业发展成效持续转化为助力师生发展的保障举措。
2.做法与成效
(1)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学校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中心,着力在学科专业中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建设学院、示范建设专业的建设,积极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典型、“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编写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元素手册》,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学校通过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各门课程集体备课牵头人,探索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实现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经验在思政课教师间共享。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系“结对子”,由思政课教师协助专业课教师设计课程思政教案及教学素材,凝练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水平;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享学科专业知识,提供专业领域的生动案例,使思政课程与专业学习有机连接、互通共融。学校深入实施《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的组织基础。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2)研究生教育综合成效不断显现。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成效,须置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成效中考量。在近20年的研究生教育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主线,根据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需求,构建分层分类、定位精准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一是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严格导师选聘、业务培训、过程管理、综合考核各环节工作,打造“全链条”导师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导师育人水平。二是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围绕招生入口关、培养过程关、就业出口关全过程环节,有效落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项举措。3年来,学校连续针对全体毕业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调研(有效调研数据回收率超过80%),从研究生教育服务(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就业服务)及研究生生活服务(生活学习服务、学生管理服务)等6个维度,动态掌握研究生对学校培养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精准改进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工作,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调研结果及实践证明,研究生就业质量与发展水平的提升,与研究生对学校教育理念、文化及教育培养体系的整体满意度和认同感呈正相关。而这种深层次的满意和认同,不仅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能力提升的显性体现,也是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具有印证力、说服力的案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