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湖北宜昌卷

2022-03-02孙未逾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喻义脐带青春

◎孙未逾

【真题再现】

婴儿从孕育到出生,主要靠脐带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断开脐带,离开母体的过程,尽管充满着未知与风险,但也意味着从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样,从少年到青年,长大成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也如同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充满着憧憬与希望,伴随着纠结与迷茫。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自己青葱岁月中的这条“脐带”了吗?它带给你的是呵护与依靠,还是束缚与苦恼,抑或是二者之间的徘徊与煎熬?

请以“青春的脐带”为题,或分享你的故事,或倾诉你的心声,或交流你的思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①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同类作文。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独家解析】

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秉承真实写作、真情表达、感悟生活、启迪生命的写作理念,引导学生以青春之经历,写生活情愫;以青春之冲突,写成长滋味;以青春之憧憬,写生命思考,可谓水近山迢、意趣交映。

人性光辉,照亮精神空间。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面对“青春的脐带”,学生如若体会到的是师长亲朋的关心呵护,表达的一定是依赖中的珍惜,温暖后的感恩;如若感受到的是“脐带”的束缚和牵制,回响的一定是对平等的诉求,对独立的渴望。而无论哪种都是人性中耀眼的闪光点,都将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照亮他们的精神空间。

多元思辨,培养思维品质。“青春的脐带”同时引导学生于依赖“脐带”营养时反思成长必经的独立,于抗争“脐带”束缚时回首师长无私的守望,而贯穿其中的是对当下的拥抱,对未来的憧憬,对自我的坚持,对温暖的感恩,更促使学生以多元的感受力、立体的思辨力,表达个体对青春的认知,对成长的选择,并在这由外而内的表达中丰富思维层次,培养思维品质,形成思维能力。

关注成长,取材青春生活。无论是感恩于营养和温暖的持久无私,还是自觉于独立和平等的摸索追求;无论是冲突中分寸的把握,还是矛盾里两难的取舍……每一种主旨确立,每一种思想表达,经历的都是成长路上必经的站点,镌刻的都是成长背景中清晰的印记,吟唱的都是成长进行曲中无尽的行歌。题目着眼于青年的成长,以“脐带”为喻,细数青春时光的压力与动力,点染青春生活的叛逆与甜蜜,贴近生活的节律,描画青春的样貌。

读写相生,依循语文规律。重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符合语文学科本质规律的方法和路径。“青春的脐带”命题灵感来源于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段《成长回声》。《成长回声》中即将十五岁的女儿,用一个没有父母掺和的生日开启成长的大门。对女儿而言,这是长大的宣言;对父母而言,却夹杂着被嫌弃的酸涩。长大成人,是否一定要在亲情和自我中做出取舍?这不仅是文段中女儿的问题,同样也是每一个在跌跌撞撞的青春期中沐风成长的青少年学生必须面对的真实生活。理解了阅读文段中女儿的迷茫,自然能顺势发掘作文“青春的脐带”在依靠中纠结、在成长中苦恼的题意和题旨,从而文思如注,落笔成章。

【审题误区】

第一个重点为“脐带”。“脐带”本指连接母体与胎儿用以供给营养、帮助代谢的传输之带,是母亲与胎儿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之带,它伴随婴儿的出生而断开。那么,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又何来“脐带”?因此,审读这个作文题,要借助看得见的“脐带”的本意,联想到看不见的“青春的脐带”的喻义:婴儿出生时,剪断了一条看得见的供给营养的“生命脐带”,而与此同时,一条看不见的来自亲人师长全方位守望呵护的“关爱脐带”也随之而生。这条“关爱脐带”中有对子女生活的照拂、学习的关心,也有对孩子未来的设计、情感的规划。理解了“青春的脐带”的喻义,自然能唤醒学生对“青春的脐带”的体悟,引发他们对成长的思考。如果不能理解“青春的脐带”所蕴含的喻义,势必茫然无着,无从下笔。

第二个重点为“青春”。交织着成长和叛逆的青春期,包裹着父母亲人呵护关心的安逸和甜蜜,也起伏着自我觉醒、自主独立的渴望和向往,这种冲突作为一种必然的存在,激荡起属于“青春”的思考和感悟。如果忽略了“青春”一词,就会模糊取材范围,遗漏学生青春生活中触动人心的细节,无法记录青春脉搏里真实起伏的律动。

还需要细读文题,如果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并没有认真通读文题导言,匆匆看到“剪断脐带”,即刻联想到不寄希望于他人而依靠自己独立奋斗,认为切断外力的自我奋斗和内心觉醒就是“剪断脐带”,进而把文章构思成依靠自己克服困难、走出低谷的青春成长,无疑将落入另一种写作陷阱。

【学生作品】

青春的脐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眼前的雨虽未跳入船头,却跳过树梢,跳到窗口,跳得人们心里叮叮咚咚。想起早上与母亲关于带伞不带伞的争执,我的心在雨声中愈发不安起来。那场当时僵持不下的争斗,似乎最终仍以母亲的胜利告终。

若是肯多听母亲两句话,或许也不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不再无条件地听从母亲了呢?

背起书包,呼出一口浊气,心中便已有了笃定的打算:迈开双腿,冲!双脚蹚起的雨水溅到行人的衣物,我在心中不住地道歉,但这歉意并不能带来天公的宽恕,却使得那雨愈下愈烈。可当我冲出校门时,那道熟悉的靓丽的黑色透过雨珠,竟如此清晰地映照在我的眼前。

“妈,你怎么在这儿?”母亲撑着一把伞,站在校门口不停地张望。下身的裤子卷到小腿肚,脸上还挂着几滴水珠,左肩被手上的手提袋拉下,右手是那把与她的身高极不相称的大黑伞。

“废话,我不来,你怎么回家?淋回去?”

我沉默了。的确,如果母亲不来,我只能一路沐浴雨水的冲刷了。

“您没上班?”不然,哪来的时间接我?后半句,我没问出口。

“上,怎么可能不上,不上班,哪来的钱供你读书?你以后多听点儿我的话,准没错,你看,今天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还有啊……”

母亲在身旁喋喋不休,我却蓦地想起了从前,似乎,母亲一直是在我身边喋喋不休的。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奔赴学园,母亲一直在我身边,她与我的联系,从未断过。

“伞,我来撑着吧。”我向母亲伸出手,一如她无数次向我伸出手。

布满雨水的大街上,一把黑伞连接着母子二人,好似十几年前那连接婴儿与母亲的脐带。那条亲情的脐带在我的青春里不时被拉扯,现在,正将我与母亲缠裹得更加密切。

深入品味:

这条“青春的脐带”,一头是母亲对孩子先嘱带伞、被无视后依然送伞的始终如一的挚爱,一头是孩子对母亲从无视、到较劲、到意外、再到顿悟的情感递进的靠近。“脐带”两端不对等的付出,震动着叛逆的内心,唤醒了自以为是的青春,这样的构思,在触动作者的同时,也润湿了读者的眼睛。更让人欣慰的,是作者在试探的自主中,顿悟母亲喋喋不休的爱之深浓,并在青春的冲突后与亲情笃定相拥,这样的主旨,是温暖的感恩,是走心的成长。凝练传神的语言,把作者内心的起伏错落描写得细致入微,让情节起伏,也让情绪流转。

猜你喜欢

喻义脐带青春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中英动物隐喻差异之解析
英语果蔬名称喻义举隅
青春献礼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看文化差异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看文化差异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