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索
——以高职院校教育为例

2022-03-02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生命大学生

刘 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近年来,我国各种层次类型的学校,不断爆出伤人、自残、虐待小动物等事件,让人揪心!尤其是高校大学生轻生事件更是频频发生,一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一段时间定期发生一起的“周期律”怪圈!逝者已逝,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足,人道关怀,不让悲伤成为嘲讽的对象。但是,我们需要反思,这一系列漠视生命、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不符合当下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更是对社会安定、他人生命的严重漠视和践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要在生命教育这块长期被低估和轻视的真空地带亡羊补牢!当前,高职院校没有独立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在教学中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一节单元模块;在教育管理中,只是安全教育内容里的一个主题,还停留在学生主导设计的班会活动里。本文尝试着从源头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学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平凡、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完全可以在生命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职生特点分析

(一)思想行为在理想与现实落差间波动,心态在平衡失衡中博弈

高职生,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特点:他们总体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有理想目标,有生活追求;喜欢并擅于操作实践、动手能力强。但是,一旦遇到难题挫折,往往手足无措。他们不乏雄心抱负,规划蓝图,但梦醒后,对自己家庭条件、学习成绩、能力不足自惭形秽。他们也想“有志者立长志”,但一旦碰壁,立马龟缩躲避,缺乏坚持和勇气,不断陷入“常立志”的轮回。他们渴望成功,期待被尊重欣赏,也曾暗自努力,但一旦发现看不到希望、达不成效果,就立马怨天尤人,不再坚持下去。

(二)原生家庭问题导致人格缺陷、行为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各种问题家庭,一定存量的高职生存在“假期不愿回家、不敢回家、无家可回”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存在以下几类问题:一是空巢问题。父母迫于生计均在外地打工,家中无人;二是留守问题。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生活在祖父母等亲属家庭;三是离异问题。父母感情失和离异,孩子跟随其中一方,生活在父母角色缺失或缺位环境,更有甚者,对孩子长期放任不管,一出问题就是各种暴力对待;四是家庭虽健全,但是父母或迫于生计忙于工作、或多子女家庭,亲子关系差,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更谈不上任何的教育,只是维持于基本的学费、生活费的供给。这些原生家庭的既有问题,加上学生就读高职院校后产生的融合适应的问题。

二、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生命是展开生命教育的起点,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落脚点。所以,高职辅导员应该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开展人性化的生命教育,饱含情感,将学生放在首位,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权益,以期逐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赋予生命情怀,最终形成生命自觉。了解每一个学生,换位思考,承认他们的“不同”,并且接纳尊重这种差异,根据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生命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二)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辅导员应该明白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应该是契合时代潮流的,要具有开放性,要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世界。只有这样,整个生命教育才能开拓大学生的生命视野,让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以更为宽广的胸襟和视野来认知自己。辅导员在展开生命教育的时候,应该与时俱进,要革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三)遵循价值观原则

辅导员应该明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职责就是对大学生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当下,各类自杀、自残、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出现了异化扭曲,或者说,陷入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窠臼无法自拔。所以,辅导员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必须时时围绕价值引领这条主线。同时,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近的教师,也是学生最易效仿的榜样,本身必须是有生命情怀、热爱生命、性格积极阳光的人!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用正能量影响学生,并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情,塑造学生积极品质,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建构。

三、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构建达成“上—止—正”人生发展阶梯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式管理只有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才是正确方法,才能真正奏效。《易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四书五经》之首,其中蕴含的辩证思维、人生智慧、管理智慧能给我们教育管理带来很多启迪与指导。然而,很久以来,其作用被低估,尤其在教育领域。

1.《易经》智慧启迪——“上止正”的内容。

上:《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应于此,人生处世,也应效法天发奋努力,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上”者,实为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

止:在时机的变化中,能够知进退,能舍得,谦逊低调,免于受祸患,这就是“止”。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气,也要有“止”的心态与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趾高气昂。范蠡助勾践复国,事了拂衣去。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主动裁撤湘军。故二人虽功高震主,却都得以善终。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要根据时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人生有进,也要有退。退一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获得新生。

正:《易经》说:“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止”,上面加一横,是“正”。这一横是约束,是底线,是生而为人,不能突破的良知。中国人常讲,慎独,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2.现实中“止上正”的路径。

一是当头棒喝。在学生访谈实践中,教师不主张跟学生讲一堆大道理,学生有自己的三观,有自己的思想,说教式的教育是假大空,教师与学生是两张皮,离得很近,心却很远,这样的教育苍白无效。教师会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定期访谈,场地选择必须慎重,安静是首要条件,因为环境的反作用力非常重要,环境选择不当,会使访谈效果大打折扣。访谈前,教师会当头棒喝,先让学生停下来,止住现有的思想行动,创设空杯心态。

二是自我觉知。调动学生主体思维,对自身行为、事件进行反观,觉察自身在事件前、中、后是如何想的、怎么做的,给自己一个分析判断,自行得出一个前期结论与事件定性。通过全程不插话式倾听后,然后教师予以展开谈话引导:就事论事,站在第三方角度,用局外人的客观公正引导学生止于顿悟,止损止步,完成主体自我觉知。

三是明心见性。学生必须从事件或问题情境中走出来,情绪稳下来,空杯心态,达到心静、净,否则一切教育都是空谈。这个前提达成,再施予引导,才具备了可能性。

四是举一反三。学生通过经历获得教训、悟出道理还是浅层次的,应该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悟出解决同类问题或者相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二)通过课程教学、主题班会开展专项系统的生命教育

1.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笔者发现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也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应用最广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只是选择某一节课,这远不能实现有效的生命教育。所以辅导员群体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开发一门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的重点不是理论讲授,应着重讲授案例。作为学生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处理各类学生事件可谓家常便饭,这里面少不了打架斗殴、自残自杀等事件,辅导员们应该梳理归类这些事件,形成自己的案例集。经过多年打磨的辅导员们,可以出版相关案例集,以此作为生命教育课程辅导教材。

2.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

生命教育的形式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努力展现生命价值,这与整个大学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细致化,了解其内涵和意蕴,选择与其相关联的学科进行积极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和这些学科的教师互相探究,采取有效渗透方式。比如,辅导员可以和思政课、心理课、哲学课的教师交流。充分利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生命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课程或者媒介作为载体,积极地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实施有效教学。

3.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

辅导员在推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重在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与和体验触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激发其内在生命力量、唤醒个体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形式。[2]让这些活动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加深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将生命教育真正地落实到实践层面。辅导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生命知识,探究人生的真谛。比如,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能够初步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能够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会到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

最后,是笔者在生命教育里的一点思考。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涉及这方面的做法:濒死体验。笔者认为,这是能让学生对生命和死亡产生敬畏的最好办法。当然,这在实操中肯定无法实现,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谓起死回生只出现在神话故事里。濒死体验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真实存在,我们可以借助濒死体验相关研究,来对学生展开有触动的教育。濒死体验囿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骨子里对死亡的忌讳,在我国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换句话说比较封闭,暂未对外公开,所以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濒死体验暂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国内外濒死体验研究的相关结论和成果,有过濒死体验者的亲历感受讲授给学生,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辅导员生命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