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灵整全:一种教师视角的“治疗实践”
2022-03-02田养邑白小玲
田养邑 白小玲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关注儿童心灵健康成长,并从“成人本位”的教育中脱离出来,使儿童回归本真的自我,一直是教育领域亘古不变的研究主题。学校是儿童心灵守护的“殿堂”,而教师是呵护者。探究儿童心灵成长的发展路径,促进儿童心灵整全,形成健全的心灵,是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为了引导学生内心的坚韧与和谐,进一步促进学生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教师应学会用创造性的智慧培养儿童成长。进而言之,教师不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引路人,还应当立足教育实践,主动寻求一种“治疗”的方式,帮助儿童从心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广阔的育人情怀,关注儿童心灵的至善与完美,疗愈心灵的贫瘠与扭曲,使儿童在渐次成长中理解自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整体结构及关系,唤醒个体心灵的自由绽放,进而达到积极面对生活,实现全面而自由地成长。
一、何为儿童心灵的整全
当下,心灵教育的空缺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蓝皮书》专题调查显示,“小学生自杀事件近几年来屡见不鲜,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数据共计393例,其中中小学生占到267例。”[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向社会各界拉响了警钟,唤醒儿童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培育儿童心灵康健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灵的成长赋予生命的高度,生命的陨灭归结于心灵力量的耗尽。“教育应是面向心灵的大健康,是追求心灵美善、完整、康健、丰盈、坚毅的治疗实践。”[2]若从教育视角追根溯源,不免会发现造成心灵残缺空位的“蛛丝马迹”,譬如学习负担重、标准化的教育、家长的高期待以及不合理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等因素,都会对儿童心灵产生或多或少的隐性伤害,而拯救心灵的教育整全已然成为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教育的卓越功能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是要改变复杂生存际遇之中个体的心智,引导学生突破心智障碍,进而唤醒个体创造美好生活的灵魂力量。今日之世界,人们或许不再为物质的稀缺而困惑,但心灵富足恰恰是最为稀缺的资源。生活是丰富的,但同时充满生存际遇与个体心灵平和富足的一系列冲突和矛盾,因而个体成人的智识、情感以及生活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是构成心灵整全的主要因素。“整全”从表面可以理解为完整而全面的发展。“整全的人可以看作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它们分别由各个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之间必然存在或隐含着特定的关系与秩序。”[3]事实上,教育也是一个实践秩序,它的内在意义为完整性,即以和谐的秩序塑造完整的人,这与个体整全是相互映照的。当然,整体而和谐的教育的形成路径离不开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支持与配合。一个完整人的抚育,不但包括自身身体机能的完整,更涵盖心灵成熟的健全与整全。
儿童的心灵润泽着他们本然的内在生命,是他们面对生活所营造的和谐安然的心理状态,彰显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内在景致。相反,心灵的盈虚反映了个体与周遭环境等能量互动的非均衡状态。心灵可以理解为两个场域的集合地:一个是“生命场”,贯穿于人的生活主线;另一个是“情感场”,作为人的辅线。最终共同汇聚于人体所需的“能量场”,并以其卓尔不凡的精神力量引导个体走向成人,达到智慧地创造美好生活。心灵也是人的内在表征,在这里,儿童心灵意指:“儿童的内在精神、内在思想和内在意识”[4],积极的精神追求、深厚的思想冶炼、鲜明的主体意识,是儿童心灵整全的基本要求。换言之,达到健康、美好、完善的心灵状态,即为获致整全的心灵。概而言之,儿童心灵有其自身的丰富历程,生命的保持与奋进往往是一个迈向进步、发展的过程,它的轴心围绕心灵“实在”与生命的联结和交合而次第展开,激活个体对于生活的易感性,带动个体不间断的自我完善,最终使个体得到潜能性的身心舒展,获致生命丰盈修复的状态。
教育实践要将关照儿童健康的心灵纳入其中,从理解儿童的心灵意向开始,在通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中,深刻把握儿童心灵健康的现实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心灵秩序,培养心智完善的现代中国少年。在此,教师作为实施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需要从缺乏培育儿童心灵的偏颇方式中脱离出来,打破由知识传递与心灵发展二者在不同程度上的割裂所带来的教育困境。值得说明的是,当教师的态度、语言以及沟通方式三个层面缺失以教育情感为根本底色时,教育实践无法面向儿童未来全新的生活世界,也影响着儿童心灵的整全式发展。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帮助个体顿悟生命的无限广阔,心灵整全的儿童才能在将来以切己行动创造美好生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教育者应该直面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发大量的实践思考,寻求一种面向心灵整全的教育实践方式。
二、儿童心灵整全教育漏洞的成因与后果
教师是儿童心灵发展的直接导师,儿童健康成长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基础教育阶段中,由于教师往往以成人的姿态直面儿童的教育与成长,教师“理性”失衡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育人方式也出现了偏差,同时对儿童心灵造成或隐或现的伤害,这主要聚焦在教师的态度、语言表达以及沟通方式三方面。
1.作为隐性伤害的教育冷漠态度
态度是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今日校园中,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他们的身心疲惫引发对职业认同感的下降。由于缺乏充沛的教育情怀,部分教师对儿童表现出冷漠的教育态度。长此以往,儿童成长将被放置于心灵关照的教育视线之外,造成儿童内心和美方面的创伤,儿童自然会由内而外表露出对教育的恐惧。出于内心的惧怕,儿童不乐意与教师交流学习,继而将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也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当心理的裂痕愈来愈深时,儿童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力就会减弱,在将来的生活中变得孤僻与自私,从而切断个体成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要像防火那样警惕冷漠无情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最可怕的毒素,它能使人变成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佣人和小市民。”[5]换言之,教师冷漠的态度会对儿童内心产生极大的“伤害”,对儿童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结构产生不可避免的内心惧怕。可见,教师的冷漠态度产生的负向作用,在儿童身上显现出心胸狭隘、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影响,儿童容易形成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难以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更为甚者,教师的冷漠使儿童在精神追求上相对匮乏,久而久之,成为所谓正常社会发展中的“畸形人”。
2.阻碍内心通畅的教育“语言暴力”
语言是情感输出的主要依托,是交流观念、意见与思想所凭借的主要手段。但是,过激的语言往往会对倾听者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譬如,在校园内教师对学生的谩骂,甚至是带有恶意和攻击性的语言,我们统一称为“语言暴力”。“语言暴力”虽然看似是纠正儿童错误行为的一种显性方式,但是它所产生的对和谐教育的破坏性作用却是隐蔽和持久的。值得警惕的是,语言使用的不当会严重阻碍儿童与社会沟通交往的内在秩序,对儿童身心和谐发展造成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儿童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建设者,他们经历的教育生活应当充满和善与关爱。在此,作为内心阻碍的教育语言,主要是伤害性的话语表达形式,冲击着儿童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样也会造成儿童与教师共向成长的隔阂。充斥“语言暴力”的教育空间,会让学生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倾向,产生低落的情绪体验,最终使他们学习效能低下,影响学习质量和生活的热情。内心情感的表达依托言语的修饰,而言语的暴力则是对心灵圆润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过激的语言在儿童施教的过程中不可取,应予以坚决摒弃。
3.作为心灵障碍的低效教育沟通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是人与人思想和情感传递的过程,也是双方达成思想共识的关键所在。今日校园中,仍然存在教师对教育沟通的理解过于狭隘、缺乏正确解读沟通内涵的现象。教育沟通不是线性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而是师生共同建构起沟通型的教学实践,即共同学习和探究文化知识、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点亮对生活的热情。然而,任何一种排除师生对美好生活世界憧憬和追求的沟通,极易引发师生关系的“裂变”,产生教学的无效反馈,产生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距离感和冷漠感。平日里,教师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采用训诫、说教的口吻来解决问题,这种沟通方式无法深入学生内心,起不到丝毫教化的作用,无形之中树立起教师的硬核权威,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儿童内心一旦反射性地回避教育,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危机,引发不必要的教育焦虑。另外,单项的教育沟通,缺少信息输入与输出关联机制。教师为了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不顾及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弱化聆听的必要性,易使学生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概言之,无效的教育沟通方式,只会逐渐加剧儿童内心的恐慌以及对学校教育的畏怯,使儿童在生活上变得消极、不自信,从而弱化教育对个体走向未来生活的正向效能。因而,无效的沟通会对儿童心灵整全造成伤害,作为教育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儿童心灵整全的教师治疗策略
心灵在个体社会化的样式中起着建设性的作用。心灵“残缺”是当下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吞噬着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作为儿童心灵的慰藉者,应当时刻关注儿童心灵的发展动态。教育学家卢梭曾提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儿童的品格还是智慧都得不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这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教育大爱存在的必要性。回归教育本质、有序开展治愈性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治疗、促进儿童心灵整全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以和善的态度完成心灵治疗实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表现,并伴随一定的情感表露。良好的态度是劝诫他人向善的关键要素。在针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特别是对学困儿童持漠然的态度,会在儿童内心埋下丑恶与偏激的种子。情感的受挫不但起不到基本的教化作用,反而会加剧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作为教师,当面对儿童时,首先应该以和善的态度去亲近儿童,此时情感的交流是消除内心戒备最好的润滑剂。当然,心灵整全必须要恢复以尊重个体为基底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个体倾向,启发个体在童年时期塑就社会化的个体。
教师应每时每刻感受儿童心灵发展的状态与变化,与儿童的行为产生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充分扮演好作为心灵救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俯下身躯,与孩子处于等同高度,倾听的不仅仅是儿童内心纯真的声音,更要通过追踪他们的情感活动轨迹,引领儿童自信地走向社会化。同时,儿童具备了对所发生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度剖析的能力,获得对教育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他们会逐渐放下内心的恐惧,进而达到教育作为心灵治疗的实践目的。可见,好的教育就是要遵从儿童视角感受和关注他们的心灵健康与整全。
2.以语言为媒介实现通达的心灵疗愈
语言具备多种表达形式,每一种表达形式又会赋予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也会对儿童产生不一样的心灵感触。作为教师,应该依托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同儿童进行心灵深处的对话,其中知识的传授过程未尝不是一次次心灵对话的时机。生活世界离不开知识,知识作为生活的目的和力量其关键在于知识本身对美好生活的观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就是要通过语言这一创造性的工具得以实现。知识并不只是作为静止性状态的存在,而是一个具有辅助性功能的助长心灵整全的内容。知识传授与创造环节的实现主要依托儿童语言不断地输出,随即开启大脑系统,激发儿童潜在的思维运转。之所以将语言视为一种创造性工具的存在,是因为当个体在对某一个观点进行阐述过程中,信息接收者能够清楚地捕捉到阐述者的思维痕迹,并圈定要点,由此导入思想与情感的转换,促进思考力的提升,以此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心灵治愈亦如此,也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来实现。
理所当然,语言是师生交流情感的主要传播媒介。作为教师,当面对儿童时,应首先注意自身言语的把握,避免彼此之间产生内心冲突。言语的声情并茂利于传词达意,也更利于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让言语更具有说服力,还需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通常使用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对一些抽象性的问题难以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在此,作为教育者,需要使用形象的语言对具体事物加以说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每位儿童都具备各自的发展潜能,其中关键性的中介在于教育者对语言艺术的把握和应用。
3.以沟通为基本方式使师生心灵产生共鸣
沟通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师生开展有效交往的前提条件。双向沟通对话的实现,利于达成精神世界的相遇与相通。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表面来看,教师和学生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但要想将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其中沟通的导向必不可少。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而得以实现,心灵的培育更无法脱离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思想,这也是生活中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分歧化解的主要手段依靠沟通而得以实现。沟通特指师生面对面的理解性交流,师生双向互动的意识流的同步发生、意识流的交织,往往会使师生共同建构社会生活经验的脉络,共享同一个生活史,建构起教学相长的教育情境。教育的发生,是师生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沟通不仅是作为充实教学交往的工具,而且也是教育智慧产生的体现。作为教师,首先应注重沟通中的口语艺术。当面对学生时,可以利用幽默诙谐的语气对学生进行说教,这样一来,不但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会对教师喜爱有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其次,聆听对方的表达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实践。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教师应保留学生表达的权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与被接纳,进而愿意主动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沟通使师生从教与学的压力之中解放出来,加深和协调对教育生活中意义世界的感知,参与对教育生活的体验和有意义的交流。教师还应做到悦纳他人,一视同仁地对待犯错误的儿童。通过真诚的沟通,儿童就会乐意诉说自身心中的困惑与烦闷。可见,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使师生心灵共鸣,学生卸下内心的防备,在心灵深处始终保持对未来生活的全新期待和积极乐观的态度,达到心灵自由舒展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奥秘就是要真实地呈现儿童成长过程的本身,连续性地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展现其所拥有的真实生活。在此意义上,个体自然的生命成长以及与心灵丰富性的构成,都源自教育的秩序,心灵世界的演化也就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形成连续且完整的秩序。“教育生活与社会发展同步,纵观教育发展史,人与教育生活互动凝结的高尚文化占据人心”[6],这就说明教育生活中不存在格式化的抽象的人,教育发展秩序的力量不应以削弱个体心灵的圆满为代价。培育儿童心灵整全式发展,是个体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广阔的育人情怀,积极疗愈儿童心灵成长出现的空缺。教师也是儿童心灵的“营养师”,要审视当下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成人本位占据儿童纯真心灵的教育误区,不断拓展作为教学实践者的理性,“在这种反求诸己的躬身践行中,实践者致力于教育现象与教学问题的积极而又理性的诠释与重构”[7],从而完成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心灵治疗实践。概言之,教师是儿童心灵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教师应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智慧来组织教育实践,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引导儿童心灵达到至善至美,引导他们心灵丰盈地创造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