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思考
——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角

2022-03-02崔亚会宋莉英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素养

崔亚会 宋莉英

(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仅成就了人类同疾病斗争的英勇壮举,也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的中国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长征精神”“抗非精神”“抗洪精神”等时代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将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能够实现抗疫精神铸魂育人的功能,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有政治立场的政治公民、有思辨思维的理性公民、有规则意识的守法公民和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因此,将抗疫精神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体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趋势,对其合理融入的探索必要且可行。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笔者通过对抗疫精神科学内涵的进一步梳理,将其细化为:生命至上,守护人权的民本精神;举国同心,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博爱精神。[2]

1.生命至上,守护人权的民本精神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尊重人民的价值、维护人民的尊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次“战疫”中,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抛开一切名利,果断决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最短的时间内管控了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多场物资保障战、人力支援战、信息更新战、科技突击战。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党中央统筹兼顾,全国一千多万医护人员奋战一线,近十分之一的医学骨干尽锐出战,昼夜不熄,以最大的防控力度和最快的救治速度实现了较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病亡率,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生命至上、守护人权的民本精神。

2.举国同心,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

此次的抗疫斗争,是一场“总体战”“阻击战”,更是一场全体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人民战”。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但广大人民群众闻令而“静”,居家隔离,服务大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形态。数百万医护人员向险而行,400多万社区工作者尽心守责,800多万注册志愿者坚守一线,3 900多万党员、干部尽责担当……[3]这些数字都记录下了每一位中国人在自己岗位上的责任与奉献。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再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精神伟力的人民。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从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从抗洪抢险再到抗疫斗争,在每一次民族灾难面前,全体国民都展示出了凝心聚力、一往无前的责任担当,这是举国同心、守望相助的文化赓续,更是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精神传承。

3.舍生忘死,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是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又一次生动诠释,是中国伟大抗疫精神中的又一重要精神。笔者认为这里所讲的“舍生忘死”精神与之前的“生命至上”精神并非绝对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生命至上”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对人权的态度,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本理念。而“舍生忘死”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出发,是众多爱国爱民“仁人志士”的生死观使然。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从国家大义出发,以“人民为中心”为落脚点,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两者都坚信,中华民族每每能从重大灾厄中不断发展壮大,绝不是有所谓“救世主”保佑,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面前有正确的领导力量和科学的领导理念以及众多普通人的舍生忘死、无私奉献。因此,在伟大抗疫实践中孕育出的“生命至上”和“舍生忘死”精神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高尚精神,我们应当加以继承和弘扬。

4.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科学与病毒的角逐,对科学的尊重,就是保持理性对生命的尊重。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有关疫情防控的科研战就已经展开:中西医的结合;方舱医院的抢建;多版诊疗方案的出台;健康码的运用;大数据的追踪溯源……这一系列科学技术在患者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反观印度疫情,截至2021年5月10日,印度单日新增病例超36.6万例,在印度防疫的过程中,曾一度出现喝牛尿、喝脏水的荒唐非科学行为。印度疫情发展至今,有国家制度、政府领导等多方面原因,但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规律、尊重科学。这里讲到的“尊重科学”,并不仅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在我国疫情期间,上至国家、党和政府,下至每一个国民,我们都能理性分析疫情、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防控疫情,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涵养,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严格坚守,也是一个国家理性精神的生动诠释。

5.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博爱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的人民,中华文明向来不拘囿于一族一地,而是禀赋“天下一家”的理念,讲求博爱精神。此次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危机,面对全球病毒的肆虐,中国以大国的担当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职尽责。疫情期间,中国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分享信息和救治经验,先后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团队,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280余批抗疫物资援助,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暂停了77个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偿还……[4]在我国国内面临巨大疫情防控的压力下,仍秉持着命运与共、天下大同的精神,尽己所能地向世界提供各项援助。这生动地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世界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博爱精神。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归属

2017年12月,以“核心素养”为内涵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出台,2018年1月,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表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5]基于这一表述,我们发现“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所倡导的公民素养取向与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是契合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抗疫精神中的政治认同

在“新课标”中,首先明确了“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并明确对领导力量的认同,对根本道路和制度的认同以及对国家、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几个方面进行了“动态”的阐述。这几个方面,在认识层次上存在着交叉关系,既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之间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本框架,这是政治认同落实的基本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因此,对政治认同的培育需要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而在此次抗疫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时制宜地制定出了符合中国疫情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这场伟大“抗疫”的阶段性胜利,由此衍生出的抗疫精神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认同党的领导是每个公民应有之责。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同时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有快速组织动员、贯彻执行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因此,将抗疫精神中所体现的领导观、制度观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有助增强学生对国家制度、道路、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帮助学生培育政治认同素养。[6]

2.抗疫精神中的科学精神

“新课标”所强调的科学精神并非是与人文精神相对的思维方式,而是与感性认识相对而言的价值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理解是从“思维具有科学性”的高度来说的,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性精神。[7]对这一素养的培育,既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又能体现学生作为社会人和国家公民的责任担当。此次中国的抗疫斗争是一场重大的风险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党和国家始终秉持着尊重科学的求实观、理性观,开展了一场伟大的科研攻坚战、科学防控战,这一系列的科学行动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的求实态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抗疫精神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素养不谋而合,他们都展示或强调遇事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用理性精神去正确、客观地分析事物的本质,并能以科学精神指向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所以,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丰富科学精神素养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样态,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张力,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

3.抗疫精神中的法治意识

“新课标”将法治意识确定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对于法治意识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法治”和“意识”两个词。“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概念,它体现的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一种科学的、创新的治国理政理念;而“意识”是与“无意识”相对而言的概念,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精神文化。“新课标”中强调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就是在长期培育中所形成的对法律“尊学守用”的一种精神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育法治意识不仅要聚焦于“置法于何处”的法治信仰上,更要培养学生一种“法律自觉”,即在思想意识上知晓“法是社会治理的底线”或者“法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权威”。在此次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要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进行防控工作,努力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同时,为防控疫情,国家出台并强化了一系列的管控手段,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制售假劣物品、对野生动物的买卖、造谣生事等一系列犯罪行为。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将抗疫精神赋予具体的抗疫事件,用具体“违法”或“依法”的抗疫事件来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抗疫精神中的公共参与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将公共参与作为其重要因素并将其表述为: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5]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参与素养更多强调的是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现阶段的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其形成坚定的使命感,而且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从抗疫精神中,我们再一次可以感受到众多平凡人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他们或是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或是社区工作者、建设工人。在疫情面前,每一位中国人都用行动书写着奉献,用辛劳诠释着担当。疫情中的奉献和担当与“新课标”下的“公共参与”殊途同归,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具负责的公民参与意识。因此,将内含抗疫精神的具体抗疫事件创造性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奉献意识,进而使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落地、落实。

三、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新课标”中所阐释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不确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具体情境时,能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原有“双基”和“三维”目标的高度发展。想要将素养的培育落地落实,就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资源。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内容为例,探讨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1.用好战疫素材,领会抗疫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动态过程,其中,领会知识是起始环节。因抗疫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一种思想,想要领会其真正内涵,就必须将其赋予具体的抗疫实践中,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素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对于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高中生都是较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的素材既要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必须注意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对素材的认知能力。为此,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播放视频《生命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选段,该视频利用插叙的逻辑编排,在抗疫背景下交代了党和国家有关“人民为中心”的论断和实践,突出了“二十字”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坚持“一案到底”,利用导入视频中罗杰的事迹,引导学生辨析“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通过引用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辅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选段来帮助同学领会人民至上理念和抗疫精神具体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在小结部分,教师可以用导入视频中众多党员的请愿书以及抗疫日记等素材进行课堂的升华,引导学生在领会抗疫精神中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时代性是思想政治课一大特点,因此所选用的素材一定是契合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时代感的,学生在这样的素材中可以产生感性认识,容易在思维所及的范围内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贯通,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认同。

2.创新教学方式,认同抗疫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面对的一个矛盾就是“信”与“不信”的问题,即是否认同教师所讲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认同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原有的观念,在有可能破坏原有认知结构上“同化”或“顺应”新的思想观念。而抗疫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想要学生从“领会”走向“认同”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如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内容的讲授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接受式探究法”和“建构性探究法”。“接受式探究法”不同于“接受式教学”,它是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对既定学习领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执教者围绕议题,以抗疫精神为素材,已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结构优良的情境,学生的“议”就具体表现在合作讨论之中,是一种主动将抗疫精神融入教材知识和自己原有认知对接的过程,因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与原有的“图式”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建构性探究法”就是学生在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既可以通过互换立场、小组诘问等结构性争论来实现,如“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不以人民为中心?”类似的议题来进行争论性探究,教师通过对争论性议题的纠正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有效的方案类议题来实现,如各小组可以以“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决策性探究,各小组在提交方案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估各种方案并最终产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建构性探究法”在前“接受式探究法”帮助学生建立相应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建构,进而在自我矛盾冲突中实现认同。

3.优化教学结构,内化抗疫精神

教学实践表明,好的教学结构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学习体验,也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但传统教学结构的优化只是为了优化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从而导致教学结构虽逻辑严密,却脱离了学生实际,难以将所学知识认同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因此,执教者在优化教学结构的过程中应首先把学生作为认知的起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将学生原有的认知信息与教学逻辑相关联。其次再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即将学科知识、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知识形成体系迁移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用来反思和修正自身经验。最后才是进行教学结构综合优化。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引入抗疫斗争的情境,一方面试图与学生自身的疫情经历相联系,另一方面又与学生的求知欲相联系。在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方面,教学设计既要考虑“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表现,又要考虑“以人民为中心”原因、实践,同时将以上知识点与“抗疫斗争”情境相关联,借以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同化和顺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堂结构优化不仅要优化教学过程,也要优化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师应将“三维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核心素养”加以整合,形成由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三横”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网络。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子议题的描述环节,到着眼于“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不以人民为中心?”子议题辩论环节,再到“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子议题决策环节的思路,形成由情境线、活动线和任务线三线贯通并逐层递进的教学结构。相应的,抗疫精神会借助抗疫素材融入整个教学结构,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对精神的内化。

4.开发实践资源,践行抗疫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将所学知识落到实践是其内在要求。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并在所学之后付诸实践,是值得每个思政课教师思索的话题。传统的教学实践多受安全、资金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想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困难,即使开展,实践途径也拘囿于参观、访谈等常见形式,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难以达到践行的目的。新媒体视域下,我们可以把握住新兴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抓住VR技术带来的机遇和变革,用VR技术开发虚拟实践资源。将VR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就是借助头盔显示器和外接交互设备将学生置身于“三维世界”,以“局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相应知识原理,并利用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的兴趣和渴望,激活其认知的主动性与实践的内驱力。通过创建的“赛博空间”,让学生切实在虚拟实践教学中扮演情境主体,去获得“真实”实践的经验积累。如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内容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借助VR虚拟设备,创设抗疫斗争的虚拟实践场景,整个模拟过程中,学生在了解抗疫精神产生的背景后,需要有选择性地扮演疫情中政府官员、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确诊对象等不同角色,每一个角色背后都会围绕抗疫精神以及“人民至上”的相关知识创建角色体验。如在扮演医护人员时,会以“医护人员的一天”为主题,按照时间线索,让学生“切身”感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平凡的一天。在这里,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做出一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在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整个医院遍布患者,学生可以选择“辞职回家”,也可以选择“继续坚守”,一旦选择“辞职回家”,情境会自动将学生引入医护人员真实的抗疫场景,通过具体场景的进一步感化,让学生重新作出选择。当选择继续坚守时,学生会面临众多的具体场景,每一个场景都会融入伟大的抗疫精神,包含“人民至上”理念,通过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达成共识,抓住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素养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