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轧机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及结构改进

2022-03-02马江涛

重型机械 2022年1期
关键词:碟簧球面轴承座

马江涛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3)

0 前言

轧机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用于在轧机空载状态下,消除轧机上工作辊轴径部位存在的装配间隙,避免因上工作辊自重引起的弹跳,通过调整机构将上工作辊弹跳量控制在合理区间范围内,以此来提升轧制稳定性。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通常依靠平衡元件如弹性阻尼体:包括拉杆、上下调节螺母、传动机构、上下轧辊轴承座及弹簧组等设定预紧平衡力,通过平衡元件的弹性伸缩,消除拉杆与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最终减小轧制时螺纹间隙对上工作辊产生的弹跳,达到提升轧制稳定性和轧制精度的目的。

1 设备组成及结构特点

轧机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常采用多对碟簧组形成平衡元件,以此来消除拉杆的螺纹间隙,其主要由碟簧组、碟簧销、连接销、调整螺母、压下螺母、端盖、拉杆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示意图

装置局部示意如图2所示,碟簧组套在碟簧销上,碟簧销安装在调整螺母的螺纹孔内,连接销下端穿过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且连接销上端穿入端盖的销孔,当拉杆转动时,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不随拉杆相对转动。

图2 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局部示意图

2 故障及原因分析

在轧制过程中,轧辊开口度不断变化,且轧机振动性大,平衡元件收缩调整频繁,易产生疲劳受损或失效,影响平衡元件的使用寿命,导致拉杆和压下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无法消除,增加了上工作辊的弹跳量,影响了轧制精度, 具体表现在:

(1)连接销穿进调整螺母和压下螺母,检修时需将环形断面上的所有碟簧销和连接销都取出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调整工作;待调整工作完成后,再依次将碟簧销和连接销回装,劳动强度高,调整难度大。

(2)连接销穿进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装配时需转动调整螺母,确保调整螺母的所有孔与压下螺母的相应孔逐个对准,受结构及孔径的限制,操作要求高,调整精度差。

(3)碟簧组套装在碟簧销上,任何一组碟簧的损坏,都会影响平衡元件的整体受力,进而影响螺纹间隙消除效果;需将上方的压下装置整体吊走后,才能更换新的碟簧,且单个碟簧组都是多片碟簧叠加而成,更换工作量大,拆装效率低。

(4)端盖为阶梯状结构,其断面需贯穿加工多个销孔,以匹配穿过碟簧销和连接销,结构复杂且加工难度大;此外,阶梯状结构需要较大厚度,相应拉杆长度也增大,设备成本投入增加。

鉴于传统技术的轧机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存在应用局限性,亟需研发新型结构来解决传统技术中碟簧损坏受力不均、设备调整精度低、拆装效率低等难点问题。

3 关键技术

3.1 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

改进技术的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调整螺母、压下螺母、端盖、轴承座、O型圈、拉杆、螺钉、高弹体缓冲垫、球面垫等组成。

图3 改进技术的拉杆螺纹间隙消除装置

拉杆穿过轴承座内孔,轴承座内孔和拉杆之间设置有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通过内螺纹装配在拉杆的外螺纹上,调整螺母设置在压下螺母的上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端盖的上端面为平整结构型式,整体穿过拉杆;端盖下凸台与轴承座内孔的配合面用O型圈密封,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座顶部。球面垫穿过拉杆,其下平面与轴承座内孔的阶梯面接触;球面垫上方为压下螺母,二者之间通过精加工的凹凸球面进行配合,该球面配合使调整角度更加灵活,以保证轴承座适应轧制力要求,可提升轧机刚度和轧制精度。

3.2 高弹体缓冲垫

改进技术采用高弹体缓冲垫(回火聚氨酯橡胶加工而成)作为平衡元件,如图4所示,调整螺母的上方和端盖的下方边缘分别设有圆形的凸起Ⅰ和凸起Ⅱ,高弹体缓冲垫被压缩在凸起Ⅰ和凸起Ⅱ内侧。轧制过程中凸起Ⅰ和凸起Ⅱ,对高弹体缓冲垫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高弹体缓冲垫受力后不出现径向偏移位移。

图4 高弹体缓冲垫改进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高弹体缓冲垫采用半分体结构型式,成对组合为整体,当高弹体缓冲垫因损坏或失效需要更换时,可直接将新的半分体式高弹体缓冲垫安装在拉杆上,无需将拉杆上方的压下装置整体拆卸后吊走。该结构形式能够承受大冲击力,减震和缓冲性能好,抗断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优于碟簧组,使用寿命长,并且安装、拆卸和维护非常方便。

3.3 矩形凹槽与矩形扁头

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的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矩形凹槽Ⅰ、矩形凹槽Ⅱ,如图5所示。插销头部设有矩形扁头,如图6所示,矩形扁头的宽度需小于压下螺母的矩形凹槽Ⅰ和调整螺母的矩形凹槽Ⅱ的宽度。插销尾部设有挡圈,可定位卡住插销,保证其头部矩形扁头一直处于矩形凹槽Ⅰ和矩形凹槽Ⅱ内;插销尾部拧入螺栓,螺栓压紧垫圈,使垫圈紧贴轴承座。

图5 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改进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插销横向插入轴承座侧孔内,如图6所示,其头部的矩形扁头同时插入矩形凹槽Ⅰ和矩形凹槽Ⅱ内,对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起到限位作用,当拉杆发生转动时,避免了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随拉杆相对转动,只能沿轴承座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图6 插销头部改进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4 改进技术的螺纹间隙调整方法

调整拉杆螺纹间隙前,需在压下螺母、调整螺母、拉杆的螺纹处和压下螺母的凹球面、球面垫的凸球面等部位涂抹适量干油。

当轴承座中装入球面垫和拉杆后,将压下螺母穿入拉杆,旋转压下螺母使其凹球面和球面垫的凸球面接触;将调整螺母穿入拉杆,轻轻旋转调整螺母,使调整螺母的上端面、端盖与轴承座的接触面,期间的距离为一个定值A,定值A可用游标卡尺测得,此时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大于螺纹的间隙)。再用螺丝刀等工具,通过轴承座侧孔拨动压下螺母的矩形凹槽Ⅰ和调整螺母的矩形凹槽Ⅱ,微调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确保定值A准确,如图7所示。

图7 改进技术的螺纹间隙消除调整方法

改进后的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及调整方法:①端盖的预紧力,使调整螺母的内螺纹向下运动,消除调整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②压缩高弹体缓冲垫产生的弹力,使压下螺母的内螺纹向上运动,消除压下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

将轴承座与调整螺母、压下螺母、拉杆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受力平衡:调整螺母与拉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1,压下螺母与拉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两个作用力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轧制过程中,当轴承座承受向上载荷时,轴承座内部没有间隙,整体刚度大,不会产生晃动现象,上工作辊弹跳小,轧制过程平稳。

5 结论

改进后的螺纹间隙消除装置及调整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消除拉杆的螺纹间隙,同时具有突出优点:

(1)在轴承座侧面横向设置一个插销,相对于传统技术的连接销结构,通过螺丝刀等工具,即可实现对调整螺母的微调,调整快捷高效;

(2)压下螺母和调整螺母外侧圆周方向均设有多个矩形凹槽,通过调整螺母与压下螺母外侧的矩形凹槽,只需转动很小的角度就能实现,能够保证调整后的A值更加精确;

(3)高弹体缓冲垫作为平衡元件,加载后弹性变形大,减震和缓冲性能好,抗断裂性和抗疲劳性优于碟簧,使用寿命长;采用半分体结构型式,更换时不需将压下装置吊走,安拆和检修方便;

(4)端盖的上端面为平整结构型式,无需加工为阶梯状和匹配相应数量的销孔,端盖厚度和拉杆长度均相应缩短,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

猜你喜欢

碟簧球面轴承座
调相机轴承座振动优化改进方案研究
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在轴承座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碟簧装置恢复力模型及其在自复位RC剪力墙中的应用
基于ANSYS对液压-卡扎里密封顶紧器碟簧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球面检测量具的开发
用于锁紧液压缸的锥面-碟簧载荷-变形特性分析
碟形弹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
425轻量化桥轴承座工艺改进
Heisenberg群上移动球面法的应用——一类半线性方程的Liouville型定理
球面稳定同伦群中的ξn-相关元素的非平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