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2022-03-02李丹丹
李丹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新发生的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是由心脏瓣膜病,暴发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冠心病以及遗传因素等造成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减退所致,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脾脏肿大,腹腔积液,双下肢水肿以及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的重要原因,存在致命风险,一旦出现急性的心衰,要给予强心利尿剂以及营养心肌的治疗[2]。在患者出院后为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需重视其院外管理,长期服药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躁、孤单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纳入标准: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无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排除指标:中途退出,病情严重不可控制,依从性差。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68±4.67)岁,体重49~75 kg,平均体重(70.12±7.45)kg。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为Ⅰ级9名、Ⅱ级16名、Ⅲ级16名、Ⅳ级4名。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2.68±4.47)岁,体重49~75 kg,平均体重(66.72±8.84)kg。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6名、Ⅱ级18名、Ⅲ级14名、Ⅳ级7名。参与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和常规出院指导,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饮食清淡,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引起电解质紊乱等,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及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护理小组,成员由医院专科临床医生、主管护师,社区医生和社区护士组成,所有小组成员均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护理经验和良好沟通及表达能力,并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掌握患者的疾病状况,探讨具体的延续护理流程及方案。由医院负责与社区卫生所交接患者的疾病状况及一般资料,并在社区卫生所进行归档。由医院小组成员指导社区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开展咨询,督促社区成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咨询指导,同时医院和社区卫生所建立网络信息对接系统,形成双向保险。出院后医院通过每周1次为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由社区卫生所进行每两周进行家访1次,50 min/次,并进行记录,同时掌握患者在家中自我管理计划的完成度,在家中是否按时服药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社区成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家庭随访过程中应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听心率、测血压等,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心衰的相关知识与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预防并发症的注意事项,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处理方式,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需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并及时返院就诊。由医院负责宣传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手册,以发放精细化的健康教育手册的形式,提供延续护理,内容包括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正确服药,戒烟禁酒、复诊时间等,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调理能力,并减少再入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定期开展心血管疾病专题教育讲座,以患者现身说法、集体讨论,专家讲课、录像等方式为主、个别讲解为辅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次社区小组成员随访结束后,根据随访结果告知下次随访时间,由社区小组成员将患者的具体状况及时反馈医院,并进行互相讨论及时修订护理方案,由社区小组成员进行处理干预,患者如若得到救治并且病情稳定,应继续保持目前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监督患者。(2)进行引导式心理干预。许多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科普疾病相关知识及其预后。告知患者由于缺氧可能会导致烦躁情绪,不良情绪可引起心率、血压增高,心脏耗氧率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组织患者按照护士示范进行训练,同时借助音乐帮助患者快速进入放松状态,鼓励患者主动讲解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多于患者沟通,利用与患者共情了解其需求,从而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及复诊的重要性,出院时将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交接给社区医护人员。两组患者干预时间为4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及护理后4个月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5]评分,HAMA评分共有14个项目,14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HAMD评分共有17个项目,总分为64分,分值越高表示具有严重抑郁情绪。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6]评分,医院自制的疾病相关问卷调查表共有10个问题,总分为80分,分值越高表示知识掌握程度更好。EHFScB-9评分总分为6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差。对比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7],主要根据症状维度、身体活动程度、情感职能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越大。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问卷表,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5分为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HAMA护理前18.23±2.65 18.26±2.98 0.050 0.959护理后9.23±3.65 12.15±3.52 3.862<0.001 HAMD护理前17.65±3.52 17.56±2.95 0.132 0.895护理后9.23±2.65 13.12±3.65 5.785<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HFScB-9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EHFScB-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HFScB-9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HFScB-9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前52.23±3.65 52.26±2.98 0.042 0.966护理后72.23±3.65 61.15±3.52 14.657<0.001 EHFScB-9护理前35.65±3.52 35.56±2.95 0.131 0.895护理后26.23±2.65 30.12±3.65 5.785<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LHFQ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LHFQ评分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LHFQ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症状维度护理前16.16±1.27 16.15±1.15 0.039 0.968护理后8.28±1.18 12.98±1.22 18.475<0.001身体活动程度护理前22.65±1.52 22.56±1.95 0.244 0.807护理后13.03±2.12 17.23±2.35 10.066<0.001情感职能护理前8.83±1.22 8.87±1.52 0.137 0.890护理后6.42±1.32 7.62±1.23 5.646<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随着护理学科的进步,护理的职能范围也随之增大,传统护理只是在医院为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但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延续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心力衰竭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反复发作易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9]。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疑虑并给予安慰。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不良情绪,这与罗红英等[10]说法存在相同之处。分析其原因为延续性护理中增加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加之引导式心理干预,解答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疑惑,鼓励和疏导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体会到关心和支持。
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HFScB-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EHFScB-9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与张玉萍[11]说法相同。分析原因为,为患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可帮助后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LHFQ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与何晓婷[12]说法相同。分析原因为,延续性护理确保了患者在不同场所得到健康的照护,定期随访可面对面与患者沟通,有效提高了患者出院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加之引导式心理干预,为患者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和预后等知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治疗、用药及活动量等,使患者对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不仅提高了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恢复,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院—社区模式下延续性护理联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