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措施研究
2022-03-02和铭洁
和铭洁
安阳市肿瘤医院手术室,河南 安阳 455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ICU常见感染,发生率、死亡率较高。统计显示,ICU患者中VAP发生率约为8%~28%,而死亡率在8%~76%左右,若合并VAP其死亡率可增加1~9倍左右,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病原菌感染、不规范使用抗菌药、自身基础疾病均可能诱发VAP,如果防控得当,可有效降低VAP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减轻住院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分析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VAP提供理论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47例,男68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23±8.05)岁。原发病:脑出血42例,恶性肿瘤11例,心脏疾病24例,外科大手术38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机械通气时间≥2 d,年龄≥18岁。(2)符合机械通气指征,病原菌学、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手术史、免疫系统疾病和病原菌学检查结果不明。(2)机械通气3 d内转院或死亡、机械通气时间<2 d。(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病原菌培养。以无菌吸痰器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AMS)进行细菌鉴定。(2)分组方法。根据下呼吸道标本培养结果、《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3]标准将115例患者分为VAP组42例、非VAP组73例。(3)调查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糖、胃液pH值、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使用H 2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肠饲营养时间、侵入性操作情况、制酸剂使用情况及意识障碍情况。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感染情况。(2)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影响因素。(3)多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P感染情况
115例患者中出现42例VAP感染,感染率为36.52%
(42/115)。
2.2 单因素分析
VAP组性别、使用利尿剂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肠饲营养时间与非V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P组年龄、胃液p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APACHEⅡ评分、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意识障碍情况与非VAP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为机械通气患者VAP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机械通气为常用ICU患者抢救措施,具有创伤轻、操作迅速、简单等优势,但长时间接受机械辅助呼吸,会增加患者VAP发生风险,继而会造成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且临床治疗困难、脱机成功率低[4-7]。因此,针对机械通气VAP患者,积极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糖、机械通气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等对机械通气患者出现VAP均有一定影响。分析原因在于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会逐渐降低,加之心、肺、脑等器官功能衰退,抵抗病原体能力下降,故易出现VAP。高血糖所致血液高渗状态可严重影响免疫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从而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VAP发生风险。建立人工气道会导致下呼吸道过滤空气功能丧失,随着通气时间增加,可延长外界与气道直接接触时间,故病原菌更易黏附、侵袭下呼吸道,从而引发VAP[8-10]。而APACHEⅡ评分高提示患者病情较重,故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继而会增加VAP发生风险。另外本研究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为机械通气患者VAP独立危险因素。多种抗菌药联合使用虽可一定程度提高感染防治效果,但同时会造成机体正常菌群失衡,增强细菌耐药性,出现多重耐药菌,继而会增加治疗难度,提高VAP发生风险[11]。意识障碍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较弱,极易出现胃液反流,通常会选择制酸剂防治胃溃疡,从而可造成胃酸碱化,为病原菌侵袭胃腔提供有利条件,因此VAP发生风险较高。而接受再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可导致患者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不利于及时排出气道分泌物,故无法及时清除气道中病原菌,更易出现VAP。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制定下述干预措施对预防VAP发生有重要实践意义:(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消毒病房、换气通风,维持室温15~20°,湿度50%~60%,并每天实施细菌培养;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无菌药品前后以消毒剂、七步洗手法洗手,同时每日消毒医疗文书、医疗器械、患者周边物品;严控家属探视,进入病区需穿消毒隔离帽子、衣物、鞋套。(2)强化机械通气护理。进食时抬高床头30~45°,预防食物反流,避免出现误吸,评估胃管留置必要性,根据医嘱尽早拔出胃管。吸痰时,无菌布放于呼吸机螺纹管端口,7 d更换1次呼吸机管路,若可见明显分泌物,呼吸机管路立刻更换,统一配送湿化瓶,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湿化液,依照医嘱加化痰药,并及时更换,定时进行拍背、翻身操作,缓解胃部压迫,同时吸痰时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3)口腔清理。常规检查口腔,2次/d,以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擦拭口腔,防止细菌滋生,预防口腔黏膜干燥。(4)药物干预。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杜绝滥用,规范抗生素使用时间、剂量、用药方法,防止耐药菌株产生,伴有应激性溃疡者,采用H2受体抑制剂治疗,减少制酸剂使用。
综上所述,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为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需尽早明确上述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VAP发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