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校一品”理念下黎族非遗技艺在艺术课程中的创新研究*

2022-03-02韩孟琪

大众文艺 2022年3期

韩孟琪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海口 570100)

2011年6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这条规定奠定了非物质遗产文化进入校园课程体系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进程中行之有效的艺术文化教育模式。那么如何做到非遗文化切实融入艺术课程之中?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宜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非遗传承和活态衍生的合理化?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当下具有其现实探讨意义。

一 “一校一品”理念下非遗文化传承的现实价值

(一)“一校一品”概念的提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内容的颁布,在“一校一品”概念提出后更是摆脱了长期以来传统校本课程模式的限制,为艺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突破了固有定向思维。“一校一品”建设是在继承原有的办学特色基础之上,结合美育的改革发展形势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主要核心点在于找准学校定位、特色教学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在一定区域内构建较为典型的特色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维系优质、个性、人本、稳定、持久的原则。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更是海南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对于青少年一代的辐射影响深远,海南地域特征与民族艺术受到新时代的冲击,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问题被忽视且逐渐呈现边缘化。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得到大幅提升,弘扬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文化更是增强民族感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有利于学校建设具有核心特色竞争力的办学品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活态衍生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活态传承与活态衍生概念是新时代对于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的实践方法,世界文明受到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在新文化的表象中体现出来,促使其进行文化因子的叠加与新旧文化的演替,重构旧文化“成为新的文化生长的有机质、孢子和种子”,直观推断出非遗文化是需要以保护与传承的手段融入于现实生活之中的,冲破原有“静”的存在态势,赋予其“活”的新的生成方式重新生长。传承作为文化的根本属性,“活态性”便是非遗文化有别于其他的关键特性,“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战略资源值得国家以学科建设的形式高度介入”,其中“传承”的历史进程表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单纯是如何进行文化保护与历史文脉延续的问题,更是文化传播交往过程中原生文化如何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环境变革发展之问题。那么如何将非遗文化作为资源以合理的手段方法介入课程之中的教学路径的探索就显得至关重要,学校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创新课程形式与宣传地域文化的传承重要性成为建学改革的关键论题。

将非物质遗产文化以课程创新的模式融入初高中艺术课程体系之中,学校作为重要载体将非物质遗产文化与应用实践结合在一起,构建以课堂教学、非遗传承、创新融合“三位一体”的非遗教育创新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教学角度切入,逐层递进思维深度探索教学、传承与创新三者间的关系,寻找适合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介入角度与发展模式。从学校的外部因素切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活态衍生”,其核心在于传承人的“活态”传授,在非物质遗产文化与艺术课程二者间链接合理的物理、精神双重空间,以学校所提供的硬件以及空间场所为实质物理空间,将“传承人”自身累积所形成的文化、技艺与实践经验以精神空间传承的方式进行动态多维教学授课,在以传承人为传授主体的情境化物理空间中完善精神传承机制,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试探累积可共享的通识模式,实现非物质遗产文化知识、传统技艺的有效识别与有序传承。

二、地域性介入:创新区域特色课程模式

(一)发挥海南地域性优势,拓宽教学空间

海南省初高中“一校一品”艺术课程的开发实践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海南本地民族特色、发挥地域性优势,活用海南黎族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课程教学设置中,扩展原有校本艺术课程内容、善用区域艺术资源,立足于海南美丽乡村、黎族传统村落、文旅小镇等现实载体优化以黎族非遗文化为主的艺术课程结构,打造海南地域特色学校品牌。

海南省“一校一品”艺术课程的开发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海南黎族非遗技艺作为课程开发仍有创新发展空间。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民族艺术与发展建设海南自贸港相互适应的背景下,将海南区域特色与初高中艺术课程相融合,寻求适合地域发展的合理方法,以融入黎族非遗特色的方式拓宽原有艺术课程教学空间、构建初高中艺术课程创新模式,推动艺术教育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

艺术教育领域处于不断更新变革中,那么如何保持艺术教育的“生命力”与“鲜活性”?从文化发生学的视角看非遗文化被创造的历史并以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实际形式存在与延续的模式,对于维系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的,针对黎族非遗营造技艺有必要溯源其历史、创造缘由、显性特征以及图腾民俗等并基于知识通识基础进行教学。走具有地域特色、区域特色、校园特色的艺术课程创新道路,将非遗文化引入初高中教学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传授非遗文化的历史、内容及价值让青少年学生自觉认知非物质遗产文化,获得参与感与认同感并形成意识传承机制。

(二)课堂内外融合延展,传承与创新并举

教育家陶行知曾表明关于课堂内外两者间的关系,提出“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一理念嵌合在初高中教育阶段的课堂中引入非遗文化内容并融入课外生活的做法,即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要做到课堂内外融合延展,传承与创新并举。优秀的非遗文化不仅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是新时代初高中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资源,广泛开展学校社会实践与课外研学活动,积极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有利于绵延非物质遗产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文明交流借鉴。

在初高中艺术课堂建设中应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延展于课程外,多渠道多元化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以发展非遗教育,构建以“非遗”为核心的艺术课程体系,突破原有教学程序充实扩宽课程形式,采用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以及“PDCD”等作为“非遗”课程的新型扩展课程,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线上新颖的网络传播渠道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课程讲授及分享推广。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社会语境下,校园课堂传授与课后活动双管并下,以非遗介入初高中课程内外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非遗”传承与创新并举是适宜、合理的话语,对多元化教学的模式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本土构建海南地域特色艺术课程

(一)现实障碍:不接本土,“双轮驱动”路径推进缓慢

现实障碍:传统艺术课程建设不接本土,海南地区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缺乏创新性,课程体系亟须完善。“双轮驱动”创新模式与体系建设发展路径推进缓慢,双轨失频没有达到协同性。

在科学技术、多元传播方式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进侵的现代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的非遗文化教育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原本植根于传统文化的非遗文化面临着无法传承的困境,非遗技艺濒临失传。探寻其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海南初高中艺术课程存在不接本土的现实障碍,应充分发掘地域民族艺术课程引入美育体系,培养学生对“非遗”的传承意识以及艺术创新能力;其二,地域文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缺乏创新性,应“双轮驱动”并行,创新体系与传承体系保持双轮同轨同频协同发展,形成“文化自主再生能力”。因此在艺术教育本土化语境下,海南地域艺术教育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联系,维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规律驱动海南地区艺术教育发展。

(二)融合黎族非遗技艺创新艺术课程体系

“一校一品”大环境推动下艺术课程改革有序不紊地进行,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岛内少数民族以黎族为主,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藤竹编技艺等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非遗”文化融入于当地的艺术课程开发之中,响应“一校一品”的改革政策,不仅有效增加校本艺术课程特色、优化艺术课程结构体系、拓宽文化普及面、提高学生本土文化传承意识,还起到以开拓性思维转化地域文化认知,传承创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效应。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提出过三种关于文化继承的模式—前喻、并喻以及后喻文化,从人类学角度思考关于‘三喻文化’传承模式是非遗艺术课程教学中所特有的,这揭示了传承与创新两者间的缔结关系,探寻新的传承路径是当下传承非遗文化的关键,也是黎族非遗文化普及弘扬的必要手段。在鉴赏黎族传统民居、讲解黎族非遗技艺课程方面,争取非遗传承人进行直接讲授,发挥传承人自身优势,将累积的通识文化、技艺解析和简易实践合为一体,将黎族非遗营造技艺融入艺术课程教学之中,传承非遗营造技艺与工匠精神,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获得参与感、认同感与获得感。开设海南地域文化兴趣培养、黎族历史故事等引导课程作为课程的先行导入,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黎族历史、民族元素、图腾文化、风俗人情等相关知识;鉴赏黎族船型屋民居传统样式(见图1)以及现代建筑转译样式,了解其基础营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尝试发散式创新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纵向渗透是非遗教育传承的关键环节,以美育为基础,在其基础之上以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传播线,探讨艺术课程与非遗文化间的环状链接联系。在学校语境下以顺向脉络环环传递进行教学研究与讲授,构建非遗课程讲授体系以‘通识讲授—技艺传承—弘扬推广’的授课方式有意识地将传承与创新渗透到学生的课程之中,将非遗传承教育扎根于初高中艺术教育之中。建设校园传承基地,以体验、教育为主,可适当于课外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短期研学,参观游览黎族美丽乡村示范村、黎族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巷,在学研旅途中捕捉“非遗”文化中显性与隐性关联因子,适当发散思维思考非遗文化外在表现因子的形式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文化体系中合理创新并加以表现。学校应考虑非遗文化传承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适应关系以及契合度等现实因素,将鉴赏和技艺渗入艺术课程中,寻找契合切入点进而提升非遗课程教学的创新度,整合选定“非遗”因子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的出发点是恢复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生命活力,有意识地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且与之适应的融合模式,定是在保留非遗文化的精华下进行合理的创新形式转译。国家积极提倡将非遗文化融入初高中教育体系之中,同时构建成体系的配套教材,积极推动初高中建设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基地。黎族非遗营造技艺传习基地落户校园开辟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传习基地的新形式有效推进非遗传承进程,夯实地域文化的根基。在非遗推广课程方面,以非遗传承人授课为主,灵活利用课后活动时间,将非遗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以传习基地形式加以补充,充分发挥传承人的原始优势以展现知识技艺累积厚度;在非遗课程体系设置中,重构课程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打造多维度的教学结构,加深对于本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的结合本土地域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创造。

图1 干栏式船型屋

“非遗”艺术课程建设体系思路:非物质遗产文化艺术价值的现实转化与传承人意识体系的构建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初高中应该立足本土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非遗”文化落地,传承与创新相辅相生,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艺术课程体系。

结语

基于“一校一品”理念依托初高中教学平台,立足海南本土、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黎族非遗文化资源开展传承与创新体系构建,理论研究非遗文化价值、鉴赏非遗物品、实践传习非遗技艺,探索融合黎族非遗技艺创新艺术课程体系新思路,为非遗文化拓展育人新载体。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实现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的过程中,初高中平台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新的空间环境和学生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活态传承。介入海南黎族地域特性、创新区域特色课程模式、拓宽教学空间、立足本土构建海南地域特色艺术课程,融合黎族非遗技艺创新艺术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文而化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