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
——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2-03-01张艳梅
张艳梅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十八大以来,我国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选择某一生态脆弱区域,提供区域背景及区域环境变化状况等基本材料,让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说明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人们为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及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等,探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关系变化、区域的部分与整体、区域动态变化等地理问题。
一、了解区域特征,说明环境变化,发现问题之源
区域是地理事象的载体,区域内的要素相互关联,形成了复杂的地理事象。区域内某一要素或多种要素变化,会引起区域内事象随之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区域条件,说明区域特征信息,通过对区域内环境变化的分析,了解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情境: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可可西里地区(见图1),曾经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
图1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问题:说明藏羚羊曾经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的主要原因。
评价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状况主要从食物来源、天敌、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特点等角度。可可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高寒,适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可可西里地区因气候高寒,生态环境恶劣,故人口数量较少,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较大,人类活动对藏羚羊的影响较小,使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较为优越(见图2)。藏羚羊数量曾经较多,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曾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
图2 藏羚羊生存的区域背景分析
分析藏羚羊曾经的生存区域背景后,通过情境材料分析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又如何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情境:20世纪80年代末,人为大量屠杀藏羚羊,导致藏羚羊的数量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从几十万只迅速下降到不足两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1995年青海省政府将可可西里地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该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问题:说明藏羚羊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
地理事象伴随区域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藏羚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科研价值,藏羚羊被大量捕杀而数量减少的速度较快,加之藏羚羊自身生长速度慢,生存环境独特,人工繁殖难度大,藏羚羊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到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藏羚羊数量的变化引起了当地政府及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保护藏羚羊及其生存环境,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可可西里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旨在通过政府与人民的重视加强对藏羚羊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见图3)。
图3 藏羚羊成为濒危物种及建设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原因分析
一些区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材料的信息获取,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及原理探讨应该采取的生物或工程措施,使生态环境尽快得到修复。
二、探讨修复策略,说明建设成就,实现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人地关系由人地矛盾走向人地和谐共生的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修复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修复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需要将这些问题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的修复策略,亲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形成人地协调观。
情境: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初期,区内有一个320户的藏族村落,地处生态缓冲区,该村落是否需向外搬迁,成为专家关心的问题。
问题:请查阅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探讨该村落是否应该搬迁,并说明理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等相关规定,该村落在不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是不用搬迁的,但是从生存与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的角度考虑,该村落的搬迁有利于该村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见图4)。
图4 保护区内村庄搬迁与否问题的辩证分析图
通过对保护区内村庄搬迁与否问题的辩证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人民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只有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提高人民的参与度,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
区域是相互关联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会对周边区域甚至全球产生积极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受到当地的影响,而且会受到上一级区域甚至全球性的影响。在区域问题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渗透一定的区域关联思想及尺度思想。
情境:2017年7月,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有独特的高原景观及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地每年都要接受动态考核,必须始终完好地保存自然风貌。
问题:分析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原因,推测其对可可西里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级较高,在当地及上一级政府的重视下,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珍稀物种众多,再加上可可西里地区独特的内陆高原景观的美学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高,使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同时,这也说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接受动态考核保护区知名度的同时,会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唤起更多的人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一定的国际资金、技术援助,推动其生态环境建设(见图5)。
图5 可可西里地区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也会通过区域创新发展、区域转型发展等方式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进步。
情境:2020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批复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为我国第一个得到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可实现保护和游览双重目标。
问题:说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建立对可可西里地区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复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后,可以实现保护和游览的双重目标,不仅可以继续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众多亚洲河流发源地景观、极高的知名度等定会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及科研工作者前来旅游参观和考察。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见图6)。
图6 可可西里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影响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基础,进而通过区域创新发展及区域转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需要补充产业发展及转型相关素材,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及原理,解释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而形成人地协调观。
课后延伸: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查阅相关资料,任选一自然保护区,了解该保护区建立的背景,说明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尝试绘制宣传海报一份。
为了切实做好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国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通过课后阅读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某一感兴趣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条件、区域特征的分析,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背后的区域背景;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地和谐共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真实教学情境,通过对情境中所包含的区域背景、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问题、区域治理措施、区域创新、转型发展取得成就等的分析,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区域问题分析的方法灵活应用到解释其它区域问题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