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八大要素 磨砺数学思维—以《确定位置—数对》教学为例

2022-03-01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嵇明星

新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情境思维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 嵇明星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思维能力是学生自主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我们要把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当成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数学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八个要素,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这八个要素是指情境与问题,自主与合作,总结与反思,应用与迁移。现结合《确定位置——数对》一课教学,谈谈如何紧扣八种要素,有序开展思维教学,有效磨砺学生数学思维。

一、在情境与问题中点燃思维

情绪心理学认为:情境对认知具有动力与强化作用。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而且能够启迪学生思考。感性认识是思维的基础,离开感性认识,思维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情境是一种具体生动的场景,有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感觉认知,有利于诱发和助推学生的理性思考。情境如同干柴,思维如同烈火,情境可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情境是思维训练的载体,我们常常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搭建形象平台,促发学生感知,激活能动思维。

知识的习得源于学生的思考,如若没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学生则无法真正获得知识。学起于思而源于疑,问题是思考的引擎,是知识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问题意识是思考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问是教学的基本方式,好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好的问题去引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好的问题是融入情境的问题,是指向寻找理由、方法的问题,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情境与问题是涵育数学思维的重要元素,是训练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思维型教学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与情境有机融合,发挥问题与情境的诱趣激思双重价值,以点燃学生思维,生发问题意识,引发思考活动,支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数对》时,笔者通过一个真实情境导入教学,在师生互相问好之后,笔者说:“我们班长喊起立的声音真响亮!”“说到班长,谁能说说班长坐在班级中的什么位置?”同学们一下子把目光指向班长,展开观察与思索。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在第2排第5个,有的说在第7排第5个,有的说在第2组第5个。学生数的方向不一致,导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二、在自主与合作中润泽思维

思维是人对信息的接受、存储、加工、输出的一个活动过程,思维发展具有主体性,思考需要每个学生自己开动大脑,自主理解感悟。理解是知识建构的前提,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只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才会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向思维训练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主体参与,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虽然离不开教师的辅助指导,但更多的需要学生内在潜能与自主精神的发挥,需要学生经历各种数学活动,经过丰富的感知体验,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蕴育。独立思考是思维训练的基本方式,而合作交流为思维发展推波助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主意多,人多力量大,团结合作是训练思维的有效手段,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的观点与思想得以交换,促进了学生之间思维的交锋,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在互动中碰撞滋长,在协作中磨砺思维。

自主与合作是润泽思维的重要元素,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积极让学引思,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不要急于启发点拨,不要急忙公布答案。教师要当好学生思考的引路人,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合作研学的机会,要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丰润思维。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数对》一课中,在引出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后,笔者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数对的含义,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单,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各组着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分别从哪儿开始数?数对怎样写?数对怎样读?在各组合作探究之后,笔者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数对。

在学生自主活动探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观行为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判断、推理,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思考活动中训练抽象逻辑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维交锋中培养批判思维、集体思维。

三、在应用与迁移中精进思维

知识不能替代思维,知识的多少并不代表思维能力的高低。应用能力却标志着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只有把知识灵活运用到新问题情境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说明其思维能力越强。

如果学生光是记住一些知识,而不会灵活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即便倒背如流,那些凝固在大脑中的知识都是死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只有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真实情境之中,把方法迁移到新问题解决之中,这才能说明学习的知识有用,代表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和迁移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应用,把所学知识、方法迁移到新问题,才能让知识方法得以内化,才算掌握了知识,拥有了思维能力。应用与迁移是训练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只有经历学以致用的过程,通过迁移类比去解决问题,分析、推理、演绎等思维才会产生,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以提升与精进。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数对》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对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练习,有游戏类练习,如“说数对找朋友”“听数对速起立”,有实物图中的练习,如“根据数对找邮箱”,除此之外,还设计了点子图、方格图类之类的练习。丰富多变的练习,激活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练习中,积极应用知识,迁移方法,思维也随之不断精进。

四、在总结与反思中凝练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的概括反映,思维是一种理性认知,是对感性认知的一种提炼与总结。有总结才会有提高,有反思才会有成长,思维发展离不开总结与反思。课堂总结是对一堂课的简要归结,是对学习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概念内涵,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掌握内在联系。

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关注实践性活动,强调在做中学,却忽视做后思,不重视总结教学,很少引导学生反思。有些教师在课堂结束时,自己成为教学的总结者,不让学生表达,而是替代学生发言,直接把课堂教学内容归纳概括一下就匆匆下课。这样的总结往往意义不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表达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知识、方法与经验。这样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给学生提供了动脑的机会,极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反思与总结,让分散的知识得以串联,使零碎的思维变得系统,将松散的思维变得严谨。笔者在每次数学教学中,都会组织学生课堂回顾,给予学生反思总结,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在总结与反思中凝练思维。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数对》一课中,在巩固练习结束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请学生自己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有什么成功的经验?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学生经过简短的总结与反思,不仅让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而且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缜密。

数学思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思维训练应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应当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流程。让我们紧扣八大要素,提升思维教学质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培养思维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