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后诗歌 洞察人物形象—以部编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思考题教学为例
2022-03-0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王邢梅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 王邢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思考题第二题,教材提供了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作,诗作如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诗歌以掷地有声以及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周恩来宏大抱负和责任担当。教材要求学生结合诗歌,收集材料,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对于这一道习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一、解读:洞察用意,把握价值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诗歌的理解具有一定障碍,教师不能将其与课文中的古诗等同起来,无需在理解故事大意上耗费太多时间。教参也建议,“或提供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或直接告诉学生诗歌的大致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这是利用古诗走进周恩来立志原因的基础。
从内容来看,动乱的面貌、停滞的发展,让拥有悠久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周恩来立志东渡日本,试图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课文主要呈现故事,将人物的经历、见闻全盘托出,再利用画龙点睛的感受,刻画了人物内在情感的发展轨迹,而这首诗则侧重于展现心路历程,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将内心的抱负和志向展现出来。
二、萌芽:了解社情,东渡日本
周恩来少年时期,随着伯父来到沈阳,面对伯父所提醒的“外国租界”,虽然并没有真正理解,但伯父的交代却流露出了足够的信息。教师可以紧扣“不要随便去玩”“有时绕着走”“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等关键词语,形成对“租界”的感性认识,并借助收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租界”的实质。教师要重点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爱国本能,感受“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这句话在疑惑不解中,所蕴藏的愤慨。
此时,学生的情感与周恩来处于同频共振之际,并结合拓展的资料,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对当下社会的现状进行思考,初步认识到民穷国弱,失去了发声、言说的权利,自己的国土也沦为了“租界”。或许就在这一刻,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留学救国的心志,已经开始萌芽。
三、发酵:为救民族,立下目标
这部分的教学,仍旧从伯父口中的“中华不振”入手,可以在学生了解内容基础上,结合具体信息进行提炼。“中华不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的街道上,大多是外国人—本末倒置,就是“中华不振”的一种表现;其二,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其三,中国巡警反而训斥女人—巡警欺软怕硬、崇洋媚外;其四,周围群众只能劝慰不幸的女人—敢怒不敢言。
这次经历是“听闻中华不振”的延续和升级,原本已经开始萌芽的留学救国之梦,在这次经历之后,逐步发酵。但如何帮助学生搭建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道,取得与诗歌的内在关联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从课文中生长出来。整件事情“中华不振”的表现,都是纯粹的交代信息,并没有展现相应的描写,这就为学生深度感悟和补充提供了留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前一板块形成的情感积淀,相继想象洋人在我们国土上的颐指气使,巡警阿谀逢迎的媚态,围观群众的束手无奈……随着想象,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了故事情境,与人物形成了深度对话。第二条,从对话中流出来。这些表现对于周恩来究竟会形成怎样的触动与影响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将自己看成是周恩来和他的同学,模拟他们在回家路上针对经历的这一场景进行对话,一方面紧扣语段所呈现的信息,另一方面则借助前一环节拓展补白的信息,将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感、所愤,以对话聊天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爆发: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正是经历了“听闻中华不振”和“目睹中华不振”,才有了周恩来与魏校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振聋发聩的立志之声。课文中所呈现出来的只有周恩来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读书”,而这句话语背后所涌动的情感,却没有完整再现。
所以,这一部分需要回读,将后文中的两件事情整合到此处。教师设问:究竟是什么促使周恩来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关于“中华不振”的一连串画面,此时就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伯父叮嘱时沉郁的表情、洋人不可一世的神态、中国街道满是洋人的场景、不幸女人无所依靠的痛苦、中国巡警溜须拍马的丑态、围观群众扼腕叹息的愤慨……当学生满怀情感、不吐不快之际,需要教师在设计上开凿一个缺口,让内心涌动的思维和情感之水,蹦涌而出。
此际,教师可以模拟魏校长与周恩来之间的对话,以聊天的方式将学生内心的话语“诱”出来:别人都是“为家父读书”“为光耀门楣读书”,你为什么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面对“魏校长”的及时发问,学生自觉将自己演化成为周恩来,将从伯父那里“听闻中华不振”以及在沈阳街道上“目睹中华不振”的经历和盘托出,作为自己所立志向的支撑。
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点拨学生,结合诗歌中“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相继替周恩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即便寒窗十年,也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腾飞而发愤读书。
五、升华:壮志难酬,丰富内涵
教学至此,故事已经结束,课文中三件事情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也已经明了,“紧扣主要事情和主要人物,把握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也得到了基本落实。课文的教学完全可以鸣金收兵了,但诗歌的内容并没有终结。最后一句话“难酬蹈海亦英雄”,看似与课文中的三件事情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展现出来的雄心壮志和对民族存亡的责任担当,与课文所展现的主题内涵一脉相承。
这句诗重在展现周恩来“一心救国,不论成败”的豪情壮志。其中“难酬”是指壮志如果不能实现,而“蹈海”可有两种理解:其一,即为跳入海中殉身明志之意。周恩来创作这首诗时,正值爱国学者陈天华为了唤醒国人,毅然投海自杀,警醒民众;其二,即为晚清之时,出洋留学就被称为“蹈海”。笔者取第一种之意。因为第一种理解更能展现周恩来对于国家危急存亡的担忧,是其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的重要表现,同时更与课文中所凸显的主题紧密相关。
与整篇文章融合起来审视,这句诗是对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拓展和延伸。对其展开以下的两步开掘:首先,这一志向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吗?显然不是,教师可以借助“面壁十年图破壁”,想象要想真正达成这一志向,周恩来可能需要经历怎样的“面壁”过程,其中可能会遭遇哪些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甚至是折磨;其次,这一志向如果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无法实现,该怎么办?继而引出这句“难酬蹈海亦英雄”,感受周恩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万丈豪情。由此,将诗句与整篇课文融为一体,成为感受人物立体化形象的重要一环。
纵观这样的解读和构思,教师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同时还要把握和运用课后练习中所拓展的诗歌。巧妙地与事情的发展逻辑、人物的内心轨迹巧妙地融入。诗歌资料不再是课文的附庸,而成为了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事件意义价值的精准提炼,更是人物内心感受的直接再现。由此,课文、资料、练习三位一体,有机交融,螺旋而上,高效课堂应可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