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在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应用
2022-03-01海南省技师学院
□ 海南省技师学院 张 蓉
中职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让学生从经典学习中不断汲取成长正能量,但学贵力行,如何将书本所学,课堂习得落实到每日的生活、学习中,将经典内化为信念,外付诸行动,微习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学贵力行,将经典生活化
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学生桌椅正、身正、书正、声正、心正地诵读经典,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地书写经典,也理解并能讲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亲所好,力为具”等经典名句的深意,但知易行难。学生学了就忘,混日子的有之,常立目标又半途而废的有之,如何破解从知到行的难题?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只有将经典生活化,经典才有生命力;只有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从点滴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获得快乐、健康与智慧,寓教育于生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二、开启微习惯,教学做合一
微习惯就是坚持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它是一种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具体到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就是引导学生结合传统文化课程所学,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自己迫切想改变的行为,将其具体为每天极易完成的微习惯,然后付诸行动。
习惯一旦养成,会通过“复利”而产生惊人的成果,就算是一个微小的行动,长期积累到某个阶段,会产生“爆发性”的效果。比如坚持每天练十个字,半年后,你将发现你的字变得漂亮、工整很多;若坚持每天读两页书,一年后,你会发现数本好书已藏心中,言谈举止都会改变。铃木一朗曾说:“获得惊人成绩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一个小步骤。”
对于中考失利、自评较低、行动力弱的中职生来说,微习惯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一是小目标,每天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完成任务打卡,易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避免挫败感;二是小改变,每天进步一点点,学生不仅可以享受过程,还可以师生分享彼此的变化,形成正能量的互相激荡;三是自主性,由学生自主设定微习惯内容,自主决定每天的完成时间,这种掌控感在给学生带来满足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习惯的养成;四是超越性,学生在实践中常常体会到“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的快乐,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享受超越自我的美好;五是拓展性,将教与学落实到师生行动中,改变于日常行为习惯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知行合一。微习惯以一种走心的陪伴模式,让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巧妙设步骤,增强获得感
1.明确目标:遇到更好的自己
通过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调查,了解到困扰他们的不良行为主要有:玩手机到凌晨、不吃早餐、常喝饮料不喝水、吃垃圾食品、不善与人沟通交流、不运动等。对此,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只要方向正确,每天改善一点点,不断努力,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2.制定计划: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通过班级大讨论,每个同学制定出1-3项微习惯,选出自己最想改善的,每天可以易如反掌完成的项目。于是,学生写下了“喝五杯水”“按时吃饭”“给自己一个微笑”“晚上12点前入睡”“跑步两公里”“给家人发条微信”等项目。对此,教师只赞许和建议,不干预,充分信任、尊重并支持学生的选择。
3.挖掘价值:有价值更持久
好的习惯是源于生活观念,而并非周围人的压力与期待。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挖掘出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通过价值大讨论,学生最终将微习惯的价值归纳为快乐、健康、智慧三类。例如,某同学将微习惯设定为:要快乐—对他人说谢谢,日行一善;要健康—按时吃早餐、水果;要智慧—读一遍《弟子规》。另一名同学的微习惯是:要快乐—每天向家长报平安或发视频;要健康—跑步400米;要智慧—读十页书等。这样,只要每天完成一个微习惯,学生就有相应的获得感,价值感也油然而生。
4.纳入日程:促进习惯养成
行贵有恒,只有持续做,才能感受到美好的改变。学生可将微习惯写在自己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如,床头、镜子旁或设为手机屏保。为避免遗漏,鼓励学生在手机上设置任务提醒,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并在每天睡前进行核查。
5.回报奖励:强化成就感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如每周或每月完成所有微习惯,给自己一个奖励。让学生在开始设立微习惯时就规划好奖励内容,比如一件心仪许久的小礼物,一次短途旅行,一餐美食等。每一次激励也是对完成微习惯的强化,激发学生更努力地养成好习惯,更快乐地享受好习惯。
在开展微习惯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重在全员参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二是先尝试再记录;三是重鼓励不指责。
四、运用班级群,打卡天天见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微信群或QQ群,让学生每天晒出自己的微习惯打卡记录,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多种方式记录成长与变化,不仅可以实现激荡效应,还起到互相提醒与监督的效果。
1.师生齐心,见证成长
师者,为人师表。教师作为微习惯的发起人与见证者,可率先将自己的微习惯发到班群中分享,帮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确立适合自己的微习惯项目。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教师每天与学生一起打卡,不仅可以实现师生课内外成长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也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积极改变。
2.记录追踪,及时鼓励
在班级中设一名微习惯打卡记录员,负责统计同学们的打卡进度,每周、每半月、每月、每学期依次公布打卡进度。让学生在小惊喜中,坚定地将微习惯进行到底。
3.聆听心声,不断改进
笔者在学生日常行为微习惯打卡调查问卷中看到:95%以上的学生在打卡一周后,自动将打卡内容调整地更具体且合理,微习惯不再是笼统的“多喝水”“早睡早起”,而是具体的“每天喝五杯温水”“晚上11点之前睡觉”等。
4.反思收获,促进成长
当微习惯打卡到一个月左右,可以让学生反观一下自己打卡前后的变化,写一写自己的收获。笔者经调查看到,9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而有意义,如不会再一刷小视频数小时,一打游戏就忘乎所以。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如关心自己的身体与健康,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变得更加自律、自信,慢慢爱上阅读,课余生活也变得地更愉快。
5.家校互动,持续成长
定期将学生用以记录成长与变化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转发到家长群,不仅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心中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也倡导家长及时给孩子鼓励与支持。提倡将假期中的微习惯打卡演绎为“孝心作业”,让孩子通过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谈一次心、洗一次脚、做一顿饭菜、承包一项家务劳动等,来展现自己的孝心。“孝心打卡”把家庭作为德行教育的“基地”,践行“弟子规”,让尽孝在身边,力行在心间。
五、结论
明朝王阳明先生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明理,唯有身体力行并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获得真知。学生只有在实实在在的变化与师生互动中,才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教师充分运用小目标、小改变,让学生在自主、超越、可拓展的微习惯实践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