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在影像报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2-03-01陈英育陈奕鹏张淑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工作效率资料

陈英育 陈奕鹏 张淑娇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正稳步推进。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CAS)将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对医学信息的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管理等步骤进行信息化,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1]。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将纸质病历信息化,充分解决了纸质病历档案的存储问题,简化了作业流程,有利于日常工作中的快速统计[2]。医院信息综合管理系统(HIS)涵盖门诊、住院、成本核算、药品处理、库房管理等多个医院管理内容,贯穿整个医院的日常医疗服务范围[3]。PCAS、RIS、HIS结合后,PACS和HIS融合后患者在HIS中的所有信息可以得到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可以将影像作为患者电子病历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有利于患者影像的管理及调度,可全面提升医生工作效率[4]。本文旨在探究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在影像报告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东莞市凤岗医院影像报告质量控制。纳入标准:放射科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资料。排除标准:非放射科获取的影像学资料。将2019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的时间段每月抽取100张影像报告进行质量评估设为对照组(n=1 200),将2020年1-12月采取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的时间段每月抽取100张影像报告进行质量评估设为研究组(n=1 200)。对照组中男681例,女519例,平均年龄(39.69±13.58)岁;研究组中男681例,女519例,平均年龄(38.85±13.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包括进行影像报告质量考核、采取标准化检查流程、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培训等。

研究组实施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方法如下。建设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PACS设计总体原则是与全院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面向全院,同时进行PACS、RIS、HIS、合理用药系统、后勤物资管理系统等综合建设。PACS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核医学影像、病理、电子内镜等几部分,主要功能包括患者信息查询、书写诊断报告、在各科室终端查阅图像及诊断报告、影像图像储存。RIS工作站主要功能为诊断报告、登录、打印报告、分发、管理等。HIS的影像科主要功能包括预约登记、多功能查询、统计及分析、成本核算、数据库功能(检查申请、诊断报告、中文帮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诊断情况(报告误诊率、报告漏诊率、描述规范性)、影像图片质量、工作效率[患者平均预约时间、X线、CT、MRI检查时间(指接到申请单到发出胶片)]、管理指标(数据储存方式、胶片打印方式、资料检索方式、分类统计方式)。

影像报告质量评估标准,甲级:(1)摄影体位正确,应符合诊断要求,位置正,无丢失,要求观察的部位应包括在片内;(2)被检查组织影像无失真变形;(3)影像密度适宜;(4)锐利度优良,所摄部位和器官结构清晰显示;(5)对比度鲜明,软组织层次分明;(6)胶片尺寸适当,布局合理,号码排列整齐规范,清楚无误;(7)暗室操作规范,无污染,无划伤漏光、静电及人工伪影;(8)造影及体层,摄片显影清晰,能充分显示解剖结构形态,并可提供满意的诊断依据。上述要求均满足。乙级:有1项达不到上述甲级片标准要求,但基本上不影响诊断。丙级:有2项不符合甲级片标准要求,但据此尚能做出诊断。丁级(废片):不能进行X线诊断。废片产生当日已重新摄片,故统计材料不包括丁级影像报告,在本研究中将丙级视为质量差[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影像图片质量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使用(±s)表示患者最大预约时间、X线、CT、MRI检查时间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情况对比

研究组报告误诊率、报告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描述规范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情况对比[张(%)]

2.2 两组影像图片质量对比

两组影像图片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质量差图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影像图片质量对比[张(%)]

2.3 两组工作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平均预约时间、X线、CT、MRI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工作效率对比(±s)

表3 两组工作效率对比(±s)

注:研究组中X线、CT、MRI各454、384、362张,对照组中X线、CT、MRI各467、379、354张。*与对照组比较,P<0.05。

X线 CT MRI研究组(n=1 200) 1.35±0.26* 1.54±0.34* 1.77±0.41* 5.16±1.06*对照组(n=1 200) 3.32±0.71 3.26±0.65 2.47±0.52 6.49±1.21组别 患者平均预约时间(d)检查时间(h)

2.4 管理指标

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后,数据储存方式、胶片打印方式均发生改变,资料检索方式、分类统计方式均转变为网络在线检索、数据库,见表4。

表4 管理指标

3 讨论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升,影像科工作量逐渐增大,因此,提升工作效率和医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6]。有研究认为,医师的质量控制主要依赖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先进的科学技术[7]。另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各项制度和技术措施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基础[8]。

影像科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影像科提供的医学影像是临床诊断治疗的基础,因此需对影像科进行长效、常态质量控制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报告误诊率、报告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描述规范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报告误诊、漏诊率,提升报告描述规范性。其原因可能与PCAS、RIS、HIS无缝融合可使医生利用模块化诊断给出报告,从而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以及医师可直接通过网络在阅片室阅片,减少周围环境对阅片的影响有关。由于影像学阅片受个人观点影响,再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对照片质量和诊断进行客观评价有一定困难,故选择统一标准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抽查评价。两组影像图片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质量差图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对影像科质量控制更有利。

随着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的建设,医院内网络连接所有影像相关设备,医师在办公室即可阅片,可在几秒钟内从院内网络获得患者检查数据,可直接将多种图像,如超声、核磁、CT、DSA等进行直接参考对比,并进行相应图像处理,方便诊断,降低不必要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9]。且影像资料储存于网络,有效避免传统储存方式的空间占用大、纸质资料易受潮、不易查询、图像资料易损坏的缺陷,可以永久利用影像学资料,直接得到无失真的原始图像,便于学术交流[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平均预约时间、X线、CT、MRI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建设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对缩短患者影像检查时间更有利。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院PACS建成后,影像科医师图像检索时间显著缩短,效率显著提高,图像通过浏览器(Web)方式传到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图像含有阅片医师审核医师患者资料及其他信息,有利于进行科研教学工作和医院科学管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数据储存方式、胶片打印方式均发生改变,资料检索方式、分类统计方式均转变为网络数据库在线检索。传统的手工处理对各种统计数据难以进行量化比较和分析,而建设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后,可任意指定时间段进行计算机处理统计分析,充分降低了人工工作量[11-12]。

综上所述,结合PCAS、RIS、HI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相比,其应用后影像报告质量显著提升,有利于加强影像科医师工作效率,将管理模式信息化,实现了医学影像图像的电子化管理。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工作效率资料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