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缩略语对比分析及汉语习得偏误研究
2022-03-01郭家辰
郭家辰
内容摘要: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快节奏社会,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增多,为提高交际效率,全世界都在不自觉地出现各种缩略语,并且创新速度一直不断加快,汉英缩略语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缩略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汉英缩略语二者之间的差别及具体偏误,从而对汉语缩略语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汉英对比 缩略语 偏误分析
现如今,网络上流行着大量的缩略语,比如微博评论下常见的“文喜私关”(你的文字我喜欢,你的私信记得关)、“xswl”(笑死我了)等,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缩略语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追求方便简洁而使用的词或词组的简略形式,是词汇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俗来讲,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交换或获得最大信息量,使用特殊的语言或符号方式,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减少书写量或话语量,从而大幅地增强了词汇表现力和交际效果,现较多地出现于网络、口语、标识语、重要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等。
作为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缩略语以其精炼的形式和强大的表现力,在文化的更新过程中,朝着泛化、类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
(一)缩略语的发展
缩略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金文集录》,这是将殷周时期有铭铜器上的文字拓印下来而成的工具书,其中,有记载到“四年,相邦吕工寺工龙丞”,这里的“吕”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得知是对“吕不韦”的省略[1]。自此之后,词语缩略开始呈现在文章和生活各处,如西汉司马迁著作《史记》中第七卷《项羽本纪》原文“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中的“会稽郡守殷通”缩写为“会稽守通”[2];卷一百零九《李将军列传》中“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的“未央宫卫尉”缩写为“未央卫尉”[3]。到唐宋时期,缩略语被广泛运用于官职称谓之中,例如:杜甫在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时,经常被称为“杜员外”或“杜工部”。一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世界逐步进入信息化的科技时代,为了满足提高信息交换效率的需要,缩略语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缩略语被引入到快节奏的生活中,具体到我国来说,在改革开放时期,因进出口事实的发生和为了与国际接轨的因素,人们将一些外来词与本地原有词汇相结合,在我国本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地人通俗易懂的交流词汇,例如:三个代表——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彩色电视机——彩电,劳动模范——劳模等,这也使得我国学者对缩略语的研究掀起了一股风潮。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缩略现象在汉语中出现的很早,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起步较晚。杜子劲(1946)在《国文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缩略语现象说明的文章,开启了国内有关词语缩略研究的先河[4]。此时,学界内并没有对专业术语进行统一,导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同学者用各自的定义来解释缩略语这一现象。吕叔湘(1956)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简称多是对人名和地名等的简略,其他词之间的则是省略[5]。周起鳳(1957)对简称和缩语进行了区别,指出简称是由名称中截取的几个字构成,缩语则是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语言单位,二者的作用均相当于词[6]。之后,吕叔湘(1979)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缩略语词汇性质介乎词和短语之间,是特殊的短语词”[7]。同年,我国第一部由史群主编的缩略语词典《英汉缩略语词典》正式出版。学界对于有关缩略语的造词法、构成方式、特点、翻译及使用规范等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浮根成(1998)指出“缩略语具有造词功能,是汉语新词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8]。郑阳寿(2000)认为“缩略语是通过简缩法而改变成词的造新词的方法之一”[9]。刘叔新(1990)反对在构词法一个科目下进行汉语词结构的分析,主张把汉语词的结构方式和造词法区分开来[10]。田宗,肖九根(2006)将缩略的方式详尽地归纳为缩合、节略、标数统括、缀加代换、特殊方式等5大类和30多种小类,是近代来较为完整的一个[11]。
2.国外研究现状
英语缩略语(Abbreviation)是对词、短语、句子等进行简缩的形式,甚至比原形式简短的都可称为缩略语。英语缩略语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古罗马时期,那时的缩略语被当作一种记事的符号和密码进行使用,多见于钱币、图案、徽章和碑文中。之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缩略语第一次进入使用的高峰期,兴起于波士顿,之后逐渐传往纽约和其他地区。到19世纪,英国开始广泛使用缩略语,四次出任首相的William Gladstone被英国人民简称为GOM (Grand Old Man)。二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科技类的专业术语缩略语逐渐形成体系,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例如现在仍广泛使用的DNA(deoxyribo 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C/I(CertificateofInsurance保险证明书)等各类领域的专业词汇。缩略语最早是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G.K.Zipf(1949)的“省力原则”,他分别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用数据和个案的方式分析了最省力和最费力,从而得出二者必须相互协调构成平衡的结论[12]。之后,法国语言学家Andre Martinet(1955)指出由于人在各方面的惰性,所以会在语言活动中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引出“经济原则”[13]。
从以上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英语缩略语的使用量已经达到了所有词汇的25%,并且还在以一定的速度迅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缩略语的相关研究。
二.汉英缩略语对比
(一)汉语缩略语
在整理众多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取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从使用频率和词化程度方面,可以分为:(1)完全词化的缩略语。指长期使用,约定俗成,并且固定为词汇的缩略语,这类缩略语不仅能脱离原形式自由使用,甚至具有了构成新词的能力,例如初中(初级中学)、高中(高级中学)还可以构成“初中生”、“高中部”等。(2)半词化的缩略语。指没有完全词化,使用时要参照原格式,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不普遍或时间不够长的缩略语,例如国企(国有企业)、外企(外商投资企业)等。(3)临时性缩略语。指在书面语的特定语境中,由于行文需要而临时简缩的不能脱离其原形式单独使用的缩略语,例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4)外来缩略语。指从西方借入,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英语缩略语或中国自己创造的英语缩略语,例如:DNA(deoxyribo 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VIP(very important person重要人物)、CCTV(China Central Television中国中央电视台)等。
2.从构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1)分合式。指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把常用词构成词组中相同的词素提取出来,例如:动植物(动物植物)、水电费(水费电费)、零部件(零件部件)、优缺点(优点缺点)等。(2)缩合式。指从多个词里各提取一个词素构成的缩略语,例如:疗效(医疗效果)、科研(科学研究)、高数(高等数学)、物化生(物理化学生物)等。(3)数字式。指由数字和共同词素或纲领性词素构成的缩略语,例如:四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三好(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四季(春、夏、秋、冬)等。(4)局部式。指用局部代替全体,例如:北大(北京大学)、奥运(奥林匹克运动会)、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等。
(二)英语缩略语
从众多文献中,我们发现对于英语缩略语的分类尚不统一,从最少的两类到最多的十二类(类数统计只包括大类,不包含大类下面再细分的小类)。不过,大多数将其分为五类:(1)首字母缩略语(Acronym)。指在一组词中提取各词的首字母而组合成的缩略语,在缩略语中数量最多且最常见,是各类辞书收录的主要对象,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国际篮球协会)等。(2)截短词(Clipping)。指在一个单词中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音节通过去首、去尾、去首尾、留首尾等不同方式简化而成的缩略语,这类缩略语的缩略形式和原形并存,math(mathematics数学)、prof(professor教授)、fridge(refrigerator冰箱)、flu(influenza流感)等。(3)缩写。指在一个或几个单词中取几个重要的字母组合而成的缩略语,如Mr.(Mister先生)、Ms.(Miss小姐,女士)、Dr.(Doctor医生,博士)、Ca.(California加州)、VOA(Voice of America 美国之音)等。(4)缩合词(Blend)。指将前单词的某部分和后单词的某部分提取缩合而成的缩略语,如smog(smoke fog 烟雾)、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等。(5)网络缩略语。指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为了提升键盘输入速度、减轻键盘输入负担而产生的缩略语,如U(you你)、R(are是)、OMG(oh my god我的天呐)、IC(I see我明白了)、CU(see you再见)等。
三.缩略语习得偏误
(一)偏误类型
1.语素提取式缩略语偏误:(1)提取错误语素。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提取错误语素而导致的偏误,例如:邮政编码——邮编——*邮码——*编码、对外贸易——外贸——*对贸——*外易等。(2)语素遗漏。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少选关键性语素而导致的偏误,例如: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中科——*国院——*科院等。(3)语素误加。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多选不必要语素而导致的偏误,例如:男子篮球——男篮——*男球——*男篮球、教育委员会——教委——*教委会等。
2.语素合并式缩略语偏误:(1)语素排列错误。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语素选取正确但排列错误而导致的偏误,例如:企业事业——企事业——*事企業、中学小学——中小学——*小中学等。(2)语素遗漏。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少选关键性语素而导致的偏误,例如:企业事业——企事业——*企事等。(3)语素概括错误。指在词语提取过程中没有选取核心语素而导致的偏误,例如:教育科学文化——教科文——*教科化——*教学文等。
3.数词概括式缩略语偏误:指概括相同语素时没有用数词概括的方式造成的偏误,例如:广东广西——两广——*东西——*广东西、三包——包退包修包换——*退修换等。
4.地名简称式缩略语偏误:指对地名简称等专有词汇不熟悉而造成的偏误,例如:河南——豫——*南——*河等。
5.借外式缩略语偏误:指中国人自造的缩略语,英语母语者不能很好将其翻译而造成的偏误,例如: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等。
(二)偏误分析
根据以上偏误类型,我们可知,由于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缩略方式和缩略语,因此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缩略语时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上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各种偏误类型的成因存在交叉之处,因此通过整理,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汉字本身就具有语义,英文字母并不具有此特点,汉语母语者可以简单地由字义推词义,由词义推缩略形式,而英语母语者在没有掌握语义的基础上较难揣测缩略语整体的含义,从而造成偏误。(2)由于汉语缩略语具有某种隐含结构,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缩略语为“中科大”,并不是“中大”、“科大”、“技大”或“中科技大”,这就是汉语母语者所默认的缩略习惯,且被普遍大众认可和接受,而外语母语者只按照固定的构成方式规则难以达到这种程度的理解,从而造成偏误。(3)汉语缩略语与其完整形式之间存在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情况,例如:“人大”既可以指“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指“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的缩略都是“河大”,而英语中就很少出现此类情况,因此容易造成偏误。
综上所述,通过对汉英缩略语各方面的比较及偏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缩略语的发展和壮大很好地适应了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反映了人们使用语言时求简求快和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体现了其委婉幽默、提高效率的功能。
缩略语的广泛使用在提高人们交际效率的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与此同时,如何让缩略语准确表达、规范发展是我们现阶段所要考虑的重点所在。因此,笔者现提出以下建议:(1)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对缩略语现状进行调研(不仅限于汉语、英语缩略语),组织专业人员对外文缩略语准确翻译,编纂有关辞书,及时更新语库,总结外文缩略语的规律,并与中文缩略语进行对比,确保缩略语发展历史、现状表现全面记录。(2)政府部门带头引导,规范使用缩略语,起带头示范作用,并且制定有关政策条例,在吸收外来缩略语的情况下,规避文化侵略、使用不当等各种问题,在语言兼收并蓄的情况下,保证汉语持续又好又快发展。(3)倡导学界加快缩略语相关研究工作,完善缩略语有关体系,向社会大众推广普及相应知识,让百姓不只会说,还明白背后奥义,甚至能够担当推广者,从而继续保持中文语言发展活力,提高全民族语言知识素质。
参考文献
[1]徐中舒.殷周金文集录[M].四川人民出版,1984.
[2]司马迁.史记[M].项羽本纪第七卷.
[3]司马迁.史记[M].项羽本纪第一百零九卷.
[4]杜子劲.简缩语论略[J].国文月刊,1946(49).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56.
[6]周起凤.简称和缩语初探[J].语文知识,1957.
[7]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浮根成.缩略语与对外汉语报刊教学[J].汉语学习,1998,(1).
[9]郑阳寿.缩略语简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0]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1990.
[11]田宗,肖九根.汉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及缩略机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
[12]George,Kingsley,Zipf.最省力原则:人类行为生态学导论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M].上海人民出版社,1949.
[13]Andre Martinet.語言演变的经济原则[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