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2022-03-01杨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开发

杨萌

内容摘要:如今社会上,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迅速,文字、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多项自媒体集中在一起,形成数字资源。运用数字资源,能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阅读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多效果的教学环境,由此,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语文教育改革方向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古诗词阅读微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 微学习资源 开发

学习资源就是可以被学习课程所利用,能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一切资源,学习资源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科书及其配套资料都属于课堂教学资源。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媒介、各类讲座、报告会以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或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也都可以叫课外的课程资源。

一.核心概念界定

微型学习其实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一种新鲜事物,它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时代的特征,是我们当今教和学运用的一种学习手段。所谓微学习资源是指根据微学习的特征,结合学习者的情况将课程资源进行转化一种学习者能够掌握的资源。微学习资源是时代的产物,立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长时间、连续性的学习特点。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音频、视频、小游戏、博客短文、百科词条等都是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调整学习的方法和进度。微学习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学习。由于微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学习,所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学生是这些课程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创作者,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是有效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学生的生活中,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性、风土人情、信仰、价值观、环境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需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活动以及人际交往都将成为最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数字媒介、信息化手段为学生间接提供生活体验,也将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

二.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的背景

语文课程内容中,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重点。因为古诗词代表不同时代的文化瑰宝,但是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题。教师常常过于关注字词的解析,导致了学生只是针对字词的掌握良好,但是没有真正做到去鉴赏、去品味一首诗词的具体内涵,一般这种情况会使得学生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引发内心对其厌恶。其根源从学生层面上来讲是因为学生一听到要学习古诗词就会产生心理排斥。古诗词与学生之间有着一条“鸿沟”,这条“鸿沟”是时间和语言的隔阂;同时一学到古诗词,学生就对背诵感到头疼,其根源也是因为他们总是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在教师层面上,教授古诗词的方法相对陈旧老套,一般都是通过正字正音、疏通诗意,在对诗词内容讲解过后,再进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然后就是背诵诗词。从教材的编制改革中,可以看出,古诗词占比重呈现逐年加大的态势,在语文的教学做,古诗词的教学地位逐步提升,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应该要寻找出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面对古诗词阅读,如何对其进行微资源开发,只能通过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非正式的微资源阅读,伴随着不断拓展的知识和对诗词立体化的认知,做到愿意学习、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三.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协调:由于古诗词中的语言及文字具有不同的特性,每一句诗词中表达的内容千变万化,承载着特有的文化、情感以及生活的态度、价值观等。

二是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在古诗词课程资源的设计中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展现的方式进行创新,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朗读、歌唱等,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古诗词的排版设计,需要以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二者能够相互渗透和影响,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指导。同时,由于语文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认识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工具。不過语文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这种特殊属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除了会表达自己以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隔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存在着阅读障碍,由此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自然不明显。由此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着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微学习所需的微资源,让学习者在心理上获得轻松快乐的学习体验,在进入微时代的今天,通过丰富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更为主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开拓视野达到触景生情、设身处地的境界。所以,微学习资源的开发也是这几年古诗词学习形式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四.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1.符合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心理特点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在开发古诗词的微学习资源中,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标记,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古诗词的内涵。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源,可以在别人的人生经历与故事中审视和反省自我。例如“心灵的歌吟”这个单元中选入了六首唐、五代、两宋时期风格不同的词组成。其中《虞美人》全篇直抒胸臆,表达了怀念故国之情;《雨霖铃》通过全词的铺设、渲染,表达了离别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咏史怀古词,不一样的是前者可以把写景物,咏叹历史和抒发情感三者放在一起,后者可以通过典故来写引入写词,情感沉郁顿挫,让读者能够一看就了解其中的思想。《浣溪沙》《声声慢》是情景交融贯通的佳作,《完溪沙》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逝去的伤别之情,《声声慢》抒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对于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痛心。

那学生应该怎样才能在诵读这些诗词中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怎样才能做到心灵上的相通,以及精神上的陶冶?古诗词微学习资源的开发,可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学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会发生变化,从以前的不成熟慢慢地变得成熟细腻。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这披文以入情。”在学习诗词中,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样才会引发他们的思考,才能让他们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例如我们在学习李煜的词的时候,就要了解李煜的人生经历,由于生活的巨变,以词来构建了自己的诗词王国。清代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这样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高职学生的情感已经比较丰富了,开发古诗词微学习资源对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会有很大的帮助。

2.符合语文教育改革方向

苏轼曾经道出过这么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千百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觉得要想自己知识不断得到积累,学问得到不断的增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让你得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的精神境界得到不断的升华。日常生活中,那些看起来比较儒雅的人,他们都是一些比较喜欢读书,勤于读书的人,因为读诗,他们常常看起来更与众不同。学习好古诗可以在春天来时欣赏桃花盛开就自然想到“桃之夭夭,妁妁其华”,看到美丽的景色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想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诗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功底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对美的体会和享受,近年来教材中古诗文比重在不断加大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从目前我们职业类学校所用教材来看,第一册有“千古流芳一诗心”,第二册中“心灵的歌吟”,第四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第七册中“绵远的诗韵”,第八册中“唐音与宋调”,近30首古诗词。在最新的中小学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其中特别强调,要讲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和民族因为他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积累以及国情的不一样,所要走的发展道路也一定会有他自己的特色;要讲清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滋养因素。[1]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我们世代的生产生活中,还体现在我们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精神领域,在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早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基本的文化基因。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好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一优越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要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体会诗句中所含的深意,加深学生对诗句的记忆,就需要古诗词微学习资源的开发。

作为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一种新模式,古诗词微学习资源的开发应该紧跟信息化资源的发展要求,微学习资源必须具有灵活性和便于传播性的特点,符合高质量教学资源的普适化发展趋势。微学习资源的设计需要结合文字、图片、背景音乐、视频等多种元素结合来呈现的课程形式。在语文课改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教育,提高教学的效率。

为了更好的方便学生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利用学习资源的可重用性,方便学习者对学习资料进行整合及再创造,必须要加大开发微资源的力度,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能够将古诗词的教与学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起来,创立出一个双向互动的教学空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3.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还包括了思维能力的开,在语文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的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还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等。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在语言上的赏识和表达能力。所以对古诗词微学习资源的开发,使学习者在古诗词阅读中丰富了情感体验,洗涤心灵,培养语言理解与构建能力。所以,为了能够全面发展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则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能够吸引学生的,能够展示古诗词魅力的微学习资源。

首先,要知道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结晶,古人对于语言的构建及运用具有极大的智慧,注重的是语言的结构与字和词之间的碰撞。

比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最先开始的时候这个字用的是“到”,后面经过几番修改才最终确定用“绿”的。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就比如说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所要塑造的任人物形象是一个抑郁寡欢、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在结尾的时候又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全篇的词眼是这个“瘦”字,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因为极度思念和悲伤而变得憔悴的人,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通过微学习资源,可以更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中国诗歌的语言艺术美。

其次,古诗词当中的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则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古诗词中对于生命的暗哑,浮生若梦,感叹人生的诗句有很多,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在古诗词的微学习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此类积极向上的诗歌,借用信息机技术为学生分析作者的心态,同时解析古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此间的哲理。

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如夢,一樽还酹江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等,将这些诗词整合在几分钟的微学习资源当中,让学生能够在古诗文的阅读中锻炼逻辑思维,提高古诗文的认知能力。再者,在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方面,古诗词中承载了太多的诗情画意,人文情怀等。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缩影,代表着中国人传统的情感、生活的态度、处世的哲理等。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形式呈现,短短课堂40分钟难以实现,所以古诗词阅读微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发微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不足,随着学习资源的丰富和文化复兴的时代来临,通过微学习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做到乐于学习、愿意传承使用古诗词。因此,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充分利用一定要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通过微学习资源构建高校率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情境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国冠.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J].中小学电教,2011.

[2]丁晓良.中学语文阅读策略与教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徐林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的反思[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06).

[4]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7.

注 释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彭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