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力求环环相扣

2022-03-01花爱琴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衔接对比

花爱琴

内容摘要:上好每一天的课,备好每一天的课,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怎样的教学设计能吸引学生的目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是每个教师要去研究的。在倡导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何创新?基本方法有:前后勾连、一线串之、一字贯之、前后对比、首尾呼应。

关键词:教学环节设计 衔接 对比 前后照应

语文老师要想圆满地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思路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构建一个正确的清晰的教学思路,就离不开教学环节的设计。一篇文章,教什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了然于胸,对文本思想的参透顿悟,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认识;一份教案设计,怎么教,是考察一位老师的教育的智慧。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大致分为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研读探究、课外迁移、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各环节之间,老师们或用诗词、或用图片、或用过渡语衔接以期顺利达成教学预设、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要重视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个环节应该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二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一致。我也看到有许多精彩的教学设计做到了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新。

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

一.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一位老师在教授七年级的《女娲补天》时,对七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查,采用个别学生上黑板、其他同学自行默写的方式进行。通过抽查默写,一方面使老师了解了学生自学的成果,也使学生对本课重要字音、字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课堂的深入,老师又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再次检查學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七年级同学的兴趣表现,七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能胜任这一任务的。但是老师利用刚才学生默写的板书,给学生增加任务——“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出现的词语复述,要求10个词语全部复述到;倾听的同学按照每个词语10分的要求,给复述的同学打分。”

这一环节的设计前后勾连,承接上一环节而来,原本黑板上已经废弃的内容,成为下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10个词语一方面使得学生复述的时候有依据、有条理,另一方面也使听的同学更加认真,倾听时更加专注,仔细分辨同学复述时出现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的检测。这有利于初一学生养成能说、会听的好习惯。这一设计彰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非常到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一环节设计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值得称道。

学习这位老师的做法,我在《周亚夫军细柳》教学环节设计中也模仿了一下。《周亚夫军细柳》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时要求是两课时。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复述故事已不在话下,但一部分学困生还是很难把握。再加上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史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于是我在复习上节课内容——重要的字词后,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这些句子或短语复述课文。这样既使学生能按照情节复述而不至于思维凌乱,又使一部分记忆能力较差的同学能参与课堂,大胆复述。

这两节课的两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做到了环节设计的统一性,还做到了前为后用,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二.一线串之,环环相扣

文本的主旨是文章的意义所在,也是其作为教材存在的思想价值。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抓住文本所承载的社会主题,由此切入教学,设计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主旨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它把零散的语言知识串联起来,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强化了作者的态度和思路,带领着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加工理解,会促进学生在环环相扣中循序渐进地了解知识,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学生通过主动地梳理,会建构出文章的结构框架,把握关键信息,形成对文本的清晰思路,在主动地建构中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思想,形成客观性认识。

郑振铎的《猫》,有着清晰的脉络思路,第一只猫的病死、第二只猫的亡失、第三只猫的冤死。看似普通的猫,简单的事,承载着作者的深思,映射着社会的人情冷暖。文章的思想性、社会性也随着三只猫的到来渐渐显露,对人性的揭露、反思也步步深刻。这样的文章只要依着这条主线,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会非常顺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采访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有学生扮演今日说法主持人的,有学生扮演郑振铎,三妹,张嫂,观众的,课堂教学中让主持人对不同的人物进行采访。在采访三妹时,学生可以提问:“你家曾经养过猫,是不是很喜欢它们?”“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猫?”“小猫活着久石让人类开心吗?”在对张嫂的提问中,学生可以提供:“你当时把小猫带回家是怎样想的?”“芙蓉鸟事件后,为什么没有给小猫求情呢?”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关注课堂学习要点,围绕着阅读线索进行思考和分析,在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中会深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围绕着猫来带领学生探究会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的中心和主旨,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中心。在环环相扣中进行主观臆测,明白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收获。

《始终眷恋着祖国》文章标题中暗藏着两条线。“始”与“终”是一条时间线索,抓住这条线,理清钱学森在国外做了哪些事。学生通过阅读会看到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例如“火箭技术”“高速空气动力学”“力学”“现代航空科学”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他从始到终都致力于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眷恋”一词是文章的感情线索的体现,表明他对祖国的深情。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历了来自美国的很多阻力,例如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不允许他离开美国,还有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和关押,让他承受了很多折磨。除此之外,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还检查他的信件和电话等。但是面对这些艰难险阻,钱学森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他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一直“眷恋”着祖国。这条情感线索突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阅读中,把这两条线结合起来,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就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清晰,不搞花架子。通过两条线的串联,学生会了解钱学森的一生,了解他的贡献,了解他的情感,体会他对祖国的拳拳爱国之心,用他的智慧和能力帮助祖国强大的迫切心情,实现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一字贯之,环环相扣

文章有文眼、诗歌有诗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眼,通过对文眼的分析和加工来感受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在对文眼的挖掘中贯穿文本,形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文眼往往是通过一个字来体现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中渗透着作者的态度,会让学生在对文字的思考和探究中深化理解,形成客观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寻找文眼,把握能够体现文眼的关键词和段落,在梳理中抓住要点信息,主动加工和内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苏教版语文《枣核》一课中,“枣核”是非常典型的文眼。设计问题可以围绕枣核展开:由“索”到“见”,由“忆”到“议”,文章脉络清晰。这样设计问题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对文章写作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小说《草》亦是,围绕草,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刻画了红军指战员把战士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革命乐观主义英雄形象。在设计环节的时候,围绕“草”设计主问题:发生了哪些有关于草的故事?对草有怎样的情感?草象征了什么?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揭示文章的主旨。学生围绕着一个关键字会主动地进行蔓延和知识的延伸,主动地拓展,在分析中联系相关的知识,把要点信息串联起来,促进学生建构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在对关键词的探究中会慢慢深化认识,感受关键词在文本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围绕着“草”学生会探究这个字有什么含义,课文通过这个字焦点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提示了小说的线索,引发了学生的思想火花,让学生能够在线索的引导下主动地联系先关的人物。学生会探究重要的人物,如周副主席和战士杨光,在阅读中感受描写人物动物和神态的语言。学生在对语言的加工中会感受语言表达的巧妙,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主动加工中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的高尚人格。学生在阅读中会体会到人物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围绕着一个“字”,学生会主动加工文本,在主动加工中感受文本线索和情感,形成客观性理解。

除现代文外,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诗歌的特点是语言简洁、高度凝练。诗眼,它是诗中最凝练、最精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最理清诗词脉络的盘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抓住诗眼进行教学,可以事半功倍。诗歌文字较少,语言简练通过言简意赅的方式传递了深刻的含义,表达了凝练的思想和情感。诗眼更是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中心,突出了要点和情感,有利于学生在对关键词的把握中形成深刻认识和理解,在阅读中加工诗歌内涵和情感。

余银爽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上教授《春望》时抓住“望”字,引导学生赏春望之景,析望春之情。诗歌在首联写望中所见,描述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使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的长安是“国破山河在”。虽然山河还在,但是已经世事全非,“城春草木深”。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描写了春天,使诗人睹物伤情,禁不住悲伤流泪。颈联写到了“烽火连三月”这一时期的战争不断,杀伐连天,可以说是兵荒马乱,使家书显得更为珍贵。最后尾联突出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白发如雪,因为焦虑而频频搔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心理。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望”字,会看到眼前的景象,在不断地观看中,会透过表面现象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诗歌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来描写诗人内心的情感。在《饮酒》中通过“见”与“望”这两个近义词的辨析,明陶渊明之悠然心境。余老师重新编排了诗歌学习的顺序,由前诗之“望”导入后诗所“见”,两诗之文眼相互融合,又因诗而异,学生在这样的研讨氛围里敢想敢说。余老师的教学设计真是因势利导,环环相扣,高质高效。

四.前后对比,环环相扣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文本解读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文本拆分重组、删减添加的方式,在教学中显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文言文,由于篇幅较短,易于在一两张PPT上呈現,教师们在文言教学中往往打破原文本的排列,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重组文本。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乐府双璧之一。与以往歌颂英雄的篇章不同,《木兰诗》更侧重木兰女儿家形象的塑造。怎么才能让这一重要的写作特点顺理成章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被自主探究出来呢?有一位教师做的非常好。她打破文本顺序,把文章分列左右,让男同学读父亲的关切询问、紧张的备战行动、壮怀激烈的战争场面,把表现木兰殷殷女儿家的语段另组,由女生来朗读。在男生大气高朗却短促的声音中、在女生细细弱弱但如涓涓流水的音调里,文章的写作特点显而易见。这样的设计不得不堪称精妙,本以为对比朗读,已是很有意思,没想到还暗藏着文章写作特点的对比。

可以采用文章重组、对比教学的还有《陈太丘与友期行》,文章短小精悍,小元方与父亲友人,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何为礼仪谦恭?给初一的孩子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作为语文老师,我更应认识到语文对比手法的魅力,更应让学生学习这样的写法。在课件呈现时,我们可以将友人与元方的一言一行分列,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出色的表达效果。

五.首尾呼应,环环相扣

写作中,我们经常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来写作。其作用是:可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能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也可借鉴这种手法,使导入语与结束语互相呼应,以此达到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主题突出的目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文章最后写道“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是很好的切入点,以此导入课堂学习:我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的哪些地方?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透过这滴水的眼睛看丽江的风土人情后,抓住“终于”,以“水”,字眼,探究作者对丽江的深情,也是探究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的重要特征。

可做同样设计的还有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文章最后一节: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这句话可以作为两个教学环节的导入,一是作为课堂开头探究长江源头的自然景观,探究我们一行人在长江源头遇到的困难以及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二为文章主旨的探究: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小节?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膜拜,对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虔诚,也让学生能意识到生命的伟大,精神的伟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这二者是不相冲突的,不是谁征服谁、打败谁,二者应和谐统一。

古诗词教学通常以学生的自读作为课堂的开篇,这样的读是带有个性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助影响,个别学生的朗读水平应该可以得到提高。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老师带领大家分析诗词、赏析诗歌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怀,使学生与诗人之间心灵上有了沟通,此时的老师往往会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再读诗歌,这时的朗读,不仅是技巧的展现,也是情感的共鸣。

一个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更显意蕴悠长。

教无定法,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要注意整体性。在注意整体性的基础上还能兼顾环节间的衔接,一个教学资源能二用甚至多用,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例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J].叶亚红.考试周刊.2016(31):36

[2]浅析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多元解读的思考[J].韦秀和.新课程导学.2019(22):58

[3]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陈英.新课程(中).2019(09):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衔接对比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