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民族审美文化建设与当代社会治理研究*
——以陆川县客家文化为例
2022-02-28玉林师范学院蒋长妮
玉林师范学院 蒋长妮
陆川客家人,大多是从明清时候从粤、闽、赣地区迁入至此,尤其是明中叶至明末,因地理因素、生活环境、自然条件适宜等,大量客家人迁居陆川,便出现了移民高潮。现在陆川的14个乡镇全部都有客家人居住,客家人口在陆川总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陆川建县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完成迁徙过程至今也有500多年历史,其历史悠久,习俗文化底蕴丰厚,特有的民间文化如宗法制度、祠堂文化、节日习俗、饮食风俗等各具特色。以下主要从五个方面谈陆川客家文化内涵。
一、陆川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质
(一)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体现了客家人血缘文化、宗法文化、伦理观念,聚族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各方面内容。在陆川客家,祠堂,也称为家庙,在明清时期,宗族制度已经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因此,祠堂在陆川客家各地的兴建受到了重视。民国以前,陆川号称有“三多”,祠堂多就是其中之一。从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陆川有大小各姓氏祠堂420座,牌坊17座,所有的祠堂和牌坊,多建造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目前保存较好的有温泉洞心吕氏祠堂、马坡龚氏祠堂、泗里庞氏宗祠等。凡族中大事,都在祠堂中完成。其议事大厅,即是祭祀的地方,也是教育的场所。各祠堂在过去一般都拥有不少的田产,俗称“蒸尝田”,其收入除了用在祠堂等各项支出外,剩余大部分会用于奖学助学,鼓励家族子弟刻苦研读,功成名就后,也会将其事迹刻在石碑上,立于祠堂前或祠堂内,以供教育、勉励客家子孙后代。
陆川客家民系,在其长期迁徙过程中,离故土渐行渐远,但他们总怀有思宗怀土的“乡愁”情结,其族谱不断叙述来源地,不忘自己的文化之根、血统之根,这种思宗怀土情结最集中表现在对祖宗的崇拜敬仰上,不仅逢年过节,大小节庆供奉祖先,家里平时有喜事也会杀鸡鸭摆供台,让祖先品尝。因为虔诚的客家人总相信,祖先是会庇佑他们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身体健康的。所以,客家祠堂就如同一个符号,刻印在客家人一生的过程中,对加强宗族凝聚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围屋文化
客家围屋,是陆川客家传统建筑聚落的典型代表,是集:祠、公厅、堡、家于一体的天井式民居,其规模之宏大、构造之精巧,整齐对称、坚固经久、防御性能极高。客家围屋在陆川建造较为普遍,文化内涵丰厚、形式多样,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围屋造型主要有自由式围屋、方形围屋、中西合璧式围楼及骑楼等,其中主要以方形为多数,周围设有四个炮楼或设六个炮楼,较多分布在马坡、珊罗、平乐一带。像著名的谢鲁山庄,就是自由式围屋的代表,主人遵循客家传统民居风水阴阳五行的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喜好,在财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山形而建造的。建筑物设了双重围墙,庄内除了主体建筑房子以外,还有假山、池塘、树林等,是一个不规则的园林建筑群。
(三)饮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陆川客家人饮食主要以稻米为主,辅以其他山地作物。陆川客家人口味总体比较清淡,喜欢原汁原味的美食,不喜欢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捞水饭,将米、水大致按1:10比例倒入大锅中煮滚,米开后,用竹子饭捞起米饭盛于木饭桶、瓦盘、瓷盘即可。剩下的米汤为“粥水”,可以用来替代日常开水饮用,一部分可喂猪,也因其营养价值高,食用了粥水的陆川猪,因其肉嫩鲜美而闻名全国。除此以外,陆川的白切猪脚、卷粉、白切鹅、客家搓菜、发糕等当地小吃,也别具风味,清爽而不腻。
(四)习俗文化
陆川原是百越民族聚居之地,历史悠久,节庆文化、习俗文化大多保存了中原汉族之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俗同中州”,又融入了岭南少数民族当地气息,具有自身特色风采。“陆川风气朴实,不尚奢靡”“风俗厚而不浇、朴而不华”描述了客家民风民俗淳朴,其文化传承性和包容性极强,具有很好的凝聚力,对维系中原汉文化身份确认,增加族群心理归属具有重要的作用。
陆川客家传统岁时习俗有春节、元宵、五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出灯、社日等。如社日,也称“做社”,是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做设过去有春社、夏社、秋社、冬社、起福、还福等,是社丁们祈求社公社伯保佑家族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四季平安的一项活动。各家各户备三牲,在社头杀鸡杀猪,用大锅煮,将汤羹煮粥分给各家各户,称为“分社粥”,将肉分给各家各户,称为“分社肉”。做社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习惯,能增进乡村邻里的感情,起到凝聚族群力量,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审美文化的建设与当代社会治理
(一)审美文化建设:一项治理术
为何说审美文化是一项治理术?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贾克.阿达利在谈及音乐时这样强调,音乐并非完全无辜的,很多时候和政治有着特殊的关系。其实,关于审美治理的研究,本尼特也颇有发言权。他认为,博物馆在现代文化艺术史上,发挥了特殊的审美治理的作用。在馆藏中,来自不同地方的展览品,从它原生语境中“脱域”出来,而“入域”到博物馆中进行展示。“这些世俗的联系是由艺术家、馆长、教育官员和艺术行政人员所设计的方案组成的,在其中,为了让宽广范围的行动者自愿进行他们的自我管理调控而影响社会,一直在运用艺术。[2]”也就是说 ,一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昭示”了一种民主;另一方面,它的政治治理宗旨却被含蓄地隐藏起来。博物馆的展出,除了展览主题、自然条件之外,还有政策导向、社会风向、大众口味、市场需求和教育目标等多种因素制约和束缚着,更有投资方、经纪人、管理人员、组织者、评论家、参展者、媒体等多个群体影响到这个过程及其效果。换句话说,博物馆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裁决、一定的立场,以及对原始素材的书写、撰写甚至改写。比如当你进入博物馆,貌似是你主动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有自己的自主权。但殊不知,从你踏进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完成了自我教育和规劝,你能看到什么、按照怎样的路线和顺序去看、产生什么感觉,这些都已经被提前预设了。所以说,博物馆发挥治理的功能是隐蔽的、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它所依托的媒介是审美文化资本,而不是具体的强制措施。
其实,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艺术和审美在实践治理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一种治理术。它不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那样有着强硬的制度措施,更类似“润物无声”的“软”治理资源,用文化的方式推动社会治理更加富有人文内涵与活力。审美文化及艺术,作为一种柔性的策略在“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成了现代“善治”的重要手段,它以中介的形式发挥政策的柔化作用,类似于老子所提及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便是治理能力柔化的最佳体现。“美”不仅仅是诉诸人的视觉方面的官能享受,而且成为维系和强化统治秩序的一种美学策略。如陆川客家族群传统文化与祖先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客家人就算在外闯荡多么成功,仍希望自己能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光宗耀祖。就因为有这样的朴素的愿景存在,便将客家人的生活圣化了,其修身、修行、修德成为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他们时刻注意自己的涵养气质、言行举止。于是,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家训,客家族群也有着自己的族谱,族规。正如费孝通提出的“礼治秩序”,他认为“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3]”于是,费老将“礼”视为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特征,并赋予了浓厚的美学意味。
对客家人来说,宗族祠堂不仅是圣化了的空间,也是集政治、教育、娱乐的空间。除此以外,祠堂前还会竖立功名墙或者牌坊,主要是为家族中中科举或者功成名就的人设立,为的是光耀门第及为后人树立榜样。从这个角度考量,宗族祠堂行使了社会治理功能,通过族谱、族规、家谱、家规,对客家子孙起到约束教化、礼治秩序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隐秘的、潜移默化的或潜在的,是从情感上去塑造主体,以达到治理的合理化效果。这样的治理,更多的是柔性化和弹性化的治理策略,是一种感动族人心境的“治理心态”,以道德、文化、价值及自我批判、反思的态度进行的社会治理,它依托的媒介和主要工具是抽象的审美文化资本,而非制度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客家族群的社会秩序。
(二)陆川客家审美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动态发展
在现代化及全球化双向推动下,传统审美文化正承受着现代性的猛烈冲击,对此,传承及发展客家族群的审美文化便成为重要的时代使命。
(1)陆川客家审美文化的活态传承——节庆文化品牌形象的树立。2002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有一个主题是关于:节庆文化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中一篇报道指出:“经营城市需要品牌意识。城市品牌就是城市的风格与个性,就是形象与实力,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和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通过举办节庆文化活动树立品牌形象,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加资本的含金量,提高资本的利用率。节庆文化品牌的创立直接关系到节庆经济能否取得成功,也关系到举办节庆文化的城市在国内外的形象、地位,一个名牌节庆文化会使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从而使国内外的各种有效资源,尤其是智力、商业资源为其所用,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大提高知名度。[4]城市的发展,需要品牌,而品牌的打造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便是举办节庆文化。但节庆文化的举办,不是任意妄为的,而是契合当地的实际和风俗习惯,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能带动民众的参与度,这样的节庆文化活动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彰显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达到经济和文化双向共赢。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都是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的节庆活动。陆川客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比如举办客家恳请会、客家本地特色美食节、客家啀戏文化节等,让陆川这个城市,让客家这些人,让当地市民有引以为豪的和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一种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狂欢的仪式。
(2)陆川客家审美文化的动态发展——文化产业运作及政府支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展,客家族群传统艺术以自身独特的民族审美个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把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创意融合在一起,探讨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创意发展的新路径。陆川客家族群的审美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族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如何走出传统艺术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方式,使传统艺术与时代相融合,真正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文化产业理论的相关知识,如内容产业、文化产业链、价值链、产业集群等研究方法,把客家族群传统艺术视为可持续使用的文化资源,探究对其实行文化产业化从而进入市场,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途径,并对市场开发的最终呈现成果——经过加工和变形的产业文化符号——进行具体分析,紧扣“文化链”打造一条有市场可培育、有规律可遵循、有消费可支撑的“产业链”“文化链”和“产业链”的结合,建构一条科学化、合理化的传统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径。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袭击下,日渐失去竞争力,政府需要为其保驾护航,采取各种举措及帮扶计划。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它既是官方宣传的活动,也是经济和政治的活动。民歌节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宗旨,带动了壮族民歌的传承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商贸、餐饮、住宿等各行业的发展。其实,在陆川曾经召开过一个研讨会,由广西作家协会、玉林市文联、陆川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商讨,拍摄一部30集的电视剧《客家女孩》。剧中场景基本取材于桂东南,玉林的陆川、博白及贵港、梧州等地的客家民居占相当大的分量;重点突出客家习俗、特色美食、方言等。开拍该剧,将能带动“客家文化之乡”玉林陆川、博白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与宣传,借以扩大地域知名度、美誉度,使海内外客家人形成“根文化”认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如陆川铁锅、博白芒编等。可见,政府有力支持的确是助力传统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当今,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治理尤其是民族区域社会治理,而审美文化及艺术,作为一种柔性的策略在“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成了现代“善治”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以陆川县客家文化为例,阐释了区域民族审美文化建设与当代社会治理如何运用到当下的社会治理研究中。
相关链接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在具体的审美沟通活动中,审美文化作为审美文本与审美语境的一种特殊结合体而存在,代表着审美沟通在其中被影响并发生影响的惯例与传统维度。一方面,它相对于神话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和科学文化等而可以独立存在,集中表现为艺术活动及其产品形态; 另一方面,这些艺术活动和产品又遍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已经泛化了的审美活动。
指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代文化系统、尤其是艺术文化系统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基础上的,是当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审美化、日益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演进历程来看,审美文化是继人类工具文化与社会理性文化后出现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体现了文化积累与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高级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