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

2022-02-28石家庄乐尔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陈红燕谢向飞

区域治理 2022年43期
关键词:导则危险源环境影响

石家庄乐尔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陈红燕,谢向飞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环境风险防范的工作,国家环保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一系列文书,并且把预防环境风险看作四大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关键依据,也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对环境风险防范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极为重要。迄今为止,关于环评中环境风险防范问题的探究少见报道。有行业人士指出,现阶段存有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价范围判定不清晰、评价指标相对欠缺、评估方法不健全、公众参与中欠缺风险交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专题调研结果,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防范问题的探究,以便从业环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技术与管理核查工作人员参照借鉴,并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防范的思想观念和实效能力。

一、主要问题

(一)工程分析欠深入细致,不足以支持风险评估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重要章节,明确生产原辅材料用量及性质,系统化深入分析其生产工艺和产排污环节,核算各排污节点污染源,确定经济高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源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环境风险分析是根据环境风险物品、机器设备及工艺技术与环境受体三个层面所组成的,在工程分析中需要确立原辅料类别,表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特征,涉及生产工艺流程、反应原理(涉及高温、易燃易爆、高压),列举出生产线设备,哪些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或国家法律规定有升级换代保质期的淘汰类滞后性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例如某电子芯片生产过程涉及多种风险物质,在这当中含高毒性、剧毒物质及其储罐、钢瓶等危险因素,但是在工程分析之中对这类危险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特点及其储藏量、类型等叙述不明确,存有泄漏、火灾事故、爆炸的安全隐患工艺环节也不清晰。还有另外一琼脂粉、胶生产项目的工程分析认为,此工程原辅料与产品都不包括《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中列举的风险性物品,由此确认该工程无重大风险源[1]。但是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又判定此工程涉及的物质液氨归属于重大风险源。这样的工程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不符的情况不在少数。

(二)编制原则及技术标准引用不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防控有关的主要内容有最新法律法规、工程分析、环境风险预判和评价、公众参与、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等。我国近些年来相继出台了新的环境风险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可是,很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仍然采用已淘汰或者被取代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某地区筹建的烟花爆竹仓库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没有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做烟花爆竹经营的企业和销售商家的经营管理布点应当经安全生产管理主管部门审核和依法予以了安全性评价”的情形下制定了报告书,结果显示没有通过权威专家审核,迄今为止此工程依然在沉没[2]。除此之外,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表)的环境风险评价章节目录未严格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标准进行制定,内容不够全面,分析不够深入。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符合实际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利益纠纷不断地增加,环境群体事件以29%的速度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引起大众舆论的高度重视。污染型环境群体事件由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引起,而风险型环境群体事件由工程的潜在性环境风险引起。风险型环境群体事件矛盾基本源于大众对工程环境风险的认识与专业的环境风险评价不相符,因而可以借助风险沟通的技巧促使大众对环境风险产生客观认识和理性心态,最后消除大众的风险认知与专业的风险评价相互间的争议及其风险型环境群体事件的矛盾基础。一定要看到,现阶段我国地区性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环境影响以及社会风险评价面临众多困难和限制因素。在一些地方政府针对可以为本辖区提供明显GDP增涨趋势的一些重大投资工程论述要求不严格,少数政府机构甚至于千方百计地助力投资企业得到项目审核权,投资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社会风险评价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做形式”“走流程”[3]。因为未属实向社会公众开展潜在性环境风险交流,也并没有搜集环境风险等方面的意见反馈,所以社会风险分析报告绝大多数未对风险评估进行防范。

(四)竣工环保验收技术要求尚不明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明文规定,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应明确指出有可操作性的工程不同阶段的竣工环保验收内容,规划建设的竣工环保验收一定要和主体结构一并制定、一并施工、一并投入生产运用。制定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的工程竣工后,应该根据国务院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明文规定的要求和流程,对规划建设的竣工环保验收开展竣工验收,制定竣工验收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有关环保部门应增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控,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规定,分别就各类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现场核查与关键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工程,应明确提出责令限期整改明文规定;对逾期不实现整改方案的,应依法进行查办。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检测或调研时,一定要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与应急救援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相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必须要设置环境风险防范设施与应急救援措施执行情况专章[4]。但是部分评估单位对我国有关规定熟视无睹,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面基本上就是原则问题提出构建隐患排查和控制机制、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方案、增强的风险防控及其构建事故应急池、安装监控系统、健全应急救援物资等提议,并没有实际指标,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具体引导效果不大。

(五)环境监理工作人员能力不是很全面

我们国家从事专业环境监理的工作者一部分是来自于拥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经验工程监理单位,但是对于环境保护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有着丰富的环境保护专业知识技能的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等设计研究单位和高等学校,但工程监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欠缺。

二、环境风险评估里的过失

(一)点评目标:环境危险源的识别不全面

近些年来,城市交通爆炸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城市油、气管道爆炸事故的接二连三发生,早已引发社会公众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在某科技园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关于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及具体措施提议基本上都是基于概率比较小的危化品的货物运输,但是对分布于两个横向和两个纵向人行道下的1000米长左右天然气管道等只字未提。某计算机芯片工程项目将采用90多种化工产品,在环境风险识别中挑选氨和氯进行趋势分析,而磷化氢、硼烷和砷化氢的药物副作用比氨和氯更大一些却没有经过趋势分析,这样得不偿失的报告并不少见。

(二)环境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判定不合理

当前阶段危险类别的判断有《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标准规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里环境危险物品的危险类别是考虑到《重大危险源辨识》,但因其都已经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所替代。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鉴别,必须对危险物品进行统计分析。某电子装置工程项目生产制造涉及氢氟酸和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氨水、盐酸与硝酸、磷酸与硫酸、硼烷、双氧水以及溴化氢和氯气等原辅料,鉴于统计分析不彻底,风险源鉴别结论Q<I属非特大危险源,而实际上Q=1.35,属于重大危险源。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方案的文件格式与内容不规范

近几年来所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展现出的是企业不可以积极主动承担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监管、加入环境突发事件解决各项工作的法律权利,严重影响了应急处置工作,最后导致事态扩张。我们国家给出了合乎相关法规规定、标准化的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方法[5]。这跟《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的标准“公司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策略的制订、评估、报备与执行等,理应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提升措施

(一)编制原则及技术标准的及时性

近些年来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防控,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等政策相继颁布,身为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技术评审权威专家以及有关管理机构,都应该及时追踪最新动态,严格按照我国标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的工作。

(二)工程分析的完好性

工程分析是环境风险评价的先决条件,而环境风险评价同样是工程分析的延续和深入,两者之间一定要有机融合。在工程分析中需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中生产环节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危险性辨识和生产设备的危险性辨识,确认重要的原辅料、关键能源、中间品、实际产品以及生产制造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质等方面的理化特性、毒理特点以及损耗量、类型、组成与化学成分,深入分析有着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东西及有着持续性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的源头、迁移路径与走向及其非正常工作状况和安全事故性分析。生产设备危险源辨识一般包括主要的生产装置、运输系统、公辅系统、工程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及一些辅助设备设施等。在这个基础上详尽、深层地开展环境风险评价,之后再依据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对工程分析进行全面补充和优化。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规范化

环境风险物质的识别应该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依据,其列举了重点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共三百八十五种。另一方面,选择取代《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定要参照《危险货物品名表》归类等并对照临界量进行更进一步的辨别,以确保结果的完好性和精确性。而预测指标最先挑选发生的事件可能会对人民健康影响较大的毒素、危化品物质,千万不要避实击虚或图方便忽略关键物质的环境风险预测评价[6]。

(四)公众参与的针对性

公众之所以能够面临环境风险流露出抵制的心态,大多数情况下源自对邻避设施了解不多,他们把握的公共资源与知识技能还不够充分,因而主动给予全方位、立即、精确的环境风险信息,完善适当利益诉求表述体制,促使政府与公众开展直接沟通,对改善彼此之间的冲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有规定:应通知公众工程建成后预计的环境风险与不良影响,及其拟实施的主要对策和结果等。向公众公示工程实施对环境将会产生的影响,采取的防范措施或是缓解不合理环境影响的举措和策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需要对有着一定环境风险的相关工程项目,应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工作任务,信息公开等相关资料中需要涉及工程实施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以及相关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方案。按照加强环境风险信息公开,促进有关环境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精确、立刻、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和数据,切实保障民众对环境风险的知情权,为切实增强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自我防护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提供支撑。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批准文件是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控及管理的关键依据。从业环评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人员,应牢固确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验收专家一定要增强化工石化等重点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的评定,严格评定存有的环境风险要素,从环境敏感度方向评诂工程环境危险性的可接受性以及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安全系数和合理性,给出实际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在自主验收时,也应对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根据双重评定降低环境风险和隐患,保证风险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社会安定环境风险评估及其环境监理等技术标准要求,充分运用环评验收在环境风险防范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则危险源环境影响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