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杭州市直机关党支部建设实践为例

2022-02-28杭州市绩效评估中心陈洋洋

区域治理 2022年43期
关键词:机关标准化党组织

杭州市绩效评估中心 陈洋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机关党的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党组织的建设中,要充分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以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工作,进一步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机关治理和各项事业发展。

一、杭州市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标准体系》,指出党建标准化是指运用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理,发挥其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秉承其可持续改进的特性,以追求最佳秩序、获取最大效能为目标,将党建工作制度系统化、工作职责明晰化、工作内容规范化、工作操作程序化、工作方法效能化、工作考核精细化的一系列活动。综合学者们和国内同行的观点,笔者认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在党内法规制度和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为了获得党建工作最佳秩序和最大效能,整合系统个性化需求,对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涉及的常规性重要性事项及其操作实施活动做出程序化、数量化的制度安排,并对基础保障和考核指导工作做出明确规定的实践活动。

(二)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主要的理论基础包括质量管理“七何”分析法(5W2H)理论、标杆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各地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践中一般综合运用三大理论。

“七何”分析法围绕“Why、Who、What、When、Where、How、How much”七大方面,理清问题线索,明确工作思路,形成设计构思,从而形成体系完整的操作模式。

标杆管理即“基准管理”,由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环节构成,前后衔接形成“标杆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围绕“创建规则”和“标准本身”,不间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形成不断超越、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PDCA”循 环 理 论 包 括Plan(计 划)、Do(执 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四个阶段。把工作细分成三个流程,即做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成功的纳入标准,失败的交由下一循环去解决。

二、杭州市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市直机关以“推动机关党建在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为目标,不断探索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形成了一套工作标准。2016年,杭州市委组织部、杭州市直机关党工委发布了《杭州市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围绕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要求(“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从“组织设置”“经常性工作”“场所阵地”“考核管理”等四个方面,建立标准化建设,分别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成立和人员配置、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11项经常性工作、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党建宣传、台账资料、机关党建工作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要求。2016年,杭州市组织部向全市发布《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主体作用的指导意见》,强调了13项党支部经常性工作。2018年,《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的意见》陆续发布,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赋予了杭州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丰富的内涵。2020年,杭州市发布《关于创建模范机关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的要求,对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机关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纳入年终“大党建”考核,是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相关基层党组织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整改。

杭州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整体上已经形成“立标准-抓执行-严考核-讲整改”的闭环体系,是对“标杆管理”和“PDCA”循环理论的具体实践。《杭州市机关党建工作标准》为杭州市机关党支部在工作内容上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化要求,“大党建”考核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撒手锏”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刚性约束,成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形成常态长效的重要保证。

(2)打造了一个智慧平台。2019年,杭州市全面推广“西湖先锋杭州智慧党建系统”(以下简称“智慧党建系统”),2020年5月14日,系统完成改版,全新推出“1+10”应用场景,推进智慧党建迭代发展。“智慧党建系统”通过党建云图,实现基层党建信息库动态汇聚归集,开展全领域、全市域、全口径的数据融合分析;借助“智慧组织”应用场景,重塑党员全链条管理线上流程,构建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服务评星评级于一体的完整党员生命周期链,打造基层党建全景在线,落实重点任务实时督办,实现党员作用一码(“先锋码”)驱动。

“智慧党建系统”的推广使用不仅在整合党建工作资源、推进基层减负赋能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用数字化手段固化党支部建设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实时进行数据分析、发起预警督办,为实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3)孵化了一系列党建品牌。2017年,杭州市发起机关党建“一单位一品牌”创建活动,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将机关党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典型做法、特色亮点等进行系统总结提炼,以4年为一个周期,努力创建一批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群”。2019年起,杭州市直机关实施“党建双强双优”工程,深化“最强党支部”创建,加强“最强领头雁”培育,选树“最优排头兵”典型,推广“最优工作法”经验,在月度评选、季度推荐的基础上,开展年度评选表彰。各机关党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学、富有单位特点的党建品牌。如杭州财政提出的“二十四节点图”,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管理模式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党支部标准化的建设就很有启发作用;“财政情社区行志愿服务”“五联五促助力乡村振兴”等品牌则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充分融合,有效激发了机关党建活力。

杭州机关党建品牌的争创活动,展示了机关支部建设规范化和个性化共生共荣的景象,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好做法、好机制提供了深化推广的可能,为优化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仍有待提高

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有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看得不重、抓得不紧。有的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具体工作要求知之有限,习惯做“甩手掌柜”,或者功利地围绕考核内容“临时抱佛脚”;有的党务工作者认为标准化建设流程烦琐,太费精力,有时候应付了事;有的党员认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支委的事,事不关己,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2.指标体系仍不完备

机关党支部标准化既包括工作内容的标准化,也包括流程的标准化;既包括工作标准,也包括考核标准。杭州机关党支部建设工作虽然印发了一些了工作标准、指导意见、实施意见,但着重讲“做什么”,未及时全面出台配套的“怎么做”细则,还未建立完备严密的指标体系。考核工作主要倚赖“大党建考核”,考核指标相对粗犷,没有充分体现机关党组织的特点。党建品牌重创建轻推广,重褒奖轻吸纳,导致其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上的作用有限。

3.部门合力仍显不足

机关党支部的建设需要牵头部门、保障部门、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相关保障部门还存在资源整合困难。比如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室标准化推进有难度等,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配套的保障制度、措施仍不完备;二是一些党组织在具体执行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有的上级党组织在履行职责时简单做“二传手”,对党支部缺乏指导和监督;有的党支部在开展工作时习惯“抄作业”,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4.党务工作人员力量仍需加强

一是人员配备不足。有的单位觉得党务工作就是些常规事务性工作,没有必要把优秀的干部安排到对应岗位上来,更多的单位囿于人手有限,党务工作人员多数为兼职,业务工作繁忙时容易出现分身乏术的情况,影响党务工作的推进;二是专业的指导培训不足。每年集中性的培训特别是实操性培训少,各类政策的宣导主要以日常文件发送为主,各项工作要求散落在不同的文件、材料里,政策性汇编不多,编入的资料涵盖面有限。

三、国内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党建标准化建设实践

2015年以来,福建省以标准化研究院为试点,提出“支部创标杆、工做出成绩”目标,建设一系列党建标准体系,按照“流程化、表单化、图示化”要求,清晰表达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做到“工作有标准、标准有控制、控制有程序、程序有监督”,建立“1253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运行“标杆环”,真正在支部层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受到专家认可。

(二)广东省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践

广东省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包括规范体系、标准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四大体系,覆盖“内容→执行→检验”运行全链条。其中“规范体系”包括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组织制度、基本保障、工作台账规范等6大类共19个小类;“标准体系”把19个小类中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每一个小类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梳理形成67项党支部建设的标准;“责任体系”对照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形成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总支)“三级”,组织和个人“两类”,党组(党委)、党组(党委)书记、党组(党委)成员、机关党委、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总支)、党支部(总支)书记“七岗”的“三级两类七岗”界定;“考核体系”按照优化省直机关党建工作责任评议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以“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为原则,提炼可量化考核标准。

四、加强杭州市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标准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充分认识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带领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具体要求的有力举措,是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的自身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动党员主动参与到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去。

加强业务指导,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开设专题系列讲座,将经常性工作分门别类,分期组织培训,把一项工作讲细讲深讲透,切忌贪大贪全、蜻蜓点水、花式案例。组建工作钉钉群、微信群,及时发布政策信息,统一布置工作要求,便于工作交流、答疑解惑。编发政策汇编和工作指南,全面汇总中央、省、市党建工作各项要求。

(二)凝聚部门合力,强化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全市党建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推进部门。一方面要加强沟通,明确分工,统一标准,确保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另一方面要主动与相关保障部门对接,统筹资源,做到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配置能落实、好落实,要求能实施、好实施。

吸收广东省的做法,按照“三级两类七岗”界定,建立责任体系,明确组织和个人的职责,配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人员,持续推行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把党建考核和履职尽责结合起来,把党组织考核与个人考核结合起来,激发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增强推进机关党支部建设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解构工作要求,建立科学务实的指标体系

全面梳理党支部工作各项内容和流程,抓住关键节点和重点要素,设置分级指标,编制各项业务操作细则、评价标准和规范化表单,尽可能采用“流程化、表单化、图示化”表达,打造科学、全面、清晰、简洁、管用的指标体系。善于吸收深化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成果,先试点再铺开,适时充实优化指标体系,不断扩大机关党建品牌推广的边际效应。

指标体系建设中关注定量与定性、个性与共性、持续性与阶段性、目标与结果的关系。(1)关于定量与定性。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较定性描述,定量指标更明确简洁,也避免了主观裁量,是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个性与共性。除了建立通用指标外,我们在机关党支部标准化指标设置中还要充分考虑行业、党组织层级等的差异化因素,建立个性化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考核。(3)关于持续性与阶段性。经常性的工作要建立相对固定的常态化指标推进,避免频繁变动给党支部工作带来目标不清、工作内容混乱等困扰;在某个时期,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可以设立阶段性指标,比较简单的做法可以采用指标体系外加减分的方式。(4)关于目标与结果。指标体系中工作指标与考核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设立工作指标的同时要在考核中设立对应的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形成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闭环。

(四)深化平台建设,做强杭州智慧党建系统

杭州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杭州党建工作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建设“西湖先锋杭州智慧党建系统”,这对于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西湖先锋杭州智慧党建系统”的功能应用仍在不断深化,但我们对于“智慧党建系统”的期待远不限于数据的采集、分享和简单的事项督办预警,而是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倒逼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党务工作内容明确、流程规范、节点清晰,达成各项工作全程线上审批、过程留痕,真正让党务工作者抛掉纸质台账,实现智能管理、基层减负。“智慧党建系统”的功能优化一方面要倚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全面构建,另一方面也要做全做深需求调研,做细做强功能开发,积极汲取相关部门意见,主动关注使用体验,进一步做优做强平台建设。

猜你喜欢

机关标准化党组织
标准化简述
清华党组织公开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机关制造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