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建引领下云南甘庄华侨农场治理研究*

2022-02-28程丹丹刘国忠

区域治理 2022年43期
关键词:共治华侨农场

程丹丹,刘国忠

1.云南民族大学;2.元江甘庄街道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基石,也是党提高执政能力、造福人民的主战场。街道、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和重要一环,如何通过改善治理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治理政策,关系到党全面领导社会治理的效度和信度。

甘庄华侨农场经过数次的体制改革,已经成了社会治理的微单元,其不仅承载着一般城乡社区的功能,同时还起到促进民族团结,凝聚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华侨农场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依然面临诸多治理的困境,这就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四个引领”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格局。

一、基层党建引领甘庄华侨农场治理的必要性

甘庄华侨农场是经过几次体制改革之后,经由国营农场转变为甘庄街道办事处,下辖红新、甘庄、干坝、青龙厂4个社区,9个村民委员会,107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甘庄街道办事处位于红新社区,共有总人口两万多人,彝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和苗族等12个民族。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归侨、侨眷。因此社区治理内容多样化,处理的事务复杂化,其治理成效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侨务政策能否有效地贯彻落实,能否有效地实现华侨农场社区(街道)的所有居民共享改革的成果。所以作为基层的治理单位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治理模式,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以此来适应变化和挑战。

一是2009年农场融入地方后,甘庄华侨农场成为街道,华侨农场职工变为居民。农场未改革之前,农场承担着职工的生活、养老、教育、生计问题,“三融入”改革的实施后,场员变成了居民,不同身份的居民经过改革对于新的身份的认同度不同,农场的治理进入政府和社会层面,最终由国有企业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场员对于改革的看法和感受不一,农场老职工对于改制不舍,对于向农场提供原材料的农民而言收去了固定的收购方,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以自由选择生计。有些”老场员“还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不愿主动积极地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治理。

二是农场在改革过程中对于土地管理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改革前农场土地属于国有土地,其土地管理权属性与农村集体土地性质不一致,改制前就遗留了较多的土地管理问题,改革后参照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土地管理混乱,出现了辖区内非本场场员占有土地的情况,由于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其涉及诸多利益群体,所以形成了基层治理的难点。加之且有些居民享受了工业园区建设和中老铁路建设带来的改革红利,由于土地和资源带来一定的贫富差异,带来了族群内部的差异化发展,会衍生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纠纷增多,需要社区成立专门的调节队伍予以解决。

二、甘庄华侨农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

(一)创新治理机制体制,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四级联创为契机,以“小组创好、村社创优、乡镇创强、县区创先”为目标,以“组三好”“村四优”“镇五强”“县六提升”为主要内容,探索推行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联建共建模式,以“擂台比武”为抓手,甘庄华侨农场(街道)在县一级领导班子、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结对帮扶下,签订了“四级联创”责任书,打造了全渠道联通,纵横结合,全方位形成合力的基层党建新局面,基层党组织越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就会越有效。

二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的多网合一为着力点,强化各级组织领导,科学布网定责,建立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将党建网为基础形成综合治理网络,同时将警务网、平安建设网、创文创卫网融入其中,集中多种力量形成治理合理,打造“党建+基层社区治理”之路。按照“布网、划格、定人、明责”的总体思路,将甘庄华侨农场(街道)的社区,自然村、村民小组依据地域范围及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以1名网格长,1名责任民警,N名网格员的方式建立所有网格的治理模式,选优配强网格长和网格员,并明确细化网格长、责任民警和网格员的职责,将他们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职责以及监督方式制作成公示牌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予以公示并进行监督。

三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村级组织大岗位制为激活点,甘庄华侨农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把控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落实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建立以村级党总支为核心,自治、德治和法治贯穿其中,共建共享共治的村级治理新局面。打破条块分割壁垒,疏通党组织负责和参与村级事务的渠道,提高村级干部待遇,破解岗位设置混乱,职责不明,职业认同感不高的难题,同时配套相应的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提质增效20条措施和12项配套制度,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蓄积了强劲动力。

(二)激活多元共治主体,拓展治理格局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治理和善治的应有之意,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优势,精准识别基层治理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将政治优势转变为治理优势,激活各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并通过保障机制将其落到实处,建立党建带群建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多元治理主体良好互动局面,增强基层治理的凝聚力,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

一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三社联动”为抓手,以街道办和社为平台基础,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借助社工人才的专业能力,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不断丰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构成,不仅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同时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吸纳大学生群体通过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多渠道,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充实基层治理的青年力量,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

二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充分发挥县侨联的链接作用,县法院与县侨联在甘庄华侨农场(街道)红新社区设立元江县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以党建代侨建,切实维护各民族各侨胞的利益为出发点,妥善处理涉侨纠纷,发挥法院、侨联、街道社区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各参与主体形成纠纷合力,自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调解处理了多起纠纷,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三是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共建共享共治为基层治理理念指导,通过村民自治委员会,村民代表组织,新乡贤代表,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机制,培育各级群众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多方式多渠道吸纳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处理,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村容村貌的建设,移风易俗的改革等,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村级治理模式。

(三)智慧赋能党建引领,多平台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一方面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依托于党群服务中心,将综合治理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建立综合服务群,健全完善党建、群建和社建的活动场地,构建党建服务矩阵,集合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功能,实施一站式便民服务,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服务引领和机制引领功能。

另一方面,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及“玉溪共治通”App,云岭先锋App, 以“智慧党建”为统领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整合“线上+线下”民意收集平台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用数据为网格化服务管理赋能,实现不能及时处理的通过,通过“玉溪共治通”App,逐级汇报审批,做好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甘庄华侨农场(街道)根据玉溪市强化基层建设供给侧建设工作,通过专项资金拨款,专款专用,用于改善所属各乡村的党建群建场所,完成村小组活动场所权覆盖,每个乡村的群众专项工作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和每个社区的运转经费都得到了保障和落实,为基层党建引领下甘庄华侨农场(街道)的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启示

(一)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治理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通过四级联创,打擂台的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对标对表,通过评选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表彰优秀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换撒党组织要及时查摆问题,及时纠正。社区治理涵盖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我国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机制引领的作用,基层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关系着我党执政的根基,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是一体两面,环环相扣,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甘庄华侨农场(街道)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因农场体制改革问题,土地流转问题,拆迁问题,民族融合问题,侨眷关怀问题等导致利益纠纷、民族融合和侨乡建设问题较多,社区需要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协调各种矛盾,落实国家的华侨农场改制政策,民族政策等各项政策,推动各民族团结和归侨眷的关怀。

二是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通过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党日活动,党员积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学习“微党课”“书记讲党课·党员谈体会”等“必选动作”和“自选动作”,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锤炼党性,鼓励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App等线上平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开展关于议事规则,会议组织,民主协商,社区调查等社区治理实务的学习,提升党员和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

(二)发挥基层党建凝聚功能,构建多元治理主体

一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基层管理到基层治理重在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治理手段职能化。“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构建以基层但组织为领导的社区各治理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甘庄华侨农场(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的方式构建了多元主体治理,同时以“三社联动”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新乡贤,侨联,培育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共治意识。

二是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以党建带侨建为基础,广泛汇聚侨心侨智侨力,维护侨胞利益,弘扬中华文化,讲好“玉溪故事”,依托于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多形式开展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关怀联谊活动,2020年恰逢甘庄华侨农场建场60周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了新时达侨乡的新面貌,增强了农场的凝聚力,增强了农场居民的认同感,多渠道构建多元治理主体。

(三)构建精准化服务,提高居民的获得感

基层党组织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居民、侨眷的需求,精准服务,提高居民、侨眷的满足感和获得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需求的服务和供给的服务达到均衡。社区党组织要面对农场改制后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如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涉侨纠纷等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难题,因此需要完善服务功能,构建精准化服务,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效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室、家长学校、普法宣传、未成年人活动、就业服务、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建在党群服务中心内,联合消防局、社保局等提供精细化、优质化的党务、政务和便民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智慧党建大数据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基层党组织、党员及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情况,做好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确保资源与需求有效匹配、精准对接,让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四、总结

总的来说,元江甘庄华侨农场(街道)成立的时间较晚,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还存在很多的治理难点和痛点,但是在全市一盘棋的基层党建提升和社区治理多元化、智能化的引领下,在中老铁路通车的契机下,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探索出一条具有元江甘庄华侨农场(街道)特色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路。

猜你喜欢

共治华侨农场
我的华侨老师
“多元共治”乐融融
农场假期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农场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号农场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