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历史与特征
2022-02-28王东旭李玉晗
王东旭 李玉晗
摘 要: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历史已有二十余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电影影像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整体上看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对乡村儿童电影的探索,将来影片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云南乡村 儿童电影 影像历史
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也就是指县城以下的广大村落或乡村聚落。《简明艺术词典》中把儿童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三个阶段,也就是3至15岁的孩子。本文采纳此观点,将幼儿园至初中的3至15岁的孩子纳入儿童的范畴。电影中包括“地点、时间、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六个要素,反之则是视频。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指在云南拍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以云南乡村日常生活为内容,适合儿童观看且有儿童参与的电影,其中包括长时电影、微电影、纪录片。根据以上观点,如《诺玛的十七岁》中主人公超过15岁;而《车票》涉及的女弃婴童年影像基本是教堂里的生活,并没有呈现乡村日常生活;《送菜》的导演虽然是有感于在云南镇雄县实习经历所创,但拍摄地点在四川宣汉,诸如以上类型影片被本文排除在研究之外。
一、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历程
截至目前,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历史已有二十年了,笔者在百度共搜出四十四部影片。整体来看,这些影片采用了现实主义方法描绘乡村儿童的苦难及梦想,反映了乡村的落后和贫穷制约了乡村儿童的人生成长,导演对影片中的底层人物给予了人道主义关怀。
(一)沉寂和复苏(2001—2011)
21世纪的第一部乡村题材儿童电影是《学生村》,该影片真实地记录了1999年云南乡村的教育状况,上映于2000年,但它在社會上产生影响是在21世纪。从2001年到2006年,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一片空白。正是这个缘故,本文把《学生村》作为送给21世纪电影的一份礼物,同时也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动力。这一时期电影机制进行了改革,特别是院线化、创作多元化等,2005年即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后,中国电影行业开始复苏。但云南儿童电影还在徘徊犹豫,步履停滞,2006年,导演潘安子在大理开机拍摄《志愿者》。这部电影里面涉及了大山里的孩子,上映于2007年。2008年有两部电影,一部是导演李松霖根据自身经历改编而成的微电影《俄玛之子》,一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元阳拍摄的《樱桃》。同年,云南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积极扶持影视业的发展。2009年电影《走路上学》上映,该影片讲述了云南怒江的一对傈僳族姐弟每天溜索过江上学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200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影视业从21世纪初的低迷开始走向突进。但儿童电影由于没有好的剧本,市场回报利润低,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复苏步伐缓慢。2010年没有新上映的影片,2011年上映了《娜娃与扎朵》,影片故事发生在云南澜沧,叙述了一对留守儿童姐弟进城找妈妈的故事。
该时间段的电影虽然不多,但几乎每部影片都是精品。《学生村》曾荣获云南广播电视政府奖、中国电视金桥奖、金鹰奖等;《志愿者》2008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奖;《樱桃》荣获金孔雀奖、最佳影片奖、中国新电影奖等;《走路上学》获得优秀少儿影片奖和优秀少儿男演员奖。虽然这些影片都展现了乡村的贫穷和落后,但导演们更多是表现了儿童身上的乐观坚强。如《学生村》里的孩子们小小年纪离家住校,只因为他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俄玛之子》中的阿水为了心中的梦想走出了大山;《樱桃》中的红红在父母都是残疾人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这三部电影可以说是乡村儿童的励志片。《走路上学》和《娜娃与扎朵》都有对故土的热爱,娜香和瓦娃由衷地赞美自己的家乡好,他们尽管日子拮据也没有抛弃自己的故土。
(二)突进和前行(2012—2017)
随着优酷网、芒果TV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把中国网络电影称为2011年中国电影的新元年。2012年在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帮助下,云南本土的民营影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2年上映了乡村儿童电影8部,分别是关注山区贫困儿童宣传片《在路上》、根据作家陶永灿短篇小说《荒洲》改编的《戛洒往事》、根据歌手刘寅经历改编的《希望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首部社会扶贫公益电影《包裹》、导演赵大勇的《小雅各布》、云南师范大学留守儿童故事片《一米阳光》、首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微电影《幸福微笑》和导演王兵的《三姊妹》。2013年只有两部,一部是纪录片《看世界:云南》(微电影),一部是昭通首部回族留守儿童微电影《外婆,我想吃肉》。2013年云南临沧被定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举办地,同年昆明首届微电影大赛举行;2014年由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中国电影网主办了云南青少年微电影大赛,2015年继续举办。2014年上映了中国红土地首部微电影《许愿树下》,优酷网上原创微电影《尘》,以及《大山里的曙光》《小沙弥》和《滇梦》。2015年上映了云南微电影大赛作品《电话》和《让我回家,让爱回家》、临沧微电影《兄弟》、丽江永胜首部农村留守儿童微电影《童样的企盼》、永善法制微电影《妈妈,你在哪儿》,以及反映2014年10月普洱景谷县地震的微电影《放心》。2016年上映了云南首部少数民族彝族傈僳族微电影《童年》、王国礼导演的《一把钥匙一个家》、金平拍摄的《守望》 ,以及两部纪录片《你一定不曾了解过的云南》《坚强的留守》。2017年只有两部:一部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月光梦》,一部是在文山普者黑拍摄的《童话先生》。
该时间段的电影共28部,其中以微电影为主,但整体来看质量参差不齐,题材单调。电影的主题聚焦在给予乡村儿童阳光和爱、呼吁关注乡村儿童、乡村儿童的梦想等。由于网络电影的门槛低,不少非专业人士涌入,影片质量难以与院线电影相比。2012至2015年,不少电影以悲情为主,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放大了乡村儿童的苦难。比如《小雅各部》《外婆,我想吃肉》等,内容上缺少创新。《包裹》中有人对小谷穗说:“长大后到城里当太太。”蒋老师则把孩子们走出大山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你一定不曾了解过的云南》以俯视的视角和一种优越的目光瞄向了云南偏远的乡村。2016年的《坚强的留守》则将镜头对准了儿童坚强乐观的一面,推翻了银屏上“孤独伤感”的形象。2017年的《月光梦》基调明朗、光线明亮,儿童身上洒满了阳光,这两个影片的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三)稳定和待机(2018年至今)
面对网络电影精品少的现状,网络播放平台从2018年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新上线电影的数量,同时也在注重质量的提升。2018年7月,云南省微电影协会在昆明成立,对提升微电影的创作水平起到专业性与引导性的作用。2018年上映的电影有《河流·孩子(云南篇)》《阿爸的大手》《米花之味》《卓远的梦想》《寻找雪山》《妈妈,你听见了吗?》《山谷回响》。2019年只有两部:《哈尼族阿卡功夫小子》《寸草安心》。2020年只有一部微电影《彩云之交》。
该时间段的电影共10部,但题材各有特色。《河流·孩子 (云南篇)》属于公益系列微电影,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怒江的青山绿水,滤去了儿童身上的悲情。《阿爸的大手》讲述了父女之情。《米花之味》讲述了在外打工的单亲妈妈叶楠回到家乡后,与自己的女儿相互融合的过程。该片是一部文艺片,曾获得中国新生代单元最受欢迎的影片,威尼斯日竞赛单元特别提名奖等。《卓远的梦想》讲述了一位不明国籍的弃婴卓远自我身份的寻找过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片在2017年成为国家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儿童电影。《寻找雪山》是由年仅10岁的吴玥璇原创的,讲述了一对兄妹到雪山寻找父母的故事。该影片采用了儿童视角,获得了中国首届少数民族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等。《山谷回响》是云南首部音乐剧微电影,《哈尼族阿卡功夫小子》是中国首部自导自演的哈尼族阿卡语电影,《彩云之交》是一部讲述上海交通大学帮扶云南洱源脱贫的故事。随着对乡村儿童电影的探索,将来影片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二、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影像的典型特征
(一)与同期的省外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作品相比
1.电影中民族种类居多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电影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所以21世纪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中所涉及的民族种类比较多。如《俄玛之子》中的儿童是哈尼族,《走路上学》是傈僳族,《娜娃与扎朵》是拉祜族,《戛洒往事》则是彝族,《一米阳光》是侬族,《外婆,我想吃肉》是回族,《米花之味》是傣族……与以民族题材电影居多的内蒙古、新疆、西藏相比,21世纪的44部云南乡村儿童电影中所涉及的民族种类最多,共11个民族。内蒙古乡村儿童电影中主要是蒙古族一个民族;新疆的十七部电影中则是维吾尔族一个民族;西藏的乡村题材儿童电影很少,笔者只找到两部,主人公都是藏族儿童。除了这三个自治区,民族题材电影较多的当属贵州与青海。但贵州的乡村儿童电影中只有水族和苗族两个民族,青海的则是藏族一个民族。对于我国其余的大部分省份来说,乡村儿童电影中只是点缀一两部民族题材电影,所涉及民族种类是少之又少。
2.鲜明的地域特征
云南乡村题材电影是在云南本地拍摄的,因此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从地理环境上说,云南乡村题材电影里有着汹涌的怒江、层叠的哈尼梯田、邊境的傣家竹楼等典型的云南元素。新疆的乡村儿童电影中多是孤独的胡杨挺立在遍地金沙之上的画面,内蒙古的儿童电影则多呈现的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个个蒙古包像朵朵白云矗立在风中。从使用的方言上说,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里的人物用的方言有哈尼语、拉祜语、傣语、傈僳语等,而新疆的乡村儿童电影中的方言基本是维吾尔语,内蒙古的是蒙古语,西藏的是藏语,其余的省份大部分都是汉语。从民族服饰上看,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中有身穿黑色上衣、短裤,头戴白色三角形披肩头巾的哈尼族女子,有身着傣裙的傣族女性等。新疆的维吾尔族女子则喜欢穿着各种裙装,男女都喜欢戴着帽子。蒙古族男女都身着蒙古袍,此外,西藏的是藏袍,其他省份的服饰上大多没有什么特色。除此之外,云南乡村电影中有着独特的婚恋民俗、民间信仰、生产方式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二)与同期的国内城市题材儿童电影作品相比
1.电影题材与类型的单一
21世纪44部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中有8部属于纪录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有11部。其余的也大多使用现实主义方法,中规中矩地用镜头记录了乡村儿童原生态的生活以及内心的渴望。电影题材集中于教育与家庭两种类型,整体看明显缺少了想象的成分。而城市题材儿童电影包括的类型则很多,有动画、科幻、冒险等,内容上丰富多彩。儿童本就喜爱幻想,对周围充满了好奇,由于电影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电影题材的多样性才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反映。
2.叙事以悲情为主
云南乡村题材儿童电影中的儿童主要包括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源在于贫困。他们要么父母至少一方不在身边而享受不了完整的父母之爱,要么因为生活的艰难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而断掉了飞翔的翅膀。《米花之味》虽然有着喜剧的元素,但喜中有悲,让人笑中带着泪。从上海归来的叶楠看到的是女儿喃杭在网吧打游戏、与同学打架、偷钱花,母女之间一度无法面对面进行沟通。虽然母女两人最后和解,但整个过程中,母亲叶楠是痛苦的,去与留的抉择始终在拉扯着她的心灵。喃杭的好友喃湘露临死前,喃杭用一条毛毯魔术般地把喃湘露的父母变了出来。当然这是导演的幽默处理方式,真实情况是喃湘露直到死父母都没回来,轻快中透着丝丝悲凉。城市题材儿童电影中当然也有悲情的,但由于题材与类型的丰富,尤其是动画科幻冒险等电影拓宽了儿童的视野,故事中往往有可圈可点的笑料,所以整体来看是以快乐叙事为主。
3.话语权的缺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在体制上的合法化将影视行业商品化。2006年云南积极扶持影视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儿童电影。由于改革开放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乡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儿童电影逐渐失去话语权。乡村儿童沦落为城市成年人所同情的对象,乡村成为城市人所要拯救的空间,城市儿童则成为“幸福和美好”的代名词。这都是乡村儿童电影话语权缺失的体现,也是电影艺术对现实生活的不真实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欧阳周,顾建华,曹志国.简明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2]郭鹏群,王红彬.新世纪云南影视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16(5).
基金项目: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J1215)
作 者: 王东旭,硕士,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李玉晗,硕士,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与古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