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22-02-28夏雨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观蔡元培立德树人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纵观教育大师们,从孔子“不迁怒,不贰过”的“好学”观,到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學教育观,再到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启蒙观,都在实践着教育之立德树人的根本大任。

关键词:立德树人 孔子 蔡元培 鲁迅 教育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为教师定下了教育之道,告诫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明明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其核心思想就是立德树人。纵观教育大师们,孔子的教育观和君子观、鲁迅的启蒙观、蔡元培的大学理念,究其根本都是在践行立德树人之大任。

一、孔子的教育观:养成君子之德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确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他为后人提供的儒家思想及教育理念,是我们传统文化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典籍,生动地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孔子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教学语录。《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篇,《学而》一上来就点明了孔子教育教学的方法、态度、目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段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人的一生要不断地学习,并且把所学时时用于生活实践当中;不断地实践所学就会感到快乐;持续快乐地“学而时习之”,就会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从而成为君子。换言之,“学而时习之”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当学问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他人不了解我们,甚至误解我们,我们也能做到不生气,不辩解,不怨恨,这其实就是君子的境界。学习和时时实践所学与养成君子之德之间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甚至是因果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对青年也提出了时时实践所学的要求,他要求青年知行合一,做一个实干家。他告诫青年,学到的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也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去实践所学,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这其实就是“学而时习之”的真正含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孔子所言的“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孔子自己给出了答案。《论语》记载,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对于好学者的最高评价是:“不迁怒,不贰过。”简言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在获得知识之后升华人格,达到“不迁怒,不贰过”的境界。知识和品格应该成正比,品格应该随着知识的提升而提升,简言之,孔子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品行的匮乏,获得知识是为了养成高尚的品格,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人人成为“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当我们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时,遇事自然就会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但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一个漫长的“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省的品德,多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是否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多自我教育,遇事就会多体谅别人,就有可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正如木心所言:“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是为了自我教育服务的。”

“学而时习之”之后,我们打开了眼界,并逐渐获得自省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这是一个“修己”的过程。当这个“修己”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迁怒,不贰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开篇《学而》这一段话,揭示出孔子最重要的教育观,也为后世的教育者们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态度和方向:教学生学,教学生实践所学,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并逐渐养成君子之德。“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养成君子之德的过程,养成君子之德之后才能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能做一个正直的公民,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动因。

二、鲁迅的启蒙之思:探究理想人性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所说的“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指的就是对传统文化不相融于五四运动前后那个激荡变革的大时代而感到不足,这时,有志之士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开始探索新文化的变革方向。这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如果一个传统还有活力,如果它够开放并且具备创造力,它应该能够对现代的重要议题做出开创性的回应”。

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足够开放,足够有活力,一直在对各个时代的重大议题做出“开创性的回应”,而孔子所言的“一以贯之”的“道”,就是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回应”时代的前提和根本。回到教育问题上来,立德树人就是“一以贯之”的教育之道。任何时代,立德树人都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

1915年,青年陈独秀于上海创办了被后世称为“近代第一刊”的杂志《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最初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批判传统文化的浪潮,鲁迅也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控诉传统文化吃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但其实,这篇小说与《论语》第一篇《学而》所表达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自省,然后立人。《狂人日记》里狂人从头到尾的心路历程就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反省自己的过程,终于醒悟自己也“吃过人”,并在小说结尾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传统文化以开放之姿结合着时代议题,回应着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鲁迅用他特有的先锋表达方式回应着孔子的立德树人理念,同时,《狂人日记》作为白话小说的先锋,开启了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历程。《狂人日记》里呈现出的自省精神和“救救孩子”的立人精神,成为后世文学的精神指引。巴金、老舍、丁玲、曹禺、张爱玲等,都以自己的方式呼应着鲁迅所开启的启蒙与立人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

鲁迅本名周树人,尽其一生都在做着立德树人的事业,是一个有着大情怀的作家。1902年,21岁的鲁迅去日本留学,探寻中国病弱的根源,找寻救亡图存之道。据留日同乡许寿裳回忆,鲁迅在日本时常常和友人探讨三个问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1906年3月,鲁迅在仙台医专教室里经历幻灯片事件: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住,准备砍首示众,无论是中间被绑的示众者还是周围的看客,都显出同样麻木的脸色。至此,鲁迅终于明白,目前中国最急迫的事不是器物制造,也不是制度改革,而是国人精神的觉醒,即鲁迅所谓的“第一要著,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即改变国人的精神,启蒙国人的思想,否则,“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幻灯片事件刺激了他关于理想人性的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就此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走上用文艺改变人的思想、唤醒人的精神的启蒙之路。在《阿Q正传》俄文版的序言里,鲁迅感慨:“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换言之,鲁迅写阿Q,不是为了挖苦谁、嘲讽谁、影射谁,而是想探索人的魂灵,想打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隔膜,想探索人们觉醒并走出高墙的勇气与力量。阿Q临终的瞬間觉醒太珍贵,看见如狼般看客的眼睛连成一气要吞噬他的灵魂,此时的阿Q终于意识到被欺辱的皮囊之下还有灵魂的存在。祥林嫂死前也曾追问过灵魂的有无,那是她想和死去的儿子相见。孔乙己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不知道他有没有最后的觉醒。鲁迅写出这些沉默的人,希望引起看客的注意,能从他人身上反思自己,觉醒后走出高墙。纵观鲁迅的作品,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开始直到生命最后翻译的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他都在努力用文艺追问人性的劣根性,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探寻灵魂的觉醒及理想人性之所在。

一次病后醒来,鲁迅说:“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未订的画集,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鲁迅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担任过教师,他深深知道大学教师对于青年的启蒙职责之所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查阅鲁迅的书信集,看他给学生许广平的回信,能看到他一再提及青年要有活力和韧劲,要走出麻木的境界,要能感受到苦痛,要联合战线,要摆脱奴隶的心,不能木然,要有可燃烧的勇气和可点燃的火种。他希望我们是萤火,即使微弱而渺小,也要努力发出光来。他像一名勇敢的小卒,力图尽一己之力唤醒国人,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路来,与黑暗作战,与荆棘作战,死前说下“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正是继承了《论语》所弘扬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立德树人与大学精神——兼谈蔡元培的大学理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简言之,高等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方位育人。随后,在2017年10月18日的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讲话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方针之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高品质的青年。雅斯贝尔斯把大学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知识,二是参与思考,三是把前两个层次转化为日常生活,转化为无法言说的引导个人精神前行的力量。大学教育应同时具备这三个层面,而第三个层面是大学精神之根本所在。

追溯现代大学精神,我们可以回到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的时代,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那个风云时代。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开始推行全方位的改革,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在北京大学欢迎会上对大学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朴素,一是静穆。这正与孔子的君子理念和教育理念一脉相承,《论语》里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蔡元培把这句话的理念总结成四个字“朴素静穆”。孔子言及学生颜回时又讲:“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就是朴素的典范。奢侈放纵会损害德行的培养,会妨碍学业的精进,朴素成就君子。“静穆”是指希望学生养成蹈厉之精神,养成浩然之气,不然容易成为狂躁之士。做学问要头脑冷静,“敏于事而慎于言”,沉淀自己专心学问,以至“修业而进德,任事而成功”。随后,蔡元培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再一次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向北大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友。“抱定宗旨”是指上大学不为其他,只为养成高深的学问和健全的人格。“砥砺德行”是指要磨炼意志,养成好的德行,这样学问才能精进,而德行的养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而“敬爱师友”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信朋友、友爱同学,正如孔子所言,“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出蔡元培所看重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关于德行的养成,与孔子的“好学”理念一脉相承,这也是蔡元培所提倡的大学精神之所在。

若干年后,北大教授钱理群指出了北大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年蔡元培的北大教育理念遥相呼应,引人深思。钱理群在回复一封学生的来信时说:一些青年为什么工具化、浅薄化与老化,根本问题在于没有精神的信念,没有信仰与追求,“因此,现代的中国最迫切的是‘文化的重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价值观、理想、信念与信仰的重建”。换言之,我们培养出了会做题、会考试的学生,这些学生成绩很高,顺利毕业,但一旦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综合能力差,甚至品德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应试教育阶段忽视了立德树人教育,于是出现了精神危机。事实证明,立德树人必须是教育的重心所在,这才是其根本任务。

叶圣陶先生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要归结到品德教育上来,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记住鲁迅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丹青整理,木心著.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杜维明.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1.

[4]鲁迅.鲁迅全集(杂文卷·下)[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5]鲁迅.鲁迅全集(诗歌散文卷)[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6]蔡元培等.大学精神[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自治区普通高校教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019YLJG12)阶段成果

作 者: 夏雨,?伊犁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教育观蔡元培立德树人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蔡元培的气度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