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与创意写作

2022-02-28张荣升丁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意写作启示

张荣升 丁威

摘 要:“创意写作”课程是否有效,自古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写作是一门艺术,其技巧可以传授、习得;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对作家成长至关重要。反对者则视写作为天赋能力,与生俱来,无法传授。本文从石黑一雄的获奖感言入手,重点阐述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为推进英国创意写作所做的卓越贡献,并探讨了英国创意写作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 创意写作 启示

一、饮水思源:从石黑一雄获奖感言谈起

2017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消息公开后,人们在感叹村上春树再次陪跑诺奖的同时,迅速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位“国际主义作家”石黑一雄身上。他出生于日本长崎,1982 年加入英国国籍,迄今已创作7部长篇小说。他与拉什迪(Salman Rushdie)、维·苏·奈保尔(V. S. Naipaul)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以小说平淡叙事而著称,可谓当代英国小说界的一张“王牌”,曾荣获英骑士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四次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Booker Prize)提名(1986、1989、2000、2005),并于1989年凭《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获此殊荣。2017年,石黑一雄更是脱颖而出,因其小说中展现出的巨大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从而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在纷纷祝贺石黑一雄获得殊荣的同时,学界也进行了一系列反思:为什么是石黑一雄斩获诺奖桂冠?他为何能够击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和阿摩司·奥兹(Amos Oz)等资深作家?他的求学经历、创作历程怎样?除了个人禀赋,是谁助力其获得如此辉煌的文学成就?2017年12月7日,石黑一雄诺奖获奖感言中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当我完成了首个关于日本的短篇小说时,尽管我感觉发现了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心里却随即怀疑这种转向究竟算不算一种自我放纵——也不知我是否应该尽快回归到“正常”的题材上来。我再三犹豫之后决定将这部作品分给大家看。直到今日,我依然深深地感激我的同学们,感激我的两位导师——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与安吉拉·卡特,感激小说家保罗·贝利——当年的大学驻校作家,感激他们对这部作品坚定的鼓励。如果他们的反应不那么热烈的话,也许我可能不会再写任何关于日本的题材了。

石黑一雄回顾了在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简称UEA)学习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的经历,还特别感谢了两位老师和驻校作家的帮助。在获奖感言中,两个关键词浮出水面:创意写作和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UEA于1970年在英国首先开设创意写作硕士课程,布雷德伯里为推进UEA创意写作课程的诞生并结出硕果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开拓创新:造就UEA创意写作神话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1932—2000)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批评家,其小说与批评著作几乎交替出版。“他一方面以其丰富、深邃而又深入浅出的批评著作成为英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另一方面又以小说的形式来表现知识界的世相与百态,为英国文学拓展了学院派小说的领域。”1955至1956年,布雷德伯里获得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讲学一年的机会,这次赴美经历,尤其是美国驻校作家制度对他影响颇深。他意识到美国大学可谓是作家的天堂,在那里,作家们可以一起合作,交流写作技巧,相互学习不同的风格,更主要的是还可以谋生。

我这样的作家、老师非常适合到美国发展,或者当教师,或者受奖学金资助;到美国后能得到一名作家能得到的一切鼓励。美国对创造力的重视对我来说最为重要,因为这在英国几乎没有。美国能提供给我的还有一点,就是可以保证我同时进行感兴趣的两件事:写作和大学教学。美国的大学校园确实可以称为波希米亚,一个知识和艺术萌动的地方,也可以保存相当的独立性,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知识层面。

1965年,熟悉美国大学教育,尤其是创意写作课程的布雷德伯里收到了UEA英语系主任布鲁克的邀请信,为其提供一面从事写作,一面从事创意写作教学的机会。布雷德伯里对留在伯明翰大学还是到UEA就职陷入了艰难的选择。马尔科姆对离开深爱的伯明翰大学感到痛苦,当他不得不最终、明确无误地、不可更改地做出决定的最后一天,他准备了两封写给东英吉利大学的信,一封感谢信,一封拒绝信。到了邮局,他投出了拒绝信。拒绝信的内容如下:“在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之后,我决定现在不能去东英吉利大学。……我们认为这不是我们搬家的好时机。这个理由并无说服力,但如果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您打算继续发展美国文学的话,我想那时我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当时的UEA是一所新建的大学,在学术影响力和发展前景方面都无法与伯明翰这所“红砖大学”相比。但最终布雷德伯里还是选择了UEA,原因何在?主要源于UEA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使其能够施展才华并推动UEA的创意写作课程。布雷德伯里准确地预见了创意写作课程的美好前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术影响力大大提高了UEA创意写作课程的知名度。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布雷德伯里已成为学界知名的作家和批评家,许多UEA的创意写作毕业生在其提携推荐下迅速成名。帕尔默指出:“布雷德伯里大力宣传自己颇具前途的学生和朋友,将他们变成了文学明星。”UEA创意写作研究生课程招收的第一名学生是日后荣获布克奖的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布雷德伯里把麦克尤恩第一篇作品推荐给《新美国评论》杂志,实现了麦克尤恩写作生涯的突破,甚至有报纸称,麦克尤恩的小说《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1981)之所以能入围布克奖提名,与布雷德伯里担任当年的布克奖主席有密切关系。布雷德伯里对石黑一雄的帮助和提携在学界也众所周知。他积极宣传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1983),称石黑一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一个伟大课程的偉大产物。《卫报》还将布雷德伯里和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比喻为“骄傲的父母”,努力保护自己的学生。1986年,石黑一雄的第二部作品《浮世画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1986)获得布克奖提名;1989年,他的第三部小说《长夜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荣获布克奖,许多人认为这实际上是UEA的胜利。因为布雷德伯里是读书基金小组组长,而正是这个小组负责挑选布克奖评委。布克奖评委共5人,当年的评奖委员会主席正是布雷德伯里的挚友戴维·洛奇。洛奇是布雷德伯里一生的朋友,两人被誉为英国“校园双塔”。洛奇多次受邀到UEA讲学,还担任了麦克尤恩毕业论文的评审专家。据洛奇回忆,麦基·吉(Maggie Gee)是当年的评委之一,自己做过她博士论文答辩的评委。有两位评委未曾见过,一位是美国作家艾德蒙·怀特(Edmund White),另一位是英国作家戴维·普罗富莫(David Profumo)。第五位评委本应由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担任,但后来改为美国作家海伦·麦克内尔(Helen McNeil)。在自传《作家的运气》(Writers Luck)中,洛奇回忆道:

海倫是另一个美国评委,对于一个以英国、爱尔兰和联邦国家的作家为评审对象的布克奖来说,数量过多。后来发现麦基正在UEA担任创意写作教师,和海伦关系甚好,而且戴维·普罗富莫也是她的好友后,我的担心更加重了。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之间关系过于紧密可能会影响独立思维,限制争论,我想对于外人来说也会发现本届的评委们包括我在内,彼此之间,以及和UEA都有太多的联系。

评论家蒂姆·雷德福德(Tim Radford)认为:“石黑一雄的胜利是对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的最好赞扬,是他一手创建了UEA的创意写作课程。” 事实证明,布雷德伯里和洛奇的眼光都十分敏锐,石黑一雄确实是位少有的文学天才,2017年诺贝尔奖足以证明一切。吉尔·福登(Giles Foden)编辑的《工作汇编: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四十年》将1970年视为UEA创意写作第一年。福登在开篇特别赞扬了布雷德伯里的核心作用:“如果1965年布雷德伯里没有加入东英吉利大学,这个创意写作课程就不可能开始。”莉萨·杰兰特(Lise Jaillant)也高度赞扬了布雷德伯里的重要贡献:“他熟悉美国大学创意写作课程的情况,他愿意付出努力将这一写作模式引入英国教育体系,他为促成UEA创意写作课程付出了努力,努力围绕创意写作营造一个团体,或者一种重要的文学氛围。”在布雷德伯里的领导下,一大批优秀教师、颇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云集UEA,创造了UEA创意写作课程的辉煌。

三、影响与启示

1995年,布雷德伯里告别了教授了长达30年的创意写作课程。他做了一个汇编,将自己教过的200多名学生的成就统计起来,其中有40名成为作家,石黑一雄、麦克尤恩、罗斯·特瑞美、克里夫·辛克莱尔等人比其他人成名早一些,有些成为出版商,有些则撰写旅游日记或评论文章。在一次名为《所有作家都需要朋友,无论他多么孤独》的采访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无论如何,他们(UEA创意写作毕业生)已经搭建形成了一个文学朋友圈,共同在写作领域对抗牛津和剑桥的压迫。我从毕业到工作一直都在红砖大学,我能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牛津或者剑桥大学毕业的作家看起来似乎确实在机会获取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的优势,许多非“牛剑”大学毕业生感觉自己无法进入写作圈,只因未曾进入“牛剑”学习。

布雷德伯里将UEA的创意写作视为奋斗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牛津和剑桥之外的文人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的学生们也不负众望,频频拿下众多奖项,甚至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造就了UEA创意写作的神话。“布雷德伯里向人们证实了好的写作是可以传授的,至少可以培养。同时,要想提高文学技能,不必把自己关在阁楼里,忍饥挨饿,冥思苦想,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可以写出优秀作品。”布雷德伯里卸任后,接替他职位的是著名诗人安德鲁·莫申(Andrew Motion)。在莫申的领导下,UEA的创意写作课程从小说和散文创作拓展到了戏剧和诗歌。莫申后来接替去世的桂冠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成为英国桂冠诗人。众所周知,英国桂冠诗人为终身制,迄今为止,英国最长寿的桂冠诗人当属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任期长达42年(1850—1892)。但莫申强烈要求自己只当十年的桂冠诗人,于是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主动缩减任期的桂冠诗人(1999—2009)。2009年,英国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位女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任期也是十年。

写作究竟是一种天赋,还是可以传授的技能,此类争论古已有之,长期存在。创意写作课程聘请知名作家进驻大学,把宝贵的创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既解决了文学大师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文学传统的传承。创意写作课程的成绩显赫,现在大多数作家都参加过创意写作的培训,石黑一雄、麦克尤恩等都是创意写作课程的受益者。创意写作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其对文学创作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也必将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Ishiguro, Kazuo.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 literature/laureates/2017/ishiguro-lecture_en.html

[2] 丁威.谁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布雷德伯里学院派小说代表作《历史人物》解析[J].山花,2011(5):139.

[3] Bradbury, Malcolm. One Man’s America[M].The Author,1968(2).

[4] Bradbury, Malcolm. Liar’s Landscape[M].London: Picador, 2006.

[5] Jaillant, Lise. Myth Maker: Malcolm Bradbury and the Creation of Creative Writing at UEA [J].New Writing,vol.13, No.3, 2016.

[6] Palmer, Richard. You Scratch My Book: Lit Cri’s Cosy Little World [J].Sunday Times, May 17, 1992.

[7] Lodge, David. Writer’s Luck: A Memoir:1976—1991[M]. London: Harvill Secker, 2018.

[8] Radford, Tim. Booker goes to Ishiguro’s ’Beautifully Paced’ Novel [J].Guardian, October 27, 1989.

[9] Foden, Giles. Body of Work: 40 Years of Creative Writing at UEA[M].Woodbridge: Full Circle, 2012.

[10]Grove, Valerie.All Writers Need Friends; However Solitary They Are[J].The Times, London, Friday, April 7,1995.

[11]Anonymous. Britain: The Creative-writing Man[J].The Economist. Vol.357, December 2, 2000.

基金项目: 1.黑龙江省哲学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视域下学院派小说发展及启示研究”(21WWB121);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后现代视域下西方学院派小说研究”(1451ZD014);3.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小说创作与美学思想研究”(1352MSYYB022)

作 者: 张荣升,文学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从事外国文学研究;丁威,文学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启示
分析以童书阅读促进小学生创意写作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