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与宣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与引导建议

2022-02-28唐铮丁振球

编辑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网络流行语认同

唐铮 丁振球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迅速走红于网络和现实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文章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特点、传播动因、问题及规制进行探究,发现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内容、语料来源、传播范围均有新的时代特征,其“出圈”的传播模式突出了模仿、复制和变异等迷因的特征;网络流行语被基于自我呈现、社会认同、情绪宣泄、话语抵抗等目的而使用,力求树立良好形象的标签、塑造圈层化的群体身份、充当减压的安全阀、进行温和的协商成为网络流行语得以有力传播的心理动因。不过,网络流行语的风行可能带来加剧标签化思维、抬高圈层间沟通壁垒、传播社会焦虑、陷入想象性解困陷阱等隐忧。为此,应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沟通机制,促进不同圈层群体的交流,扩大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的对话基础;联合社会各界洞悉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的心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心理监测与辅导机制;同时鼓励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通过正规渠道反馈问题,并推动解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并循序渐进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心理机制 认同 宣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2-084-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2.013

一、作为强势迷因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流行语与网络用语的交集,是“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的、最活跃的、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的,并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1]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凭借其传播广、演变快、发展猛的态势,迅速走红于网络和现实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它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反映了社会事实和个体情感的深层结构”。[2]从“雨女无瓜”到“骚凹瑞”,再到 “AWSL”和“YYDS”……旧的网络流行语仍具有生命力,新的网络流行语早已在互联网平台上层出不穷。这些出自新闻事件、综艺节目、网络直播、影视剧集、流行歌曲或病毒视频的网络流行语总是突然爆红,不仅频频出现在网络平台的用户UGC中,还被用于新闻标题和广告文案,甚至被收录进词典,成为主流用语的一部分。

近年来风行的网络流行语可大致分成六种类型,根据本研究的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对六类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的结果是“语句类(我可、我太难了、确认过眼神等)”“谐音类(酱紫、蟹蟹、康康、雨女无瓜等)”“社会语用类(产生于热点事件:OMG买它、骚凹瑞、六学家等)”“旧词新意类(锦鲤、佛系、老司机等)”“簡缩类(awsl、xswl、nsdd、CP、YY等)”“拆分类(口亨、月半等)”。由此可见,相比于后五种词汇类网络流行语,语句类网络流行语更受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青睐,这是因为语句类网络流行语表达意思更为完整。词汇类网络流行语多需要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语句类则更为方便。

在词汇类中,旧词新意类、谐音类、社会语用类网络流行语使用程度更高,这说明相较于更注重形式的简缩类和拆分类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有更深内涵的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使用者群体更倾向于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再创作,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立场和态度等更为深层的信息。

作为观点表达的常用语,网络流行语成为洞察网民情感深层结构的重要切口。为解释网络流行语为何能有如此强大的传播力,文化学中的迷因理论被纳入传播学视野。迷因最早由演化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提出,被认为是“人脑中存在的类似基因的文化因子”,[3]通过个体的模仿在人脑中传播,“表现为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4]网络时代,由“网络用户创造、模仿、传播或转化的一组在内容、形式或立场上具有相同特征的数字单元”[5]被称为网络迷因,“包括流行语、图片、小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6]Börzsei认为,网络迷因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简单、网络的可及性和可复制性;[7]Brodie则将网络迷因类比为思维的病毒,认为其符合病毒渗透、复制、发出指令及传播等特征;[8]国内学者窦东徽和刘肖岑则沿用生物学观点重构对网络迷因现象机制的解释,认为其存在复制、传播、保持和衰退四个阶段。[9]

在众多种类的迷因中,网络流行语由于大部分都能基本满足长寿性、多产性、高保真度三大特征,被认为是“强势迷因”的一种。[10]“强势迷因”指在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等步骤后,在迷因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迷因,[11]其长寿性主要指在人群中持续传播的时间长;多产性指其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多种副本,复制能力强,影响范围广;高保真度则指其在多次复制和传播后衰变程度较低,仍能保持其内在特性。[10]迷因理论强调了网络流行语生成与传播过程中模仿的重要性。如近几年流行的“佛系”2014年就已在日本出现,2017年经国内商业自媒体改造追捧,才被模仿、复制并变异为“佛系青年”“佛系养生”“我佛了”等衍生词汇,从而“出圈”甚至进入官方话语场。

随着代际的更替,当前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使用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内容渐从政治领域和公共问题转向生活领域和娱乐问题,反映的社会心态从社会嘲讽转向生活调侃,[12]如2008年至2011年间的“我反正信了”等主要网络流行语都出自社会公共事件,而2018年至2021年间流行的“官宣”“锦鲤”“C位”和“佛系”“996”“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等则分别对应娱乐和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情绪趋于温和。

第二,网络流行语的语料来源逐渐向ACG和“粉圈”等亚文化领域扩展。ACG是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三者英文首写字母构成的合成词,一般特指日本的动画、漫画、游戏作品,[13]近年来流行的“皮皮虾,我们走”“666”“基操勿6”等便起源于游戏圈。“粉圈”(又称“饭圈”)则是“粉丝对自己所属的追星群体的统称”。[14]“粉圈文化”是一种围绕追星的亚文化,由此衍生的网络流行语包括“C位出道”“打call”“路人粉”“私生饭”等诸多与选秀和明星应援有关的词汇。

第三,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范围趋于圈层化。圈子指以情感、利益、兴趣等因素维系的具有特定关系模式的人群的聚合,而圈层化不仅包括圈子化,也包括层级化。[15]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不仅会基于代际和业缘生成“00后黑话”“互联网黑话”等“黑话”,更会基于趣缘,在“粉圈”、电竞圈、动漫圈、cos圈等圈层内部形成特有的流行语汇。与早年出自社会公共事件、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流行歌曲的网络流行语相比,圈层内部具有较强封闭性的网络流行语要“出圈”并在大众中流行的难度提高,形成“隔圈如隔山”的传播现况。

此外,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得以流行的路径,主要为“当事人自主创造+戏谑调侃+被官方话语采纳”“公共事件+大众杜撰+戏谑调侃+不满情绪+有特定诉求”“公共事件+大众杜撰+不满情绪+有特定诉求+纳入官方话语场”三条路径。[16]而当下小众的网络流行语的“出圈”需要其作为“强势迷因”,具有更强的传染性,才能引发大众模仿得以流行。以上网络流行语发展与使用的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使用者的社会交往、生活调侃等心理动机。

但国内外社会学学者都指出传统迷因理论将人简单地当成迷因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忽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得迷因研究成为类似文本分析的纯客体化研究。传统迷因理论倾向于将网络流行语模仿、复制和变异的动力归结于迷因自身,而将使用群体置于单纯被感染的角色。事实上,迷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的过程都离不开行为主体的参与,其机制都涉及主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偏好以及与信息内容、形式间的交互作用。[9]有学者提出,当现有语言系统中没有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人们某种社会心理和表达诉求时,网络环境的自由和网络群体的创造性有可能会使语言系统中的缺口迅速得到填补。[17]可见,迷因理论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群体置于单纯被感染的角色的做法不够全面,其模仿和传播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不容忽视。由此,本研究从迷因理论忽视迷因传播过程中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出发,以“迷因池”中的“强势迷因”——网络流行语为例,探究其主要使用人群参与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和传播的具体心理动机,从而更好地探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动因,也为迷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内在心理动因

通过回顾过往网络流行语使用心理机制的研究发现,有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人们的从众心理、娱乐心理、冷漠心理、质疑心理、怨恨心理、焦虑心理等复杂的社会心态。[18]魏晓娟则从心理特点出发,认为网络流行语满足了人们情感宣泄、同伴认同和群体融入等心理需要。[19]倪建均调查了上海13所高校1 300名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认知,发现自我实现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从众心理和情绪渲染,且不同性别、城市与农村、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专业的交互效应显著。[20]

而在针对用户信息共享和转发行为动机的研究中,蔡剑和詹庆东将群体网络信息分享行为动机划分为社会交往、收藏动机、名誉声望、自身需求、利他动机、安全需要六个维度,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社交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21]黄微等将自媒体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动机划分为娱乐消遣、社会交往、自我表达三类,并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探究了不同人格要素对其行为动机的影响。[22]此外,胡珑瑛和董靖巍则将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动机归纳为娱乐消遣、自我实现、环境监测、人际交往四个维度。[23]

綜上,在网络流行语使用心理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多提及从众心理、社会认同、情绪宣泄等动机;而在用户信息共享和转发行为动机的研究中,多提及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动机。作为网络交际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场景主要为社会交往活动,因此社会交往动机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密切相关。而社会认同、情绪宣泄等动机也主要依托社会交往的过程达成。鉴于社会交往动机的内涵过于宽泛,本研究不将其与社会认同等动机并列研究。此外,严励和邱理认为,网络流行语在发展过程中会转变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而话语的传播行为具有明显的动机,发挥着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身份认同和意见表达的构建作用。[24]结合彭兰在研究表情包时突出其“社交表演面具”属性的观点,[25]本研究将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内在心理动因总结为自我呈现、社会认同、情绪宣泄和话语抵抗四大动机。

1. 自我呈现:良好形象的标签

自我呈现概念最早由戈夫曼提出,他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呈现自我,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出现时,会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纯粹是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之做出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26]尽管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面对面的交流情境,但依然被广泛运用于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的研究中。在自我展演的过程中,语言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因为“语码的使用反映使用者的阶层、性别、种族、民族、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结构性因素及文化机制”。[27]

因此在线上交流缺乏足够多社交线索的情况下,除头像、昵称、个性签名等背景资料,交流时所用的网络语言也成为印象管理的一大利器。有学者通过在线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网络流行语“皮一下”衍生的网络“皮”文化和“皮”行为在实践中蕴含着自我形象的彰显和塑造,个体通过表达具有“皮”特征的内容彰显个性,从而建构自我的外在形象。[28]通过使用变异的词汇和句法,彰显自我身份的特殊性,也传达了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如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通过自封“佛系青年”“佛系养生”“佛系司机”等,塑造自己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豁达形象,从而使自己显得更接地气,更易靠近;而自嘲为“打工人”则体现出自己的幽默与豪放。也有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通过使用“今天也要加油鸭”“蟹蟹”“鸡冻”等动物化的网络流行语展现自己亲切可爱的形象。此外,对新近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能展现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对网络潮流和网感的掌握能力,继而为自己贴上潮流的标签。

2. 社会认同:圈层化的群体身份

社会认同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在形成认同的过程中,个体会自动对他人进行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并将自我纳入这种分类,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将被赋予自我,从而实现自我定位。这一过程使个体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29]是否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及对其持有怎样的态度是进行群体划分的依据之一,可视作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建构自我认同继而寻求社会认同的语言表征”。[27]当网民以放下得失、随遇而安的“佛系青年”“佛系司机”等形象标榜自己时,就与深谙规则、热衷竞争的“卷王”形成群体身份上的区隔,甚至产生群体性的反感与抵制。一方面,网民通过使用彼此熟识的网络流行语来划分群体,表达认同,甚至为寻求认同而使用某种特定的网络流行语;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又会强化群体成员的认同。

在多元流行文化的盛行和中国传统文化高语境特点影响下,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朝着更为圈层化的“黑话”转变,在达成内群体强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外群体的排斥,使得不同代际甚至同一代际的不同群体都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交流障碍,对其他群体的“黑话”无法识别。身处“粉圈”的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便创设了一整套圈层内的网络流行语,如用“死忠粉”“CP粉”“粉头”等划定粉丝身份,用“打榜”“空瓶”“拉郎配”等形容粉丝行为,用“本命”“墻头”“蒸煮”“天菜”等标记“爱豆”的身份,用“营业”“抠脚”等形容“爱豆”的行为等。这种圈层化“黑话”的流行,加强了网络流行语的群体标识和划分功能。不过,由于以网络流行语标识的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并不一定如粉丝后援会一般存在线下真实的社会关系,因此群体成员的内部关系一般都较为松散,呈现出新部落化的后亚文化特征。

3. 情绪宣泄:减压的安全阀

已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减压宣泄等心理诉求中产生和盛行的,其既表达了网民对社会现状的普遍关注和基本评判,也体现了网民的另类表达和情绪宣泄,[30]而其使用群体对这种宣泄快感的追求使得流行语能大范围快速扩散。[1]这种“狂欢式感受是网络语言世界中的情绪基调,泄愤心态和戏谑心态则是狂欢式感受的两种不同形式,其根源都在于僵化的社会结构加剧了现代青年的意义危机”。[23]如原属人类学概念的“内卷”,起初是黄宗智翻译后用于形容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情况下,出现越来越高的单位土地劳动投入和越来越低的边际回报的一种农业生产状态,[31]后被身处学校的学生用于形容一种非理性的个人产出和投入比值下降的竞争状态。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卷心菜”则是形容被迫参与“内卷”但内心不愿参与最终“显得很菜”的状态,表达了这部分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的生存压力与无奈情绪。类似表达负面情绪的还有“我太难/南了”“蓝瘦香菇”等,但也有网民会使用“奥利给”等流行语为自己加油打气。

不过,已有研究虽指出网民减压宣泄的心理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动因之一,并解释了压力和负面情绪产生的社会条件,但网络流行语何以能承载减压宣泄的功能,以及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何以选择此种方式减压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匿名性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群体提供了一定自由发声的机会,相比线下或线上实名宣泄负面情绪,匿名吐槽和宣泄更为安心和保险,对身边人和自己的负面影响更低;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高语境和圈层化的特点使之具备一定的理解门槛,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可用其巧妙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规避圈层以外的人的干扰。除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流行语还能够引发大众的情绪,获得群体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理上的诉求。

4. 话语抵抗:温和的协商

随着网络平台影响力逐渐增大,网络流行语开始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话语表征,夹杂着越来越明显的价值导向和权力意味,[29]表达着话语生产者的主张。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争夺话语权,对社会事件背后隐含的资源分布不均、社会竞争激烈等问题表达抗议,甚至挑战社会禁忌,躲避社会规训。不过这种颇具亚文化色彩的抵抗不是激烈和极端的,而是对问题的反映和较为温和的协商。[32]有学者统计研究后发现,2014年以后,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话语由抵抗和批判精英话语与官方话语转变为与其相互生产并在互动中重新建构意义。[32]如“内卷”便暗含着对竞争激烈但收益与努力不对等的社会现状的批判,而“躺平”虽是对“内卷”的抵抗,但并不激烈,只是提出主动降低欲望,不被消费主义和非理性竞争裹挟的主张,且在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与主流媒体官方话语互动和相互生产的过程中,“躺平”已从最初与奋斗相对立的“躺着不工作”逐渐扩展了“停下来休息”“做一个普通人”等更为积极的内涵。不过,若民间网络话语反映的社会问题没有改善,其抵抗的激烈程度也会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有可能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三、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问题与引导

网络流行语不仅能够成为使用群体建立良好形象、寻求社会认同,继而加速社会融入的帮手,也充当了其负面情绪的发泄口和安全阀。网络流行语在被发明并使用的过程中体现的创造力,也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驱动力。不过,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问题和社会压力的表征,在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隐忧。

1. 表意匮乏:加剧标签化思维

语言即思维,语言系统和话语方式是构成文化和文学的最深层的基础。[33]尽管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新奇有趣的表达方式,也准确地捕捉了社会现实和使用群体的痛点,但其作为词汇在表意上仍是单一的,尽管其中的含义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如果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在遇到类似社会现象或产生类似情绪时立即使用特定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表达,有可能会忽略不同现象与情绪之间的差异。如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观点不合时常给对方冠以“杠精”“柠檬精”的称号,导致沟通停滞,双方形成更大的裂缝;还有一遇到竞争激烈的情况就称之为“内卷”,而并未考量该竞争是否属于“内卷”的模式。这种词汇滥用的行为容易加剧群体标签化的思维,简化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思考和认识,陷入对问题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极端化的思维陷阱。

2. 破圈困难:影响圈层间沟通

在进行群体划分、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动机的影响下,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越来越具有圈层化的特征。无论是“扩列”“买橘子”“NBCS”等基于代际差异形成的“00后黑话”,还是“链路”“拉齐”“颗粒度”“自然势能”等基于行业壁垒生成的“互联网黑话”,抑或基于趣缘形成的“粉圈”、电竞圈、动漫圈、cos圈等圈层用语,都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不仅缩小了不同圈层群体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提高了沟通的成本,还有可能加强圈层内部人们的利益诉求、态度立场、行为模式的一致性,进一步扩大不同圈层的差异,进而导致网络社会的碎片化,[19]加大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

3. 传播焦虑:影响社会感知

当普通网民、自媒体、主流媒体等在标签化思维的影响下,铺天盖地地使用甚至不加区别地滥用某一种网络流行语时,如“内卷”“鸡娃”“996”等,网络流行语可能会因为在网络世界的反复出现而在人群中形成刻板印象,并过度放大其对于社会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感知,甚至可能会产生对自我和社会的怀疑与不满情绪。此外,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在虚拟世界感知到的社会焦虑,还有可能影响到线下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这对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如果长期使用“加油鸭”“蟹蟹”等可爱的动物化的网络流行语,也有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对于复杂多變的现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感知,甚至出现成人“儿童化”、青少年“拒绝长大”等问题。[34]

4. 逃避现实:想象性解困

面对激烈的“内卷”,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试图通过不作为的“躺平”进行温和地抵抗,通过主动抵制消费主义,在抽身回归理性的同时,也向社会反映自己的艰难处境与问题。如果是积极意义上的“微躺”,这样的做法或许能提供下一次奋斗的动力;若是消极意义上不劳动的纯“躺平”,表面上看是脱离了“内卷”的困境,实际上也消解了正常良性竞争的积极意义。尽管有学者认为“竞争行为是最大的社会风险生产机制”,[35]并由此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正是群体间的竞争激发了群体内的合作”,[36]良性竞争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若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仅是纯“躺平”,而不试图增强本领,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当前所遇困境将难以解决。

尽管网络流行语的风行带来诸多隐忧,但在规制时也不能操之过急,应承认并支持网络流行语在促进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并循序渐进地对相关问题加以引导和解决。

(1)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沟通机制,促进不同圈层群体的交流。尽管圈层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黑话”盛行、“破圈”交流困难,但官方话语可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圈层“黑话”,增强使用群体的认同感,从而拉近与该群体的距离。同时,官方话语也可以对其取之精华,对圈层“黑话”进行介绍或者转变为大众更为理解和接受的用法,促进大众对圈层“黑话”的理解与使用,扩大不同圈层群体的对话基础。网络流行语主要用于线上沟通,因此社会沟通与对话机制的建立,需官方话语熟练掌握不同网络媒体的使用技巧,才能最大限度触达隶属于不同圈层群体的网民。

(2)建立起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心理状态监测和调整机制,帮助寻找适当的解压途径。官方可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组织等不同渠道对网络流行语使用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监测,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预警并促进解决。心理辅导机制的建立则需联合心理学专家、医院、媒体机构、公益组织等进行普及宣传和讲解,并为社会各界提供寻求心理援助的方式,且切实提供服务。在洞悉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心态的基础上,官方应为其提供更多更为健康有效的情绪出口,防止使用者陷入群体想象性解困—再度失望的恶性循环中。此外,正向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也应更加靠近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和宣传,从而化解网络流行语带来的隐忧。

(3)建立网民问题反馈与解决机制,保障其基本权益。在加强社会沟通,进行心理监测与辅导的基础上,官方还应洞悉“内卷”“996”“鸡娃”“佛系”“躺平”等表征社会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网络流行语生成与流行的社会根源——高昂的生活成本、激烈的社会竞争、困难的阶层流动等。仅对使用群体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而忽视背后的社会现实有可能治标不治本,应在对网民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的同时,鼓励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通过正规渠道反馈自身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和培训机制,增强使用群体解决问题、维护权益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结语

通过案例分析可见,自我呈现、社会认同、情绪宣泄、话语抵抗等动机成为网络流行语在使用群体中传播的重要心理动因,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能够实现树立良好形象、塑造圈层化的群体身份、充当减压的安全阀、进行温和的协商的目标。可见,作为“强势迷因”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离不开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主体性的驱动,传统迷因理论将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置于单纯被感染的角色的做法不够全面。不过,针对网络迷因传播中的心理动机还需通过更为完备的定量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验证,从而对风行网络的迷因景观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与拓展。

参考文献:

[1] 王仕勇. 网络流行语概念及特征辨析[J]. 探索,2014(4):186-192.

[2] 王斌. 身体化的网络流行语:何为与为何——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4(3):69-73,63.

[3]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249-250.

[4]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6):54-64.

[5] Shifman L. Memes in Digital Cultur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14: 7-8.

[6] 張亮,杨闪,任立肖.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互联网迷因模仿意愿传播仿真[J]. 情报杂志,2018(4):114-119.

[7] Börzsei·L.K. Makes a Meme Instead: A Concise History of Internet Memes[J]. New Media Studies Magazine, 2013(7): 1-29.

[8] Brodie R. Virus of the mi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M]. Carlsbad: Hay House, 2009: 14-16.

[9] 窦东徽,刘肖岑.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迷因[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8-48.

[10] 曹进,靳琰. 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 国际新闻界,2016(2):37-56.

[11] 曾润喜,魏冯. 强势模因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演变及流行理据——基于“你懂的”八年进化轨迹的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6(2):91-96.

[12] 王佳鹏. 从政治嘲讽到生活调侃——从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看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J]. 中国青年研究,2019(2):80-86,79.

[13] 李明,周梦青. 虚拟社区中ACG爱好群体的区隔建构——基于stage1st论坛动漫区的虚拟民族志研究[J]. 新闻大学,2018(3):67-83,149-150.

[14] 吕鹏,张原.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9(5):64-72.

[15] 彭兰. 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 编辑之友,2019(11):5-12.

[16] 周俊,王敏.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微观影响机制研究——基于12例公共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6(4):26-46.

[17] 盛若菁.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 江淮论坛,2008(4):119-121,158.

[18] 王仕勇. 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J]. 探索,2016(6):172-178.

[19] 魏晓娟. 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及教育应对[J]. 当代青年研究,2017(2):95-99.

[20] 倪建均.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认知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5):62-66.

[21] 蔡剑,詹庆东. 研究生群体网络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2012(2):81-86.

[22] 黄微,朱镇远,徐烨. 自媒体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动机分析与实证[J]. 图书情报工作,2020(4):59-67.

[23] 胡珑瑛,董靖巍. 微博用户转发动机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5(2):175-182.

[24] 严励,邱理. 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的逻辑分析及话语转向[J]. 当代传播,2015(1):41-43.

[25] 彭兰.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04-110,153.

[26] 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27] 李继东,吴茜. 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与话语实践[J]. 现代传播,2020(8):39-43.

[28] 高倩. “皮一下”:青年网络“皮”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动因[J]. 当代青年研究,2020(6):53-57,76.

[29]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30] 王清杰.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3-45.

[31] 黄宗智. 再论内卷化,兼论去内卷化[J]. 开放时代,2021(1):157-168.

[32] 张萌. 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8(8):32-37,63.

[33] 高玉. 话语复古主义的语言学迷误——论中国现代文论的现状及其趋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115-124,162.

[34] 燕道成,谈阔霖. 青年网络话语“动物化”的传播逻辑及其规制[J]. 当代青年研究,2020(1):56-60.

[35] 张康之. 论风险社会生成中的竞争文化[J]. 河南社会科学,2020(6):1-9.

[36] 高德胜. 竞争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扩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4-23,110.

Identification and Catharsis: Th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 for Guiding the Use of  Network Buzzwords

TANG Zheng1, DING Zhen-qiu2(1.Center for Journ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As a communicative languag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network buzzwords are rapidly popular in the network and real society with their wide spread, rapid evolution and fierce development, affecting the direc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problems and regulation of network buzzwords, and find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corpus source and communication scope of network catchwords have new characteristics. Its "out of circle" communication mode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es such as imitation, replication and variation. Internet buzzwords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self-presentation, social identity, emotional catharsis and discourse resistance. Striving to establish a good image label, shaping a circle group identity, acting as a safety valve for pressure reduction and conducting gentle negotiation have become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or the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ternet buzzwords. However,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buzzwords may bring hidden worries, such as aggravating labeled thinking, raising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circles, spreading social anxiety, falling into the imaginary trap of solving difficultie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a good soci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ircles and groups, and expand the dialogue basis between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folk discourse. In the meanwhile, uniting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ity of the users of network buzzwords and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 are also important. Users of online buzzwords are encouraged to give feedbacks through formal channels, promote solutions, enhance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guide the mainstream values step by step.

Keywords: network buzzwor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catharsis

作者信息:唐錚(1980— ),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新闻实务;丁振球(1997— ),男,江西瑞金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网络流行语认同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