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视域下网络语言的视像化研究
2022-02-28成越洋
【摘要】当代文化不但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这就意味着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而深层的殖民。语言的视像化即这种殖民的体现。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语言的语义、表达、外形的运用呈现出鲜明的视像化特征,表现为语辞运用偏重形象描述、副言语营造声音场景、文字的图像化呈现等一系列表征。文章分析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影像充斥、场景沉浸、视觉接受习惯对语言视像化的必然影响,进一步反思了语言视像化带来的通俗感性、易于激发情感的优势以及意蕴缺失、理性不足的危机。
【关键词】视觉文化 网络语言 视像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2-064-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2.010
在媒介文化的变迁中,从口传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图像逐渐压倒了文字的优势地位。尤其在信息融合的网络传播环境下,信息海量且以碎片化形式呈现,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难以有更多时间处理长篇幅的文字形态,以静态图片和流动影像为主的视像呈现成为信息表达的主要方式。视像不是视觉图像的缩写,而是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或平面的视觉艺术形象。[1]在视觉影像表达占据主导地位的网络文化影响下,网络环境下的语言也呈现出视像化特点,语言的视像化,并不是指语言成为图像,而是指书面文字和口语表达呈现出画面感强、影像感强、视听兼备的感性化倾向,表现为词句段落倾向于对形象和场景的细致描绘、副言语的多元声音造型元素引起场景联想、文字符号的直接图像化呈现。
一、语言视像化的表征
1. 语辞运用偏重形象描述
从语言本身的含义来看,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描述性语言,这些描述性语言详细地呈现了图像般的细节,具体表现为形象词汇、情境描绘短句。比喻与摹状修辞的大量使用共同汇集成形象化描述。
形象词汇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体现为人们经常使用字典中较固定的陈述事物性状、颜色、声音、气味等形象特征的名词及表现这些形象性状的形容词来进行描述;另一方面,网络新词的生成也大量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形象性,且这些词语的生成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有的突破原有词性,运用方言谐音与实体形象的相近性,制造出具有形象感、娱乐感的虚幻名词,如“难受想哭(形容词、动词)”谐音为“蓝瘦香菇”及“与你无关”谐音为“雨你无瓜”;有的运用特定人群的某种特写性的形象特征指代这类人群,如 “抠脚大汉”,这个词字面上是描述一个男人正在抠脚,引申含义是特指一些男人在网络上假扮女生和男人聊天引来围观,然后看着聊天记录一边抠脚一边大笑。用抠脚这个极具画面感的动作,嘲讽了这类人的不修边幅和猥琐不堪。
情境描绘短句通常是对一个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片段或瞬间的精炼描述,近年来在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中运用得颇多。一个新闻事件要想引人关注,标题往往成为第一道关。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情境描绘短句已成为标题写作的重要表达形式。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关于奥运健儿动态的报道成为热点,但多数报道信息雷同,利用标题吸引用户关注成为资讯类网络媒体的重要手段。腾讯资讯类公众号“新闻哥”发布的《几天不见,奥运健儿开始“腹肌开瓶盖”了》[2]新闻,报道东京奥运会后我国运动员凯旋后所拍摄的vlog中展现的隔离日常,包括宾馆内坚持锻炼、写总结等。但标题语言只选择了运动员锻炼中最有趣的“腹肌开瓶盖”片段进行描述,大大增加了受众观看的兴趣。在一些民生新闻类节目中,这类标题更成为一种写作模式,通常用形容词+感叹号+瞬间画面描述的方式,直接将某个瞬间画面导向相应情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的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标题中情境描绘式短句也是高频出现。
比喻和摹状是两种具象地描绘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也称譬喻,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两个在本质上根本不同的事物由某一相似性特点而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修辞文本模式。[3]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有增强所叙写对象内容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效果;在接受上有利于调动接受者的兴趣,使其可准确地解读出文本的意蕴。“摹状是摹写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辞格,有摹写视觉的,如‘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也有摹写听觉的,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4]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视像化的语言运用中较多,使陈述的事物有非常丰富的画面感和感官體验感。网络带货主播经常使用这两类修辞手法推销货品,为线上用户带来更具体可辨的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体验。美妆主播李佳琦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善于将比喻和摹状混合使用,模拟非常具体细腻的体验,在介绍一款玫瑰花茶色口红时,他形容为“在阳光下晒干的玫瑰花瓣,太高级了”。
2. 副言语营造声音场景
副言语指超出言语交际和分析范围的各种不同性质或种类的伴随言语的声音。一种是功能性发声,如笑声、哭声、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以及因惊恐而发出的喊叫声等;另一种是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语音特征,如语音、语调、语速、语顿、音质、音量、停顿等。研究副言语现象及其表意传情规律的学科便是副言语学。[5]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语音特征构成了言语的造型元素,其表现元素非常丰富,包含音质音色等基本的声音性状,以及句子和篇章中所表达的语顿、静默、语气、节奏。由于声音造型元素的多元性,综合运用这些元素能模拟人物、事物的不同状态,从而通过声音塑造不同的场景。如用强烈的音强和延宕的音长来表现江河的奔腾之势,用虚实相生的缓慢语气描述荷塘月色中的湖边氛围,用沉郁的语调来表现家国破败的场景。言语造型元素的综合运用,用声音描绘出相应的影像,引发人的感官感受,在脑海中对相关场景产生沉浸于其中的联想。
很多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擅长讲故事,尤其是利用副言语的丰富变化还原故事场景。如某主持人非常诙谐幽默地讲述了自己乘坐飞机时遇到的趣事,一人饰两角,以一种带有表演性的副言语变化向观众充分地还原当时在飞机上的对话场景,其语速快、上扬语调多、感叹语气多,副言语的综合运用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情境和敢爱敢恨、机敏幽默的个人形象。
3. 文字的图像化呈现
语言视像化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通过对文字外形的处理,让文字体现出画面感。典型的是在网络综艺节目和带货主播的视频中,大量使用经造型设计的花式字幕。这种文字画面感非常强,结合特别的音效,直接在屏幕上形成特写照片或精彩瞬间影像的效果。如在李佳琦的直播中,当有产品上架时,他不仅用“来喽”提示消费者集中注意力,同时也会在屏幕上制作显眼的花字来提示产品的相关信息,且随着直播的推进,花字的形式、色彩甚至动静,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吸引网民的视线关注。网络综艺《奇葩说》的花字字幕在字的外形上采用图案、符号、颜色、大小等多种造型变化,吸引眼球、烘托情绪,成为节目的重要看点。如某期节目视频中(见图1),[6]马东说“喝了才能愉快聊天”,其头顶上方打出了字幕“喝了才能愉快聊天”,其他三位导师呈崩溃状,同样,其头顶上方打出了字幕“崩溃”。“崩溃”字幕用了灰色勾边的空心字体,直观地体现出其所包含的失落、沮丧情绪,而“喝了才能愉快聊天”字幕却是蓝绿色的,直观体现出了愉快的情绪内涵。花式字幕使语言文字的内涵直接呈现为影像,强化了受众对文字内涵的感性理解。
二、视觉文化转向下的语言视像化
1913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认为电影的发明标志着视觉文化新形态的出现。周宪曾引用本雅明的两篇论文《讲故事的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谈及本雅明论述人类信息传播历程及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两篇文章广泛地涉及三种文化形态:第一种是‘说故事’类的古老的口传文化,第二种是以小说和新闻为代表的印刷文化(也是一种机械复制的文化),第三种则是他所说的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化。”[7](3)以文字为主因的口传文化和印刷文化,逐渐转向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文化。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图像和影像呈现为主导的视觉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艺术和媒体中。口传文化进入印刷文化时代,即开启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从印刷媒介传播进入电子媒介传播、网络媒介传播直至当今的融合媒介,集中体现了当代社会从文字主因向图像主因转变的视觉文化转向。语言的线性、抽象性的理性形态逐渐转向直觉的、快感的以影像为媒介的感性形态。“这种难以抗拒的视觉化趋势,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了文化逻辑的转变,那就是我们用于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或视觉化的趋势。”[7](7-8)语言本身也受视觉文化影响,其线性、抽象性、思考性的特征弱化,词汇、修辞、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呈现出侧重直觉性、感受性、当下性的影像特征,形成了视像化趋势。“当代文化不但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这就意味着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而深层的‘殖民’。” [7](7)
1. 影像充斥引起语辞的物象堆积
在视觉文化主导的当代社会,无论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都处于视觉设置和静态画面或动态影像的视觉形象包围的氛围之中。城市化迅速发展中的摩天大楼、公路立交、变幻灯光塑造了日新月异的居住空间形象;发达的影视生产业和网络技术,使周遭充斥着虚拟奇观;无处不在的视觉形象对语言的直接影响,即大众文化中语言表达呈现出的描述语态,这种语态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大,多是实词指代的事物的叠加。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应,这种描述的语速较快,呈现出物象的堆积感,充斥的视觉形象呈现出同样的快速叠加和更新感。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说唱、脱口秀的流行。说唱歌词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以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诉说的事物通常是一连串可感的形象词汇、场景化的短语和相应的情绪。如黑撒乐队的说唱歌曲《陕西美食》5分12秒的时长就罗列了48种美食。同样,一些自媒体脱口秀主播如papi酱还采用倍速变音的方式,鲜明地体现出语辞信息的堆砌感。
2. 场景沉浸引起副言语的多元变化
在周遭充满具体物象包围的当代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人置身其中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多种感官的直接体验。在丰富的物质堆砌的场景中,这种体验多元而极致,经常被赋予盛宴之称,丰富的感官体验带给人愉悦感,让人留恋其中,形成了场景沉浸感,这也是视觉文化突出的特点。在口语表达中,可通过对副言语中声音造型元素的组合,运用声音的高低、快慢、虚实、轻重等变化形态对应人在场景沉浸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觉,让听者通过表达者的语言变化,获得自身的近似感觉呼应和整体的知觉感知。在播音员主持人口语实践中,长久以来的字正腔圆传统,是以稿件为基础的播读或播讲中的吐字发音规范样态,强调以文字符号的发音标准为基础,本质上是文字主因时代文字重于图像的理念的体现。近年来,字正腔圆不断遭遇“刻板”“端着”等消极评价,人们更乐于接受副言语变化丰富的播音主持表达方式,体现出文字主因迈向图像主因的视觉文化转向的特点。副言语的声音场景呈现得到了强化,尤其是在场景变化丰富的网络综艺节目中,不少主持人倾向于用略带夸张的副言语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凸显视觉文化中场景沉浸感已经成为人们乐于追求的感官体验。
3. 视觉接受习惯引起文字的直接视听化呈现
视觉文化直接影响了信息接受习惯,视觉形象和伴随视觉的视听结合的影像,更容易引起人的关注,并逐渐形成大众文化消费的“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概念。要形成人们的关注并进一步引起购买力,必须注重视听形象的打造,这种关系逐渐培养了人们的视覺接受习惯。为适应人们的视觉接受习惯,在追求商业效益的综艺节目或网红直播中,催生了大量直接将文字符号视听化的花字等制作手段。文字是一种符号化产物,同一种文字在书写外形上的差异,并不会直接引发明显的感官反应,而是通过人对文字符号代表的语义的解读,通过想象引发生理和心理反应,进一步形成感受和思考,因而有着特殊的蕴藉感。而直接对文字的外形进行视听化处理,使其由造型、色彩、声音等视听觉感知要素引发人的视听觉反应和激起相应情绪,实际上以影像化的直观、感性特征弱化了文字的理性和蕴藉感。观者几乎不是“顾”文生义,而是看图生情了,这可以算作语言视像化的极致表现。
三、语言视像化的反思
视像化语言通过义、音、形的一系列表征,描绘或让人联想出动感十足的画面和场景,体现出网络信息的直观性、快感性,有利于语言的广泛传播。但语言符号本身的理性、意蕴性也逐渐缺失,逐渐出现浅表化趋向,不利于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
1. 直观浸入,益于激发情感
视像化语言,语辞形象化容易理解; 副言语变化丰富,直接诉诸视听器官引发联想,容易将读(听)者带入具体的场景中,产生强烈的浸入感,容易激发人的直接情感反馈。直播带货、真人秀节目比赛等语境中处处可见这类视像化的语言带来的广泛吸引力。主播们生动的类比和极富夸张的语调瞬间将粉丝带入热卖场景中,华少式的倍速播报营造出综艺节目的热闹气氛,也引发了粉丝们的热烈情绪,成为互联网不可或缺的流量密码。这样的语言感染力强,便于广泛传播,在一些唤起集体情感、号召行动力的传播语境中非常适用。
2. 理性不足,疏于价值判断
视像化的语言,其优势是用大量实词和动词呈现事物,并直接描述体验,容易引发读者或听者的感受,进而唤起相应情绪反应。但由于直接判断事物性质的抽象性词汇的减少、逻辑层次的简化,视像化的语言也缺乏足够的理性归纳。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就容易流于片段性情绪的宣泄、偏执性观念的交锋。而理性的判断不仅需要在描述基础上对事物当下的呈现形态进行信息汇总,还需事物发展本身的纵深时间历程中体现的规律变化信息,横向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信息。这些信息汇总后,经过人的思维分析形成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并诉诸更多抽象的文字表述、更复杂的逻辑层次展开,才形成了理性的价值判断。总体来看,视像化的语言是一种偏重情感抒发但不利于理性信息总结的语言使用习惯。长此以往,会弱化人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力,使人难以认清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3. 消费快感,失去语言深意
视觉性的冲击是直观感性和当下即时的,这也契合了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和信息传播速度。但这恰恰是值得反思的一点,视觉狂欢过后是留下可以经时间考验的经典还是昙花一现的惊艳呢?视觉性也会带来自身对外界外观的强烈关注。审美的需求和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注意力经济的重要动力来源。正如威尔什曾指出:“当代视觉文化的深刻意义就是消费社会中的快乐主义。”[8]语言的视像化,让言说和接受的体验更多简化为即时性的感官消费和快乐体验。生命体验、文化意蕴这些抽象而恒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体悟则难以建立。一些重要的节庆纪念、民俗文化的言说中,传统食品的寓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美食感官体验的堆砌描述;历史人物的风骨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绘声绘色的人物生平片段的故事化演绎,人们在浅表的快乐中消费意义。长此以往,一个社会稳定价值观的培养和文化的积淀将深受影响。
结语
语言的视像化似乎深刻地体现了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而深层的殖民。 如今,视觉性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成为文化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的创造手段并催生了与视觉相关的“眼球经济”,从口传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图像逐渐压倒了文字的优势地位。图像以更直观和更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不断侵占属于文字的领域。不仅如此,从曾经的文配图到现在的图配文,以及在新媒体时代大量快速传播的短视频,文字语言的生存环境悄然发生改变。与影像相比,语言文字的地位不仅出现了边缘化,甚至在日常交际和大众传播等多种语境应用中,文字表达都出现了一种望文即视的视像化特征。语言的视像化直观易懂,激发情感共鸣,便于广泛传播。但语言视像化带来的问题更应引起注意。口语表达的听觉刺激,可能掩盖内容的平淡,甚至是苍白;沉溺于描述感觉的语辞堆砌,可能忽略理性判断和逻辑论证;直观的文字造型化,可能遮蔽语义的蕴藉性。弱化语言篇章逻辑性和词汇的深刻内蕴性,将影响思维的深刻性、连贯性和对事物本质的辨析性。在语言呈现视像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思维的浅表化和文化意蕴的丧失,成为需深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少雄. 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3.
[2] 几天不见,奥运健儿开始“腹肌开瓶盖”了[EB/OL].[2021-08-13].https://mp.weixin.qq.com/s/bvVgXa9DKsqB0gp97nrtzg.
[3] 吴礼权. 现代汉语修辞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77.
[4]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6.
[5] 宋昭勋. 非言语传播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0.
[6] 奇葩说第2季:同事能力弱 力不力挽狂澜[EB/OL].[2015-08-28].https://www.iqiyi.com/v_19rro62wqk.html?vfm=2008_aldbd&fv=p_02_01.
[7] 周宪. 视觉文化的转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刚,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55.
The Visualiz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Culture
CHENG Yue-yang(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 Contemporary culture not on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isualization, but also constitutes a kind of universal visualization, which means that visualization has a broad and deep colonization of non-visualization fields. The visualization of languag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is colonization.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culture, the semantics, expression and appearance of language present distinct visu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manifested in a series of representations, such as the use of words focusing on image description, the creation of sound scene by paralanguage, and the graphic presentation of wo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evitable impact of image flooding, scene immersion and visual acceptance habits on language visualization in visual culture. It further reflects on the advantages of popular sensibility and stimulating emotion brought by language visualization easily, as well as the crisis of lack of meaning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 visual culture; network language; visualization
作者信息:成越洋(1974— ),女,江蘇南通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口语传播、人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