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争态势研究
2022-02-27孟欢欢张滢格张亚威张同庆
李 健,孟欢欢,张滢格,张亚威,张同庆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2020 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发优势项目,蹦床运动员获得1金、2银共3枚奖牌的优异成绩。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涌现一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对手,对我国在该项目上的竞争造成了冲击。要想继续保持我国在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争优势地位,必须深入分析当前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现实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备战工作。因此,本文通过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参赛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与年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当前该项目竞技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比赛阶段的成功参赛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位移情况及成绩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项目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表现特征,以期通过本文研究准确把握当前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争态势,为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争态势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国际体操联合会官网,以“蹦床”“竞技表现”“网上个人项目”等为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为本文研究提供支撑。
1.2.2 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男女共计32名运动员的资格赛和决赛视频,包括2021年7月30日的女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预赛与决赛的比赛视频回放和2021年7月31日的男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预赛与决赛的比赛视频回放,记录所有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国籍,不同阶段比赛所完成的动作难度、完成质量、飞行高度、位移情况、扣分情况和总分等关键成绩数据,为本文研究提供原始数据支持。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20.0对录像观察所采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平均数和标准差统计,统计男女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和决赛阶段成功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各相关成绩指标间的相关性,为本文研究提供科学的量化数据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与年龄特征分析
参赛运动员的地域和年龄能够反映出该项目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结构特征情况。通过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年龄、所在国家及大洲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准确把握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发展的地域分布,对客观分析该项目发展现状、确定潜在的竞争对手、做好有针对性的备战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1.1 亚、欧、美等大洲的蹦床项目实力较强,非洲蹦床项目实力相对较弱亚洲、欧洲、美洲的竞技实力较强。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蹦床设置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逐渐形成了以亚洲的中国、欧洲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以及美洲的加拿大为主的世界蹦床领先集团。由表1可知,根据规则要求,男女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资格赛各有1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参赛国家遍布世界五大洲且较为集中。这些国家包括欧洲的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和乌克兰,亚洲的中国与日本,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非洲的埃及。从参赛人数来看,竞技实力较强的国家包括亚洲的中国与日本,欧洲的白俄罗斯、俄罗斯和英国,美洲的加拿大。其中,男子项目主要以亚洲的中国、日本与欧洲的白俄罗斯、俄罗斯的参赛人数较多且实力较强;女子项目主要以亚洲的中国与日本,欧洲的英国与俄罗斯的参赛人数较多且实力较强。
表1 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与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的地域分布
非洲蹦床项目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仅有北非的埃及男子运动员Malak Hamza和女子运动员Seif Sherif获得了参赛资格。从两名埃及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来看,19岁的女子运动员Seif Sherif以94.72分排在第九名,26岁的男子运动员Malak Hamza以96.19分排在第十名,均未能获得直接进入决赛的资格,但两名运动员均获得保留进入决赛阶段的可能,且具有年龄上的优势,未来的竞争实力也不可忽视。
2.1.2 参赛运动员年龄呈现倒“U”型分布,高水平运动员呈现年轻化趋势参赛运动员年龄呈现倒“U”型分布。通过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参赛年龄进行统计发现,当前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存在新老运动员同场竞技且年龄差距较大的情况。由表2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9~33岁,女子运动员的年龄小于男子运动员。其中,女子项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9~32岁,男子项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0~33岁。在最小年龄方面,埃及运动员Malak Hamza和俄罗斯运动员Iana Lebedeva均以19岁的年龄,成为女子项目最小年龄的参赛运动员;而白俄罗斯20岁运动员Ivna Litvinovih则成为最小年龄的参赛男子运动员。从总体上看,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呈现高年龄和低年龄参赛运动员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中间年龄段的参赛运动员数量相对较多的倒“U”型分布特点。
表2 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与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高水平运动员呈现年轻化趋势。从2020年东京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的情况可以发现,年仅20岁的白俄罗斯男子运动员Ivna Litvinovic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就以其高超的竞技表现,战胜了经验丰富的运动员董栋,获得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冠军。而23岁的中国女子运动员朱雪莹以全面的能力和稳定的发挥,获得了女子项目的金牌。除冠军运动员和高年龄运动员外,在进入决赛阶段的其他运动员中,24岁的新西兰男子运动员Dylan Shcmidt和25岁的白俄罗斯运动员Ulanzislau Hancharou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四名的成绩,且均具有年龄和竞技能力上的优势,两名运动员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奖牌竞争者。而25岁的日本女子运动员Uyama Megu和23岁的美国女子运动员Nicole Ahsinger分别获得了女子项目中的第四名和第六名的成绩,二者同样具备年龄上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面对竞技体育比赛偶然性大的特点,埃及26岁男子运动员Malak Hamza和19岁女子运动员Seif Sherif均获得决赛阶段的保留席位,也表现出一定的竞技实力和年轻化的优势。
2.2 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表现特征分析
2.2.1 运动员发生比赛失误的情况突出蹦床项目竞赛规则的改变与奥运会比赛的竞争激烈,加大了对运动员的身心挑战,比赛失误问题较为突出。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国际体操联合会对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资格赛第一套动作难度分的计算由里约奥运周期计算2个难度动作变成计算4个两周以上动作的难度,且该难度动作不可以在第二套动作中使用。这样的规则变化对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掌握数量和整体竞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比赛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由表3可知,在比赛规则改变和比赛激烈程度增加的双重影响下,运动员的比赛失误发生情况较为突出。其中,男子项目运动员在各阶段的比赛均出现了比赛失误,而女子运动员在决赛阶段的表现较为稳定,但男女运动员在资格赛第二套动作的比赛中均发生了较高的比赛失误。这与运动员资格赛第二套动作的表现是决定能否取得决赛资格的关键因素有关,运动员被迫选择高难度的成套动作完成比赛,加大了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心理压力,使其动作表现的稳定性和动作质量下降。
表3 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项目运动员不同比寒暄阶段发生失误的百分比
2.2.2 资格赛第一套动作的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成为运动员竞争的优势条件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第一套动作(规定动作)的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成为运动员竞争的优势条件,但男女项目呈现不同的特点。由表4可知,男子项目中,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是运动员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条件。在成套动作成绩上,男子运动员总成绩T11与动作完成质量E11和飞行时间F11两个因素呈高度正相关(P<0.01),而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高度正相关(P<0.01),说明男子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在相互影响的同时,也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是男子运动员备战的关键。
表4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第一套动作成绩指标的相关分析
动作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和飞行时间3个方面是女子运动员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由表5可知,女子运动员的总成绩T12与动作完成质量E12、飞行时间F12和动作难度高度D12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P<0.05),而与动作位移无显著相关性。这样的结果同女子项目的整体动作难度相对较低,运动员更注重加强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和身体控制能力,来提升成套动作的竞争优势,表现出较好的动作位移控制等有关。这样的训练安排也是女子运动员结合自身能力而做出的战术考量。同时,飞行时间F12与动作完成质量E12之间也存在正相关(P<0.05)。
表5 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第一套动作成绩指标的相关分析
2.2.3 资格赛第二套动作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全面且高难度技术动作储备充足是进入决赛的保障在资格赛第二套动作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全面和储备充足的高难度技术动作,是运动员进入决赛的有力保障。蹦床项目的制胜因素集中于稳、准、高、难、美等方面,并呈现向“新”方向发展的趋势。资格赛第二套动作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完成除规定动作难度以外的10个不同难度的成套动作,表现出美、高、难、新、稳、准的制胜要求,并从成套动作难度、完成质量、飞行时间、位移与扣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表6可知,资格赛第二套动作,运动员成套动作总成绩T21与动作难度D21、完成质量E21、飞行时间F12和动作位移H2间均成高度正相关(P<0.01),动作难度与飞行时间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P<0.01)。这样的研究结果与运动员在实际比赛的表现相一致,如男子项目金牌获得者白俄罗斯运动员Litvinovich Ivan的动作难度达到18.2分、动作完成质量16.5分、飞行时间17.915分、动作位移9.1分。这说明运动员要想在资格赛第二套动作中获得优异成绩,必须在动作难度、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与位移等方面具有全面而高超的技艺。
表6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第二套动作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由表7可知,女子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越大,动作难度越高(P<0.05)。如英国30岁老将运动员Bryony Page的成套动作难度得分15分,为决赛运动员中的最高难度。而女子运动员的总成绩T22与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位移和动作难度均高度正相关(P<0.01),且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和位移间也存在着高度正相关(P<0.01)。这要求女子运动员具备全面的竞技能力和高超的技艺。在训练和比赛中,高度重视动作难度、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和位移方面的训练,提升整体竞技能力。例如,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刘灵玲,以动作难度15分、动作完成质量16分、飞行时间16.25分和动作位移9.1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宝贵的银牌。牛雪松等人的研究发现,位移过大会影响成套动作稳定性及动作质量,降低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如动作位移控制较差的墨西哥运动员Dafne Navarro Loza,以动作难度12分,动作完成质量13.9分,飞行时间13.645分和动作位移8分的成绩,排在最后。
表7 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资格赛第二套动作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2.3 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决赛阶段运动员的比赛特征分析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决赛阶段,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各有8名运动员获得进入决赛的比赛资格。在决赛阶段,男女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均较为稳定,但存在不同的性别特征。
2.3.1 男子项目运动员稳定性较高,比赛成绩受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影响较大男子运动员的稳定性较高,其成绩主要受动作完成质量和飞行时间的影响。一方面,决赛阶段男子运动员的总体实力较强,比赛发挥较为稳定,比赛成功率为87.5%,仅有澳大利亚运动员Dominic Clarke在比赛中出现失误而终止比赛,其他运动员均顺利完成比赛。另一方面,男子运动员在比赛成绩的差异主要受动作完成质量和飞行时间两个因素的直接影响。由表8可知,总成绩T31、与动作完成质量E31、飞行时间F31均呈现高度正相关(P<0.01),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对最终成绩的影响较大且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P<0.01),即飞行时间越长,动作完成质量越高。
表8 东京奥运会男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决赛赛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2.3.2 女子项目运动员稳定性更高,比赛成绩受各评价要素的综合影响女子项目运动员稳定性更高,比赛成绩受动作难度的选择、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和动作位移等各评价要素综合影响。一方面,女子运动员稳定性更高,8名女子运动员均顺利完成了决赛阶段的成套动作表现,未出现比赛失误,比赛成功率为100%。这与女子运动员的整体动作难度偏低,身体更易于控制有关。另一方面,女子运动员成绩受各要素的综合影响。由表9可知,女子运动员动作难度的选择、动作完成质量、飞行时间和动作位移都同比赛成绩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说明世界女子运动员整体能力发展较均衡,无明显短板。由于女子运动员力量能力弱于男子运动员的性别特点,导致女子运动员的飞行时间相对较短,高难度技术动作储备较弱,而选择通过有效控制的动作难度来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合理控制落点与动作位移变化,延长空中腾空飞行时间,可以弥补不足,全面展示个人综合竞技实力。
表9 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决赛赛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当前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但非洲实力相对较弱;参赛运动员年龄呈倒“U”型分布,高水平运动员呈年轻化趋势。
3.1.2 资格赛阶段运动员在第二套动作比赛时的动作失误问题较为突出;资格赛第一套动作的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是运动员参与竞争的优势条件;资格赛第二套动作中,运动员技术全面且高难度技术动作储备充足是进入决赛的保障。
3.1.3 决赛阶段的男子项目运动员稳定性较高,比赛成绩受到动作完成质量与飞行时间影响较大,而女子项目运动员稳定性更高,比赛成绩受各评价要素的综合影响。
3.2 建 议
3.2.1 重视对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竞技蹦床项目发展的跟踪,注重自身项目队伍结构建设,特别是年轻运动员的培养。
3.2.2 加强动作难度的储备,重视对资格赛第二套动作失误的控制,力争获得进入决赛的可能。
3.2.3 在避免失误和发挥身体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提高项目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