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禹锡寓居连州的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

2022-02-27黄雯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连州贬谪刘禹锡

■ 李 想,黄雯雯

(1.广州新华学院,广东 东莞 523133;2.广东省连州市星江中学,广东 连州 513435)

贞元二十一年“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导致刘禹锡与一众名臣开始了贬谪仕途。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因创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等诗得罪了当时的掌权者,又一次被贬谪偏远之地。幸得好友柳宗元等人帮助,改贬为连州(今广东清远连州市)。贬谪生涯对于刘禹锡是不幸的,但对于连州当地的人民却是福音。刘禹锡在贬谪之地,作出了不朽的政绩。刘禹锡为当时闭塞的连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在连州创作的诗歌比在任朗州司马时数量多”[1],甚至在连州形成了“刘禹锡文化”,并得以传承至今。

一、刘禹锡与连州“刘禹锡文化”

刘禹锡与其他贬谪官员不同,他并没有自怨自艾,他曾经与好友柳宗元探析“天论”问题时提出了“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的重要思想,恰当地分析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充分说明了“人与天交相胜”。所以,在贬寓连州的四年半期间,他关注民生,心系百姓,他重土爱民,关注民生,为了解民风民情,着力于少数民族人民睦邻友好关系的开拓,甚至亲自参与到劳作之中,在《插田歌》《连州猎日观莫徭猎西山》《莫瑶歌》《蛮子歌》等作品中多有表现。刘禹锡开发了连州的经济、文化,给这座偏远小城注入新的社会活力,为当代连州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奠基之用。千百年来,刘禹锡在连州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一直不减,甚至在连州形成了特有的“刘禹锡文化”。

(一)教学为先,打造文化之城

岭南是唐朝时的重要贬谪地之一。刘禹锡贬谪遥远的连州,其政治仕途无疑是严重受挫的,“某一坐飞语,废锢十年。昨蒙徵还,重罹不幸。诏命始下,周章失图。吞声咋舌,显白无路”[2]。刘禹锡也未能跳出贬官被抛却的痛苦,将此归为“不幸”。但不同的是刘禹锡不单单只沉迷于失意与愤懑中,纵使贬谪连州也时刻不忘为朝廷效力。曾在贬谪之前就“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3]的他,在连州施行“大兴文教[4]”,“昔贤多使气,有过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5]”,对教育十分重视。

连州在唐代时是蛮荒之地,各种基础设施落后。在刘禹锡未至连州之前,连州还未有人高中进士。刘禹锡在连州施行国策,教化当地百姓,组织建造私塾,亲自升堂讲学,并“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到连州求学”[6]。连州教育事业在刘禹锡的实践下,于元和十三年,精心栽培了连州的第一个进士。自此也开启了连州三百年的文化高涨,因刘禹锡对学子们的精心培育和人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二十年后,刘景的儿子也高中进士,并于唐懿宗、唐僖宗二朝官至宰相。

清乾隆本《连州志·名宦传》中对刘禹锡评语:“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7]刘禹锡在连州兴学重教,开启了一代文风。“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黄匪躬、光化三年(公元900)吴霭及(唐哀帝)天三年(公元906年)张鸿、刘赞、陈用拙[8]”等五人擢第。中举人数位于岭南前列并为连州日后“科第甲通省”打下了基础。连州人传承刘禹锡振兴教育理念,把连州教育事业迈向新征程。后世连州文化建设的发展都离不开刘禹锡精神的传承,是其秉持教学为先之理念,打造了“刘禹锡文化”中的“文化”连州。

(二)山川之作,造就“艺术”连州

“刘禹锡在朗、连、夔诸州,所必表现风物之嘉,民俗之厚,创作数量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9]”连州山川因其嘉作闻名各州,出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学子,这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刘禹锡就任连州以后,为海阳湖景所吸引,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海阳湖进行了扩建,并为每处景观作诗歌咏,流传下“海阳十咏”的佳句。

“海阳十咏”借景生情,从中不仅可观连州风景之秀丽,亦可品味刘禹锡的情丝。如在《吏隐亭述》采用了虚实互补的手法,写活了对吏隐亭“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9]”的钟爱之情。刘公还将园林艺术文化传播到连州,建成了唐代连州第一个园林艺术风光海阳湖。在现在的连州中学中,还存有流杯亭一处,相传是刘禹锡与文人学子“流觞曲水”作诗的地方,流杯亭设计精妙,庭前小溪的水流可以巡回往返,置杯于溪水中,诗人随水流杯停而作诗。刘禹锡将亭榭与诗文联结,使连州城市建设更具有艺术化。

刘禹锡也是连州旅游文化的促进者。“海阳十咏”和独特的喀斯特风貌不仅吸引当时文人墨客游览,也是成为游览连州的必观之处。现今的连州中学校园内仍保存着“海阳十咏”所描绘的几处亭榭和碑刻,古木参天,石径曲折通幽处,体现着连州的历史底蕴,在园中还屹立着刘禹锡的纪念馆邸。在连州千年社会发展进程中,旅游业的兴盛也是其中推动作用之一。连州从最初的“三湘最远州”变成如今的5A旅游景区,刘禹锡功不可没。刘禹锡对连州风貌的诗文及改造,造就了“刘禹锡文化”中的“艺术”连州。

(三)汉瑶和睦,促成“包容”连州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自古有之。唐代汉族人在对待少数民族人民多数存在一种歧视的态度。连州地处汉、瑶交错杂居之处,当时的官吏对少数民族也诸多压迫。刘禹锡却与之相反,极力促进两族的团结:当时的连南(瑶族人民聚居地)属连州管辖,刘禹锡为瑶族人民推行益民政策、做赞诗,借鉴瑶族优良之处,消除汉族人民对瑶族的偏见,逐渐实现文化、经济的互通。

经过千年的交往,现今的瑶族人民与连州人民交往更加频繁,甚至汉、瑶混居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连南自治区如今成为汉、瑶、壮三族杂居之地,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普通话是三族人民共同语言。在生活方面,双方互相渗透。如双方饮食方面相互融合,瑶族特色饮食也出现在连州人民的饭桌上;在穿戴方面,瑶族衣服以其独特的花样为奇和制作银饰工艺的精湛,应用到连州各个方面;瑶族人民在连州开设商铺,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教育为地区发展之本,现今汉、瑶的学生接受教育也变得更加容易,汉、瑶学生可以同坐一间学堂学习,这在唐代之时是难以实现的。连南少数民族自治区招聘教师也不设地区限制,连州和连南地区的教师也会开展教育交流会,共同探讨教育方针。当然汉、瑶两族人民的交往与如今改革开放、统一思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刘禹锡民族融合的思想,连州人民与瑶族人民更为和睦,两族之间思想兼容并包,也为祖国的各民族和谐相处提供成功的借鉴。唐代的连州乃至现今,在刘禹锡等一代又一代人的促成之下,铸就了“包容”连州。

二、当今连州对“刘禹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刘禹锡寓居连州,成为连州人民引以自豪的旗帜。他能成为这一座城市文化的代表,不仅仅因为他在政绩上的卓越功绩,更因为他在思想上、精神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连州人民不断前行。优秀文化,薪火相传。“刘禹锡文化”影响了无数代连州人民。在每个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既传承刘禹锡优秀精神,又赋予刘禹锡新的文化内涵,使其在时代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刘禹锡文化”现如今已经成为连州的“城市名片”,是展示连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连州人对于刘禹锡的纪念从未停歇。现如今,“刘禹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教育传承和保护历史古迹等方面。

在学术研究方面,诸多学者对刘禹锡贬谪连州的诗文等进行研究,并大力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如陈听环、谭力行二人为纪念刘禹锡在连州进程中的贡献,于1993年创作了《刘禹锡连州诗文笺注》;连州政府在2005年开始对刘禹锡在连州的足迹进行探讨工作,举办了“刘禹锡学术研究会”,第一次系统地研究刘禹锡在连州地区的精神文化;2012年创办首届全国刘禹锡学术研讨会,为喜爱刘禹锡的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史料。同年《刘禹锡诗文笺注》《刘禹锡在连州》等学术著作相继发行;2015年的连州《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添加了刘禹锡贬谪连州1200周年纪念活动与“中国连州刘禹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活动,并吸引研究刘禹锡的70多位中外学者汇聚连州;而以刘禹锡为主要人物形象的电影也即将开拍,让人们能通过电视画面更直观地体会刘禹锡在连州的生活的点滴。

在教育传承方面,2009年在连州市政府的促进下,斥资千万元改造了刘禹锡纪念馆,并于2011年将纪念馆在连州中学落户。从教育传承的角度将“刘禹锡文化”深入到连州学子心中。连州的学校在每年新生开学当天,都会举行游览刘禹锡踪迹活动,有专门的老师为学生讲解刘禹锡生平事迹,书写游览感悟,体会连州刘禹锡精神。现连州中学已是初中与高中相结合的学校,教师在教授刘禹锡课文时,也会先带领着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刘禹锡情怀,在结合课文讲解。

在保护历史古迹方面,2019年连州市政府规划修缮历史古迹,其中包括刘禹锡“海阳十咏”中的亭榭、碑刻,重现海阳湖之景;2019年11月连州文化广场为纪念刘禹锡而改名为刘禹锡文化广场,并且在广场的墙壁上雕刻了刘禹锡的事迹,传播其精神。刘禹锡精神影响无数代连州人民,时代随历史不断发展,但“刘禹锡文化”精神永刻在连州人民的心中。

三、连州“刘禹锡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人文湾区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将是建设人文湾区的基石,刘禹锡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也是岭南地区文化的标志之一。连州近十年来,对刘禹锡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能够进一步传承与保护“刘禹锡文化”,使其在连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中能够发扬光大,具体相关建议如下。

进一步充实丰富刘禹锡纪念馆内容,丰富纪念馆活动。刘禹锡纪念馆是集展示、收藏、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展览馆。但现今馆内的馆藏实物陈列还略显单薄,可以通过刘禹锡的作品、遗物等实物进行收集和补充,丰富其内涵。刘禹锡纪念馆无论对于连州人,还是对于前往连州的研究者、游客,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刘禹锡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可以在馆内增加关于刘禹锡的文化活动。如馆内可以设立供游客体验刘禹锡生活的娱乐活动;以人物表演或3D全息投影的方式,再现刘禹锡在连州的生活趣事、诗歌创作场景等。另外,还可以开发与刘禹锡相关的纪念品、精美礼品等,甚至可以在刘禹锡诞辰和被贬连州的时间推出有纪念意义的藏品等。

借助互联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大连州“刘禹锡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地方文化剧团等组织,一方面借助节庆活动,在乡镇进行“刘禹锡文化下乡”活动,通过表演形式,让人们身心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刘禹锡精神文化,激发民众对刘禹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自发性;另一方面录制相关影视剧作、短视频等,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使“刘禹锡文化”从连州,走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传承地区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自信。

丰富校园活动,深入践行“刘禹锡文化”精神。刘禹锡是连州的功臣,其精神值得每位青年学子学习。“在学校,刘禹锡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用多样化的推广活动提高学生的接纳度,再以学生为媒介向社会推广。”[10]每个学校都有本校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标志着学校文化内涵。在我国目前应用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刘禹锡的诗歌被广泛收录,是中华文学的符号。作为连州流传千古的名人,其事迹与诗歌应写入连州当地大、中(小)学校的校本教材,在校园内建立“刘禹锡文化角”,摆放有关刘禹锡的书籍,供学生翻阅,让学生了解连州历史,传承区域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外,可以联合刘禹锡纪念馆开展“实践日”“纪念刘禹锡征文比赛”“导游实践课”等活动,增强连州当地人民对刘禹锡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

此外,政府部门可通过调研,搜集民间对刘禹锡在连州时期的言论及故事,并在城市中添加“刘禹锡文化”的标语或标志,在人流处开设刘禹锡文化宣传的摊位,提高人们对刘禹锡文化的重视。

四、结语

千年岁月,德音孔昭。刘禹锡在贬谪连州四年多的时间里,为连州当地百姓及临界瑶族同胞作出不朽功绩,甚至在与友人的酬赠诗篇中,也未忘为连州这座僻远的小城做宣传。阅其诗,树公心,立新时代连州风貌。刘公把连州打造成一座文化、山水艺术之城,使百姓思想生活大跨步,为当今连州人提供学习的史记,以传其德。岁月更迭,刘禹锡文化依旧惠及当今的连州百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人文湾区的形势下,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发展平台。当今连州对“刘禹锡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仍是时代不朽的主题,借此趋势积极推动刘禹锡文化与时代相通。刘禹锡的“连州情”,在传承中赋予新意,在发展中不忘保护。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连州贬谪刘禹锡
寿乡连州菜心甜 消费扶贫生活美
苏轼的贬谪生活
赏牡丹
《刘禹锡 陋室铭》
神奇的连州地下河
非同凡响的秋歌
小城里的中国记忆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刘禹锡与《陋室铭》
连州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