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少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2-02-27陆士桢李金锁

青年发展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青团总书记工作

陆士桢 李金锁

1922 年5 月5 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开启了中国共青团光辉灿烂的百年征程。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青年运动决议案》指出:“青年运动为本党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对于社会主义青年团应极力加以组织上指导上之援助。”明确了党对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的领导地位。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青年运动之议决案》指出:“青年运动必须在共产党指导之下……少年共产团在政治上是要绝对的受党指导,而在青年工作范围以内是须有自由活动的可能。”明确了青年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的方向与原则。[1]100年来,中国特色青少年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崇高的道德品质,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发挥青年群体不可替代的先锋和骨干作用,同时实现了青年自身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辩证统一。

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望百年、展望复兴、寄望青年,纵论青春、青年和共青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政党政治的深刻思辨和时代与青年本质关系的理论高度,回顾总结了党的青年工作百年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深刻分析了青年的社会本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的基本追求与价值,对新时代中国历史性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年工作做了重要的指示。这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需要青年工作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深刻理解,学深悟透,并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引下,实现新的历史阶段党的青年工作的新的发展。

一、深刻理解青年和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

在纪念建团百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就从青年与民族、与党的事业关系的大视野深刻阐述了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的论述,从社会、历史、时代、民族、国家等多重维度增强青年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可以从四个重要观点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的论述。第一,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需要青春,青年是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明确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2]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用“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界定了青年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力量”不仅指的是蕴含在青年生命力中的力气,而且包含着青年群体内在的发展性的能力,以及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效力;“涌动”则生动地描绘了青年本质上由下向上像水涌出一样的永远的朝气和巨大的力量;而“创造”,作为青年群体生命力的突出表现,与生俱来,势不可挡。青年群体的力量、涌动、创造带给一个民族的是勇毅,是前行,是持续发展的蓬勃劲头。第二,中华民族是古老的,又是青春的,对待青年始终有着不一样的情怀、信念和期待。“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3]这个论述,从民族的基本属性的高度,打破中华民族是古老的传统认知,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青春色彩的民族,既有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历史印记,更有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时代特征。国家的几千年团结统一,文化的几千年百世不易,源于古老,立于青春。中华民族对待青年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的分析判断,清楚地论证了中华民族的青年观不仅仅是认知和信念,而且是对民族发展未来的充分信心和期盼,是一种积极的、自强不息的民族豪情,一种满怀憧憬的激昂慷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用百年历史中青年和共青团的努力奋斗,进一步对青年与党的伟大事业,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的辩证关系做了分析。明确指出,无论是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的五四运动,还是随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作为党的助手的共青团,始终坚持带领青年贡献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历史已经证明,青年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第三,实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必须要让青春和党与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能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4]他告诫共青团,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他谆谆教导青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而青年人只有“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这实际上是从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与时代和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青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代群之一的基本视角,概括了青年的担当、自我成长与民族、国家、社会的重大主题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青年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树立理想信念,让青春同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切合,实现青年的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辩证统一进步。第四,从党和国家视角强调,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看似微观,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党的青少年工作的基本原则,“期待”说的是信心,是对青少年工作的战略思考,是对青少年担当国家民族,发展未来的目标充满信心,并具体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爱护”则说的是用心,这是青少年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 周年的贺信中明确指出,要“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这是对儿童、青少年工作基本性质和内容的精准定位,而“爱护”与“期待”就是实现这三种角色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在这封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词叫做“用心用情”,说的是儿童青少年工作,必须有心,但同时必须用情。只有真正热爱儿童青少年,热爱儿童青少年工作,从儿童青少年身上能够看到未来,感受到发展,才能真正用心用情来对待儿童青少年,爱护需要全心全意,需要用情用力,需要结果导向。

这些论述有着非常博大的政治格局和深刻的理论渊源。首先,讲话对青年和党的事业和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核心是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理解青年,以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培养青年、发展青年、支持青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底的与中国青年发展、青年工作的深入全面的结合过程,并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关于青年观的精神养料,在动态发展的进程中,成为本土化中国青年工作模式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塑造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青年观。其次,深刻分析青年与党和国家的关系,还特别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作为无产阶级大党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以政党政治的理论来积极、发展性地看待青年的本质和党的事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执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保证政权的可持续发展,须以明确的党的纲领和根本信念,掌舵和把握国家发展方向和具体运行,以制度法规、新闻舆论引导、荣誉表彰等多种途径对国家政治生活实施影响,协调好和人民大众,其他党派,社会团体等的关系,从社会力量中获得支持。青年作为广义人民大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围绕政党政治这一核心命题,需要从人才观、历史观多维视角深度审视青年的社会角色。青年的政治倾向对执政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巩固及发展;青年代表未来,对政党的态度和政治认同直接关系到政党及其政党政治后继有人,前景明朗;青年的可塑性,意味着对青年的价值引领、思想浸润具有目标的必要性和长久锚定的持续性。在党的领导下,经过100年的艰苦奋斗,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怎么实现目标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5]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赛道上的先锋队和突击队,只有把青年放在政党政治的理论视野下,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里,放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才能真正厘清青少年与政党政治,与民族国家社会的根本内在链接。再次,对青年与社会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还源于准确把握青年的社会本质。从青年的起源看,青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青年概念的形成,青年个体的成长核心本身就源于人与社会。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历史的很长时间内没有青年这一概念,在人类早期的氏族部落社会结构中,青年的诞生源自成人礼。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社会事物,成人礼蕴含着青年成长的重大命题:分离,过渡和聚合,集中而尖锐地揭示了青年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艰难性,其焦点就在于从建立自我意识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角色震荡、价值冲击,存在因知识性欠缺、经验性不足造成不可规避的冒险行为,也有运用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正轨行为,而如何建立有序有效的社会关系是其核心问题。关于青年的定义,需要广泛的视角,青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性和基础性的地位,使得青年发展成为极具时代性的人类共同命题;青年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且认知不统一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青年面临的不断增长的社会生存发展的压力与日渐强烈的自主性、参与性的诉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其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青年是建设者、传承者,是未来的希望,需要青年自身形成关于“大我”和“小我”的辩证认识。积极引领青年健康发展,关乎工作策略,工具伦理,以及实施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社会本质的判断,对青年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论认知。

二、学深对共青团100年经验的提炼,全面继承党的青年工作传统

纪念建团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共青团100年的奋斗历史,精准地总结和提炼了共青团工作的经验,并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这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中国的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从历史学和社会学双重视角来看中国青年,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运动发生在近100年来,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历程上的重要标志。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青年的命运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和青年之间的关系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政治传承意义上的,也是社会和时代命题中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青年是后继有人,是实现党的宗旨,完成党的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胜利之路的重要保障之一;对于青年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实现青年个体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是中国青年运动实现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根本保障。也正因为如此,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引领和培养,将其视为发展无产阶级事业,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命题;而百年来中国的青年运动,青少年儿童工作则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其视为立身之本。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国青年运动、中国青年的命运坚持党的领导的意涵。从共青团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原则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6]强调了四个概念,“旗帜”“意志”“使命”和“融入血脉”。旗帜,说的是旗子,特别是带有某种特定含义的标志物,如军旗、国旗等,但深层次的意思则是指有代表性、号召性的某种思想、学说,或者政治力量,还有代表这些的榜样人物等等。所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对组织而言,说的是政治宗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向;对个体而言,说的是人生理想信念、信仰目标和价值观念。意志讲的是精神状态,是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自觉努力不断奋斗的心理状态。人们常常用“强大的”“坚韧的”“顽强的”来形容意志,这是因为意志是与确定目的、克服困难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等紧密相关的一种心理倾向。共青团和青年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就是要具备在党的领导下坚定政治方向、树立理想信念、坚持核心价值,通过克服各种困难的行动,坚持不懈、努力顽强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精神素养。使命,是一种命令、差遣,也指应尽任务和责任,古代还指奉命出使的人。在现代人的观念当中,使命常常和任务、工作、职责、责任相连接。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有三种使命,个人使命,家庭使命和社会使命,而社会使命通常会被解释要对岗位、组织和国家社会等负责,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完成好自己的使命。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强调的是共青团组织和青年人,要以历史、社会、民族、人民等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为己任,主动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和彰显了中国青年的特定使命,他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可以说所谓担当,首要的就是负责,承担并负起责任;所谓担当,还意味着承受,意味着需要接受、承担、支撑和继承;担当追求的是大利、大义,是对人性本意的深刻理解,是对自己和整个人类的根本尊重。“融入血脉”,讲的是血脉传承。血脉,通常指的是血统、血缘,也指脉络,讲一脉相承,意思是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的继承。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就是要求共青团组织和青年一代把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信念、这一思想、这一认知、这一行为,融入血脉,薪火相传,注入灵魂,代代继承。而另一个重要的论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共青团坚守的政治生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7]将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具体演化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并用“政治生命”“政治信念”来诠释和界定这种实践和行动的方向和目标。这既是对百年中国青年运动轨迹的写照,也是我国青年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这一基本原则的实践特征。从根本上看,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青少年的未来性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是青少年能够积极接受和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效,树立爱党爱社会主义政治情感的内因,也是中国青年工作实施积极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基础。

第二,中国的青年工作必须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论述了三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共青团组织青年是在理想信念感召下坚定信仰的结合、科学主义的结合。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信仰”“科学”“感召”。信仰说的是对某种思想、某种追求的敬仰、相信并奉行,信仰包含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与体现着对人生价值的认知,信仰不仅仅是相信和尊敬,而且还指用这种相信和尊敬作为行动的榜样和指南;所谓科学讲的是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中,还是在现象和过程中都是富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所谓感召就是感化召唤,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种对观念、意志、情绪等方面的号召和呼唤。这三个词生动地诠释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是对青年群体全面的政治引领,对青年来说这个过程是信仰的确定,是理性科学的选择,是心灵的感化和召唤。二是明确了共青团最根本最持久的凝聚力,是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这些论述不仅回答了作为党的青年组织的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根本源泉,点明了理想信念的政治引领对于发挥共青团的社会功能,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了在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三是明确指出,共青团建设最为牢固的团结,锻造最有战斗力的组织,必须高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始终把青年凝聚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之下。100年来,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业组织青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斗作用,就是坚持始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8],坚定不移引领青少年和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教育,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青少年工作的主线,在党的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始终将其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青少年教育一切领域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厚植红色基因教育,扎牢、扎实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引导青少年把自己的发展和祖国人民连接在一起,就为其一生确立了志向的底盘,人生的脊梁。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远大理想和实现具体目标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从亲身体验、亲自行动,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在思考中凝练认知,将宏大目标演化为日常行动,在学习生活中逐步从信而爱,生成真实的理想信念。

第三,中国的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塑造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奋斗主题就是团的行动方向;共青团要紧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使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国青年运动一以贯之的恢宏主流。[9]这里包含着对于党的青年工作,对于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对于青年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命题。一是从青年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对青年社会参与和青年群体历史使命进行了分析。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功能来看,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而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和必备条件就是要投身到人民群众壮阔实践中去。二是参与社会实现价值的根本方向和路径是民族复兴,青年工作、青年自身的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始终坚守中国人民民族解放,实现现代化的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的奋斗方向。三是共青团在带领青年投身党和人民事业中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100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围绕核心、贯彻主题、实践育人,通过多种符合青年特点的社会性的大型教育活动,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等,积极推动青年投身社会发展和变革,把青年和变迁的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和时代发展统一起来;始终坚持“历史进程中青年”的视角,引领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实现宝贵人生。胡耀邦同志在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时候,多次教诲共青团干部,要“懂全局,管本行”,就是要求团干部要牢牢把握党的工作大局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深刻透彻地了解青年,把握青年需求,把全局和青年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而理解和把握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从“代际”“代群”的社会学视角理性分析青年在关系建立中的矛盾和冲突,突出客观主义和人文主义,建立具有内在生命力的生长场域和发展空间,发挥出“关系”在连接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多重功效。从关系视角看,100年来,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其基本出发点是青年与社会的二元关系。看青年投身社会,看中国青年组织、青年运动以及中国青年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的主题,更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不能偏离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第四,中国的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塑造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而青春焕发,依靠的就是始终扎根广大青年,始终把工作重点聚焦在最广大的工农青年和普通青年群体,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紧紧同党贴在一起。”同时指出,“只有不断从广大青年这片沃土中汲取养分、获取力量,共青团才能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10]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关系做了非常深刻且形象的阐述,把扎根广大青年聚焦于“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紧紧同党贴在一起”,特别提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最广大的工农群众和普通青年群体身上;同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了扎根广大青年和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形象,以及与青年的角色因果关系,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是果,从广大青年中吸取营养,获取力量是因,对于一个先进的群众性组织而言,这是共青团100年的历史经验,也是组织发展的一种刚性规律。应该说,100年来,共青团坚持以青年为本,坚持按照党对青年的要求,全心全意竭诚服务青年。这既包括促进和保障青年的发展权,满足青年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多种发展需求,为青年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也包括统筹兼顾青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诉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青年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将政治引领与青年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这是对青年发展方向的根本引领,对青年成长的长远服务与责任担当,是坚持从更大视野、更高站位解读并引导青年在体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实现青年群体社会性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辩证统一。共青团100 年来服务青年的历史表明,实现“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紧紧同党贴在一起”必须杜绝表面文章,杜绝形式主义,既要读懂领悟中央精神,又要真正认识青年,在服务青年的过程中注重引领青年把握时代脉搏,从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个体的“小我”,走向作为国家民族意义上“中我”,进而树立为历史发展的主体意义上的人类做贡献的“大我”。

三、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希望,开创新时代青年工作新局面

第一,坚持为党育人,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政治学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对团队组织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对于党的青年儿童组织的准确定位。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这一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立足根本大计,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牢牢把握根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理论打牢认知,初心坚定信念,旗帜感召力量,作风塑造精神,用党的理论和初心推动青少年积极的社会化进程。三是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青年早立志、立大志,强调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对青年通过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培养政治素养提出了要求。首先强调要有高站位,大视野,要胸怀天下,他告诫青年,“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同时提出了青年人要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三气,即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应对新时代国际国内复杂的斗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出思辨的问题,他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的状况做了分析,明确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并要求广大青年学会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11]。新时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思想,共青团和中国的青年工作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创新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方针和策略。必须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的育人方向,用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主张组织动员、引领吸纳青年,在政治发展大局中锤炼培育青年;必须始终坚持引领、发挥青年在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强化青年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通过多种手段,提高青年一代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选择能力;必须强化共青团组织建设,在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必须积极推进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整体环境对青年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重视对青年的发展性服务,开辟途径、建设平台,积极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发挥组织优势,持续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较大规模的群众性青年教育活动。[12]

第二,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将共青团定位为组织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先锋力量”既是青年社会本质的精准定位,也是青年工作、青年组织从根本上服务青年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明确提出要求,“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13]对于共青团带领塑造青年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四个角色,“新时代的弄潮儿”,这一定位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思想品质,时代特色等等,但最核心的标准和要求就是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国之大者”具体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不仅进一步为新时代人才培育确立了目标,而且为当代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指明了方向,“大志”是“国之大者”的精神之基,“大德”是“国之大者”的本源和伦理基础,“大才”必是厚基础,多学科的融合与把握各学科本质的有机融合,青年“担大任”才有民富国强,才有民族复兴,才有“国之大者”。“追梦人”说的是伟大理想的追梦人,要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这就要求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始终把握中国梦的大局,引导青少年儿童把自己发展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梦之中,用少年梦、青年梦成就强国梦,推动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他们筑起人生之梦、发展之梦、理想之梦。“生力军”就是要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发挥先锋和骨干作用,因为青年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青年中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也正因为如此,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拼搏和奉献。但发挥青年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青春必须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发挥青年创新热情,创造动力,成就国之大业,党之大业的必要条件,对于青年来说,奋斗才能打下青春亮丽的底色,行动才是对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应该说,共青团100年的历史恰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最突出,最具变革特征的年代,从上个世纪初的觉醒到今天的强国有我,青年在中国发展中的进步作用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史。100年来,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共青团一直坚持通过重要的文件和制度建设,通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适应形势变化的多种活动引领青年,始终积极推动青年投身社会发展和变革,始终全心全意服务青年、培育青年,以同行者和陪伴者的身份培育青年的政治素养,提升社会化工作水平,充分展现了中国共青团百年青少年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三,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关于青年组织与青年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一是,共青团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二是,服务青年是团的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紧扣”;三是,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是共青团组织的最大优势,必须充分坚守与发挥;四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组织的政治责任,必须牢牢把握;五是,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共青团必须担当和发挥纽带作用;六是,“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指导性原则,“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实践路径,“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14]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直接具体目标。这些深刻且具体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对于新时代共青团工作乃至整个青年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这些原则和目标,必须全面加强团的建设,特别是要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青年工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最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共青团组织“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的特点。围绕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需求进一步思考,加强基层共青团工作,实现心系广大青年,把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到实处,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青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关于青年社会本质和青年的社会功能性与自我发展性之间关系的论述,科学处理竭诚服务青年和有效引领青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共青团基层青年工作打造成实现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基础平台;要自觉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体系指导工作,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和创新思想重构共青团基层青年工作体系,自觉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部署当中。第二,要准确定位基层青年工作,建立科学运行体系,用功能实现赋能。基层青年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具体形式和重要抓手,这要求共青团基层工作既要宏观又要微观,既要遵守原则又要保证组织实施的灵活性,以阵地意识做足做实青年参与的活动平台、组织平台、发展平台;必须充分认识当代青年需求的深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适应民主法治社会的新发展,实现青年及其组织有序有效的自我服务,自我治理。第三,坚持共青团改革的基本方向,以党中央新时期联系群众的精神和指示为指导,将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去“四化”,强“三性”的战斗堡垒,真正走进青年,倾听真实心声,回应青年诉求,用理念引领新风尚,发挥党的青年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

第四,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什么样的青年组织、怎样建设青年组织是事关共青团的根本的重大问题,“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15]这一论述从时代发展趋势、青年发展需要、组织实践创新三个逻辑起点为共青团组织自我革命确立了基本的内容范畴和维度。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了改革要向纵深发展的命题,指出要“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组织寄予厚望,明确提出了“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基本指导原则和两个具体的建设方向。在基本目标上有三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即“紧跟党”“时代前列”“先进组织”。在组织自我革命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上则明确提出,“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共青团自我革新不断发展的根本目标定位,而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则是共青团组织革新发展的生命线和根本遵循。在革新发展的思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敏于把脉,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同时特别强调从严治团,“要自觉对标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做法,以改革创新精神和从严从实之风加强自身建设,严于管团治团。”[16]并将团的自身革新定位为“全方位”“高标准”。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共青团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共青团组织建设,以及更有效发挥共青团在党的事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论上讲,作为青年组织,共青团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发展性和未来性,更新和变革是共青团组织天生的特质。进入新时代,在中央群团组织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共青团在指导思想、发展策略、组织活动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指导思想明确,改革措施有力。在党中央领导下,共青团不断明确强化改革强团、固本兴团、思想立团、政治建团、从严治团的改革目标,以及讲政治、讲纪律、抓制度、强建设的具体策略,特别确定了从严治团的基本方针。但是,作为一个有着100年奋斗历程的青年组织,面临世界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节点,如何把共青团建设成为一个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仍然是共青团发展创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相对艰巨的任务。

青年是党的未来,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发展中国特色本土化的青年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方向,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共青团总书记工作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