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责任意识培育的高职高专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创新
2022-02-27伍红梅
伍红梅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团委,广西 桂林 541199)
一、引言
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由此可见,开展手工制作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手工制作课程教师,应充分挖掘本课程和课堂教学方式中的思政元素,强化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手工制作,就是指把自己的双手当作工具或辅助工具,遵循一定的构思设计和工艺程序,对材料进行加工或改造,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4]。手工制作课程是一门集艺术和手工劳动于一体的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课,涵盖纸工艺、布艺、泥工艺、废旧材料制作工艺、乡土材料制作工艺等模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青年学生担当责任的使命感[5]。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不断推进手工制作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深入挖掘手工制作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元素,注重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从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层面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要求,提升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强化责任担当,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基于责任意识培育的高职高专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实践
(一)因时制宜,调整手工教学思路,强化家国情怀
教师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手工教学时,若能将手工教学内容和我国重要的节日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化,作品接地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手工教学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强化学生在历史与文化等方面对国家的深度认同和自信,明确其使命担当。这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时因时制宜地实施教学,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中有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可以采取不同的庆祝方式。如,在七一建党节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节庆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党的生日的情感依托,通过语言阐述建党节的由来、图片展示建党以来的伟大成就、音乐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爱党爱国歌曲,通过情景融入法将家国情怀思政元素融入以建党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如,在纸工艺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剪党旗,也可以通过创作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为主题的纸浮雕作品或纸贴画来表达对党的生日的美好祝愿;在泥工艺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彩泥手工捏制党旗;在乡土材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红豆来制作旗面,用黄豆或黄色玉米粒制作金黄色的党徽图案等;在布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青春向党、永跟党走”党旗制作活动,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党旗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强化爱党、爱国教育,将“红色精神”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在手工创作过程中感受党的红色精神、红色力量,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情怀。
十一国庆节是每个中国人最期盼的节日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来献礼国庆,以此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在纸艺教学中手制五星红旗就是其中一种喜迎国庆的形式,首先,教师要介绍五星红旗的由来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围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中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其次,示范绘制方法,剪裁长宽为3∶2 的红色长方形和一大四小的五颗黄色五角星。最后,进行粘贴,强调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角正对大五角星的中心,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通过手工制作五星红旗活动,培育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坚定其为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强化学生民族团结的责任自觉。在乡土材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辣椒制作旗面,用玉米粒制作星星图案,用蚕茧制作旗杆套来制作五星红旗。在废旧物品利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小小的红色和黄色瓶盖绘制成五星红旗。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红旗飘飘》《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歌曲营造国庆的氛围,让青年学生每贴一个瓶盖都能融入对祖国的祝福、每一次粘贴瓶盖的过程都能表达其对党的忠心,引导青年学生感恩党、感恩祖国,坚定永跟党走、报效祖国的决心,强化其牢记奋斗历史、赓续革命精神、立志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担当。
总之,教师在手工教学时,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调整教学思路,适时安排与节日相对应的相关内容进行手工教学,将手工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让手工应用变得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节日的文化理解,强化家国情怀;也能促进手工技能的提升,强化爱党、爱国、爱家情怀,促使其热爱并忠于祖国,认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始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强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国家责任感。
(二)因地制宜,丰富手工教学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手工制作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手工技能,还应引导学生在手工教学的过程中感知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文化认同。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地域和民族特色,因地制宜,丰富手工教学内涵。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有着种类丰富的民族手工艺作品,如壮族绣球、苗族头饰等,以及各地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竹子、石头等)的工艺品。当学生要去某地开展义务支教或艺术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这需要教师在手工制作课程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本土资源的传统制作工艺并学习和关注本地的传统手艺,促使志愿服务内容与当地的民间制作艺术形式相融合。这样不仅能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也能培育学生的手工技能,促使其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加深民族情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义务支教时不可忽略绣球、剪纸的手工教学。绣球,作为壮族“三月三”活动中必不可缺的物件,最开始是作为壮族青年男女间的爱情信物,后被当作吉祥物,成为民族旅游产品。如在布艺模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引领的方法将民族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绣球制作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结合绣球制作有针对性地将缝制绣球的步骤要领、常用手工技法、色彩搭配、形状塑造等详细讲解,随后再现场示范和指导。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激励其热爱家乡、奉献家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除民族特色工艺外,教师也可以将当地美食融入手工教学,如糍粑、艾叶糍粑、发糕等融入橡皮泥手工制作;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竹筒饭、荠菜煮鸡蛋等可以融入乡土材料制作之豆子材料、竹子材料、石头材料的内容;少数民族的刺绣、编织作为平面手工活动内容,等等。在教学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融入民族自豪感、时代使命感、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代入感,发挥精神感染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7]。
总之,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本土化教学,也就是在教学时要注重结合当地本土工艺和特色工艺,传承本土艺术文化,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其民族情感,激发青年学生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同时通过志愿服务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因物制宜,创新手工教学方式,强化集体和个人责任感
手工教学的不同专题需要用到不同的物品材料,不同的物品材料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方可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手工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物品材料制定适宜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在纸艺品的折纸、剪纸教学中,教师用到的是操作简单、易塑形的纸,可以采用传递—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按照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理论—现场示范—按步骤边示范边讲—学生实践—随堂个别辅导—复习—布置课后巩固练习的步骤巩固教学。在布艺模块,主要用到的材料是布和针线等,综合性比较强,教师可以融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就是在布艺基础教学结束后根据小组综合情况布置任务,将团结协作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其主要步骤为:合理划分小组—布置课堂任务—落实行动—反思总结—评价总结。如:A 班有25 人,要在学期初对本班同学的手工操作水平全面摸底,按照各小组成员特质构成基本一致的原则,根据性别、手工操作能力等不同将其划分5 个小组,5 人1 小组,并赋予每名成员小组长、记录员等不同角色,角色分工明确并实行轮换制。首先,合作学习前,教师借助现场示范、微课等形式讲解布艺制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小组成员学习讨论;其次,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借助网络、现场采集等途径查阅、收集制作布艺作品所需的各种资料—提炼想法进行组内汇报交流—思维碰撞—总结提炼—完成布艺作品的整体构思,确保人人参与;再次,小组成员根据分工进行制作,合作完成布艺作品任务,确保人人参与;最后,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合理评价,确保人人受益。评价包括自评—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成绩取综合分。自评侧重自己的不足;小组内互评侧重评价各成员在各环节的互动;小组间互评应侧重对方的优点,营造团结协作氛围;教师评价要结合作品情况、团队合作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及小组间互评情况等,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态度,肯定优点,提出合理建议,给出合作学习小组的总体评价与个人评价。教师要对班级总体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并提出合理建议,增强学生合作信心。小组合作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交际能力。在评价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理解沟通、合作等核心素养,提升了教学效果。总的来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个体思维创作能力和动手技能得到发展,同时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集体责任意识。
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模块教学中,主要材料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教师可以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如何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变废为宝”等问题去思考,思考后进行实践,最后完成手工作品。比如:如何用一次性筷子做房子、用用过的吸管做自行车、用废电池做坦克、用易拉罐做拉力器、用废旧袜子做小猪布艺作品、用蛋壳来制作不倒翁、用轮胎来制作秋千等等;进而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提高自我素质和促进个人成长成才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教师在进行手工教学时,要注重根据不同授课材料来创新手工教学模式,适时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手工参与积极性,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要上好手工制作课程,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时、因地、因物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提升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调整教学思路,将手工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提升学生的手工技能,激发其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意识,强化家国情怀;注重地域和民族差异,因地制宜,丰富手工教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强化社会责任感;注重根据不同材料来创新手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手工参与积极性,强化团结意识和自我求知欲,强化集体和个人责任意识,提升教学的思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