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2022-02-27文燕
文 燕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8)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迈入了智慧教育时代,如何适应形势并利用好各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意见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急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去适应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学习方式。使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智慧教育时代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主要应用于教育和在线语言学习,互联网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尤其是2020年抗疫期间,为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各地同步开展线上教学。高校在应对疫情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生了四大新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其中一些生动实践对于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1]。融合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新常态。线上教育的教学方式,影响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观念的变化,并随之推动教学模式的变化。
网络在线平台特别适合在线语言学习。国内几大外语教材出版社也倾力打造各自集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学习服务于一体的互动式自主学习平台,比如外教社的WE Learn网站和APP、外研社的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等,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评、测、研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拓展现代外语教育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慕课、微课、虚拟现实等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视角和课堂体验。
(二)学习场景出现多样化并带来新问题
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再到现在提倡的智慧课堂,课内外实践重新调整,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在转变。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支持,课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云端”,比如,在 “云端第二课堂”开展抖音英语导游大赛,网络英语词汇竞赛、网络英语听力比赛等。线上课堂时空不限,学习资源丰富灵活,动态开放,自主高效,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弥补了传统课堂自主性和共生性的欠缺。在线教学的日趋常态化使得线上课堂与传统线下课堂并存。网络化资源、智能化环境是传统课堂的有力支撑,这带来时刻存在着的挑战,倒逼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设计思路;同时,新技术的涌入也随之加大了学习使用技术的压力。另外,网络课堂实际是师生不同堂,师生隔空交往,手机或者电脑屏幕如同保护壳,让所有人都可以躲在后面通过“发言”的功能勇敢地发言,但同时也会有人从头到尾不吭声,而教师不能确定这些学生是否在用心听课学习,那些面授课程中的反馈、互动被严重削弱了,师生难以开展 “高行为活动”[2]。
(三)教师信息素养欠缺,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排斥
一部分教师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对应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持抵触态度。他们不适应在线教学,认为网上教学花俏不实用,无法掌握学生的现场反应和上课的表现,无法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还不如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教。科技手段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却加大了其他的负担。比如,看电脑和手机屏幕久了会导致眼花脑胀,这使得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利用网络教学。再如,为学生提供开展在线学习、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在线测试、个别辅导等活动会耗去教师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更多的课外时间投入。
2.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存在瓶颈
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在线教学的系统培训,组织在线课堂、线上答疑、评估学习效果等都需要重新规划,难度不小。比如,直播需要熟悉各种平台,录制微课需要学会熟练使用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分割、剪切、编辑、抠像、音视频的分离、导出生成视频等,挑战度很高。教学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使多数教师难以应对自如,影响了教学效果。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英语教师相比理工科类教师,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3]。
(四)教学对象日益强大,课堂生成性受到挑战
现在的“0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手机、电脑及云端软件中存储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众多的互动交流机会,学生可使用学习软件等智能学习工具,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进行随时随地、多方面全方位的自学与协作学习。他们学习自由性更大,灵活性更强。因此,师生要同时在课堂中受益,在课堂中成长,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的已经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问题、发现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所以,教师需立足课堂,提升自我信息素养。
在当前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情况下,要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必须以信息化为语境,科学合理地整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教学应该体现出教学的和谐性、兼容性与灵活性,强调师生的互动及他们各自个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既要关注条件资源、学习氛围、课堂文化等教学环境,又要关注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等教学主体;既强调学生的学,也强调教师的教,要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三个主要的要素:课堂设计、教学策略和行为预防措施。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各高校在开展基于多媒体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了基于现有传统课堂和数字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属于语言技能类课程,需要强调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要以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为基本原则:以语言输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主导,以英语综合技能运用为主线。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语言学习效果,协同好“信息技术-学生-评价”这三个要素则尤为关键。
(一)“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一体化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辅助教与学,辅助教学评价的开展,确立学生是中心,信息技术是手段,教学评价是目的的贯穿全过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建立多模态的语言形式并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同时信息技术的智能特性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评价监控,最终使学习方式更有针对性,语言素材的提供更具个性化,提升每个学习者语言输入和产出的效率最大化。
1.善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本身既是学生的“渔”,也是教师的“渔”。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教师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改变固有信念,勇于挑战,合理借助多媒体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资源与信息的搜集,完成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4]。这对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组织生态化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教师们要具备设备操作、软件操作以及平台应用的能力:要熟练运用教学常用硬件设备并能解决常见操作问题;要熟练运用通用软件(如办公软件、音频剪辑软件、即时交流软件)及学科软件(如听力训练软件)进行教学资源的组织、加工;要了解教学常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知道各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熟练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教学[5]。
教师们应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思维汇聚技术、网络教学技术、知识管理技术、表达展示技术、教学评价技术、探究教学技术、实践反思技术等八项信息技术工具,努力成为全能型的教师。
2.围绕学生的高认知活动教学
课堂要有开放性和探索性,教师要做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网络线上课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互动,多关注学生的上课体验,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表达。这样的教学活动基于课堂、却又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不能为了互动而活动,互动、反馈等行为要简化,要重视强化认知活动的教学设计[2],推送与学习者所处环境相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内化、再学习。
3.以正确的评价为导向,构筑生态化课堂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机因素之一,是教学目标得以良好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新变化,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很多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首先以线上线下为分界线开展教学、开展个性化评价。线上评价是基于学生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记录,从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过程性评价又细化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课前从参与度、态度参与质量两个维度分析,课中从参与度维度分析,课后从本节课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性评价以单元和学期为单位,综合总测试得分、总用时量。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汇总分析,形成线上教学评价量表,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做参考,为学生更好的自我认知提供参考。
线下评价针对实体课堂教学,通过对学生的系列化学习行为,主要从注意力、情感交流、思维、成果以及自我评价内容等6个维度进行分析,给出相应评价,及时了解学情、跟踪学习过程。
以评促学,基于评价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行为与成绩的关联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才能提高教学成效,展现课堂的成果。
(二)创建兼容多模态英语教学环境
1.抓住第一课堂,利用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仍旧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四点:重点、难点、学生听课的兴奋点、师生互动的关节点。课堂上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导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上,要抓住课堂生成,使其真正成为高效课堂。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构建适宜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丰富云端第二课堂。要把网络化资源、智能化环境变成传统课堂的有利支撑,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4A”(Anytime,Anywhere,Anyway,Any content)柔性学习平台上,将各种学习资源优化整合,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持续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拓宽网络线上课堂
首先,充分利用并整合好出版社和网络技术公司提供的平台及资源来服务自己的在线外语教学,让多媒体网络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比如外教社的 WeLearn 平台就可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并最终形成1+X全智外语教育全人教育系统,即教师+学生、资源、技术、教法等。
其次,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英语辅助教学平台,向学生推荐各种慕课平台,将慕课学习有机地嵌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构建以英语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促进语言输出的多元动态英语教学环境,丰富和补充第一课堂的学习。
此时,应该允许学生基于兴趣和需求选择在线慕课。学校教务处要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措施,将在线慕课划归选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安排教师介入加强辅导。学生完成学习并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比如,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有许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汇集了优质的外语慕课资源,可以作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有效补充。像趣味英语与翻译、英语畅谈中国、英语电影视听说、英语口语趣谈、英语演讲艺术等,很多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趣,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是视、听、说三维立体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教务处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甄选一定的课程推荐给学生。
总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兼容各类英语课堂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让课堂的多维度、多样化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引导+监控”的行为预防措施
毫无疑问,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教学评价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语言输入量,利用多模态教学形式提升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泛在性以及学习主体的自律程度等原因,需要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控,由此也带来了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加入监控反馈的因子,才可以使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
1.教师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引导,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绕不开网络的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处理好几大课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因素与支持性因素的关系。
作为课堂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教师要学会润物无声,行不言之教,指导学生把控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路径和步调,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自主地、积极有效地去学习。教师主导是学生主体作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取得效果的保证。
教师更要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处理好张与弛、快与缓、多与少、深与浅等关系。课堂学习的难度、力度和节奏均要控制在教师和学生可以承受和忍受的限度范围以内,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英语学习要有针对性,要适度适量。
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种课堂因素进行控制、过滤、分解、整合,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将学生不良行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2.教师利用学习组织及时监控、反馈,保持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外语属于实践性课程,大班教学因实践机会过少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持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除了第一课堂的实时反馈,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反馈要靠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学习组织进行保障。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群聊中主要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课外的自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或者追问学生的学习困惑。
其次,对学生的监控和测评可以交给英语在线学习APP,但及时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布反馈可以推动大家不甘落后地奋发学习。比如,在外教社的“随行课堂”平台上,对学生学习进行了精确记录,包括每一个内容块的输入、正误情况、完成情况、掌握情况、学习时长、尝试次数等。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学习状态实时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本班的平均正确率和平均进度、每个学生的正确率、学习时长、进度、问答情况等方面监控学习。这些至关重要的学习数据定期每周或每月向学生公布反馈,学生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有了压力,会产生先进推动后进的效果。
四、结语
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各要素因子只有相互作用、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良性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多管齐下、久久为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构建。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教学呈现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等一系列特点,因此构建一种“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