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包虫病的认识
2022-02-27杨国丽
杨国丽
包虫病也称为棘球蚴病,严重威胁动物的健康,包虫病寄生虫是指棘球绦虫,是由猪、牛、羊等动物的肺脏、肝脏和其他器官中的棘球绦虫侵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病,呈地方性流行,被称为地方性寄生虫病。棘球蚴体积大活动力强,它所寄生部位的周围器官组织易继发感染,从而造成技能障碍和损伤。棘球蚴的蚴囊的破裂能导致动物过敏和死亡。该病在羊群中发病率较其他动物高,因为猪、牛、羊等偶蹄兽是棘球蚴的最佳中间宿主,犬科动物(狗、狼、狐狸等)是终末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终末宿主的小肠上段(肠绒毛基部隐窝内)。蝇类是本病的机械传播者。棘球绦虫的虫卵会随着动物排便排出体外,从而污染牧场的土地、水源等环境,卵中含有棘球蚴,牛、羊只在饮水过程中将病原体带入体内,通过肠壁黏膜进入血管中,随血液流动到达组织器官。病初不易察觉,等到一定程度发病,已经有大量的棘球蚴存在各个器官中并造成大面积的损害。除了肺脏和肝脏外,脑、脾、肾等也发现过棘球蚴。
已知世界上有4种,分别是细粒棘球绦虫(单房型包虫病)、多房棘球绦虫(泡球蚴病)、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其形态、宿主和分布也不相同,其中细粒棘球绦蟲最常见,我国大部分以多房棘球绦虫为主。呈地方性流行,被称为地方性寄生虫病。人类发病以牧民和农民居多,主要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和四川等牧区。
虫体淡红色,10~50厘米长,成熟体节7毫米长,宽约2毫米,每个成熟的节片都有雌雄生殖器官,开口于体节两侧。细粒棘球绦虫必须依赖两种哺乳动物宿主才能完成完整的生活周期,中间宿主食入虫卵或孕节后,卵内的六钩蚴孵出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器官发育成棘球蚴,棘球蚴在人体内能存活长达40年之久,原头蚴可发育成百万枚,每个原头蚴到达终末宿主后都能发育成一条成虫。从感染到发育成熟排出卵或孕节6~8周,成虫的寿命只有五六个月。
感染后的牛、羊只消瘦,体重减轻,毛发倒立,坐立不起,如果是肝脏感染包虫病还会脱落羊毛,羊只进食量下降或绝食。包虫在体内增多后,羊只的侧腹部会胀大,人感染大多在肝脏的右叶,囊肿处叩打有震颤,肝功能大致正常,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颠倒,肝质地变硬,呈浸润性增殖,类似恶性肿瘤,肝部棘球蚴可通过淋巴和血路转移到肺部和脑部,所以又称为恶性包虫病;如果是肺部感染包虫病,羊只会咳嗽、咯血、躺卧,肺局部半浊音,叩诊疼痛,人感染X光检查发现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囊肿破裂可形成液气胸,如果囊肿破入支气管,经咳嗽咳出囊液可自愈,本病须防止大量囊液溢出引起窒息;如果脑部感染包虫病,羊只会出现转圈和盲目走动的现象,人感染脑包虫病发病率低,儿童居多,可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动物剖检可见虫体寄生在牛、羊的肺部和肝脏部位,大多以无色透明的囊泡形式存在,囊泡大小不一,其内膜具有很多头节的生发囊,羊的内脏感染后表面凹凸不平,肺部的棘球蚴囊泡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或脓液。
也有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对羊包虫病的优化防治工作还是需要靠诊断,诊断的主要手段是超生检查和X光诊断,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动物的成活率。根治本病以手术效果最好,药物治疗一样用苯并咪唑(驱虫作用)联合使用阿苯达唑,动物用吡喹酮。
人主要是该病的受害者,主要是要注意生活和饮食的卫生,不吃生肉或未熟透的食物。养殖环节主要是预防感染源,阻断传播链,有效保证饲喂环节,也就能保证家畜的感染风险,
首先确保牧场的环境质量,是未发生过包虫病的,同时,饮水安全要有保证,不明来源的水,被污染的水源不要给家畜使用,其次是治疗要得当,定期驱虫,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和消毒,对病死动物严格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尤其是羊场)不要养犬,往往养殖户养羊还养犬,用犬帮助主人圈羊,无形中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