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甜瓜细菌病为害特点及其绿色防治措施

2022-02-27刘坤

新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甜瓜

刘坤

摘要:本文调查了西甜瓜的细菌病为害特点,果实发病,病害难以控制,因此,绿色防治措施是预防该病害的主要途径。提出了择优选种、合理开展田间管理、绿色农业防治、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为西甜瓜细菌病为害特点及绿色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甜瓜;细菌病;绿色防治

我国作为西甜瓜世界生产与消费大国,栽培时间较长、种植区域广泛、形式多样、种类及资源丰富,是我国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之一。由于从国外流入的西甜瓜细菌病,对西甜瓜的生长及产量受到了影响,导致西甜瓜种植业遇到了巨大挑战。因此,推广普及细菌病绿色防治措施,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推动西甜瓜产业的健康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充分发挥综合服务作用,将设施西甜瓜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范围普及。

西甜瓜細菌病蔓延至其整个生长期,危害于幼苗、叶片、茎蔓与果实。在幼苗期间,子叶受到病菌侵袭,病斑沿叶脉呈现出水浸状,逐步扩散到叶基发展为暗绿色水渍状坏死病斑,导致倒伏率增高。在成株期间,真叶呈现水渍状斑点,伴随黄色晕圈,为受害初期。随着湿度增加,病斑逐步发展,扩散至正背面并伴随白色菌脓溢出。若湿度减小,菌脓被白色发亮的薄膜所覆盖。果实受害初期,其表面呈现数个水渍状小病斑,颜色转为褐色并迅速扩大。果皮出现凹凸不平的裂纹。染病初期,果皮受影响,未受传染的果肉组织正常,但品质受到较大的影响。若病情扩散,病菌进一步侵害果肉,果肉呈现水浸状并危害种瓤,进而丧失其食用价值。

西甜瓜细菌病侵染的主要来源为种子携带病菌与病残体越冬,种子中病原菌存活时间较长,且抗逆能力较强。另外,有机肥料在未腐熟的条件下与带菌的土壤均为主要侵源。在自然环境下,远距离传播还包括嫁接苗与砧木;病菌的近距离传播为雨、风、灌溉水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与受伤部位侵入,种植人员操作不恰当造成交互感染等情况。细菌病在湿度大和高温的环境下,易大量繁殖并扩散。

3.1 择优选种

择优选用抗病品种是西甜瓜细菌病综合防治中最高效、经济、简便的方法。不同品种对抗细菌性差异较大,建议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种植。研究显示,颜色深、果皮硬的三倍体西瓜抗病效果优于浅绿色的二倍体抗病。对种子消毒处理,通过降低种子带菌率有效预防该病害。对种子消毒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播种前,在阳光下暴晒种子,通过紫外线将所携带的病原菌消灭。也可浸泡在温水中,保持搅拌的状态,使种子自然冷却后播种。或者将种子浸泡于19%盐酸中15分钟,待彻底水洗后进行催芽播种。

3.2 农业防治

留种田应选择气候干燥、平整、地势高,不易形成积水未发现细菌病的田地。温度高与湿度大是细菌病暴发与流行的主要因素。通过田间管理,及时调整控制高温与高度是减轻细菌病害的重要举措。发病或疑似发病田采用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的形式播种。通过苗期嫁接,以提高西甜瓜细菌病害抗性。为了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土中病害残留,在移栽之前进行深耕晒土。优化田间排水灌溉系统,滴灌与漫灌均可采用,严禁喷灌与傍晚灌水;保持排水沟畅通,防止田间积水合理安排植株密度、整枝压蔓,保持叶片之间的痛风性及透光率,若出现病害,及时将病株、病果与并间杂草彻底清除,避免交叉为害。植株露水未与潮湿的天气尽量避免进行农事操作,并及时对农具进行消毒处理。

3.3 药剂防治

对西甜瓜细菌病害开展定期调查,及时关注植株上出现的细微变化。对于西甜瓜的早期防治,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对种子的出芽、出苗率、发病率的影响程度不同。200微克/毫升恩诺沙星处理15分钟对西甜瓜种子出芽未产生影响,出芽率提高至90%。盐酸处理过的种子发病率极低,但出苗较晚。72%农用硫酸链霉素、90%新植霉素对种子出苗无影响。细菌病西甜瓜细菌病使用各种铜制剂,46.1%氢氧化铜颗粒(可杀得)1000~12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消菌灵)15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800~1000倍液施以喷雾防治,每隔1周喷施1次,持续防治3~4次。

猜你喜欢

西甜瓜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锦绣大地瓜飘香
西甜瓜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智慧农业下西甜瓜产业技术发展与展望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戴照义:心系万千瓜农,义满天下人间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陕西·蒲城西甜瓜产值突破10亿元
广西·举办第十届八桂田园西甜瓜品鉴活动
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