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新生儿脐炎
2022-02-26李荣博
李荣博
在新生儿围生期,脐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性的并发症,大多数是因院内感染或者错误护理方式所致。该病症属于结扎剪断新生儿脐带时,受到厌氧菌侵入脐部而引发的炎症。在临床中,新生儿脐炎的主要表现为脐部脓性分泌物或者臭味黏液,脐窝周围会出现皮肤红肿,严重时会导致新生儿食欲不足、发热等问题,甚至引发败血症。下面针对新生儿脐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新生儿脐炎发生的原因
脐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断脐或出生后对脐端处理不当,以及尿布替换不勤,未及时清理排泄物,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下,导致细菌从脐残端侵入并繁殖,引起炎症表现。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并且,机体被细菌侵入也会引起疾病。
新生儿脐炎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保证新生儿身体清洁,每日洗澡一次;洗澡时需要避免污水对脐部造成污染,洗澡后及时更换衬衣。勤换尿布,避免尿布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覆盖,否则尿液很容易对脐部造成感染。医护人员将脐纱取下后,不需要再包裹纱布,也不需要使用厚塑料布重新盖上,或者使用胶布粘上,以免滋生细菌而导致脐炎。此外,需要保证选择的母婴用品,须符合新生儿规格,避免交叉使用。
消毒处理
使用5%的聚维酮碘对新生儿脐周部位进行消毒,然后在脐带根部使用脐圈结扎,将脐带在距离结扎位置的1 cm处剪掉,将脐带中的血液完全去除,使用5%的碘伏对切口处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断面。对脐带的断面和脐轮周围使用5%的碘伏进行消毒。1日后,将脐部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保证脐带能够自然干燥脱落。母婴同室时,病房需保持安静和整洁,以保证产妇和婴儿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有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每日通风两次,通风的时间大约在15~30 min。保证病房能够每日使用空气机进行两次消毒,每次消毒时间在1 h左右。每月做病房空气培养一次,每月对物体表面、消毒剂和医护人员的手部进行微生物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保持地面洁净,每日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者1:2000的健之素消毒液进行2次拖地。喂奶前后、换尿布前后,都需要提醒产妇及家属进行消毒。护理时,需要剪短指甲,以免抓伤新生儿,或者将细菌传递给新生儿。母婴出院后,需要消毒床单。鉴于脐炎主要出现在断脐时,所以在脐带脱落前,护理人员要进行严格护理,执行无菌操作,强调规范化操作。在新生儿出生24 h后,将脐带卷翻开,让脐残端暴露在空气中干燥;待自然脱落后,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将脐带残根沿脐轮廓剪去用3%碘酒烧灼止血,脐轮周围皮肤用25%酒精消毒;无菌棉片压迫脐部,脐带卷固定,观察30 min脐部有无出血。如无出血,24 h后解开,每日一次用络合碘消毒;若有出血现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一起查找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止血处理。
二次脐护理
在脐带根部稳固结扎脐带的扎脐环,然后在距离0.5 cm左右的脐轮环套处离断脐带,将内部残留的血液全部挤出;结扎残端脐带的出血位置,将育脐带套在脐带气芯门位置,每日定时更换,仔细检查脐部的生长情况。注意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换受污染的育脐带,同时检查脐带的干燥情况。皮肤暴露后,根据干燥的情况,考虑新生儿是否需要接受二次断脐护理。如果能够接受断脐,那么就需要将不能受压迫处位置的脐带提起,并远离气门芯,向上牵引,保证同腹壁呈30°夹角;将脐带残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剪断,并进行消毒,贴上脐贴,将脐带在1日后完全暴露。新生儿出院前,对家属进行積极的训练指导,保证其能够掌握详细的脐带消毒方案,育脐带需要保证每两日更换一次,待脐壁自动干燥脱落。另外,积极展开监护宣教,保证家属能够掌握脐炎预防和脐带出血的预防方案。
母乳喂养指导
产妇住院后,责任护士有必要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能够正确认识到早吮吸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产后需要保证新生儿对母亲的乳房进行吮吸,保证其能尽早获得充足的乳汁,这对提高免疫力很有帮助,从而减少脐炎的发生率。
加强母婴同室管理
责任护士需要向家属和产妇反复宣传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充分建立以新生儿为主体的护理干预,减少探视人员。在冬天,外来探视的人员需要避免和新生儿紧密接触,以免外部冷空气侵袭发生新生儿感染。对存在传染病的孕妇,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积极采取消毒隔离方案。
家庭指导
由于新生儿的生理器官不成熟,免疫力低,防御疾病能力差,需要对家长护理进行科学指导,以正确方法对新生儿脐炎进行规范化的护理。尤其对早产儿、高危儿,应加强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脐带是母体为胎儿供养营养和排泄的必经之道。从脐带根部结扎、剪断到脐带残端自动脱落,一般需要7~10 d。此期间发生新生儿脐炎,原因是断脐时或之后护理不当,脐残端被污染,受到细菌入侵、繁殖。因此,在临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脐炎发生,确保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