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及其培育

2022-02-26刘丙元

广东青年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时代政治

刘丙元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高校要担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指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其实已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提供了明确定位。要培养“时代新人”,教育者需要明悉“时代新人”的素养结构及其内容,才能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也唯有如此,教育方案才能更具实效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时代新人”要有道德情操、高超本领等多种素养,但从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角度来看,政治素养在“时代新人”的素养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厘清政治素养对于“时代新人”的发展意义及其基本结构,对于高校设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有效培养“时代新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治素养是“时代新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时代新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既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履行己之使命的基本指引,也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一深刻论断转化成青年个人成长行动的具体努力方向。但无论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还是青年个人成长的目标,政治素养作为“时代新人”所应具备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素养之一,最具现实指导意义。政治素养既是新时代青年个人发展的基本修养内容,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足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民族复兴需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意味着标示时代发展的方向,同时更意味着担当时代使命,与时代脉搏共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当代中国人民最核心的时代主题,它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和时代追求,也是中华民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的自觉担当的过程。复兴之路描绘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也必定充满艰难困苦,需要中国人民继续不断开拓创新的征程,因而它需要“时代新人”的接续担当与作为。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1]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此论断进行了更为具体形象的阐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2]2022年5月4日《人民日报》以“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为题的社论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3]以上论断既阐明了民族复兴之于青年成长的时代和历史意义,更蕴含了对新时代青年争做“时代新人”、接续担当奋斗的热切期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培养“时代新人”,就是使民族复兴拥有强大力量;而时代新人要成为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有担当”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4]民族复兴需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青年敢于担当也才能成为“时代新人”。担当,使“时代新人”成为可依靠的力量;有担当,才能使“时代新人”成为值得托付的人。

(二)青年对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首先是政治担当

如果说担当是民族复兴进程对“时代新人”的基本历史要求,那么政治担当就是这一大任担当中的首要内容。因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不仅是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理想和追求,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中国人的民生福祉。可以说,民族复兴是当前党和国家、民族的最大政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时代新人”的成长来说意义重大。其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时代新人”的政治责任。因为这一政治责任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这也是“时代新人”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基本政治觉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5]其二,只有政治担当才会使“时代新人”把自己的成长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才会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时代新人”的时代性力量才会在此过程中得以确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6]因此,“时代新人”只有首先做到政治担当,才能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政治责任,强化自己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紧密关系,由此才会有更为强烈的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内心坚定和行动自觉。

(三)实现政治担当需要青年人具备的政治素养

正如民族复兴前进征程中需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要求奋斗者具备开拓创新的基本本领一样,实现政治担当亦需要“时代新人”具备能在复杂历史进程中与各种困难、阻力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素养。所谓政治素养,即指“时代新人”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锻炼,在政治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要求在“时代新人”身上的特定品质体现。《汉书·李寻传》中有“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之说。于“时代新人”而言,不具备这种政治素养,同样难堪时代重任。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时代新人”是否值得托付,是否能够为可靠的事业接班人,首要考察的自然是其是否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时代新人”在民族复兴这一综合政治进程中能不能担当,除具有建设事业的本领之外,更要看其能否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相统一的清晰而稳定的政治取向。政治素养是“时代新人”实现政治担当的心理基础,也是其在新时代的开拓创新过程中能够初心不改、得以始终的基本精神保障。它不仅涉及“时代新人”对自己的时代使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复兴的政治意蕴的认识程度,更关系到“时代新人”在时代进程中履职尽责、进行担当的实践程度。有学者指出:“现代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塑造。”[7]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也是这一价值观的实践过程。政治素养则是整体价值观在“时代新人”身上最为基础的具体化的品质体现,它既是保障“时代新人”担当作为的基本精神力量,也是“时代新人”自觉行动实践的心理基础。

二、“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关键内容

政治素养具有复杂的结构,既包括特定的心理图式,也包括特定的行为实践模式;既表现为政治观念和情感,也表现为一种政治习惯。“时代新人”所应具备的政治素养其结构性内容当然也比较复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一)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根本

实践证明,凡是持续的一贯的政治行动,总是出于人们对特定的政治观点、原则、道路的坚定的信任,这种信任即表现为政治信念。政治信念越明确、越坚定,其政治行动越坚决、越彻底。政治信念缺乏或者不坚定,往往会导致政治行动失去方向甚至背离起初的政治原则、道路。因此,政治信念是激励人们采取政治行动的一种特殊的必备心理系统,是政治行动的精神力量来源,在个体政治素养结构中具有根本性地位。“时代新人”要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拥有并释放强大政治动力,必须坚定政治信念。事实上,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的青年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因为这样的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最有可能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奋斗不止的人。习近平对此有过意味深长的论述:“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8]那么,“时代新人”正确的政治信念所为何指?毋庸置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得以走出贫弱的正确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时代新人”须对此有坚定的信任感,并使之成为自己所应持守的政治信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明确的嘱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9]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便有了结构性根本,其他的政治素养要素的成长便有了逻辑依托和实践生长点。

(二)保持政治理性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关键

“时代新人”成长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0];从国内事业发展来看,我国各行各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无论是世界之大变局,还是国内之大变革,变即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政治领域概莫能外。青年人对新事物、新思想天生有着敏感性,新事物、新思想也往往对青年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时代新人”在此境遇中成长,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新事物、新思想的冲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既要做到政治敏感,更要保持政治理性,做到不为潮流所惑、不为纷杂所扰。所谓做到政治敏感,即“时代新人”能对正确的政治走向、对外来的政治侵扰保持必要的敏锐反应,唯有此,“时代新人”才能把准时代脉搏;所谓保持政治理性,即对政治是非、观念对错、事物的现象本质能进行正确的甄别、判断,保证基于政治信念的独立政治见解。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11]。可以说,保持政治理性是“时代新人”在政治成长中训练自己政治素养的关键。理性意味着对政治观念、原则、道路的独立的深刻思考和判断,同时也就意味着个体对政治观念、原则、道路的自觉选择。它既可使青年人的政治热情拥有深厚的心理基础而免于盲目,亦可使青年人的政治行为实践得到有效的调节和矫正。政治理性使“时代新人”的政治信念因为有了逻辑的支撑而变得更加坚定,使“时代新人”的政治情感因为有了理性的辩护而变得更加深沉,由此“时代新人”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行动才会更加自觉。

(三)高水平的政治行动力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核心

政治素养是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的统一体,知行合一也是判断一个年轻人政治素养水平的最终标准。事实上,政治素养最终表现为具体的行为实践模式。“时代新人”的政治担当,归根结底表现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对政治责任的承担,对政治路线的贯彻,对政治义务的履行等。概而言之,担当即自觉的行动。其实,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激励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习近平都在强调行动力之于政治担当的根本意义。行动力既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具体体现,亦是其政治素养的核心内容。政治理想信念、原则态度只有落实到自觉行动上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即通过个体的实践行动得以确证。因此,从本质上讲,政治行动力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在谈到青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谆谆教诲:“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2]可见,其对“时代新人”的行动力是非常看重的。其实,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真理的辩证统一原理,我们可以发现,积极的自觉的行动与“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13]“时代新人”的政治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行动来确证,同时积极的政治行动又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政治意识。因此,自觉行动既是表现和证明“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其政治素养的手段。从“政治担当”的角度来讲,自觉的政治行动则具有了特定的目标意义。由此,高水平的政治行动力也就构成了“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核心内容。

(四)卓越的政治领导力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落脚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建设和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新命题,预示着中国人民将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开辟人类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无论是国内新时代的建设,还是新时代的开拓,“时代新人”毋庸置疑都责无旁贷。事实上,这也是时代赋予“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这意味着,“时代新人”不仅要做建设者,更要做引领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用“时代新人”这一概念来诠释当代青年人成长方向的深刻寓意。“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14]青年人的群体特性决定了青年人所具有的潜质。但从现实意义上来看,青年能否“引风气之先”则取决于青年人所具备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15]。这是对“时代新人”的角色期待,也是一种政治要求。因为无论是“引风气之先”还是“做先锋”,都需要青年人基于正确的政治立场,走向正确的方向。而对于有别于一般青年人的“时代新人”而言,“引风气之先”“做先锋”则意味着“时代新人”要有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即“时代新人”不仅要在建设领域开拓创新,更要做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信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者,一个能以自身言行积极感召他人产生政治认同的示范者,一个处理政治关系的中国智慧的表达者,一个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话语模式的塑造者。当其能律己以及人,能奋斗且领群起时,“时代新人”就代表一个时代、引领一个时代。这是民族复兴对担任者之所期,也是复兴之民族的素养应有之义。它也应是“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落脚点。

三、如何提升“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总的来说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但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可以有效促进政治素养的形成。对于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言,其政治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更需要我们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强化“时代新人”的培养,也是社会尤其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有效提升“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高校需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政治素养目标指向性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关键课程。但必须指出的是,思政课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培养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目标,不仅取决于课程教学的设计,亦取决于课程教学活动指向政治素养具体性目标的精准和清晰程度。从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现状来看,近年来,高校在思政课怎么教、教什么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思政课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上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思政课教学所要形成的人才目标的规格定位过于宏观以致目标不够清晰,必然大大影响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指向性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政治素养是“时代新人”成长规格的结构性组成部分,有着具体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内容指向。如果要帮助“时代新人”形成政治素养,思政课首先就要明确通过教学能够形成哪种或哪些具体的素养,即教学的具体目标或学生的成长目标。这就如有学者指出的,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真正认识,必须在构成一切教育学现象的基本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之中加以研究。[16]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设计只有服务于具体目标,且目标指向精准,思政课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育人功能。因此,系统研究与分析“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结构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析出思政课需要且能够生成的素养内容,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中必须完成的前提性任务。即思政课要在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之前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搞清楚。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回答越清晰,意味着对要培养的人的素养清单罗列得越具体,而素养清单越具体,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指向性也就越强,由此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具体政治素养的目的才会在最大可能程度上实现。

(二)注重“时代新人”政治思维习惯的训练

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选择,政治信仰、政治观念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要形成特定的政治思维方式。当特定的政治思维方式成为了人的思维习惯,政治思维也就成为了人的政治素养的一部分,并进一步促进高水平政治素养的形成。也就是说,特定的政治思维习惯是形成特定政治素养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因此,高校提升“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要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维习惯的训练。青年时期是人的思维活跃期,但也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能否受到科学政治思维方法的训练,不仅关系到“时代新人”正确的政治思维习惯的养成,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其政治素养形成的水平,影响到“时代新人”政治成长的高度。那么,“时代新人”需要养成什么样的政治思维习惯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17]这可看作是对“时代新人”所要养成的政治思维习惯具体内容的指南。学会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可使“时代新人”正确地洞悉和把握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规律及其实质;学会系统地、创新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可助“时代新人”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并走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政治思维习惯的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案。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生政治思维习惯形成规律和针对性训练方案的研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政治思维训练方面的优势,把课程作业、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作为政治思维训练的具体抓手。尤其要注意的是,既然思维活动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对象,那么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实际案例的学、练相融的教学方式就是政治思维习惯训练的最有效方式。事实上,离开具体问题的探讨,既不能激起人的思考欲望,也不能增长人的思维能力。政治思维训练概莫能外。

(三)强化学生政治生活实践的历练

政治行为模式是政治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且政治意识、政治情感等最终表现在行为上,同时,外在行为的训练又可对政治意识等内在心理状态起到强化作用。因此,高校通过创设政治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政治参与、政治实践、政治表达的平台和机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其实,政治生活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学习过程,对于“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养成具有关键作用。有研究认为,参与式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参与“消除了大脑的活动和具体活动之间、沉思和投入之间、抽象和经验之间的分裂;人、行动和世界是与所有的思想、言语、识知和学习紧密不可分的”。[18]就“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形成来说,同样符合这一规律。参与政治生活,在实践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不仅可以增强“时代新人”的政治生活实践能力,形成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其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也可以帮助其纠正不当的政治意识。因此,高校应在青年学生政治实践平台、路径、载体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和针对性的教育设计,为青年学生的政治实践参与提供资源支持,鼓励其在政治实践参与过程中积极表达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以此对其进行政治实践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另外,强化政治生活实践历练还可以增强学生表达政治意识的自觉,促使其更积极地关注社会政治生活,融入社会政治生活。当然,通过政治生活实践还可有效检验“时代新人”政治素养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并由此及时发现高校在“时代新人”政治素养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本质上讲,政治素养本身就是服务于政治生活实践的,其可表现于政治生活实践,也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与发展。高校为青年学生营造出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实践环境,以及让学生参与其中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水平。所以高校需围绕如何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这一问题,精心研究设计实践教育体系,为青年学生提供多样化、多类型、多方面的政治生活实践内容和充分的政治表达机会,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存在感、参与感,以培养其全面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行动自觉。

(四)构建丰富而有效的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不仅是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内化的过程,也是“时代新人”的身份建构过程。所谓身份建构,即青年学生对自己进行一系列自我定义,并对自我建构进行不断修正的过程。“时代新人”是青年学生在对这一身份产生认同过程中自然把它作为自己的定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青年学生不断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的一种自我教育过程。而自我教育意识越强烈,主体主动进行身份建构的意识就越强。因此,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构建丰富而有效的自我教育体系,充分调动青年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时代新人”的身份和素养引导其进行自我定义,激发其自我教育意识,以此促进其面向“时代新人”的身份建构。强化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或者在校园内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使其处于社会生活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其把握社会生活的利益本质并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当他们能把对社会生活利益根本内容的认识和情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统一起来时,当他们意识到只有自己去行动、去担当才能维系这种统一关系时,他们就会努力地、自觉地去表述自己的这种认识和情感,由此,他们的政治素养也就在形成,他们对“时代新人”身份认同感也就在形成。当青年学生在按照“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要求对自我建构进行不断修正时,就是在自觉表达对“时代新人”的身份追求。当然,“表达必须被看做是相对来说非动机、非目的的,有别于具有动机和目标的应对”,[19]所以“当人们是自在的自己时,往往会出现表达性行为”。[20]而自我教育,就是引导青年学生把成为“时代新人”作为自我实现的目标,把增长政治才干内化为自我成长的需要,激发其进行自我身份建构和有目标性的成长的过程。所以,自我教育最能使青年学生实现自在的自己,也最能促使其自觉表达自己的政治素养,自觉建构和修正自己的政治素养,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之,培养“时代新人”是对高校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时代新人”的培养效果,不仅取决于高校在培养“时代新人”的方法论方面的科学和创新程度,更取决于高校对“时代新人”的具体素养指标,尤其是政治素养内容及其结构的准确把握,而后者较之前者更具前提性意义。事实上,素养指标是关系到宏观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的关键性环节,只有通过它才能把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毋庸置疑,对“时代新人”的素养指标越明确,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就越具针对性,而这样的方案也就越科学而有效。对“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及其他素养要求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也必然更有助于推动高校将“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