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政治的视角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
2022-02-26海泽龙
海泽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组成及未来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对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尤其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成为中国学界需要认真对待和付出努力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政治学研究“中国特色”的重要抓手之一。基于尚处在发展阶段中的青年政治学理论,(1)参见海泽龙:《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年版。本文尝试从青年政治视角探讨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有关青年政治及青年政治学的学术讨论,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范式转变中的青年政治
(一)范式转变中的青年角色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深入、全球化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拓展,用来认知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研究范式亦即政治学(包括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各类分析框架也逐渐随之发生深刻转变。范式转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范式为理论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1],意味着政治学的新理论、新领域、新研究方法的不断涌现。“观念的东西不外是引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一种理论要想被接受为一个范式,必须强于其竞争对手,但其并无必要解释,事实上也“从来没有解释所有它可能遇到的事实。”[3]
新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变化[4];与之相伴,网络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5]。作为网络的主要用户和受众,借助微博、微信、QQ以及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虚拟世界“无形的手”,现实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群体的各类诉求、关注、好恶,较之以往被迅速放大,广泛渗透到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息网络这种信息传播新方式所引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迁,并非仅局限于传递的信息内容,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该传播新方式定义诸多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来源、信息存在的预警,从而深刻影响各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这种从青年个体到青年群体的力量汇聚,其联络与组织虽然更多发生在虚拟空间,但其“蝴蝶效应”却往往立竿见影,并能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实社会发展,其政治作用不可小觑。[6]青年群体也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动政治发展、维持政治秩序与社会稳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7]。与此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迅速融入世界并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国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出自身的声音,赢得不同国家和地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国际社会同样需要及时、准确地倾听中国、认识中国。
有鉴于此,基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与中国特色政治理论的需要,推进研究范式转变与理论体系创新,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8]在此过程中,作为中国学者在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领域的有益探索,也作为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系统性研究范式,青年政治学随着国内外形势与时代发展而逐步得以创建、发展并充实完善。
(二)范畴厘清中的青年概念
“青年”的概念是青年政治学的基础要素和重要前提。“青年”概念“具有确定的含义,不能似是而非,飘忽不定”[9]。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概念正式确立于19世纪。此前,世界各国各民族对年轻人均有各自不同的界定。
历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修辞学》中曾将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青年、成熟期、老年[10]。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及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作为打破原有封建等级桎梏、代表正义与热情的新生社会力量,青年群体的时代价值逐步显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曾出现过“青年德国”“青年波兰”“青年意大利”等推动所在国家和地区政治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政治组织。19世纪欧洲宗教界创建“基督教青年会”以来,“青年”一词正式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在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人生分为少年(相当于今天的“青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2)《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进入封建社会,“青年”作为年龄阶段开始得到承认。汉代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文献中,就有用“少年”描述人的青年期。“青年”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唐代中期,宋元时已被相当普遍地使用。在民间习俗与文学作品中,“青年”“后生”“郎”等常用来称呼较为年轻的成年人。鸦片战争后,包括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仁人志士纷纷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之路。当时“青年”“少年”处于概念混同状态,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就有此现象。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运动爆发,青年民众作为朝气蓬勃、爱国、进步的社会力量,广为各界民众认知与认可,“青年”一词随之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后来还设立了“五四青年节”。
鉴于“青年”界定的本质是年龄,将其概念化成“与年龄相关的过程”最有用[11]。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对“青年”没有各方均认可的统一标准,但年龄是“最关键因素[12]”也是学界及社会“分辨青年”的主要标准[13]。我国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权威划分,认定“青年”年龄是“14-35岁”[14]。联合国虽然将“青年”年龄界定为15-24岁,但也指出:“青年”在不同社会中存在差异,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一直在变化。[15]
对此,参考我国权威部门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青年”的常用划分,考虑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人均寿命的逐步延长,考虑到学术研究的现实与发展空间,青年政治学将“青年”界定为:14-40岁。需要说明的是,青年政治学界定的“青年”年龄下限即14岁,是参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年龄下限,以及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对“青年”权威划分的下限,同时也是比较接近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关“青年”年龄划分下限;“青年”年龄上限是40岁,虽然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的“35岁”年龄上限提高了5岁,但在现实中也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青年”年龄上限吻合。就“青年”的年龄上限而言,其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青年政治学所要涉及的相关国家和地区中,有关欧美地区的年龄统计与划分情况(40岁是年龄统计的界限标准之一),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而引发“青年”年龄上限“上调”等实际状况。这种“青年”年龄的划分,可使其年龄上限与国际接轨,并将国内和国际、现实基础与未来空间有效结合,增强其“青年”范畴界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广泛性,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年政治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三)网络时代中的青年政治
进入网络社会以来,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和占据优势的社会族群[16],依托网络与智能手机,青年民众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17],青年政治的作用与意义也随之不断“水涨船高”。[18]
第一,青年政治具有现实性。青年群体是当代各国社会的重要组成,其所占各地总体人口的比例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区隔,但青年群体对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利益诉求较为强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与社会稳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我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9];而在国外,因青年民众在内的各国民众投票弃权率长期居高不下,使西方国家标榜的代议制民主形成空前危机[20],因青年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运动也此起彼伏。
第二,青年政治具有综合性。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青年群体不单影响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还会影响相关的政治关系。青年民众会在家庭中对上影响父母及长辈,对下影响晚辈的成长。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言行、价值观念等,也会通过现实社会(线下)与虚拟空间(线上)的各类交流,影响身边的亲友、同学、同事等,以及数量更多、范围更大、距离更远的民众,发生所谓“朋辈效应”[21]或“蝴蝶效应”。
第三,青年政治具有潜在性。青年群体也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未来社会建设与政治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目前年龄在14-40岁的青年群体,其累积的各类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政治情感、价值观念,会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财富的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逐步成为未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的生力军乃至主导性力量,其对各国政治发展的作用将大大提升。
二、青年政治学的视角与方法
(一)青年政治学的概念
顾名思义,“青年政治学”可以简单或通俗地理解为专项研究“青年政治”的学说、理论或者学科。
基于青年时期(14-40岁)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人生阶段,青年民众数量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人口总量中占据重要比例,青年群体在所在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兼顾现实与未来发展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青年政治”作为青年政治学的特有概念,实际也基本厘清了青年政治学研究的总体范畴。基于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的主要观点及其概念范畴的周延性、确定性、本质性[22],也基于青年政治学自身的研究需要与研究侧重,不难看出“青年政治”的两个主要特征:(1)作为“政治”的重要部分,“青年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所影响的“上层建筑”对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基础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影响;(2)“青年政治”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成员中占据重要比例的青年群体所代表的各种社会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的集中体现,及其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各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鉴于此,“青年政治学”就是专项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的政治作用、政治诉求,以及青年民众围绕国家政权开展的各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学说[23]。作为政治学不断细化、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汇的产物,青年政治学是一个尚处于创建阶段的政治学分支。较之经过近百年发展的国际政治学等“参天大树”,青年政治学只能算“幼苗”,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
就学科及其发展而言,通常都是“以知识的分门别类为基点[24]”,而且都是“长”出来的,即在某一领域对知识的认知累积达到了一定程度[25]。青年政治学同样面临类似境遇,毕竟一门学科在其未成“学”(科) 之前,总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是诸多感性认识或部分理性知识的杂合;而一旦成“学”(科) ,它就成为由不同但却紧密相连、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组成的知识系统[26]。
尚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政治学与已有的青年学(或称青年社会学),存在重要区隔[27]。青年政治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简而言之就是“青年政治”),注重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其探索目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群体及其地位、作用为中心,以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析为基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手段。就理论或学科发展而言,当人们开始涉足某个新兴领域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愿望或目的,很少甚至根本不会去“分析历史事实和研究方法”[28]。除了同其他理论与学科成长一样需经历时间检验,青年政治学也要不断“抛砖引玉”,面对来自理论及学科的内部与外部有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质疑及批判。这种往复与磨练的过程,实际也是青年政治学及其专家学者的成长之路,更是不断从青年政治的视角认识青年和研究青年的自觉要求与内在逻辑。
(二)青年政治学的历史
鉴于“修齐治平”学说在中国长期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并未形成较为独立、自成体系的政治学,以政治学为基础的青年政治学自然无从谈起。西方社会则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初步建立了政治学。近代以来,政治学一直是法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之外的重要独立学科,在西方知名学者辈出且流派众多。[29]
较之西方,中国的政治学科进入20世纪才逐步建立并发展。1899年9月,成立不到一年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即开设政治专门讲堂,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帷幕也从此拉开。[30]21世纪以来,基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与政治学学科建设现实,同时也因西方政治理论无法完全解释与解决诸多世界政治问题,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有关“中国特色”的命题、呼吁与倡议应运而生。[31]无论是“中国特色”还是“中国学派”,实际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化”[32],实际也涉及到政治学及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33]。在此背景下,因网络广泛应用与智能手机普及而政治作用日益凸显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也被纳入中国政治学者视野。
作为中国学者对政治学“原创性”“系统性”有益探索(3)参见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王中原 郭苏建:《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40年:历程、挑战与前景》,载《学术月刊》,2018年第12期。的有机组成,狭义而言即青年政治学作为研究范式,尚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广义来说,青年政治学是对青年群体的专项研究,包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共青团及对青年政治运动、青年政治参与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参照国外与国内的政治学发展历程,秉承“抛砖引玉”精神,从“中国视角”出发,尝试在相关研究与探讨中不断积淀“中国学派”、阐释“中国模式”,青年政治学可划分为不同时期。[34]
第一,青年政治的缓慢成长期:1919-1948年。以五四运动为标志,青年以及青年政治的社会作用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可。与此同时,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各国民众的美好期望。
第二,青年政治的稳步成长期:1949-2007年。在国内,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及青年政治日益转入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进程。在国外,青年及青年政治以社会运动及政治变革等形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挥着特殊影响。[35]
第三,青年政治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至今。2008年的中国,以青年民众为主力的志愿者将其美好青春的形象储存进社会记忆,该年也被视为中国“志愿者元年”[36]。在国外,因美国次贷危机及欧洲金融危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通过各类社会运动及互联网络,不断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局势。[37]
(三)青年政治学的现实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因网络信息交流和人员物资交往日益频密而成为“地球村”,“国际政治国内化”与“国内政治国际化”双向互动、互相影响成为重要的政治态势,社会个体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38]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穿透了原有的政府信息垄断屏障,使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治理理念也受到冲击。作为网络的主要用户和最为活跃的受众,以微博、微信、QQ以及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为平台,借助虚拟世界“无形的手”,青年群体的政治偏好、政治参与已逐步渗透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中,成为推动政治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其自身具备的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则不断显现。现实社会中,如美国“占领华尔街”、中东北非阿拉伯社会剧变等社会运动,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冲击;2020年5月以来因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国引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反种族歧视运动,其游行和示威在同年6月初曾迅速蔓延至美国50个州的大约140个城市。[39]
综合而言,从中东到欧洲(如叙利亚、英国),从美国到南亚,以青年群体为先锋和主力的游行示威、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引发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动荡,对地区稳定和国际格局也形成冲击。在此背景下,青年议题及青年政治也日益受到学术界、政界以及国际社会不同程度的关注。联合国曾于2018年专项制定了《青年2030:联合国青年战略》[40],我国政府也于2022年4月就青年问题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41],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与此同时,相关机构还就“国际青年发展指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42]
鉴于此,2017年9月,《青年政治学》作为一门本科课程规划建立,相关论著、教材也陆续出版。参考国际政治学等政治学理论与学科的发展经验,我国高等院校开设青年政治学相关课程对于推广和充实学科内容、推动学科建设、培养学科人才十分必要,一定程度也是“中国特色”的有益尝试。“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4)参见《庄子·内篇·人间世》。。
(四)青年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是“一套有机的逻辑关系对客观现象做出的系统解释”,作为解决理论相关问题的手段,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工具、技术、推理、设计、调查、分类、综合、计算、收集信息等[43],也包括若干跨学科的研究方法[44]。这些研究方法,吸收国外与国内政治学研究的各类资料、案例、方法的优点和长处(如“双重阅读”[45]),将不断推动国内外各界学者从青年政治视角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同时,因应中国政治学自主自强的“大势所趋”[46],也可通过研究范式的创新,尝试不断从“中国视角”出发,阐释“中国模式”[47]内涵,展现“中国气度”风貌,累积“中国学派”[48]基础,拓展“中国声音”影响。青年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历史分析法。该方法主要以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历史资料为依据,注重青年及青年政治在政治发展史和政治思想史的描述。基于研究青年政治观念和青年政治事件,历史分析法尝试阐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现象背后蕴藏的规律,从纵向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现象及其变化。该方法常用于青年政治思想演变、青年政治事件变化等,阐释青年政治历史演变的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一些青年政治事件与青年政治人物并不完全符合现代意义的青年政治标准,需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此类事件和人物。
第二,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政治事务,就其历史背景、现实环境、主题诉求、社会影响等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同之处与主要差异,揭示其内在规律。也可将阐释与认知某个青年政治事件的不同理论、不同视角及不同维度等进行比较。如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对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立场。[49]该研究方法通常可细分为青年政治事务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青年政治事务的相同点比较与差异点比较。
第三,定量分析法。随着社会数据的长期积累和系统搜集,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变得日益普遍和重要”[50]。定量分析法是用诸多数据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事件的参与人数、社会影响等,以及分析与青年政治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进而通过量化处理,推导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就结果而言,定量分析常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的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解释,增强诠释青年政治内在规律及特点的“说服力”与“规律性”。[51]
第四,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是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历史事件回顾等,获得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相关的研究资料,并用非量化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作为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相关方法论基础的价值判断,该方法常用于定性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事件的性质(进步还是保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还是阻碍)、青年民众的政治诉求(合理还是不合理)等,需要运用主观判断来分析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52]
第五,案例分析法。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典型案例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尝试总结归纳青年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相关发展趋势。基于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案例分析法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典型案例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方式、发生背景、具体效果等进行探讨。就典型案例选择抑或涉及范围而言,可以用“古今中外”概括——所谓“古今”即纵向而言,青年政治的典型案例,既涉及现当代,也涉及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谓“中外”即横向来说,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各类青年政治典型案例均可涵盖其中。
三、青年政治学的研究主题
(一)青年政治学研究主题的逻辑关联与“中国特色”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53]”参考常见的政治学研究主题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就尚处于不断发展中的青年政治学而言,其研究主题和不同国家与地区社会生活涉及的“青年政治”具体外延形态及各类现实问题密切关联,亦即从青年政治视角认识青年、研究青年。这种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基于中国自身学术资源与政治认知的知识体系构建,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学研究“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对此,根据自身研究目标与研究重点的现实需要,青年政治学的研究主题可确定为:青年政治参与、青年政治体系、青年政治心理、青年政治思想、青年政治社会化、青年政治发展、青年政治与世界未来等。(5)参见海泽龙:《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年版。这些研究主题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实而未来”的内在逻辑关系,相互独立成篇,但彼此又相辅相成、密切关联。
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的日常表现,需要首先研究社会各界较为熟悉的作为鲜明的“表象”、浅层的主题即“青年政治参与”,其主要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对于共同利益或共同感兴趣议题的主张和行为,包括关注时事新闻以及参与不同级别的选举投票、参政议政等活动。紧随其后的是与之紧密相关的“青年政治体系”,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所在的国家及其政治体系,这也是青年民众相关政治作用、政治关系得以发挥的重要依托。
在上述“表象”之后,则是青年民众自身蕴含着的“青年政治心理”,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对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各类政治关系、政治现象、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的心理反应与态度。进而则是较之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青年政治思想”,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作为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政治思辨及政治认知等诸多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观点、判断和见解。
紧随其后的则是更为宏大叙事的“青年政治社会化”与“青年政治发展”。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学习政治知识、累积政治素养的过程,也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青年政治社会化”本身是学习政治知识和传承政治文化的统一。就“青年政治发展”而言,青年民众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活力和革命激情的社会群体,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发展密切关联。
基于总结青年政治与当代世界、中国复兴的关联,展望“青年政治与世界未来”,其涉及作为世界各国社会的重要组成、网络时代的重要用户,以及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年民众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也与中国复兴紧密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青年政治及青年政治学自身依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阶段,从青年政治视角认识青年、研究青年,体现其“中国特色”,难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家之言”。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实际也是青年政治及青年政治学自身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二)青年政治学研究主题的内容概况
就青年政治学相关研究主题的内容概况而言,其同样注重基于“中国视角”,探讨和研究如何从青年政治视角认识青年、研究青年,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研究过程、案例选择、规律总结、概念定义等不同环节逐步体现“中国特色”。青年政治学研究主题的内容概况如下:
第一,青年政治参与。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参与的基础概念。政治参与的概念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参与的定义、途径、类型、基本条件。就空间而言,基于虚拟空间的青年政治参与随网络的广泛应用逐渐增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政治参与可划分为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类型,其途径包括选举投票、政治结社、政治集会、游行示威、暴力活动等。(2)青年政治参与的作用与发展方向。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与社会价值,青年政治参与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展望。青年政治参与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参与成熟程度、民主法治成熟程度影响;与之相应,青年政治参与也影响所在国家和地区政治管理和政治文化发展。
第二,青年政治体系。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与国家。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政治与国家本质、国体政体及国家机构的关联。鉴于国家具有的四个基本要素及国家具有的三重属性,[54]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作为所在国家的居民及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与国家存在诸多重要关联,也影响到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2)青年政治与政治组织。涉及青年政治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及政党制度(6)参见王长江:《政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G·萨利托:《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政治社团的关联。青年政治事关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生存,其需要凝聚青年党员的力量,并为本党派培养未来领导和后备力量。青年政治也与各类政治组织密切关联,并影响其政治发展。
第三,青年政治心理。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心理基础概念。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心理的定义与特点、形成的宏观环境及个体要素。鉴于心理现象被称为“物质的最高的精华”[55],青年政治心理形成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环境(如印度的“种姓”(7)参见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其个体要素则通常包括自然生物特性结构、社会经验结构等。(2)青年政治心理的构成及作用。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心理的构成、类型及其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心理通常可被划分为青年个体政治心理、青年群体政治心理两种类型,其具体表现为对各类政治关系的认知、态度、情绪、兴趣、信念等,进而影响青年民众的政治素养、政治品质与政治人格。
第四,青年政治思想。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思想的含义和特点。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思想的含义及其主要特点,包括理性认知特性、利益要求特性、逻辑关系特性、相对独立特性。(2)青年政治思想的结构类型及作用。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思想的结构、类型及其作用。青年政治思想按照相关标准可以划分为诸多类型。就其作用而言,青年政治思想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特定的政治利益,同时也引领青年民众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意识。
第五,青年政治社会化。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与传播媒介。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特点(8)参见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而言,其微观媒介主要包括家庭、政治实践、朋辈群体,宏观媒介则主要包括学校、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环境。(2)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个体性影响因素、基础性影响因素及其类型、作用。除了家庭、学校等媒介,诸多基础性因素同样影响青年个体的内在心理。
第六,青年政治发展。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与政治变革。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括政治改革在内的政治变革的主体与主力军,也作为具备政治改革激情与热情的社会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时常负责落实政治改革的具体举措,影响改革的执行及成果。(2)青年政治与政治民主。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青年民众影响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社会基础性建设、文化基础性建设。(9)参见何怀宏:《西方公民不服从传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刘 为 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作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与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年民众对政治权利的行使与利益诉求的实现也发挥着重要影响。[56]
第七,青年政治与世界未来。主要包括:(1)青年政治与当代世界。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政治影响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未来发展。随着“国内政治国际化”与“国际政治国内化”互相影响,青年政治在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影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青年民众还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及重要推动力。[57](2)青年政治与中国复兴。涉及青年政治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及中国的文明复兴。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未来中国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中国青年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是各行各业创新创业的希望,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密切关联。“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58]
四、结 语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0)参见《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对于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专项研究这些青年民众特殊的政治作用及政治影响的理论与学科,尚处于“幼苗”状态的青年政治学,正经历着其他政治学理论与学科同样的发展历程,并在中外各界政治学研究者的努力下,因应时代发展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地充实、丰富、调整、完善。
新时代对中国政治学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系统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59]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摆脱简单模仿、编译引进甚至盲目追随西方的“学徒状态”“依附效应”,摒弃西方中心取向,建构中国特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60]逐步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充实我国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视角”“中国学派”“中国气度”,青年政治学及其学者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