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2022-02-26康雁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生活化核心

康雁冰

(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1],是当前乃至以后长时间内的紧迫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2]。大学校园文化,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风向标”。在深化开放和信息化条件下,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大学校园,竞相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实现其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引领,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具有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故事化、本土化、网络化、制度化,即“八化”不失为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一、日常化

所谓日常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让他们在日常实践交往中达成知、行、意的统一。换言之,日常化就是持续性、常态化以及长效化的现实表征。从空间维度而言,日常化要求覆盖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全部空间,不留空白。从时间维度而言,日常化要求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这一论断即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本表述。

经验表明,日常化既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合目的性要求,又是其合规律性需要。一方面,两者密不可分。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发展,与人之生存须臾不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肇始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取决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人们生存的境遇,构成其思想道德意识的建构图景,离开这个“母体”,就失去了孕育的土壤,只能沦为虚无。在本质上,作为一种“非日常存在”,核心价值观是生活的,也是实践的。这种“非日常”既源于“日常”,又高于“日常”,以其特有的方式,透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意义追问,折射人们的深度反思,引领人们的价值指引,拓宽生存意义空间。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久久为功。现代日常生活,是一个极具开放、变化、复杂、个性的世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建构自己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两者之间的张力,阻隔着一种超越日常的存在对日常生活的融入,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陷入困境。这就决定了它不能一蹴而就,或者说简单嵌入,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日常化,需要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和养成规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斥于日常生活空间,绵延于校园生活时间,达成日常化培育。一是要关注和回应大学生的“真实诉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取决于其对问题的解释力、解决力。日常化需要立足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需要”和“困惑”出发,回应关切,解疑释惑,达成“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和解,“实现价值与事实的融通”[4]。二是要切实建构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日常生活世界”。因为“认同一种主流价值观,意味着接受和融入这种价值体系相对应的那个生活世界。”[5]对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对其“情境”的生活体验。只有建立在实践之上的生活世界,才能避免两者脱节,达成情感认同,促成情感信仰的飞跃。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可以有效弥合“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实现两者之间的同频共振。一句话:各个方面,无所不在;各个时期,无时不有。

二、具体化

所谓具体化,即依据价值观自身特征和对象的差异性,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方法,不同方案,因人施策,因材施教。换言之,宜分层、分类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方面,无论是从核心价值观的结构看,还是从核心价值观的组成看,其落地转化,包括终极、主导、基本、具体等各个层面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贯穿其中,才能最终落地。另一方面,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而言,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鲜明,要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需要关照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使其具体化为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方式、方法,落实、落细、落微到具体的方方面面。

经验表明,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既要求自身具体化为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系,又要具体化为不同维度的价值体系。如果仅仅让其停留于观念形态,拘泥于一般、抽象的价值标准,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要让它落地,让它开花,让它结果,我们就必须使其层次具体化,对象具体化,方法具体化,成为社会文化,绝大部分认同的主流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具体化对于落地转化的重要性,为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具体化,需要体现层次性,增强针对性。一是要改革、重构子价值体系,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衔接。当前,与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价值体系、价值标准依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如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按资分配等,与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体系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常常让人知行不一,无所适从。“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仅无法取信于民,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重构势在必行,使各个层次整合成为体系,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相互契合。二是要适应形势,从实际出发,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从其成长规律发力,增强其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专业、不同性别进行分层次教育,依据其理解程度采取不同策略。对于理解程度较好、表现突出的群体,如党员、学生干部等群体,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育和引导他们成为践行者、传播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等群体的特点,制定不同教育方案,在内容和方法上,要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分阶段教育,依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社会化表现,制定相应方案,安排内容各有侧重,采取策略和方式各有不同。

三、形象化

所谓形象化,就是以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示范样式,展示、表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变得“感性”。简言之,使其更加生动有效,易于感知、理解、接纳和认同。相反,如果是呆滞的、单调的、枯燥的、毫无生趣的一成不变的,就难以吸引人、打动人、感化人。久而久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荡然无存。一句话:化空洞抽象为生动形象,化深奥晦涩为通俗易懂,化冷若冰霜为温柔可亲。

经验表明,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既包括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使之外化于形;又包括形象化的传播方式,使之直抵灵魂、感化于心。即“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观念的东西现实化、思想的东西生活化、理性的东西感性化”[6]。实现形象化,一方面是要解决好形象认同。形式服务内容,好形式有助于人们感知和接收内容,对人们理解内容和接受内容也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好情感认同。在形象感知、认同,以及行为固化的过程中,情感认同不可或缺。若无情感触动,情感共鸣,形象无法深入人心,价值认同难以企及。

推进形象化,须以形象为核心,以拟物化、拟人化为手段,运用各种“形象化”的载体和方法,通过艺术形象实现以美育人,通过生活形象实现以情感人,通过自然形象实现寓教于境,通过虚拟形象实现寓教于行,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具象的人、物、事。一是要善于利用和运用各种校园景观、自然环境,有意识地构筑核心价值观的形象标识,充分发挥其形象功能。让大学生在各种生动直观的景象中增进了解,获得启迪,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二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各种虚拟形象,使其与虚拟技术深度融合,借助AI和VR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觉表现手法,通过沉浸式体验,不断增进认知和认同。三是要充分运用戏曲、绘画、小说、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文化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艺术、文化形式历来是歌颂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及其事迹的重要形式,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价值性于一体,释放极具能量的思想张力和价值魅力,给人以深度思考和启迪,是形象育人的重要范本。四是要挖掘和利用各种生活形象,推进榜样育人。榜样是鲜活的载体,校园生活中的优秀学子、校友等都是诠释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形象,集中代表了时代精神和前进方向,充分发挥生活形象的典型教育作用,激励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见贤思齐,反躬自省,在比较和互鉴中启迪心智,升华思想。

四、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增强其情境性,让他们在生活需求中感知,在生活体验中领悟,在生活经验中历练,形成与之相应的生活经验,相一致的生活准则,使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情感认同、价值准则、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这一论断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为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供了基本依据。

经验表明,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要求将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情境之中,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生活成其生长点和作用点,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方面,生活化要扎根生活,立足实际,关注需求,关切诉求,切实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理性诉求,不断巩固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生活的物质基础,避免与人们生活“边缘化”。另一方面,生活化要求融入生活,指引生活,特别是发挥其在事关生活中的困惑、矛盾的调节作用,解决精神信仰问题时的引领功能,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精神的思想基础,避免“虚无化”。

推进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需从载体、实践和制度等维度予以强化。一是要建立健全其生活化载体。一方面,要立足校园实际,挖掘校园生活素材,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环境、生活素材、交流平台,依托环境、素材、平台将其与生活连接,形成生活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确立生活化的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以“三贴近”为原则,开展生活教育。二是要强化生活化实践。一方面,加强主题实践,让学生在“日用和体认”中领悟其实质和真谛,在习惯和行为固化中坚定信念。另一方面,将其融入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统筹规划不同生活场景中的生活化形式,形成生活化的合力,营造生活化的全景式境遇和氛围,实现其全时空在场。三是要健全生活化制度。一方面,健全大学生管理制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助力,让学生在要求和规范中养成、体悟,最终达成坚定、固化的培育目标。另一方面,关注休闲生活和虚拟生活,加强管理与引导。休闲生活和虚拟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生活方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通过不断优化公共生活空间,特别是注重从德法共治,硬性约束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法治意识,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在自我批判、反思、监督、净化中实现自我超越。

五、故事化

所谓故事化,就是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故事之中,以故事的形式阐释、表达和传递其内容和精神。易言之,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故事的形式传输给大学生,使其以故事的形式传承下来。讲故事,符合认识规律,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偏好的传播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8],“讲好故事,事半功倍”[9]。这一论断突出其故事化的极端重要性。

经验表明,讲故事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策略。相比严肃的宣讲,理论的阐述,故事叙事更易消除隔阂,拉近距离,撼人心魄,通俗易懂,引发共鸣。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也是一个“传播为王”的时代。讲故事,比讲道理好。讲故事,有助讲道理。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故事化要求价值观故事化,把24字变成无数个承载传播其精髓的生动故事。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故事化要求故事核心价值观化,挖掘故事中的人和身边事所包含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理念。一句话:既要“讲好故事”,又要“故事讲好”。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教身边人;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育身边人。

推进核心价值观故事化,需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提炼和构筑故事,既要讲“好”故事,又要把故事讲“好”,使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特别是讲好和传播好故事里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故事的优势和功能,让人终生难忘,终身受益。一是要讲好历史故事。作为“最佳教科书”,以史为鉴,以史正人,以史育人。博大精深的历史典籍,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思想,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可以明智、明德。历史人物和事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和教育素材,堪称最佳载体。二是要将好故事与讲好故事相结合,既要有好的内容,也要有好的包装,更要有好的传播策略。通过精心策划、精细加工、精美包装、精准传播,凸显情感与细节,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转述”,信服“转达”。三是要构建大学生偏好的话语方式。当下媒体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媒体,双向互动和更具亲和力、震撼力的话语,更能吸引当代大学生参与,使之从被动听讲转换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他们在参与、讨论、争鸣和反思中,获得深刻教育。

六、网络化

所谓网络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成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主阵地,用网络表达方式、网络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和时效性,达到借网育人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0]这一阐述指明了网络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也为核心价值观网络化指明了方向。

作为网络原住民,当代大学生深受其影响。“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相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1]此言毫不夸张。在“网络化生存2.0”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式已经被彻底颠覆,时间碎片化,泛娱乐化已成为拟态生存的真实写照。网络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建好网络,而且要用好网络,管好网络,让学生们主动触网,自愿浏览,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功能。

推进核心价值观网络化,需要我们从建网、用网、管网三向发力,努力实现其网络化,并通过网络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协同健康成长。一是要搭建好网络化的虚拟空间,巩固核心价值观在虚拟空间的指导地位,增强其隐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是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释放网络传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2]三是要提高网络治理能力,保障网络安全。一方面,要更新理念,强化思维,实现网络优势和思政传统优势的强强联合,筑牢阵地,引领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促进先进文化、校园文化与网络的融合发展,准确把握热点和舆论导向,让网络造福于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提高其网络生存,强化其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9]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作用和网络传播的优势,必须发声,不能失语。利用网络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消除误解,化解分歧,彰显力量。

七、制度化

所谓制度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各项校园规章制度建设,使校纪校规等制度文化充分彰显其价值理念,体现其价值取向,借助校规校纪的硬约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3]4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3]42这一表述为核心价值观转化入制提供了指导性纲要。

核心价值观制度化,要求良法善制。一方面,要推进价值制度化,将价值融入制度体系,价值转化为具体制度,融入设计、建制、完善的全方面、全过程,为“弘扬主流价值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14]。另一方面,要推进制度价值化,坚持价值引领,贯穿于制度的解读、执行、评价的全过程,使制度和制度执行者成为彰显价值的重要载体,为教育引导,以及实践养成,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核心价值观制度化,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同时发力,全方位融入设计、安排、创新等各个方面,渗透到理念、内容、执行等各个环节,使制度优势和价值魅力协同共进,成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双引擎”。一是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精神,学校章程,构建优良的学校制度生态。二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职员工、学生的具体规章制度中,使其与学校规章制度有机结合,有机衔接。三是压实制度主体责任,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在制度绩效中深度渗透,使学校各项制度与其相得益彰,为学生实践养成保驾护航。

八、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就是将核心价值观与地方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地方公序良俗相结合,与学生认知特征相结合,使其本土化,以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使其成为他们习焉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本土化又名地域化、区域化、地方化、大众化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自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5]这一论断为核心价值观区域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经验表明,区域化是尊重主体性,激发自觉性,调动主动性的有效方式。区域化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区情、社情、校情、学情等特点,既要挖掘与其契合一致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特色,现实发展,又要尊重地域的差异性,使其具有生长的沃壤,发展的空间,更接地气,易被接受,成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推进核心价值观区域化,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本土资源,优选载体,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和公序良俗中寻找契合点、生长点,细化地方精神,以“小精神”推动“大精神”,促成核心价值观的落地转化。一是要借助社区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优势,搭建区域化平台,借力社区教育队伍和平台,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高地。二是要编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本土文化资源、社区学习资源等,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鲜活素材,只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就可以成为具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校本教材,成为隐性教育的文化载体。三是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社区实践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精心策划、精心编排、精心包装,让大学生在丰富的社区文化实践活动中,达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四是借鉴社区教育,探索建立自身的社区教育课程模式,打造社区体验模式,增强学生道德体验。五是要借力本土方言话语优势,以及本地戏剧等艺术力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观生活化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