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述评及再思考

2022-06-23王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目标

王伟

(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我国的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从2014年开始,经过开展认证试点、进行专项调研、集中研制文件等阶段,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2019年相继公布了当年通过师范专业认证的名单。

师范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迎接专业认证,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成必然之势。

现代汉语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走出课程纯粹讲授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框架,从产出的角度,确立和制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案,是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许多专业均有开设。因其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量少,教学内容要服务学生不同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人对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解读和定位不同以及教学经验的限制等原因,使这门课的教学呈现纷繁复杂的样态。下面介绍普通高校其他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动态,反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基于专业特色形成的个性化问题,再结合师范专业的认证标准,为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其他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动态

现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文秘等传统专业以及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播音主持等新兴专业的主干课或专业必修课,在高校的课程群中,有着相对稳定和数量庞大的师资队伍,因而,现代汉语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及研究成果众多。

梳理近20年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目标的审视

准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取的依据。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1]这个教学目标把核心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理解、分析和运用”提炼出来就是“三基”和“三能”。但是,“对于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各家理解不同。有人主张将现代汉语的能力目标分化为有联系但不同的两大类,如刘大为、巢宗祺认为:现代汉语课程应当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一是“研究探索语言的能力”,二是“个人掌握及运用语言的能力”[2]41;也有人主张将能力目标分层并细化,如李如龙认为,“现代汉语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普及方面就是听说读写应用的达标”“提高方面就是掌握规范标准,具备示范、评判和批改各种言语作品的能力;了解语言应用中各种变异的规律,具备鉴赏、分析和创造的能力”[3]42。更有研究者质疑三种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如任晔认为,研究、探索语言的能力和个人掌握及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本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能力,很难在同一个知识体系中通过相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培养出来”[4]17。对于课程“三基”和“三能”的总目标,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对于“三能”目标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各家解读的内涵和外延差异很大。能力目标概念的界定不清,导致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差异很大。

(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调整

在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李如龙指出,教学内容总体选择原则“要切合实际,一是要切合不同地区的实际,二是要切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3]42邢福义、汪国胜认为,要改变现代汉语只讲共同语的传统格局,将现代汉语方言引入现代汉语课程[5]。寿永明指出:现代汉语课程应“及时介绍现代汉语最新成果和新的语言学理论知识”“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6],刁晏斌提出,现代汉语要体现时代性,知识点应该具有选择性,把最新的研究成果适时地介绍到课堂中去,尤其要考虑到现代汉语语言事实的“阶段性”[7]。也有学者提出,讲解规范语言的同时,要引入语言变异的内容;更有研究者提出,去掉一些烦琐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加实用的能力训练,如任晔提出“‘语音’的理论部分基本可以略去,但需要针对各地的方音特点,进行方音辨正和普通话水平的训练。‘词汇’部分可将构词法、义素分析、语义场等理论问题删去,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选用与熟语使用。”[4]18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用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没有新鲜感的现状,但是直接“删去”基本知识而转向应用的提法,隔断了语言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联系,对教材内容处理幅度过大,可行性尚需讨论。

(三)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针对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历史和现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近20年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现代汉语课程的理论思辨性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要多开展研究性、参与性和练习性的学习方式。如何伟渔提出“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指点方法,二是比较异同,三是归纳要点”[8],李如龙认为,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多让学生参与。[3]43”。邢福义、汪国胜认为,教学中应采用引发式的教学方法,形成“精讲—多问—生发—研究”的教学模式”[5],陈岩春提出“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分组合作”[9]。

适应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广泛应用。李如龙指出:“研制和应用现代汉语CA1课件……是大多数成人教育课程,尤其是语言训练课程的根本改革方向。”[3]44郭晓风认为,应当“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切实提高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质量。”[10]潘国英还提出:“现代汉语教学应向应用性、科技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11]

教育手段的更新,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现代汉语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动态

(一)从专业和职业能力角度调研教学效果

不少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者,立足于专业,从各个层面进行调研,反映该门课程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专业不匹配、教学效果薄弱的情况。王长武、杨栋指出“教材教学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基础理论知识多而且庞杂,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考虑得较少”[12]。张军香考察小学教育专业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实习支教的过程,发现“不少学生不会讲正确的普通话和书写规范汉字,口语及书面表达随意,乱用词语、生造词语明显”[13]。刘芳指出,“不少小教专业的学生在学完现代汉语课程之后,不能准确地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不能正确分析汉字的偏旁部首,不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的笔顺笔画,这显然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14]结合这种情况,陆侠认为,应从深入研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入手,吃透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在全面介绍语言系统知识的同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实施课程教学[15]。

研究中提到的学生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汉字书写不规范,主要应归因于专业基本功训练不扎实,但是不能分辨整体认读音节,不会拼读音节,不能根据不成字部首、非部首类独体字、部首类独体字、合体字等类型特征确定汉字的部首,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要求对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引入OBE教育理论,逆向设计教学内容

OBE是 英 文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 缩写,中文意思为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这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相符。

肖莉率先从OBE的教育理念出发,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逆向设计的理念,即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需求出发,加强小学内容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的联系,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语言文化的讲解中,培养学生作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16]。这些教研设想,与结合专业和应用能力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内容一致。研究虽然是从OBE的教育理念出发,考虑课程教学的问题,但是只是简单举例了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没有作系统性的思考,也没有提及OBE理论对课程教学的系统指导意义及具体要求。

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上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缓解了该门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性强、与学生的专业能力脱节等弊端,但依然有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

(一)对该门课程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理解有偏颇,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合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三基、三能”。其中的“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许多人将其理解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于是提出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在语音部分加强方音辨正的教学,举行演讲、朗诵、写作等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对于各类以语言表达为基础的专业而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就开设了相应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或实践必修课,并有相应的比赛或社团活动来推进。如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汉字书写课和写作课,本就专门设定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的特定教学目标,定期举行的“师范生演讲、中华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汉字书写、师范生教学技能”等比赛,开展的“文学社、义务支教、专业技能每日练”等活动,都从各个方面推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如果还把这些目标作为课程重心,势必与其他课程教学目标划不清界线。

方音辨正的内容,大部分教材中本就编有,在课时量充足的情况下,适当加强这一部分的教学也是毫无异议的。但是,方音辨正要用到的语音基础知识,如果略去不讲直接进行方音辨正,会导致语言实践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在可是在课时量偏少的情况下,突出本就和普通话教学重复的方音辨正内容,放弃其他学生未接触过的语音基础知识,是不太实际的。

课程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宜直接或简单理解为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理解为“掌握规范标准,具备示范、评判和批改各种言语作品的能力;了解语言应用中各种变异的规律,具备鉴赏、分析和创造的能力。”[3]42。因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一定语言应用情境下生发、培养和显现的能力,而语言应用的情境千变万化,不好把握,但是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离不开一些基本的语言素养,如话语理解分析能力,词语和句子的运用能力,典范语句的鉴赏能力,病句的分析能力,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对语言审美的追求,等等。所以,“语言运用的能力”是为学生储备准确运用语言的法则,并能适当积累践行这些法则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应“以一定的语言运用理论为指导,提升学生鉴赏、辨析、修改语句的能力,筛选或组织语句的能力,一定情境下的表达或写作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中以及未来工作等不同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注重学生语言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生活,忽略了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词汇、语法是教学的重点。词汇教学中,语素的引入有助于辨析近义词、分析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分析词义产生的方式,概念义、色彩义的辨析,丰富了词义教学的内涵。语法部分从形式上研究语言,比如掌握把字句、被字句的结构、多义短语结构层次的划分,能从外部形式上把握语言单位的意义;不同词类的名称意义也把词语的最上层的类别意义揭示了出来。这些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课程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这门课程,在具体教学中,贯彻大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引入具有时代感的新词、新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联系生活,但缺少对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语言的能力,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得到落实,但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为不是写作课,不能进行写作的训练,不是口语课,也没必要进行口语交际或是口才的训练,但是口语和书面语中优秀语句、语用经典案例的鉴赏是必不可少的。语句鉴赏是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训练和熏陶,最终会形成学生语言审美品位的提升,从而促成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引进,不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时间少与内容多的矛盾

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所存的问题中,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是教学内容难、教学时间紧。从教学的取舍和处理来看,引进方言或其他最新的研究性成果来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度,这个方法只对研究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合适,对于普通的地方高校来说,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感性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又欠缺,也未掌握语言研究的方法,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更何况,教学时间非常紧张,从绪论到修辞共六个章节,只能讲解最基础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只不过是更新了知识传授的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只不过是更新了知识附着的媒介。

面临这种情况,不改变教学模式,很难根本上解决问题。现代汉语课程的各种教学方法中,陈岩春提出“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分组合作法”,何伟渔提出“指点方法—比较异同—归纳要点”,李如龙提出“多让学生参与”,邢福义、汪国胜提出采用引发式的教学方法,形成“精讲—多问—生发—研究”的教学模式,等等,都是适应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特质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还不足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现代汉语课程,词汇和语法部分是重点,语音和修辞部分是难点,统一的采取上述这些教学方法是不完全适用的。教学方法的革新,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知识的类型。以语音教学为例,受方言影响的南方学生,难以将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与自己的发音联系起来,对声母、韵母的发音特征,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也难以用发音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发音训练,导致这一章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相脱节。这种情况,音视频教学资料的引进起不了太大的效果,比较适宜用操作演示和操练的方式来解决。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达成学科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因教学内容紧扣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能力,突显了应用性,符合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与学生职业需求相吻合的语言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不理想,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现代汉语课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大汉字书写课、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的训练力度,协同努力,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现有的基于小学教育职业能力的课程改革,过于强调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相对弱化或削减了现代汉语课程的难度和分量。如刘大为指出该课程教学现状存在“课程理论起点太低,学术层次不高,整个教学体系过分拘泥于实用性的语言技能的提高从根本上忽视了一个以自己的母语—汉语为专业的本科学生,对汉语所应有的理论素养、知识视野和透视能力”的问题[2]42。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能力”方是根本,有了理解和分析能力,其他问题只需善用教学资料、累积教学经验就能解决。现代汉语课,需要在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之间作一个平衡。

(五)引入OBE理论的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实践支撑

从OBE角度对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只着眼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未提及学生的毕业要求和学习过程,只提到OBE“产出导向”这个认证理念,对相关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OBE“产出导向”的理念和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的理念一致,都是按着倒推的模式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即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在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指南(试行)》中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以下简称《认证标准》)[17],首先把毕业求分解成“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这4大点,并进一步分解成8个小指标点,并有相应内涵阐述。课程教学目标,就要对接毕业要求8个小指标点及其内涵阐述,确立高、中、低的支撑度。在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8个指标点的支撑中,会出现不同的课程同时支撑同一个指标点的情况,因此,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思考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色,也应该着眼于课程体系全局,确立与其他课程教学目标相区别而专属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小学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从师范专业认证的视角,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关键是研读《认证标准》①《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共分三级,文中以二级为例。对《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并能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程实施问题。

(一)《认证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对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

《认证标准》分为三级,每级内容均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八个方面。其中,“培养目标”规定着每门课程教学的总方向,“课程与教学”规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毕业要求”的4个大指标点和8个小指标点,每门课程支撑哪些,如何支撑,更是每一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考虑的问题。

解读《认证标准》,得到表1,如下:

表1 《认证标准(二级)》中与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学教学相关的要求

将表1的内容,落实到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中,得到表2,如下:

表2 与《认证标准(二级)》对接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

(续表2)

关于教学目标,最著名的是布卢姆的“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分法[18]。对应到课堂教学中,认知指向知识性的目标,情感指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技能则是学习者要具备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要考虑学生如何达成学习目标,增加实施方法项。依据《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相关指标点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情感目标,定名为“人文意蕴、科学精神”,在各个教学版块中,均有具体指定。这类教学目标不能单独达成,要融入其他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引导学生涵养人文精神。知识目标,依据达成能力目标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选列了各章节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部分或是大部分内容。根据课程本身的“三能”的实践取向,再结合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色,以及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反思和创新”等人文精神,将能力目标分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两类。

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细化的教学目标,对应该课程的“三基”“三能”的教学目标,更符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际,也不与其他学科教学目标重复。同时,现代汉语分析能力的养成,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现代汉语具备了条件,技能目标,突出了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和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二)对接《认证标准(二级)》,细化和调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后的课程实施和学情问题

如前所述,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时间有限,一直是这门课程教学的瓶颈。尤其在一系列技能目标明确之后,增加了练习、案例示范、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基础知识的讲解又不可或缺,这无疑加剧了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短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适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学习自由度加大,学习时间拉长,教师与学生互动增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要考虑线上课程的视频播讲知识点的设计,深化学生认识的讨论问题的设计、练习和章节测试的设计等。当把以往在教室讲授的内容大部分转到线上进行的时候,线下的教学内容以哪些知识为主体,以怎样的课型来进行,更是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察学生的认知理解障碍,引入相应的文本性、视频性课程资源。作为语言文字课,离不开对一定量的正误语音、文字、词汇使用的案例的积累,因此可以通过问答、讨论或文字性的资料,累积固有的或生成性的课程资源。

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学习障碍和理解能力的翻转课的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建设、不同课型的开发,课程可以举办或是对接哪些专业性的课外活动,都是小学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要整体规划的内容。

五、结论

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既要传授基础的理论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与理解能力,又要体现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还不能降低课程难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开发不同的课型,积累和开发课程资源、习题资源等,还有一系列要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目标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