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榜样示范 加强大学生舞蹈团教育管理
——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为例
2022-02-26文静
文静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对非艺术类综合性普通高校而言,大学生舞蹈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而且对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展现高校素质教育成果有着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舞蹈团的教育管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本课题研究中,课题组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为个案,通过把握该群体的实际特点,将榜样教育模式引入大学生舞蹈团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榜样的引领示范效应,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舞蹈团组织管理效果提升的同时,推进学生个体成长和大学生舞蹈团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榜样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拓展了大学生舞蹈团教育管理的新路径,对提升大学生舞蹈团的教育实效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大学生舞蹈团的现状调研及普遍特点
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将具有舞蹈特长或兴趣的学生凝聚在一起,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教育活动,与第一课堂有着明显的差别。据调查,非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舞蹈团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比如从生源情况来看,学生来自不同年级的各个不同专业,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舞蹈专业训练,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在教学条件方面,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较为简陋,条件稍好的学校会有一间舞蹈教室或固定舞蹈排练场地,但舞蹈教室(排练场地)的面积和教学设备基本都达不到标准舞蹈教室的要求;在师资配备方面,大学生舞蹈团基本上都属校团委管理,少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大多数采取外聘形式聘用1~2名兼职舞蹈教师指导日常的活动;在教学方式上,基本为男女混合班教学,以简单的现代舞基训为基础,以剧目排练为主要教学(集训)内容。
以广西某综合性高校为例,该校大学生舞蹈团有75名学生,来自文、理、工、农、商等13个二级学院的30余个不同专业;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16岁,最大的23岁,他们所在年级从大一到研三均有,跨越7个年级;学生群体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占比52.5%;75人中,男生16人,占比21.3%,女生59人,占比78.7%。另外,舞蹈团与其他学生社团共用一间舞蹈教室,有一名外聘舞蹈教师,每周进行2~3次的集中授课或者排练,每次活动的时长为60分钟左右。
由此可见,第一,在非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舞蹈团里,学生成员来源较为分散,年龄跨度较大,学习经历较为多元、专业背景差异也比较大。第二,大学生舞蹈团的教学活动有别于第一课堂的班级编制和统一行动,课程时间受限性较大。第三,受学习压力的影响,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出于上述种种原因,且处在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受多元文化影响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舞蹈团的教育管理必须改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第一课堂相呼应的多方位协作育人体系,实现大学生舞蹈团“引导”与“育人”的目标,提升这一特殊群体培养的实效性。
二、榜样示范引入大学生舞蹈团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榜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要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结合高校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将榜样教育引导模式引入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舞蹈团的教育管理中,利用第二课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谓大学生舞蹈团的榜样示范,就是利用榜样的示范效应,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带动其他舞蹈团成员从各个方面向榜样学习,从而逐渐具备与榜样同样的优秀品质及能力。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模式不仅使得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还因其示范引领性、生动形象性更易于被广大舞蹈团成员所接受,从而达到提升青年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在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发掘大学生舞蹈团的榜样,在团队日常学习活动中注重榜样的引领示范,创设了“示范—认同—效仿”的教育模式,从团队日常管理、舞蹈技能学习、自身专业学习等方面,探索构建“个人影响群体,群体带动团体”的榜样示范引领良性循环机制,以期提升大学生舞蹈团的教育管理效果。
(一)促进舞蹈团日常管理效能的提升
大学生舞蹈团中,成员所公认的榜样大多是学生自发认可的,并没有经过学校“官方”主导的评选,也不局限于榜样的某一类品质或某一时间段的行为表现,而只是以大部分成员的认可为前提,但却更能引起大家的情感认同,产生积极的激励带动效应。榜样的行为表现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具有更加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为例,团队中并没有开展过榜样评选的相关活动。但是,据个体访谈调研,舞蹈团成员几乎都将舞跳得好、专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这些榜样在团队中有着很大的威信。舞蹈团成员会自发将他们选举为团队骨干,自觉听从他们的管理安排。加上大学生舞蹈团多以群舞排练和表演为主,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品的组织形式不仅让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学习机会,也让榜样的作用能够在交流中更大地发挥。而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榜样也会更加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做好团队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舞蹈团日常管理效能的提升。
(二)促进舞蹈团成员技术技能提高
舞蹈技能学习本身是一种肢体语言动作的模仿。在技能训练中,舞蹈团成员通过模仿教师或助教的动作来进行学习。由于非专业的大学生舞蹈团日常训练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教师又多为外聘,仅有的几次常规学习训练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在热爱舞蹈的初衷的影响下,跳得好的学生凭“实力”说话,在大学生舞蹈团中成为大家学习效仿的榜样。其他舞蹈团成员会在日常训练、集体排练或上台表演等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以这些同学为榜样,主动向他们请教舞蹈动作或者舞蹈技巧,自觉自愿地效仿榜样的行为习惯。
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为例,舞蹈团成员更愿意与经常担任领舞的同学交流,向领舞的同学请教。因此,榜样在这个舞蹈团中还承担了助教的职能。对于非艺术类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舞蹈团而言,单纯传授舞蹈技术技能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更大的展示平台和交流空间,通过榜样的引导,在提升舞蹈团成员舞蹈技能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审美素养,充沛内在涵养。
(三)促进舞蹈团良好学风的养成
在非艺术类综合性普通高校中,大学生舞蹈团成员均为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舞蹈作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只能在完成自身专业学习的前提下,才能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舞蹈团的各项活动。而榜样的引领示范可为舞蹈团其他成员如何在“自身专业学习”与“舞蹈团活动”之间把握平衡、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等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可见,榜样示范带动了舞蹈团成员更为有效地兼顾专业学习和舞蹈活动,推动了整个团队优良学风的养成。
三、榜样示范在大学生舞蹈团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结合大学生舞蹈团第二课堂组织形式的特点,舞蹈团成员树立榜样的自主性更强,学生对榜样的认可度也更高。因此,要更有效地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更好地推动团队建设的目标。
(一)发掘榜样资源
榜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巨大的,他们能团结和带领更多的学生舞蹈团成员成长进步。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团体内部的榜样资源。不仅是舞蹈技术技能优秀的榜样,还应该包含道德品质优良的榜样、学习成绩优秀的榜样,等等。其次,指导教师应该转化思维和更新理念,不以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全部责任。特别对于第二课堂而言,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凝聚他们、引领他们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指导教师在舞蹈团不单是教授舞蹈技术技能,更应该创新教学形式和素材,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关注的舞蹈作品排练,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最后,给学生更大的展示平台和空间。通过展现身边榜样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启迪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真正将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自身的素质,使他们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品质,培养他们为社会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
(二)激发情感认同
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这不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舞蹈团成员的培养和引导,还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以及舞蹈团整体良好氛围的营造,从而影响舞蹈团的每个成员。当前,面对海量的信息,大学生易受一些消极观念的影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作为教育者,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教育大学生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舞蹈团的舞蹈教学和演出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扩大了学生在专业班级、宿舍生活的交流边界。这时候,优秀榜样的示范引领,能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积极上进的榜样群体也会有助于形成优良的认同环境,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的社会交往和心智成长。
(三)强化榜样激励
指导教师在团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表扬榜样的行为,引导其他学生关注榜样的表现,借助同处一个群体的身边榜样的示范,让学生体会、感悟到榜样的良好品质和规范行为,从而自觉地效仿并不断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及外在表现。此外,指导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的表现,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方式来强化榜样的激励效应。比如创设团队内部评优机制,结合舞蹈团的实际,对表现优秀、进步明显的团员给予舞服、舞鞋等物质奖励;对于舞蹈技能提高较快的学生,可以在下一个群舞的排练中将他们放在主跳或者比较靠前的位置,从而产生正向的引导激励效果,提升榜样示范的实效性。
(四)加强示范引导
作为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要预见舞蹈团成员在团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起与舞蹈团学生之间平等沟通交流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困难,尽力做到从各方面给予帮助。在课堂教学和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榜样的成功经验来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或提高他们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加强舞蹈团榜样的宣传,借助舞蹈团成员对舞蹈及舞蹈团的热爱,树立起舞蹈团自己的榜样文化,如设计榜样荣誉墙、开设榜样分享交流沙龙、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宣传舞蹈团榜样,等等。同时,在自愿的前提下,成立以榜样为核心的互助帮扶团队,不仅在舞蹈训练方面,在专业学习上也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最终形成“个人带动群体,整体共同进步”的积极效应,促进整个团队健康成长。
目前,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舞蹈团作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力量,其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一项复杂的动态流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不断寻求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途径以适应不断变革的大学生舞蹈团教育发展需要,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