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2022-02-26蔡文舢

高校辅导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隐性育人政治

于 翔 蔡文舢 沈 丹

(浙江大学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b.经济学院 c.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面对“两个大局”和广大青年成长的需求变化,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入脑入心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加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紧贴时代发展脉络、回应学生需求变化、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创新探索。研究并把握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涵与实践路径,凝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模式,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溯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将社会主流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政治观点转化成面向受教育者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2]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几乎同时存在于这一实践活动之中,二者在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因各有所长而存在主次之分。[3]

显性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已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显性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直接地、公开地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有形教育方式。[4]显性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它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性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公开性和规范性,教育者把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观点要求开诚布公地告诉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特别是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其借助学校课堂平台,能够较好地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

隐性教育缘起于美国“隐性课程”的教育理念。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随后,科尔伯格提出利用“隐性课程”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推入到社会的每一层面。20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逐渐将“隐性课程”理论引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政治社会化。隐性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也有深远的历史,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言传身教并重理念,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环境塑人思想等。近代以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生活即教育”,强调了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与显性教育直接而鲜明的方式不同,隐性教育把思想、政治与道德等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并且采用多种教育资源的教育方式,在润物无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5]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仅靠显性教育难以实现育人的目标。隐性教育对此则是一种有效补充,通过接受暗示、无意模仿、从众心理等无意识的心理机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行为,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者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式方法以促进效果。[6]事实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模式,形式有别、各有侧重、功能互补,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如何较好地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相互统一,扬长补短、共同发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基于二者有机统一的“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

二、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既坚持政治主导性、坚守理论科学性,理直气壮地进行公开、直接地开展理论讲授与价值传播,又注重实现教育目的于受教育者的不知不觉中,开展教育于各类活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之中的教育方式。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立场坚定理直气壮。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7]毛泽东也曾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8]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处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根“红色主线”,牢牢把政治引领作为第一要务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环节。

《论语•颜渊》有云:“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此处“浸润”就有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对绥远起义人员的团结改造时也曾说,“不能用粗暴的方法”,不能下大雨,而是“要像下小雨一样”才能渗透进去。[9]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善于借力用力,运用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化育无形、潜移默化,把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的宣传有效地融入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积久而发挥作用。

三、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10]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心智、精神、灵魂等深层次的“对话”,这种“对话”需要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精心创造应时应情应景应人的教育情境。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从微观层面上注重场景的精心构造,如注重运用图文并茂、身临其境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实现在情感、价值观层面对学生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注重文化氛围的立体营造,协同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等,发挥文化持续、柔性、隐喻地规范人、滋育人、影响人的作用。

(二)教育主体的全员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依据一定阶级、政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或群体。[11]毫无疑问,高校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高校教师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一支把“道”讲通、“理”讲透的思政工作队伍和一支传授知识与引领价值同频共振的专业教师队伍,还需要一支拓宽学生社会认知、增进学生人生阅历的校外育人队伍等。

(三)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指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接受程度和外化行为水平。[12]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注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有“温度”,教育对象接受、内化、外化教育信息活动有“深度”,以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物即教育手段有“准度”。有“温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有“深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获得深度体悟、产生深度认同、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有“准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对准内心的需求、踩对时代的鼓点、产生思想的共鸣。这种教育效果一旦形成,往往会长期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心理,所传导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将深深植入其心中。

四、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沿用隐性教育“好办法”、改进显性教育“老办法”基础上的一种对“新办法”的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研究掌握这种“新办法”,在建好教育场域、抓好队伍建设、把好工作火候上下功夫,让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显性教育“惊涛拍岸”之势,又有隐性教育“润物无声”之效。

(一)建好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

教育场域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高校在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努力构建“浸润式”的教育场域,实现“课堂教学场”“社会实践场”“校园文化场”等相结合。

第一,以“课堂教学场”作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高校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并在通识课、大类课、专业课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要持续优化课堂授课方法,结合体验式、互动式的隐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外专题研究,组织学生前往校内外教学基地实践体验,达到“浸润”的目的。要深度拓展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进思政课堂、学科领军人物进思政课堂、知名校友进思政课堂、社会优秀人士进思政课堂”的“四进”行动,健全协同育人网络。

第二,以“社会实践场”作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阵地。从学生特点出发,按照学生学科特点、专业属性等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组成“理论—实践—能力”一体的模块化实践体系,使学生通过实践拓展视野,明晰方向,增强本领。从学生需求出发,搭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组群,如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中心和海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系统化、立体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以“校园文化场”作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线上线下校史馆、校友人物雕塑、校园景观建筑建设,强化校训校歌校史校情的育人功能。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组织优秀党员师生宣讲进班团、进军训连队、进课堂,发挥身边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各类硬件设施建设,使校园设施承载的文化元素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与教育对象相契合。

(二)抓好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高校在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全口径,形成思政工作队伍、专业课程教师、校外育人力量相协同。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等课堂教学效果,在注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整支队伍在教学态度、个人修养、人格魅力方面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发挥教师队伍育人作用。高校要建立教师学生互助互联的新型关系,如创新发展“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校领导、两院院士、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等与新生寝室一对一、全覆盖建立联系,发挥新生之友在人生阅历、学术研究等方面专长,关心、引导学生成长发展。

第三,要进一步盘活校外育人资源。高校要积极聘请政府、企业的优秀人才担任校外导师,通过面对面交流、形势与政策报告、红色主题教育、乡镇基层锻炼走访等,发挥他们贴近社会发展前沿、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社会对人才需求实际的优势,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规划人生。

(三)把好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度”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高校在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也必须把握好工作的“度”。

第一,注意分寸,避免“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陷于“形式化”。一方面,高校在寻求各种外在形式的创新性、追求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学生体验的愉悦性的同时,要避免简单地将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捆绑在一起,陷入“活动化”的泥潭。实践证明,实践活动如果缺乏思想的引领,没有内涵的融通,只重视形式,往往会偏离轨道,无法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看到过度“技术化”的危害。注重慕课、微课导“键对键”的交点,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政治性和系统性,会导致学生缺乏理性思辨和深度思考,往往易入眼而难入心。

第二,过犹不及,避免“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沉于“情感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做人的工作的过程中,情感往往具有先导和“润滑剂”作用。但情感相较于理论,往往是不稳固的,一味“以情感人”,离开了“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就无法实现。高校在“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要做到“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惑,又要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道”、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逻辑之“学”。

猜你喜欢

隐性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