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2022-02-26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育教师理念

周 丹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坚定的个人意志,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终身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结合存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大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今后,高校要深化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与了解,将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方式。终身教育理念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优化与更新,改善大学生的运动习惯,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 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推动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有效方式。首先,有助于大学生体育学习打破时空局限。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拓展了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体育课上教学时间学习体育知识、练习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借助体育教学视频在课后学习体育知识。其次,提升大学生体育心理素养。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力的提升及其他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强调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而且需要大学生长久地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长期的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最后,体育教学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可以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提升体能,强健体魄,为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及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 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优化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优化与更新。首先,它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优化。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增强了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将教育视野从学期、学年等学习生涯拓展到大学生的整个人生,这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升、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它有助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与锻炼,延伸体育课程时长[2],促进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提升。最后,其有助于高校体育设施的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立足终身教育理念,向学校积极反映教学设备需求,为大学生体育知识的更新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三) 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大量的体育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以自身为媒介终身致力于体育知识的传播,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3]。其次,终身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终身教育理念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与练习运动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借助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视频教学资料学习体育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最后,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向教师请教与咨询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还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提高。

二、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终身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结合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优化与革新,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存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首先,部分体育教师对于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到位。这导致部分教师对于终身教育的解读、体育教学内容的传授存在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其次,部分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有待提升。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各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深入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体育知识基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体育专业能力不强,会对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对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最后,部分高校教师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积极了解体育专业与学科前沿的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但由于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培训内容更新不够,难以满足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作用发挥有限,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二) 大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积极性需要提升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的教学活动,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大学生对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各项体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不紧密。首先,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生对于终身体育教育这一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准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对于体育知识体系的建构、运动技能的掌握造成阻碍。其次,部分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度不足[4]。有的大学生仅将体育课视为休闲与放松的课程,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影响了其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良好运动观念的培养。最后,部分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运动技能的重视程度大于体育知识,且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动作的把握准确性不足,这会导致身体在后续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 体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专注度的提升。但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体育教学实效不佳。首先,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设定不够严谨。学生身体特点、学习需求是高校体育教学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但是,有的体育教学没有充分结合终身教育理念,而且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制定缺少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全面,这不利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理论知识讲解,没能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室外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将动作指导与终身体育理念进行有效融合,仅通过示范对学生的体育动作进行指导[5],体育运动细节的讲解不够细致,这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学方式创新不足。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接受了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对于这一理念的运用深度不够,体育活动的设计、开展仍然使用旧的模式,不能有效体现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树立及全面发展。

(四)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及时调整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念没有更新。部分高校并未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课程评价对于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强调不足,评价不够全面,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改进。其次,评价方式有待丰富。终身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体育技能的锻炼,而且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心态、运动习惯,强调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评价中,部分高校体育教学采取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这不利于体育教师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与大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最后,评价标准没能高效结合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部分高校评价的重点仍是课堂纪律、到课率等[6],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终身教育理念的运用关注程度不足,这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之一。

三、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策略

终身教育理念是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有效步骤,能够深化师生对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理解,引导师生在教与学中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运用与践行;丰富体育课程的呈现形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将终身教育理念充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升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一)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终身体育教学

终身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掌握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巧。首先,优化体育教师培训机制。高校要为体育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良好的培训条件,保证体育教师可以接触与了解新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思维,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思路创新性[7]。如长春工业大学,该校在体育教师培训内容中加入了终身教育理念资料与研究成果,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自身角色的变化、行为的调整,推动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其次,优化教学研讨机制。高校要鼓励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丰富体育教师教学经验,助力体育教师了解终身教育理念应用的重要性,加强体育教师对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视,推进终身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充分结合。最后,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素养,要以身作则,加强体育锻炼,认知与践行终身体育这一理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对终身体育这一理念的接受程度,鼓励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 加强大学生对终身教育视角下体育教学的重视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高校要加强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宣传。体育教师可以借助校内广播、校报宣传终身教育这一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与作用,深化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与理解。其次,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拓展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深度。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8],使得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更牢。最后,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细节的重视。大学生需要进一步端正体育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 丰富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方式

首先,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专注度以及学习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俱乐部体育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感兴趣程度进行分组教学,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在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实际学习质量的提升。其次,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分享在课前学习的体育知识、运动技巧,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解与发言进行补充与说明[9]。最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育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在线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大学生运用网络查找与了解体育知识和教学资源,在线下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深化对体育方面的认识,促进自身体育素养的提高及终身体育理念的树立。

(四) 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革新评价体系建设理念。高校要革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理念,确保终身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10]。其次,创新评价方式。高校要丰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帮助体育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高校要丰富体育教学评价主体,除了要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外,还要让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等作为评价主体,确保体育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体育教师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