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角下的凉州攻鼓子研究
2022-02-26许瓛
许 瓛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2这句话表明,一个民族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力量,归根到底就是文化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力量。要达到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势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3],“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由此而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对其研究和保护传承,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只有以凉州攻鼓子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探寻保护传承的意义和途径,才能赋予凉州攻鼓子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激活文化力量的时代价值。
凉州攻鼓子,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甘肃省志·文化志》认为,凉州攻鼓子是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5]。在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图录》中明确了具体的历史时期,“是一种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6]。作为地方志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对凉州攻鼓子的起源背景作出了基本判断和定性。而《凉州文史资料》称“凉州攻鼓子是勤劳智慧的凉州人民在隋唐《西凉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祈求神灵、祭祀祖先、欢歌丰收、庆祝胜利等功能为一体的民间鼓舞”[7],则是对凉州攻鼓子的另一类判断和定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的看法与《凉州文史资料》一致,肯定性地记述凉州攻鼓子为民间鼓舞,认同其有军旅背景,并强调“‘攻鼓子’ 相传可溯源至春秋战国时期,将士们采用道家文化中八卦、阴阳等阵法,或各个击破,或迂回包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8]。同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同样认为这是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因在唐朝初年帮助戍边部队取得胜利,“从此,攻鼓子风行民间,成为当地一种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9]。二者虽在军旅背景上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判断和定性为民间鼓乐借力于军旅相互促进而形成。当然,本文并不是以考证凉州攻鼓子的起源为重点,在这里引述这些文献资料,目的是起到一个奠基石的铺叙作用,一是对凉州攻鼓子有一个大概的介绍;二是为正文凉州攻鼓子的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找到一个起始点。权作引言。
一、凉州攻鼓子服饰装束的文化基因表达
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各民族杂居融合之地,也是中原政权联系北方、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的咽喉要地,对拱卫京都长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开辟丝绸之路开始,凉州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便日益密切起来。东晋南北分治时,南有建康,北有姑臧,前后凉、南北凉及大凉在此建都,其显赫的地位及文化承载力与影响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五胡乱华”时大批中原士族西迁凉州,中原文化在凉州得到了很好的留存和保护。民族融合发展,经济兴盛发达,文化吸纳承载,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在凉州形成凉州攻鼓子这样的鼓乐舞蹈自有其合理性。但不论凉州攻鼓子如何形成,现今人们对其合理性的最大疑惑,就是鼓手头戴黑幞帽,黑幞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衣,下穿黑色裤,足蹬黑色靴,胸前斜背白色长带与白色腰带交叉状如白色十字花的服饰装束[10]。理由很简单,一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鼓乐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都以生活中的文化基因为依托,黑帽黑衣黑裤黑靴白花明显与军旅出征,与民间喜庆、祈愿、欢歌、祝福活动气氛不符。二是凉州攻鼓子今天的鼓手服饰装束为了适应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黑幞帽上缀戴的白色纸花,胸前白色十字花已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996 年、1997 年之交变更为红色扇形花与红色十字花,黑衣黑裤的装束也有了红衣红裤、黄衣黄裤的变化,就连最细微的白色领口,也改为红色领口了。
且不说这种疑问和认知有没有道理,其说法到底有几分合理性,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住了艺术的生活来源性和艺术的文化基因问题,即凉州攻鼓子鼓手的服饰装束是其地域文化环境及传统文化基因的反映,抑或是发展演绎变化的结果。这就有一个传统文化或其他研究的切入点问题:研究本体与从古而今的文化基因的一致性问题。由此,认为凉州攻鼓子鼓手黑帽黑衣黑裤黑靴白花的装束与军旅出征、民间庆丰活动气氛不符,与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不符,本身就没有从起源形成与发展演变的文化本源考虑,甚至将当今凉州攻鼓子因表演需求而改变的服饰装束作为其形成渊源合理性的推理依据,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牵强。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表象,而且丢弃了形成这种服饰装束的固有文化基因,以及对这种服饰装束形成的地域文化基因产生了认识上的错位,其本质是什么,就是在凉州攻鼓子起源形成与发展演变中的文化背景和服饰装束中固化的文化基因。简单地说,就是凉州攻鼓子不论是在起源阶段还是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服饰装束,都是当时凉州文化基因的反映,亦即服饰装束的文化合理性。要找到其文化合理性的本源,探析其中的文化基因,可以从凉州攻鼓子鼓面两端绘有的八卦太极图做一补充,这是凉州攻鼓子在起源或演变中文化基因的呈现形式。尤其八卦太极始终以黑白两色为主调,以示阴阳两极,是中国自古即有的原生文化渊源。黑帽黑衣黑裤黑靴,白色纸花和白色十字花的服饰装束,以及八卦太极图的文化表达,二者相结合,应是凉州攻鼓子渊源发展中对中国自古原生文化基因的内质反映与外化呈现。凉州攻鼓子的服饰装束应该是凉州最早原生文化的真实反映,是知白守黑文化形态的一种体现,是凉州文化多元发展的结果,更是凉州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共生共融、共进共荣的本源契合,与《凉州攻鼓子起源考辨及传人杨门元》所陈述的采用道家文化中八卦、阴阳等阵法具有一致性,说明凉州在形成发展攻鼓子的过程中掌握了以八卦太极阴阳两极为代表的文化,是对凉州自身文化的传承。至于当今因表演需求而改变的服饰装束,同样是凉州攻鼓子的一种发展演变形式,也是凉州攻鼓子文化基因的一种时代化。把文化符号式的艺术形式改变为商业化运作的工具,虽不能说是一种倒退,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文化基因的本真,是对凉州文化发展脉络和本有文化形态的一种忽视,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基因剥离。
可以说,一顶黑幞帽,两边白纸花,胸前白色十字花,白色领口,两面太极图,定格了凉州攻鼓子的文化基因遗传标记。为此,在凉州攻鼓子文化基因表达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凉州攻鼓子不论是源于军旅,成于军旅,又留存风行于民间,还是源于民间,成于民间,作为祭祀庆丰的民俗活动,呈现的都是凉州原生文化的内质外化,是凉州传统文化基因的固有魅力。不论其合理性有多少,起码不能用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去看待和分析传统文化形式的合理性,可以说这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研究凉州攻鼓子的首要问题,也是诸多研究文章中没有涉及过的切入点。凉州攻鼓子在其起源发展演变中形成的服饰装束特色就是凉州原生文化形态的一种真实反映,在保护传承凉州攻鼓子过程中要始终以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为根本,否则,凉州攻鼓子在传承演变中将失去原有的文化基因,改变原有的文化传承意义。
二、凉州攻鼓子仪式行为的文化基因共显
凉州攻鼓子不论其起源于何种形态,但最终转化风行于民间,成为凉州民间特有的一种鼓乐舞蹈,在其传承上势必会烙上民俗风情的印记,这种印记反过来会把凉州的文化基因留存于凉州攻鼓子的表现形式之中,用以表达凉州人民最一般的情感和时代思想。凉州人民所拥有的最一般的情感和时代思想,古时与中原人民的最一般的情感和时代思想是一致的,现时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一般的情感和时代思想也是一致的。所以,凉州和中原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凉州攻鼓子的一些特有仪式行为所显现出的独特文化基因,自然就固化出中国人民的最一般情感和时代思想,反之亦然。遍看甘肃乃至全国各地鼓乐舞蹈,凉州攻鼓子在其仪式行为上有一个最为独特的文化表达,即凉州攻鼓子表演前的“拜印”仪式行为。“拜印”,即拜印礼,来源于古时将帅官员的拜印封阶礼。如,古时元帅将军的登台拜印。拜印即授权,只有拜印授权,才有行军号令的权力。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记载:“‘拜印’ 是攻鼓子表演前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先由‘杨家会’①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击鼓开道,另有一长者双手托盘(盘中置红布包裹的‘官印’,据说此官印为官府所赐)进场。然后会长进场向官印三拜礼。拜印后由会长发令,表演随即开始。”[11]凉州攻鼓子这一特别的仪式行为,与兰州太平鼓等随社火队伍而“敬香”“点蜡”,德高望重者宣读祭文,由“春官”②祈求太平和来年丰收的仪式行为截然不同。尽管凉州攻鼓子也有社火性质,不论是“过街”③表演,还是“拉场子”④表演,都是与民同乐,同样包含有祛除不正、祈福安康、祝愿风调雨顺的愿望,这些内容的丰盈填充虽然不是凉州攻鼓子本原全部,但却是凉州攻鼓子文化基因的必然所致,只是这文化基因在起始上是求官不求神,依法不由人,确实在民间民俗文化仪式中是别具一格,不同凡响,是凉州攻鼓子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中最根本的因素,在本原上体现了凉州攻鼓子的文化精神。
官印,是正统权力的物质表象,是官员权力来源的凭证,也是官员信用、责任的符号化体现。特别在民间,官印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甚至有辟邪、镇妖、驱魔的说法。凉州攻鼓子只有在拜印授权后才能发令表演,是对官印的尊崇,以及对官印所代表的权威的敬畏。对官印的崇拜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文化基因。不论其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是对官印所代表的皇权的震慑力和权威性的敬畏。凉州攻鼓子这种寄托于代表国家权威的官印号令,而非寄托于神灵赐福的文化基因,是凉州攻鼓子最为难能可贵的文化基因,是继承传统契合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凉州攻鼓子留给今天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智慧。只有在根本上认识和理解凉州攻鼓子的这个文化基因,才能使传统文化不断滋养民族国家的发展,这应该是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凉州攻鼓子时突出的精髓所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刻意义所在。
三、凉州攻鼓子保护现状的文化基因凸显
凉州攻鼓子产生形成于凉州这块热土,是这块土地所拥有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文化环境与艺术气质的体现,其发展变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1957 年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是其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其后来的发展注入了重整旗鼓的活力。为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凉州攻鼓子选拨出杨烈山、杨泽元、杨芝元、杨普元、杨义元、杨根元、杨万礼、杨升元八位队员,经过专门训练后进京献艺,被誉为“杨八将进京”,成为凉州攻鼓子保护传承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大事[12]。1990年4 月,甘肃电视台拍摄 《西部之舞》电视艺术片,凉州攻鼓子被作为重点节目予以介绍。自此后,凉州攻鼓子声名鹊起,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广场舞、民间鼓舞和民间艺术比赛,屡获大奖,被称为西部“鼓魂”“黄土高原上的黑旋风”[13],进一步推动了凉州攻鼓子的发展。2008 年6 月,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的传承保护发展由民间维系上升为国家行为,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三件大事是作为外部推力促进了凉州攻鼓子的保护发展,作为凉州攻鼓子自身也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92 年成立了凉州攻鼓子艺术团,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发展创造了一个平台;二是建立了凉州攻鼓子传习基地,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发展提供了一个载体;三是凉州攻鼓子进校园进课表,编印校本教材,由艺术团成员作兼职老师,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发展寻找新路径[14]。在此基础上,凉州攻鼓子在保护发展上也努力寻求新方式:一是训练培养女子鼓手,从观念上改变只有男子才能表演攻鼓子的传统,既壮大了攻鼓子表演的人力基础,也体现出固有传统思想的转变与进步;二是结合社会舞蹈培训学校,拓宽保护传承模式。当然,凉州攻鼓子在传承过程中也遇到了其他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发展瓶颈:一是基础不牢,作为攻鼓子保护传承主体骨干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难以保证正常活动的开展;二是后继乏力,鼓手年龄梯级承接出现断档;三是老艺人逐渐年事日高,直接影响攻鼓子的技艺传承;四是经费不足,制约了凉州攻鼓子的进一步发展壮大[15]。
综上所述,凉州攻鼓子现有的保护措施和存在的瓶颈,从根本上说过多的是对表象的研究,而没有从凉州攻鼓子所具有的文化认同意义去认识,去挖掘,并没有探究到本质问题,亦即没有从凉州攻鼓子的文化基因方面去认识挖掘保护措施和存在的瓶颈。
首先,作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单位,即政府方面,只是将凉州攻鼓子当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来完成,甚至只是作为一种特色地域舞蹈来看待,而没有从凉州攻鼓子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出发,将其置于民间社火这一凉州攻鼓子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之中,就从根本上割裂了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碎片化的单纯保护,为保护而保护。简单地说,就是凉州攻鼓子的文化基因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得不到凸显,得不到有效保护传承。其次,作为凉州攻鼓子的保护主体,即传承人和传承队伍方面,同样只是将凉州攻鼓子看作从本地民间文化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独特的鼓舞艺术,而忽视了它的文化基因、忽视了它的根在民间,把凉州攻鼓子从具有相同文化基因,赖以生存发展、凉州人所认同的民俗文化的整体代表闹“芯子”⑤里割裂出来,忽视了社火闹“芯子”在民间具有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凝聚力与穿透力。更大范围来看,就是忽视了凉州这块土地和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人文底蕴,从而分离了土壤与禾苗的天然属性,成为拔苗助长。简单地说,社火是整体,攻鼓子是局部;社火是纽带,攻鼓子是节点;社火是内容,攻鼓子是形式;社火是根脉,攻鼓子是花朵。忽视了这一根脉,凉州攻鼓子的保护传承发展就显得格外孤单,甚至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了借助的力量,就会失去滋润它的养分,就会失去内生动力,从而失去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 ‘剧中人’,也是历史的 ‘剧作者’。”[1]314只有将凉州攻鼓子置于凉州人民之中,置于凉州民俗完整的文化结构里,才能最大程度地留住记忆和乡愁,才能激起喜爱、保护、留存、发展凉州攻鼓子的文化冲动,凉州攻鼓子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
注释:
①杨家会: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以杨氏家族为主成立的凉州攻鼓子舞协会,本地习惯称“杨家会”.
②“春官”是执掌朝廷礼仪的官员。“春官”在这里是社火的主角灵魂。民间社火里的春官着官服,为主持社祭的礼官,搞组织指挥是官,向人们祝福是神.
③“过街”是社火的一种表演方式,即俗语说的串庄子串村.
④“拉场子”是在街头空地招引观众围成场子,进行表演。在这里是社火的一种表演方式,就是专门设场地表演.
⑤“芯子”就是社火表演。当地民间年长者喜欢用闹芯子称呼社火表演,把看社火叫做看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