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教学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引入必要与研制要义
2022-02-26朱叶丹
朱叶丹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6)
“沉浸式”教学理论是缘起于加拿大的一种二语习得教学模式,其外语学习不以教师直接教授语言为主,而是让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当中,在学科教学中直接使用第二语言,是典型的需求驱动型外语学习方式。实践效果证明这种二语习得方式是一种理想的外语学习模式,随后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采用,我国也在各个阶段的外语学习中引入了“沉浸式”教育模式,高职商务英语领域亦有介入。鉴于多数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的仅是英语教学改革点缀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在当前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大环境下,将“沉浸式”教育理念嵌入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研制中,是确保这一理念真正得以产生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沉浸式”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适切性问题
“沉浸式”教育缘起于儿童教育领域,属于在第二语言的初生情境中的多语种切入式教学。20世纪60年代,作为英法双语国家的加拿大面临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性需求,其魁北克省圣·兰伯特学区为满足英裔儿童的法语教学,而由Wider Penfield等人首创“沉浸式”教育,并被证明是最成功的双语教学模式[1]。Genesee将之区分为早期沉浸(小学前期)、延迟沉浸(小学中期)和晚期沉浸(中学)三种形式[2],引发了加拿大双语教育的巨大变革,并对加拿大各个层级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Fortier认为是“在加拿大教育史上开展研究最深入、最广泛、最细致的一个项目”[3]。那么,这种缘起于启蒙教育阶段的“沉浸式”教育能否在第一语言成熟期的大学阶段适用,特别是能否适应体现出强应用性的高职教育情境?
其实,这一教学模式已经被引入具有双语教学需求的大学教育阶段。譬如渥太华大学即在1982年引入“沉浸式”教育,将之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而在大学阶段,渥太华大学的“沉浸式”教育模式正在成为各国争相仿效的对象,对世界各国的外语教育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随后被引入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如在199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助先生就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对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做了详细的介绍[5],此后我国学者也致力于撰文探讨“沉浸式”教学对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并将之应用到我国第二语言习得当中,如郑浩将之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6],曲波将之应用到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中[7],陈洪富将之应用到本科商务英语的教学中[8]。
在学科教育中“沉浸式”教学能够顺利施行,对于具有强烈应用性的高职教育而言,是否具备适切性?首先,“沉浸式”教育理念有强烈的实用性指向,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双语环境中适应源自真实情境的学科教学。也就是说,其出发点是第二语言习得在应用语境中实现外语学习以及直接的职场应用。初始目的虽是提高第二语言的接受程度,但实质是让第二语言在“沉浸式”语言环境中得到真正的、自然的应用。其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商务沟通和市场营销的人才,而英语的使用站在第一线。不过长期以来,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和职场体验实际上是割裂的,多采用在熟稔英语语言之后再接触商务沟通职业知识的分段式培养方式。如果从一开始就在商务英语职业环境中采取英语教学的方式,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至于产生“英语+商务”的隔离,而是自始至终就是“商务英语”整体,那无论英语语言学习还是商务职场的适应都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概而言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本应将英语学习“寄居”在商务活动学习当中,而商务活动的学习应当“沉浸”在“英语”环境之中。
当前,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化体系,标准化将会成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必行趋势。在高职教育特别是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沉浸式”教育模式也正在不断引入,但真实效果却差强人意,多数仅是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点缀,实施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教学。将“沉浸式”教学嵌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并使其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需要探索出符合中国高职教育特征的教学标准体系,以使得这一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成为有效培养中国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途径。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引入“沉浸式”教育的标准化需求研究
“标准化”理念是伴随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而一直被贯穿在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当中的。在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出现了“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提法;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此后,在2012年底,政府推动编制的18个大类410个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正式出版,江苏省也在2013年印发了4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和36个中职专业的教学标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8年即率先将该校的33个重点建设专业实施了标准化建设[9]。在2017年8月教育部举行的“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时任职成司司长的王继平认为“经过持续多年建设,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并宣布已制定颁布的标准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办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办法;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9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70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以及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这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堪称里程碑的大事件。可以预见在此后的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标准化将是重要一环。
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下,“沉浸式”教育这种成功的教学模式若想在高职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取得实效,走标准化教学建设之路是一条通途。而从当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沉浸式”教育在高职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理论探讨并没有深入,成功实践经验并不多,多停留在表面,沦为一些学校提倡教学改革的“噱头”。审视当前“沉浸式”教学在商务英语类专业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形式主义”,即打着“沉浸式”教学的口号,但只在公开课、观摩课等场景中出现,在日常教学中实际上并没有普及和贯通“沉浸式”教学理念;二是“新瓶旧酒”,即号称采用“沉浸式”教学,其实只是用了多年前的“双语教学”,只是局部的改革,缺乏“沉浸式”教学环境营造意识;三是“浅尝辄止”,即仅在语言教学中营造所谓的“沉浸式”氛围,而不敢实施系统性改革,不能营造全语境的封闭式语言学习环境,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学科教学还是“两张皮”,两者之间依然是脱节的。
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的问题是要找到一条途径,来保障“沉浸式”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同时保证在“沉浸式”理念指引下,能够确保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认为规范和真正引入“沉浸式”教育,使之体现应有效果的途径在于实现其标准化。其一,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本身,是一个梳理“沉浸式”教学融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可行性的探索和创造过程,有助于在“沉浸式”教学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其二,基于“沉浸式”教育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构建,可以确保“沉浸式”教学不再停留在“理念”层面,而使其真正成为指导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提升的一条捷径;其三,高职商务英语的职业适应性问题,的确需要借助“沉浸式”教学来实现、巩固和深化应用性人才培养取向,这是目前为止能够寻找到的除直接的职场工作外最为可靠的职前培训式语言和商务活动学习的途径;其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全程体现“沉浸式”教育理念,规范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流程,确保“沉浸式”不至于流于形式,籍此保障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三、基于“沉浸式”教育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化体系研制要义
研制基于“沉浸式”教育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其总体要求是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中嵌入“沉浸式”教育理念,让“沉浸式”教学能够在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得到集中的体现,使得“沉浸式”教学成为贯穿教学标准始终的“魂”,而专业教学标准化的规范性体系中应该以“沉浸式”教学为中心实现手段。以下简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研制中应该体现的“沉浸式”教学的特殊性及要求。
(一)作为“沉浸式”教学的一个关联性前提,教学标准研制应以“新职业主义”为指导
“新职业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某一具体工作为定向而进行培训和训练”的“职业主义”而言的,强调“从学生本体出发的、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旨在将教育体系与职业工作进行整合”的全新教育理念[10]。“新职业主义”带来的教育改革更为关注“工作场所基础知识”“在岗位情境下进行学术内容学习”等[11]。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更是“沉浸式”教学能够在高职商务英语领域得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沉浸式”教学就是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基础的,将语言教学融入学科知识学习当中的过程。“沉浸式”教学因采用的是第二语言,对学科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有一定要求的,相应的适应方式一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以降低学科教学的难度,使得第二语言的接受变得便捷;二是采用人造语境方式去还原或者重塑一个拟真的工作场景,以强调真实性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融入情境当中,迫使学生不得不去适应和改变。显然,作为在大学阶段的“沉浸式”教学,第二种方式更切合实际。而“新职业主义”正是致力于真实的工作情境营造的,这就寻找到了“沉浸式”教学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之间的契合点,也让“沉浸式”教育理念能够真正融入到高职商务英语的专业教学标准当中。
(二)教学标准体系的内容开发,应贯通“沉浸式”教育理念
徐国庆认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由专业大类、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课程模块、课程和专业六大要素构成”[12]。其核心内容是工作任务分解和课程模块构建,最终通过课程来实现。在各个要素组成的专业教学标准内容开发中,从职业需求出发,体现到课程模块当中,并由各个课程模块构成实现课程。“沉浸式”教育理念不应只停留在课程组建之后,只在教学环节予以体现,仅为是一个后置环节,根本无法进入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当中。“沉浸式”教育理念的融入,必须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前期就开始介入,并且贯穿始终。因为整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实现,最终都要通过“沉浸式”教学手段来实现,因而每一个内容环节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沉浸式”教学实施时的可操作性。
(三)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技术流程中,体现“沉浸式”教学的阶梯性渗入
按照通常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流程,总体来说是一个从行业能力标准开发到教学内容标准开发的过程,是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转化为教育领域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而通过课程来实现的流程。这里每一个细分的知识和技能模块,哪些适合“沉浸式”教学,在哪一部分可以采用何等程度的“沉浸式”教学,应该在整个技术开发流程中得到充分的考虑。那么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开发主体应有“沉浸式”教育领域的专家参与,以确保开发前期“沉浸式”教育理念不至于缺席;开发过程中,从确定职业生涯路径、分析工作领域、分解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组建知识和技能模块到最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沉浸式”教学在体现从工作职业向知识技能领域转换过程中的参与性;当形成开发成果后,职业能力框架、能力模块、知识模块、专业教学标准模块库及整合性人才培养方案,就需要考虑点对点的嵌入,如能力模块中哪些需要“沉浸式”教学来获得,知识模块中“沉浸式”教学可以深入到哪个层面,人才培养方案中“沉浸式”教学课程的构成比例等。
(四)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实施,需要建立起能够匹配“沉浸式”教学的软硬件资源系统
专业教学标准化体系实施一般涉及这些基本资源,如:教学环境、师资、教材、教学方式、实训条件等。首先,“沉浸式”教学的实现,教学环境是第一位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实现“沉浸式”教学,必须构建起一个人工英语环境。在这一环境之中,只有英语这种语言出现,而不会有中文语境的参杂,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具备“封闭性”特征的语言环境。这对当前的学科教学来说其实是一个难点,因为背后是双语师资的支撑。而在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其实细分了英语语言学教师和商务活动业务课教师,两者并不互通,英语教师不懂商务,商务教师不通英语的情况非常普遍。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英语基础,还应得懂得行业理论。因为“沉浸式”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英语版的专业教材,等于是所有的专业课教材必须重新开发。在教学方式上,“沉浸式”教学更多是一种教育理念,如何使“沉浸式”教学得以实现,特别需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及其接受能力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同时具备适切性的教学手段。鉴于“沉浸式”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前提,这里的实训教学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实训教学。除此之外,生活环境的氛围营造同样很重要,譬如日常师生之间的沟通,包括路上遇见之后以英语打招呼、聊天采用全英文,作业布置、工作邮件、日常通知等都可使用英文,无形中可以营造“第一课堂”之外的英语沉浸环境,让英语教学冲出教室的束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能达到英语沉浸式教学“第二课堂”的成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沉浸式”教育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开发,要求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设应基于行业、企业产品标准,体现其应用性;同时要满足“沉浸式”教育的基本要求,将“沉浸式”教育理念与需求嵌入专业、课程标准的建设中。这里的专业、课程标准应该既体现“沉浸式”教育特征,又能适应行业、企业标准。显然,将风行于欧美的“沉浸式”教育引入高职教育当中,将对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站在构建高职商务英语通用标准的高度,融合西方前沿教学理论形成校本教学标准,可为国内同类专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这一路径的实现,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习得第二语言,同时便于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而在商务英语领域,首次建立起“沉浸式”语言教学标准体系,未尝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一个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