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价值、困境与出路*
2022-02-26欧阳丽
欧阳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美育工作的人文基础、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2017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学生艺术社团,以广府文化艺术为重点,挖掘本地美育资源,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改进美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国家对美育的高度关注,也映射出地区文化融入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近年来,一些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例如通过挖掘敦煌色彩文化,优化敦煌彩塑技艺,构建特色美育课程,有效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本文通过探寻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价值,理清其现实困境,为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出谋划策。
一、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价值
地方文化承载着地区成员共同的观念、情感和价值追求,是一个地区族群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1]。以广府文化为例,作为粤港澳三地民心相通的文化基因,广府文化与高职院校美育的融合能够丰富学校美育内容,创新高职院校美育方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化地域文化认同。可以说,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是未来美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丰富高职院校美育内容,铸就特色校园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康德认为,审美是人类共同的情感[2]。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共有的记忆,承载着当地人们绵延的精神密码,与高职院校美育之间具有一定耦合性。事实上,高职院校美育远不止理论学习,还包括学生参与地域文化密切结合的审美实践。然而在现实中,学校美育存在着美育虚无化和浅表化问题。一方面,尽管大部分学生在美育知识储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在审美素养呈现出较多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认为美育仅仅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其审美和育人的价值,导致美育失去应有的“教育性”。
不同的是,地方文化因受众群体的复杂性与表现形式的丰富性,能有效弥补当前高职院校美育中的不足。第一,能丰富美育教学内容。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美育教师大多专攻于美育教学中的某项内容,美育综合素养较为欠缺,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美育内容较为狭窄。[3]通过引进地方文化资源参与高职院校美育教学,能够丰富美育内容,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例如,福州大学联合高职院校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课程,将福州评话、佾舞等戏曲艺术,三坊七巷、上下杭等建筑艺术,马尾、喜娘习俗等民俗艺术纳入高职院校美育的教学内容[4],拓展学校美育内涵,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美育从“育身”到“育心”的转变。第二,为铸就地方高职院校文化底色提供契机。在福州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美育不再局限于学生技能培养,而是立足地域特点,邀请福州文化名人、非遗传承大师进行美育教学,以审美底蕴更厚、文化积累更深的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打造出具有地域特点的美育特色名片。
(二)创新高职院校美育方法,提供直接审美体验
当前高职院校美育倾向于通俗化、技艺化、表面化的传统艺术教学方法,教师习惯于以课件的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呈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这不仅忽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更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认为,审美不应是静止的,更应该是动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开启自身的想象力,唤醒主动反思与行动的力量[5]。这意味着美育不仅是停留于简单的知识教育,也不仅是吹拉弹唱的技能教育,而是改变传统美育方式,让学生将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所有感官打开,通过身临其境或借助图像、影像、乐音、虚拟现实等方式直接体验,感受对象形状、色彩、声音、动作等带来的美感和愉悦。
地方文化融入大湾区高职院校美育恰恰能就现实问题展开,创新美育方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情景创设、直观教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弥补高职院校美育以间接教学为主,忽视学生体验的局限性[6]。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借助学校外部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等蕴含广府文化的社会艺术资源,开设实践课程使学生直接体验美育魅力;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内部活动在校园各类艺术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增加粤剧、醒狮、剪纸等著名文化遗产内容,充分彰显美育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按照美育规律,在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之中,在鲜活的实践体验之中,实现人真正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问题[7]。例如广东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无论是南拳、粤剧、广绣、扎染等广府特色项目还是敦煌彩塑技艺,都展现出美育中应有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二者融合贯通,能够让人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接受美的陶冶、展开美的创造。事实上,美育学习不仅需要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更需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涌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美育教师受到自身硬件和客观软件等多方限制,在教学中难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美育应有的文化魅力被遮蔽。
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与民族特色。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美育,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关注经典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理解系列美育课程背后的积极价值与向上精神,更好地帮助他们从中华民族时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另一方面能够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的责任使命感。例如广州市番禺区致力于粤剧传承,通过“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普及粤剧文化,让“声声粤韵”萦绕在师生耳边,将广府文化注入学生心田。苏州市通过与辖区内艺术场馆合作,共同开发昆曲馆校合作课程,请学生与艺术家现场对话,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学生在平时的课程中较少接触这些内容,但它们是地方文化的深刻反映,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心态共识。
(四)深化地域文化认同,打造区域文化高地
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相互了解认识,消除文化成见和偏见,加强彼此文化认同。两千多年同根同源、血脉相通的地方文化是联结不同地区天然的桥梁,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可以说,地方文化参与高职院校美育,以民族共同体视角审视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显示十分迫切且重要。
其一,这是促进中国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是深化“区域文化认同”,增强地方国民身份认同感的关键一招。以广府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为例,当前粤港澳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影响下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现实,年轻一代对于传统岭南文化的认识相对薄弱,将广府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能够让不同类别的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浸润,坚定粤港澳三地以信仰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根基和认同基础,助力人文湾区建设,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添砖加瓦。其二,地方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是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重要基础。广东汕头市文联聚焦红色文化,借助高职院校平台,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出系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的精品力作,为文化各层面和各要素主动协同与耦合提供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了地方文化在“区域文化高地”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二、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困境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8]。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中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教学支撑。然而,目前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实际步伐比较缓慢,政策落实仍面临诸多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地方文化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主体间协同育人意识淡薄
地方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包涵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与众不同的戏剧文化、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等。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结构性差异,受到美育师资、课程实施水平以及经费投入等多方影响,此类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教育部门的美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艺术教学专用教室配备短缺”“音乐、美术教学设备落后”“艺术教育器材购置经费不足”等表述多次出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美育资源投入力度有限,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校美育教学需求,更是难以吸纳地方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此外,学校与各文化主体协同育人意识不强,学校信息较为闭塞,主体间沟通意识不强,无法将自身的需求与外界相交流,仅靠学校教师的孤军奋战难以完成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在美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地方文化资源力量结成伙伴关系,整合美育资源,让各领域美育智慧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形成美育共同体,合力打造惠及人人的“无围墙”文化美育大课堂。从社会美育资源看,由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等社会美育资源更多集中于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进入这类美育场所的成本过高,美育社会实践很难借力。再加上传统观念认为美育是学校的职责,忽视社会力量的参与。长此以往,易造成高职院校美育与传统文化脱节,遑论促进地方文化与高职院校美育的深度融合。
(二)地方美育师资管理难以规范,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机制乏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美育关键在教师。鉴于美育师资匮乏的困境,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提出:“选聘校外教育机构、宣传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或能工巧匠等成为美育兼职教师”。从当前高职院校美育师资的实际储备来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科教师基本无法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而艺术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在美学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但要承担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普及教育,显得杯水车薪。因此,地方文化中的师资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成为不二选择。然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师资参与学校美育教学后,其职责和边界并不并不明确且缺乏规范的选拔和聘用流程,给学校师资管理带来了困难。
从根本上说,地方美育师资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机制乏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评价机制,由于对从事美育的艺术类专业教师缺乏量身定制的评价体系,比如美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计算、支撑评审等方面缺乏专门通道,难以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无法激发教师投身高职院校美育的活力与热情。二是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受学校与社会地理空间阻隔、主动性薄弱、切身利益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持续性不够、动力不足。
(三)地方美育合作“向心力”不足,协同区域文化资源困难
地方文化作为传承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长期以来,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阻力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地方合作的“向心力”不足。一方面,随着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资源鸿沟”大量存在,导致美育资源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共享,制约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再加上地方政府对于推进文化资源协同动力不足,过多从自身利益考虑,导致不愿整合共享、不敢整合共享、不能整合共享,致使地区文化资源协同共享缺乏内在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过多从自身利益考虑,贪大、求全、求好资源,不愿加入文化协同交流的阵营中,且目前大部分地区缺乏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专业网络平台以及必要的沟通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文化资源由分散走向协同,甚至造成不同地域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形成恶性竞争。以岭南文化为例,由于粤港澳三地高职院校所处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不尽相同且文化交流机制缺失,使得文化资源要素流动无法摆脱单体城市发展的旧有模式,文化融合本就存在困难,更遑论协同三地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美育[9]。
三、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出路
针对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在思想上树立协同育人的美育理念,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上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打通行政壁垒,促进地方文化与高职院校美育的深度融合。
(一)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树立协同育人美育理念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多元一体,在语言、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和民俗等方面都展示出鲜明的个性特质,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广东省为例,据统计全省共有886个国家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48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7万件国有馆藏文物[10]。这为高职院校基于地域特色开展美育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加强资源内外统筹,构建地方文化与高职院校美育相融合的体系。例如,在大湾区可开设戏曲、醒狮、民乐等美育课程,推进灰塑、珐琅、粤剧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整合多样化的区域美育资源,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美育特色发展多元化的格局。此外,充分利用与地方文化相关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丰厚资源,坚持校内与校外、课堂主阵地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协同,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加强高职院校美育与区域人文的有效联结。另一方面,积极转变由学校唱美育“独角戏”的传统思维,树立协同育人美育理念,努力在高职院校美育“大合唱”中唱好“和音”。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名家“请进来”,邀请文化大家走进课堂指导师生;二是通过学校“走出去”,与传承传播地方文化的社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合作,打破传统美育教育藩篱,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完善美育师资管理,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确保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完善美育师资管理,保证教师参与的持续深入。一是确保时间上的延续性,地方文化师资融入是不间断的而非流于形式的,要进一步完善美育教师选拔和聘用流程;二是保障空间上的广泛性,地方文化力量“进校园”要明确双方职责,不能局限于部分学校,而要形成体系,切实帮助高职院校美育发展,实现“小规模”的融入向“大规模”转变。
此外,要真正出实招推动高职院校美育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高职院校美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建立健全双向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抓手,加强地方文化师资力量与学校美育师资力量统筹。就管理评价机制而言,为确保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应在传统的考核办法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教师业绩范畴,强化结果应用,把高职院校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就激励机制而言,高职院校应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责任管理与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教师美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竞赛等活动成绩、学生美育课程成绩等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打造“小平台、大网络”机制,对获得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加强有利于成果产出的资源整合和系统激励。
(三)建设美育资源共享体系,促进文化资源业态化整合
在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过程中,政府应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文化圈,探索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路径,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建设,突破现有“资源孤岛”和“资源鸿沟”的影响,形成地方美育资源大数据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资源流通与共享,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资源协同难、校社联动难的问题。从上至下推动不同地区文化机构、文化团体、民间社团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形成联合意识和协同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业态化整合。
具体而言,一是要发挥政府和官方机构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通过政府与民间合力,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建构地域化美育资源共享体系。以醒狮为例,广东醒狮历史悠久,代表性项目包括广州沙坑醒狮、佛山醒狮、深圳福永醒狮、东莞醒狮等。与深圳相比,广佛醒狮品牌资源丰富,社会影响力更广,但深圳拥有高科技优势,政府等官方组织可牵头建设资源联动体系,将广佛醒狮与科技动漫相融合,创新醒狮形象融入学校课堂,既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审美趋势,同时有助于实现醒狮文化资源的协同共享与创新性发展[11]。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架起地方文化资源与学校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将当前存在的单打独斗、相互牵制、重复交叉的状态向联动配合、共享合作、统一协同转变。例如,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地方文化资源共享的专业性网络平台,各地互通有无,互相提供师资团队和文化资源等,打破区域的壁垒,让地方文化在融入高职院校美育过程中重新焕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