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化合一: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理路

2022-02-26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理论课

李 俊

(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上两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期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实践是感受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试金石,也是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助推器,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外延和拓展,能促进第一课堂所接收的理论知识通过其向价值信仰转化[3]。所以,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教学成效和学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键课程,但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等课程的共性特征,《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特殊性》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探索和实施增加了现实挑战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成效。

一是教学课时分布跨度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五门课,《概论》课一般大多集中开设一学年,《纲要》课、《思修》课和《原理》课都集中开设一学期。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和《形势与政策》课自身的特殊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安排不会集中在某一学年或某一学期,而是分散地贯穿到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时期,保证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开课不断线[4]。以四年制本科为例,每学期不低于8课时学习安排,整个本科学制期间《形势与政策》课的总课时为64课时,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的出台在制度上保证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总课时数。在课时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概论》《纲要》《思修》和《原理》四门课课时安排集中,在教学安排中有条件安排部分课时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但现实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课时分散,每学期只有短短几个课时,在客观上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二是教学内容更新周期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要及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概论》《纲要》《思修》和《原理》等四门课统一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规划教材,并且会根据现实需要统一进行修订。近十年,以上四门课经历了2013年版、2015年版、2018年版和刚刚完成修订的2021年版,以上几版修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都保持着延续性,并且主体内容都是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各修订版本之间的主体内容也有内在的逻辑,课程内容之间形成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5]。此外,每次教材修订之后,教材修订委员会都会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会和修订说明会,详细地说明并分析每次修订和调整的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是近半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形成的重要理论、制定的重要方针和政策等,教学内容多且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变化中。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变化以及主题的创新性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内容和主题的确定带来更大的挑战性。

三是教学师资构成来源广。相较于《概论》《纲要》《思修》和《原理》等四门课有独立的教研室,有稳定的专业授课教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研室设置还够不规范,授课教师的构成人员也较为复杂。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教师主体是学生处、团委、组织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成员,其中还有少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职教师、校内职能部门党政干部、校外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等。由于授课人员的构成多为专职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他们的主责主业是从事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无法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某个学科领域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再加上授课主体的学科背景各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更难以组建相关的教研、科研团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构成人员不同的学科背景、普遍较弱的理论积累和专业基础不同导致绝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多采用理论宣讲的授课方式,缺乏专业知识积淀和理论深度去思考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加强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目前在高校难以高效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教学学理支撑难度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的二级学科中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分别支撑《原理》课、《纲要》课、《概论》课和《思修》课的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只有《形势与政策》课目前还没有相关学科为该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培养作支撑[5]。一门课程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作支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通过学理分析给予透彻的解释,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精辟地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缺乏学理支撑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增加了难度,一定程度上也使课程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在缺乏学理支撑的情况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往往只能停留在基础概念宣讲层面,无法上升到学术层级,无法通过理论剖析事物本质,也无法用成熟的理论支撑实践教学环节顺利推行。当学理无法支撑教学实践活动时,反过来也无法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检验和提升学理性,这无疑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增添了更多难度。

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以及其特殊性把握住最根本的几大原则,并以此作为探索构建路径的基础。

(一)政治性原则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6]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本质属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守政治性是最根本原则和首要任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政治性原则作为实践教学活动首要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坚持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内容和过程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一旦失去政治性原则,丢失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就失去了价值导向,《形势与政策》课也会失去灵魂。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学理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在学理性的基础上表述中国现实、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政策和传播中国理念[7]。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的形式从事教学活动,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坚持课程的学理性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是指科学技术层面。新时代,技术革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接收知识的方式,实践教学要顺应时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效性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4]。《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要以此为原则,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断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要以学生在课程中的获得感作为实践教学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感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心是检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也是组织《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四)整体性原则

《形势与政策》与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构成了本专科阶段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8]。《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视野出发,从横向上厘清《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实践教学环节中相对稳固的教学板块,再与其它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交叉性教学内容;从纵向上厘清《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与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8],在彼此交叉重复的内容中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每年发布的教学要点加以区分和侧重。把握整体性原则有助于《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既做到不偏离也做到有侧重、有特色。

三、《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构建理路

近年来,针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各地高校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有些路径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机制必须要围绕这门课的内在特殊性和外在具体形势,紧扣课程本身属性,打造“五化合一”的教学新机制。

(一)实践课程体系化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最特殊的一门课。一直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多为一些零散的主题报告会、参观主题展览、主题研讨活动等形式,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目前只有每学期由教育部思政司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就必须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视域下进行考察、判断和研究[9]。探究一门课程是否已经成熟,规范的体系化要素是重要评价标准,就《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而言,要建立以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构成基础的课程体系,其中哲学是最根本的基础,它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选择、分类和处理,也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取向。如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就指明所有经验最终的来源都是实践,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必须要同时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认为“经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脱离“经验”,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倡导课程教学一定要注重“从做中学”[10]。《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的实践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根本遵循,并把它作为“形式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课程目标设定、内容组成、操作实施和评价反馈的理论依据。实践课程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为社会人服务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使受教育者不断社会化[11]。课程设计体现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并且从社会中提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同时紧扣“形势”和“政策”这两个社会性聚焦,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采集鲜活的素材,运用“社会讲堂”的形式和社会上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真正的实践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实践课程除了主题报告会、参观主题展览、主题研讨活动之外,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突出“实践”要素。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依靠实践课程的组织实现是《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要形成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课程体系化应突出教学要点、强化教学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除此之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还要充分融入心理学知识,把脉大学生的心理期待,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社会背景下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历程和发展规律,通过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满足大学生心理诉求,使他们感受到课程带来的获得感。

(二)实践平台立体化

进入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同时也凸显出教学中产生的新矛盾——传统单一的实践模式与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发展中大学生对课堂形式多样化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路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必须要着力解决这个矛盾,打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虚实结合、三个课堂联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6]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路径。

首先,要打造虚实结合的实践平台。运用现代VR技术,打造虚拟现实场景,通过虚拟云游的方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对比体验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用鲜明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新中国所取得的全方位成就,在体会中通过云语音解说详细解读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从而在科技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体验感、代入感和互动感,提升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要推动三个课堂联动的课程布局。第一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课堂和主渠道,要不断增进主课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深化第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改革,比如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以自己的视角去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中国政策,利用朋辈讲述增强认同感;通过课堂观看主旋律短视频和微电影引导学生享受艺术的巨大感染力,达到情感的增进和精神的共鸣从而激发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3];通过理论的契合点讲述时代的真实好故事,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让学生在不同维度的对比中感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产生共鸣;同时,要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作为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暑期或学期内短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和基层参加社会调查等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

最后,要借助网络媒介、网络云、微信公众号等打造网络实践阵地。通过区域内高校联合邀请专家线上线下做报告、组织学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名师和名人讲座等,推动实践教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采取线下传统课堂讲授+线上直播、线上慕课+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校史馆等方式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三)实践活动项目化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要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教师指导转变,赋予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将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收获更多的获得感。为切实保障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相关项目的顺利推进,高校党委宣传部要积极牵头,与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安全管理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联合成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活动的管理,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场地、人员指导等予以保障。领导小组下辖“形式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领导小组等5个分小组,由每门思政课课程教研室主任担任各分小组组长。其中,党委宣传部要做好实践课程的宏观指导并负责审核实践课程的意识形态;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授课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安排、课程研究、活动经费预算等具体实施;学生处、团委、安全管理处等相关部门要负责并落实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安排和安全保障工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分小组每学期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本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每学期初领导小组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青年群体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标并且给予经费支持,全校所有学生均可申报,可以班级申报集体项目,也可以自行组队申报并且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联合申报,每个项目组至少有一位“形式与政策”课老师作为项目指导教师。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按照等级择优立项,项目指导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项目组成员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每学期期末前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实践成果进行评审,并根据项目成果评价计入《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学分,项目结项为优秀的给予指导教师一定奖励,结项不合格的给予指导教师相应通报。《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方式既可以发挥教师在项目选题、设计和实施环节的指导作用,调动授课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更能通过这些实践项目的开展,激发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以及探求科学的精神[3],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人生信仰和历史使命的责任感。除此之外,实践教学的立项项目还可为“挑战杯”“互联网+”等全国性大学生赛事的孵化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四)实践考核多元化

作为一门课程,《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课程一样也要进行考核、评价,但作为一门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标准也应该特殊对待。《形势与政策》课传统的课堂教学考核多以提交专题论文、调查报告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情况。[4]《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考核除了提交专题论文、调查报告之外还应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化学习,仅以结果性的报告来进行考核,会造成课程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欠缺,所以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核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以及在实践中对国家形势、政策的个性化解读和理解;其次,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过程化评价体系,构建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点、以“实践检验理论”为基本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着重考察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各环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和信念;再次,要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非测试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和探索,进一步改进量化指标,优化考核等级,增加实践教学过程学生互评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中学生思想动态的朋辈监督机制。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价结果,更是为了加强改进、促进教学;最后,要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课程评价过程[14],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改进中不断提升实践成效。《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考核应该形成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且更加突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内涵的理解、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全面、客观并且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

(五)实践保障综合化

推进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高效实施,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从组织领导、师资培训、经费和技术支持、教师考核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综合化保障体系。在组织领导方面,要加强高校党委对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根本保证。《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必须置于高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之下,形成党管课程机制,要成立以党委为核心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导小组,学校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管理机构如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利于统筹校内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并能积极调动其它有利因素共同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服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力量构成具有特殊性,人事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规范化遴选理论功底深、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加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队伍;教务部门要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规范化解读;党委宣传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创造机会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通道,定期举办实践教学经验座谈和重难点问题研讨会。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人员保障等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开发VR技术以及各项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则需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部门对网络技术方面的支持和维护,这些都需要学校财务预算部门和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在学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予以保障。鉴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难度大、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实践教学环节多、教师备课花费时间和精力多的实际情况,教务和人事部门要科学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办法,对特殊课程进行特殊考核[4]。同时要强化对《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的过程化动态化评价和管理机制,实行考核不合格教师退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闭环式管理。

四、结语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提升其教学效果一直是高校和授课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授课教师要根据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改革,通过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和实践项目,强化多元考核,加强课程保障等途径有效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理论课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