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社会学的视角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
2022-02-26风笑天
风笑天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时间,中国社会与4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感叹曾经年轻的“80后”已不再年轻时,新的“90后”“00后”正一批批地进入青年大军的行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新一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在变化,新一代青年的人生经历也在变化。如何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付出努力的任务。本文试图从青年社会学的角度,谈谈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的问题。
一、社会中的青年
(一)“被发现的”青年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无论是作为生物的个体还是作为社会的个体,人都被年龄这一基本属性区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被社会学家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的年龄群体主要有三类——儿童、青年以及老年。作为应用社会学一个重要分支的青年社会学,其所关注和研究的正是青年这一特定群体。虽然青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但究竟谁是青年,青年在哪里,青年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等,却并非清楚界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将青年作为研究对象的青年社会学来说,首先弄清楚社会中哪些人是青年并明确地界定它,依旧是一个最为基础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青年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说青年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在传统落后的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在儿童的末期可能就会参与并习得若干简单的生产技能。当他们达到今天青少年的年龄时,他们的身份和角色就直接从儿童一下子变成了成人。在那种社会中,不存在青年期,也没有青年的概念。青年概念的产生以及青年与社会中其他年龄群体的明确区分,实际上是从近代工业社会才开始的。正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特别是随着人们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了解社会角色等任务的加重,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增加,人们不仅接受基本社会化的时间在加长,他们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产的时间也在不断地被推迟。这样,在儿童转变为成人之间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青年时期。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青年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而逐渐“被发现的”。青年期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的逐步发展过程。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出发,进一步认为青年的概念实际上是被社会建构的。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青年这一特定人群的存在,始终是一种客观的现实。
(二)谁是青年:青年的概念与界定标准
虽然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提及青年,但究竟哪些人是青年呢?这里涉及青年的定义,特别是涉及青年的划分标准问题。学术界关于青年的概念和定义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将青年界定为社会中处在特定年龄段的人。既然将年龄作为界定青年的基本标准,那么,青年在年龄上是如何与儿童和成人相区分的呢?社会中什么年龄段的人才是我们所探讨的青年呢?
或许,20岁的人是青年,那30岁的人呢?35岁的人呢?事实上,即使仅从年龄上来界定青年,答案也并不是简单的、唯一的。现有的各种正式的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从世界范围来看,联合国在2010-2011年的“国际青年年”背景介绍中,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5-24岁之间[1]。在中国,共青团组织在其章程中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 14-28岁之间[2]。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发布的中国首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中,又将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在14-35周岁之间[3]。显然,不同社会、不同时期对青年现象的关注焦点不同,导致青年概念的内涵不同,因而所划定的年龄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为便于讨论,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现实,我们采用中国共青团的界定标准,即将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在14-28岁。
关于青年的概念,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青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年龄概念,更全面地说,青年是一个基于年龄的社会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领域中,人们对青年的年龄界定是有着一定差别的。可以说,青年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存在差别的概念。不仅在相对传统的社会与相对现代的社会中,青年所指称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就是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中,青年的具体含义和界定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第二,虽然年龄是界定青年的最基本标准,但这种标准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和准确的。相对科学的描述或许是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即20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是100%,15岁的人或者28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可能是80%,35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可能只有20%,而40岁的人属于青年的可能就只有1%了。第三,虽然同样是以年龄作为衡量青年的基本标准,但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年龄背后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生物学和医学看到的主要是青年的生理发育状况,并以此作为判定青年的主要标准;心理学则主要看到的是青年所具有的特定人格、情绪、认知、态度等特征;而社会学看到的则是青年特有的社会化过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具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等。
(三)青年的特征
青年的特征也是我们认识青年的基本途径。概括地说,青年的特征由三大方面构成:
一是青年的生理特征。青年期是人成长和生理发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可以说,一旦进入青春期,人的生理发育和成长就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所具有的生理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其作为生物个体的各种“发展的、成长的”的特点。无论是体格,比如身高、骨骼、肌肉等的发育,还是身体器官,比如心肌、肺活量、脑神经等的成熟,或是性的成熟,比如变声、长胡须,以及第二性征出现等,都是青年区别于少年儿童的明显特点。在认识和研究青年及青年问题时,显然不能忽视青年生理特征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青年的心理特征。正是上述青春期所带来的巨大生理变化,不可避免地给青年的心理带来冲击和忐忑。比如,身高的迅速增长,不仅仅是扩大了青年的视野,更是极大地萌发和增强了他们心中“我已经是大人了”的主观意识;性的特征的出现,实际上也让青年内心充满了不安。青年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最集中地体现在其作为人格个体的各种“矛盾的、危机的、双重的”方面。从心理学家描述青年心理特征时所用的“心理断乳”“第二次诞生”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的心理特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青年反叛成人社会、寻求同龄伙伴、看重友谊、热衷交往等现象,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心理上存在的孤独感和渴望理解的特点,体现出青年既充满幻想、充满激情,又有些脱离现实、充满矛盾的特点。因此,青年的心理特征同样是认识和研究青年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青年的社会特征。青年的社会特征集中体现在他们作为社会的新成员,作为社会中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新生力量,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的继承者、传递者所具有的新的社会角色上。与其他学科看待青年的方式不同的是,社会学除了肯定青年的年龄特征外,更将青年看作是社会中的一个特定群体。青年作为社会成员,既具有人的自然属性,同时更具有人的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前述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上,而社会属性则主要体现在其社会特征上。在社会学看来,青年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经济、政治机构之间发生联系的桥梁。青年身上具有社会文化的继承者、新的社会成员、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后备军等多重角色。特别是他们在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之间发生紧密联系、频繁互动乃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既可能成为传统文化和规范的叛逆者,也可能成为新文化和潮流的创导者。对于青年社会特征的认识,我们还可以从“青年在哪里”的问题中得到一些启示:虽然具有相同的年龄,但家庭中却永远只有子女,学校中只有学生,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有青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到青年这一概念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身份特征,以及其体现的社会角色内涵。
青年的社会特征是理解青年和青年现象,认识青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工具。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急剧的社会变迁极大地影响了青年不断变化的心理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青年的社会特征。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与青年成长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教育领域、职业领域,还是婚姻家庭领域、社会文化领域都是如此。
在认识和看待青年时,需要特别注意将个体的青年与群体的青年进行区分。青年社会学主要关注作为群体的青年。这种作为群体的青年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或许“社会过渡群体”是对这一问题的较好回答。从青年个体的角度来看,“过渡性”的含义是发展的、暂时的,是走向成熟的。青年的任务从受教育过渡到工作;青年的生命历程从出身家庭过渡到定位家庭;青年的人格也从对父母的身心依赖过渡到自我独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过渡性”的含义是继承的、传递的。青年不仅要成为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生产者,同时也要在这种生产的过程中完成社会文化的承接与传递的历史使命。
二、青年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
(一)青年社会学的概念
青年社会学,即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特定视角和研究方法,探讨青年这一特定人口群体的社会特征及青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特定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基础地位与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其关注的焦点既包括青年群体自身,又包括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青年社会学是在社会学想象力的启示下,广泛运用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框架,从青年的社会化、青年与职业、青年与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群体与组织、青年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青年及其相关现象展开研究。在这种研究中,青年社会学特别注重各种社会因素。比如人口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科学技术、大众传播媒介等对青年的影响。
青年社会学的上述特点,也体现出青年社会学与其他青年学科的区别。首先,与青年心理学、青年教育学相对强调青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的是,青年社会学在充分肯定和认同青年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更强调青年的社会特征,特别是强调青年的“过渡性”。许多研究青年社会学的学者更是将青年期的本质特征界定为“向成年过渡”:即从受教育过渡到工作,从出生家庭过渡到定位家庭,从心理依赖过渡到心理独立。此外,这种“过渡性”还意味着青年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即各方面都在变化着,未来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成为不同的人物。而与之相对应的成年人则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即成年人的许多方面是不会变的。同时,“过渡性”“可能性”又意味着一种“不确定性”,即青年是处在一种变化过程中、发展过程中、成熟过程中。其次,与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等学科相对更加关注作为个体的青年,更加关注青年自身的、内在的现象有所不同的是,青年社会学一方面更加关注作为群体的青年,另一方面则更加关注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青年的社会特征是认识青年社会属性的重要指标。青年社会学将青年看作是特定社会角色的承担者,看作是社会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也看作是社会文化的实际传承者。正是通过对青年社会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青年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种青年行为和青年现象。除了青年的社会特征以外,青年与社会的关系是青年社会学更为关注的,同时也是更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这也是强调青年的社会属性的意义所在。社会的历史变迁与青年的生命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变迁,一代代青年所面临的受教育机会、就业市场、婚姻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文化环境各不相同,以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正是这些与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具有特定生理、心理、社会特征的青年相关的内容,构成了青年社会学研究的更为广泛的领域。
(二)青年社会学的视角与理论框架
作为一门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青年现象和问题的分支学科,青年社会学在认识和研究青年现象、探索青年问题时,具有特定的研究视角,同时也采用了众多的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其中,“社会学想象力”无疑是青年社会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视角。
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二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4]米尔斯的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研究目前我国社会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处在急剧的变迁过程中,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既形成了这一代青年特定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展现出这一代青年特有的现象和问题。无论是在教育、就业和家庭等社会制度层面,还是在作为文化一部分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层面,社会的各种变迁都会在当前青年的行为、态度及其由此形成的青年现象与青年问题中留下痕迹。因此,要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和合理解释当今中国社会中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结构等宏观因素,高度重视社会变迁的影响。只有将青年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放到特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去分析,我们才能够更深刻也更全面地认清各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本质。
正是基于“社会学想象力”这种特定的研究视角,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年,具有以往任何一代中国青年都不曾有过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他们出生和成长的这40年,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40年。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科学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制度的变革也异常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多元化发展也十分地明显。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宏观的、无处不在的,每一位青年都置身其中而无法逃避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社会环境,成为我们认识和分析一代青年成长过程及其结果的基本背景和客观前提。因此,只有把发生在这代青年身上的各种现象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联系起来,特别是将他们的各种问题与中国社会的宏观结构变迁、历史文化变迁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何以成为今天的他们,如同理解中国何以成为今天的中国一样。
除了社会学想象力以外,还有一些社会学理论框架也广泛地运用于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中,运用于理解社会中的青年以及各种与青年相关的现象。比如,人的社会化理论框架。前面说过,青年期的重要特征是过渡性,这种过渡性集中地体现在青年处于一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社会学中关于人的社会化理论,为我们更好地认识青年的这种变动性、发展性、过渡性,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独特的视角。
又比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理论框架。青年社会学与青年心理学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关注的是作为群体的青年而非个体的青年。而青年期所独有的心理特征,使得青年更加容易地形成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青年群体。青年在群体中获得自我认同,发生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青年行为和现象。正是在社会学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理论框架的帮助下,青年社会学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年群体及相关现象。
再比如,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理论框架。青年作为社会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不仅在年龄上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层,同时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等结构中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层。作为群体的青年,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层次结构,最典型的如城乡青年的分层、不同职业青年的分层等。正是这些客观分层的存在,青年的社会流动才成为可能。运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青年的分层和流动现象。
(三)青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都可以运用于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下列几种方法是研究者采用得比较多的(有关方法的详细介绍,参见专门的社会研究方法著作)(1)参见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第一种是调查研究。这是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从一个取自总体的随机样本那里收集数据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的方式。调查研究是青年社会学研究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研究方式。其一般程序通常是在选定了调查题目后,根据研究的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进行抽样设计、问卷设计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的设计。调查对象的抽取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这样产生的调查结果才能够推论到总体中。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由围绕研究内容的一系列提问和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构成。调查问卷可以通过发送、邮寄、网络自填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当面访问、电话访问的方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抽样设计、问卷设计、调查实施以及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是决定和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调查研究的应用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研究的信度相对较高,特别适用于反映总体的状况。但这种方法同时也有资料深度不够、回收率有时较低、效度相对较差等不足。
第二种是实地研究。实地研究又称为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实地研究的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选择研究背景;(2)获准进入;(3)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4)收集资料(观察或访谈);(5)整理和分析资料;(6)得出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自己也是研究的工具。而研究者能够获准顺利地进入实地,尽快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特别是能够尽快地与他们建立友善的关系,既是研究者进入实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更是实地研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是实地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往往要经历一个“先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有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实地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因而效度较高,方式也比较灵活。其不足是比较费时,信度较低,且容易影响到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
第三种是个案研究。即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和资料,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个案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其最一般的目标是对个案达到尽可能充分的理解。社会研究中最为常见的个案是特定的个人,或者某一群体、组织、社区。个案研究具有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来源和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手段的特征。其主要用来建构理论,有时也可以用来检验理论。个案选择方式有选择典型个案,选择极端个案,选择反常个案,选择拥有丰富信息的个案,以及选择不同类型的个案等。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为人们认识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提供深入、丰富、细致的描述,为复杂的因果联系提供更多的证据,同时,也可以用来发展新的理论,提出与现有理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假设。个案研究的最大不足是其研究结果难以进行概化和推广。
第四种是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各种信息载体,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歌曲、书籍等信息中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的社会研究方式。内容分析的一般程序,是先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分析的信息对象,比如电视中的广告,然后针对这一信息对象设计出抽样方案和相关的变量测量方案(也称为编码方案)。将抽取的信息样本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编码赋值。最后将这些数值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在青年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青年的择偶标准、青年亚文化等。内容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特别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它还能很方便地研究很长时间以前发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它也同时存在着资料不易获得,信度、效度不高等局限。
第五种是二次分析。这种方式指的是采用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的原始调查数据,来进行自己新的分析的研究方式。那些缺乏研究经费和相应的人力物力,不能自己去做调查的青年研究者,可以采用二次分析的方式,从现有的各种大型数据库中寻找合适的数据来进行自己的研究。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部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数据库向社会和学术界开放,研究者可以通过网上申请,获得相应的数据来开展研究。这些数据库有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等。
三、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既涉及与青年群体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也涉及作为特定群体的青年与社会整体结构、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概括地看,以下几个方面是青年社会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
(一)青年社会化
青年时期是人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过渡”。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这种过渡最集中地体现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因此,青年的社会化就成为青年社会学中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人的社会化理论是社会学关于人如何从一个自然人进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学说。它通常依据人的年龄,将社会化划分为基本社会化阶段(0-18岁)和继续社会化阶段(19岁-去世)。即从出生到成年的基本社会化阶段和成年后直到死亡的继续社会化阶段。而对于青年来说,其一小部分处在基本社会化阶段的末期,大部分则处在继续社会化阶段的初期。正是这种横跨两个不同阶段的社会化过程的特征,使得青年的社会化更具特色。一些社会学家正是看到青年的这种特征,因而十分重视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年轻的成年人”或者“正在成年的年轻人”。
1.基本社会化阶段
青年期的最初几年,即14-18岁,人们处于基本社会化阶段的末期。这一阶段在心理学或青年心理学中,往往称为青年前期。这一时期与英文文献中的青少年(teenage)概念所指称的年龄段几乎完全相同。英文中13-19岁的青少年被称为teenage,这或许也是因为13-19岁的英文后缀都带有teen的缘故。在我国社会中,这一阶段基本上对应的是初中到高中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快速走向成熟、精力非常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心理上正经历着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心理断乳”“第二次诞生”的重要转折,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此时的青年人一边经历着由自身生理发育所带来的“心理逆反”,表现出对以家长、老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的反叛,开始更多地与同龄伙伴交往,向同龄伙伴倾诉心声;同时,又由于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表现出渴望理解、看重友谊的明显特征。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理和行为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这就是充满幻想、脱离现实。
正是由于具有上述特征,这一时期的青年虽然主要活动还是在学校学习,接受系统的教育,但这一时期青年的社会化在内容上除了要继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社会规范外,还要开始学习各种社会角色,开始关注和思考人生意义,思考生活目标以及理想前途,并为成年后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与青年生理、心理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对青年社会化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化机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儿童时期,最为重要的社会化机构无疑是家庭。只是到了少年时期,学校的影响才加入进来。但是在青年社会化阶段,虽然家庭依然是对青年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但此时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始成为青年社会化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它们对青年的影响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家庭。
2.继续社会化阶段
青年期的更大一部分(19-28岁)是处在人的继续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人们继续社会化的起点。相比于基本社会化阶段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且生理、心理变化显著,社会化内容相对简单和基本等一系列特征,青年在继续社会化阶段的时间更长(10年),生理、心理更加成熟稳定,社会化内容也更为复杂多样。这使得本阶段的青年社会化成为青年研究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走出校园成为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我国,绝大部分青年人都是在十八九岁完成中等教育。其中一部分人通过高考进入各类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另一部分人则直接进入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进入大学的那一部分青年中,绝大多数人也会在4年后离开校园,走入社会,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寻找和从事各种工作。虽然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都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青年只有从学校毕业,离开校园,才是真正踏入到现实社会。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理想化色彩、接触与交往对象的相对同质性、生活内容的相对简单和统一,以及校园各方面环境与现实社会的相对独立,使得这一时期的青年一直处在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脱离的状态中。而当他们走入社会,特别是在参加工作的最初阶段,他们往往会被现实社会与学校生活的各种不同,被多种多样的交往对象,特别是被现实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残酷赤裸的利益冲突带来的冲击所震惊,在心理上、认识上甚至价值观上可能会形成巨大的落差。由此,青年可能会迷茫,会彷徨,会消沉。但正是这种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从简单统一到复杂多样的差异,促使青年做进一步的思考,也促使青年逐步走向成熟。因此,这种巨大的冲击和心理落差,是青年认识真实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他们通过继续社会化过程,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只有当青年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才能逐渐锻炼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才能承担起他们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其次,“成家立业”成为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两大基本任务。与基本社会化阶段那种以学习基本社会规范、生活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明显不同的是,青年在继续社会化阶段有两大核心任务,成为其继续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一旦青年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进入劳动市场,寻求职业,找到一份工作。而一旦找到工作,进入工作岗位,就开始了新的社会化学习。这既包括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学习做生产组织或工作岗位的合格成员;同时也学习做单位职工,学习与上级领导、单位同事的交往与合作,学习做工友、做同事、做下级。另一方面,绝大部分青年都会在继续社会化阶段开始自己从单身到择偶、从恋爱到结婚的人生经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并开始生儿育女。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化阶段中,青年既要寻求和学习异性间的爱与被爱,更要学习恋人、夫妻、父母等新的角色规范,认识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并在日常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逐步学会并适应做恋人、做夫妻、做父母。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继续社会化阶段“成家立业”的两大核心任务,把青年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再次,影响青年社会化的机构进一步发生变化。与基本社会化阶段青年基本上只受到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媒介这4种社会化机构的影响有所不同的是,在继续社会化阶段,随着工作单位的加入,以及青年日常生活内容的巨大转变,青年社会生活的范围显著扩大,社会交往的对象和范围也更为广泛。不仅影响青年社会化的同辈群体由原来单一的学校同学,逐步发展成工作单位的同事、工作服务的对象、情趣相投的朋友等,而且青年与大众媒介的接触也更加频繁和自由。再加上结婚后建立的定位家庭,使得对青年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机构更加地多样化,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开始取代原有的出生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以及学校中同学的影响。
最后,由于这一时期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社会化机构的改变,使得青年社会化的特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开始由基本社会化阶段那种被动的特征逐渐地转变为主动的特征,即开始由以往单纯地接受为主逐步变为自己主动地学习为主;另一方面,这种转变的特征也体现在青年社会化的实质内容上。即在这一时期,青年既要开始完成从单纯受教育向开始工作、启动自身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变,同时也要开始完成从原生家庭向定位家庭的重要转变。
(二)青年的工作与职业
现代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现代社会中与人的生命历程大部分阶段相伴随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就是工作。同时,工作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就许多个人而言,工作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正如弗洛伊德(1930)所说,工作是把一个人与现实世界最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5]
从前面青年社会化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青年与工作、职业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人们通常都是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进入工作领域,开始职业生涯的。正因为如此,青年与工作及职业的关系自然成为青年社会学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从目前情况看,青年社会学对青年与工作、职业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1.工作或职业对青年的意义
职业对于社会而言,或许只是反映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或社会分工的一种指标,但工作或职业对于青年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参加工作、有一份职业,除了可以赚钱、赖以生存外,还包含着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工作和职业是青年与社会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重要桥梁。青年只有参与到某一项以某一具体工作或职业为标志的社会性劳动中,履行该工作或职业的社会责任,他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成为现实社会中一种承担某种职责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工作或职业也是青年实践自身理想,实际参与和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而青年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对个人兴趣、理想与现实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样也是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工作的意义一直是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工作的意义包含众多方面的内容。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工作的意义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工作的看法和认识,它涉及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性等问题。工作的意义的重要性在于,“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态度、行为表现,以及其他一些个人的和组织的后果”[6]。青年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对于青年的择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处在这种巨大变革过程中的青年一代,对于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同样深深地受到影响。无论是80 后、90后还是00后,当他们开始步入工作领域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经历不仅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他们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使得他们形成了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新的工作价值观。而描述、分析、总结这些从参加工作就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年轻一代,他们看待工作的意义,工作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工作的认识、感受和实际行为方面的特征,正是青年社会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2.青年的职业选择及其价值取向
求职、找工作或选择职业,是青年与工作和职业之间建立联系的第一步,也是青年进入社会结构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开端。青年的择业问题,也是青年社会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青年择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择业问题以及农村青年择业问题。特别是由于1999年以来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得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成为青年就业问题的最大热点。而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在急剧地增长。
对于大学生择业来说,选择职业时的价值倾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分层的现实,始终会对青年的择业倾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韦伯在有关社会分层的讨论中,提出了权力、财富、声望的三维标准。在青年择业的价值取向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三种标准的影响。比如,一段时间内大学毕业生热衷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热衷于到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现象,除了受到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等因素影响外,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管理者,体现了较高的权力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又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改革开放的推进,科学春天的到来,以及国家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氛围和社会大环境,使得当时的大学生和青年在择业时相对更多地倾向于教育、科研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声望因素的影响。而随着90年代初下海经商热潮的兴起,青年择业中出现了热衷到经济效益好的大公司、三资企业、金融行业等就业的现象,折射出财富因素对青年择业倾向所具有的巨大影响。
3.青年的职业适应和职业流动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从国家统包统分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也使得青年职业生涯中的流动性变得更加突出,职业的稳定性则变得相对较低。例如有研究指出:“1990-2005年,随着大学生毕业时间的向后推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下降的态势。在2000年以后,这种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工作变得更加不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不断增加。”[7]还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随着年龄增加,职业流动的程度下降”,而“剧烈的职业流动主要发生在25岁以前”[8]。
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青年就业领域的变化,一方面极大地扩大了青年就业的范围,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青年职业流动和工作转换或跳槽的机会。这无论是对青年的职业发展,还是对其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影响都是巨大的。如果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对青年大学生择业带来的主要是更为灵活、更为广泛也更为有效的就业机制和途径的话,那么,青年在职业生涯中的流动性增加、稳定性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青年进行个体就业取向的自我调适、重新定位,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进行劳动力结构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必然过程。与人口学或者劳动社会学相对关注社会宏观层面的“职业变动”不同的是,青年社会学更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受制于社会宏观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的行为主体——青年和他们的反应。特别是关注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在职青年是如何应对这种宏观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革的,有哪些因素与当代在职青年转换工作包括职业流动与跳槽的行为相关,以及对在职青年转换工作的现象及其原因我们又可以做出什么样的理论解释等问题。
(三)青年的婚姻与家庭
由于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的婚姻和家庭都是在青年时期建立的,因而青年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自然成为青年社会学重点关注的主题之一。从目前情况看,青年社会学对青年与婚姻、家庭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1.青年择偶标准及其理论解释
择偶是建立婚姻与家庭的第一步。在青年择偶问题的研究中,择偶标准是最为基本的探讨主题。社会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用于解释人们择偶行为的相关理论,比如“同类匹配”理论、“资源交换”理论、“择偶梯度”理论等。所谓“同类匹配”指的是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所属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特征以及价值观等相同或相近的人为配偶。比如,人们倾向于选择年龄相仿、居住地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同或相似,以及民族相同、宗教相同、社会阶级相同的人为配偶。所谓“资源交换”则是指人们在择偶时,常常以各自所具有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资源为吸引对方的条件,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形式的资源交换。如果某人的某一资源不足,可以更多地提供另一方面的优势资源作为补偿。比如,现实社会中常常见到的农村出身的优秀男青年,与城市出身的普通女青年的婚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相貌出众的女青年,与身材相貌均一般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男青年的婚姻等,都可以用资源交换的理论来解释。“择偶梯度”则指的是在择偶中,男性倾向于选择各方面条件和社会地位都不高于自己的女性,而女性则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各方面条件和社会地位都不低于自己的男性。比如,男性一般希望自己的配偶在身高、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都不高于自己,而女性则往往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在上述这些方面都不低于自己。这就是婚姻配对中的“男高女低”模式。
尽管社会学给出了上述各种理论,但现实社会中青年的择偶标准却是更加多种多样的。从身材、相貌到文化程度、职业,从收入、家庭背景到性格、人品,从兴趣、爱好到“眼缘”、感情……概括起来,既有从传统社会中流传下来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标准,也有革命时期的“志同道合”的标准,更有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的“情投意合”甚至“一见钟情”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相同、相似的,也有相反、互补的。青年社会学正是不断地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层青年的择偶标准和择偶行为进行系统地调查、了解、描述和追踪,来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分析和验证影响青年择偶标准和择偶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努力从理论上做出解释。
2.青年的婚姻调适与家庭关系
结婚成家是青年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随着新的家庭的建立,青年男女从恋人变成夫妻,首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婚姻的调适。无论是一些青年关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感叹,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闪婚闪离”现象,或是传统上所说的“七年之痒”现象,都与青年对于婚姻中新角色的学习和扮演相关,都与青年对于婚姻关系的调适相关。实际上,从进入婚姻开始,青年就要学习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当有了孩子后,还要进一步学习如何做父母。而婚姻的调适正是帮助青年顺利地从单身生活进入家庭生活的重要过程。
与此同时,当青年从两个独立的个体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家庭时,除了个体角色的变化以外,还意味着缔结了新的社会关系,即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代际关系等。在家庭中,最为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青年社会学对于青年家庭中夫妻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夫妻角色、夫妻权力等方面。当青年夫妇有了孩子后,则开始关注亲子关系。当然,还会探讨青年与自己的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之间的代际关系等。在这些探讨中,青年社会学往往会用“代沟”的概念来描述青年与自己的父母之间在价值观念等精神方面以及在生活方式等行为方面的差别、矛盾及冲突,并形成了研究青年家庭问题特别是青年与父母之间代际关系问题的相对成熟的“代沟”理论。
3.青年的家庭角色与生育
在青年社会学对青年家庭的关注中,有一点十分地突出,这就是对青年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现象的探讨。在青年社会化中,我们曾指出,“成家立业”是青年期社会化头等重要的两大基本任务。然而,这两大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恰恰又是互相冲突、互相制约的。青年的职业发展、事业提升,需要青年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而结婚成家后青年所承担的家庭角色,同样需要青年为家庭幸福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许多已婚女青年来说,她们由于生理上所承担的生儿育女的重担,因此往往比男青年更经常地面临这种冲突境遇,其在“工作—家庭冲突”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往往更大。
生育是家庭的一项基本功能,而大部分的生育行为又都是在青年时期开始甚至完成的,因此,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青年所具有的生育观念、生育动机、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等,既是人口社会学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青年社会学重要的研究主题。与人口社会学相对地更加关注青年生育现象本身,更加关注青年生育的结果,比如生育的数量、性别以及时间等不同的是,青年社会学更加关注发生生育行为的主体,即青年本身。并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去揭示特定社会、特定时期、特定阶层的青年所具有的特定的婚姻观、家庭观、生育观和子女观。
(四)青年亚文化
1.社会中的文化与亚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精神文化,它是指语言、艺术、价值观念、制度、道德、规范、习俗等一切无形的或抽象的精神产品,我们通常称之为非物质文化。在社会学中,一般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共同塑造人们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规范、信仰、行为方式和物质产品。也有学者将文化概括为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社会学认为文化是构成社会的四大要素之一,认为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每个社会中,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时时刻刻对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进行着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通常可以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表现在大多数人身上的文化。主文化代表并支配着一个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念,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主体方向。亚文化又称“副文化”或“支流文化”,指的是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或为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简言之,亚文化是非主流的,表现在一部分人身上的文化。青年亚文化就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属于青年群体所特有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包括青年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学习者和继承者,青年在不断地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形成具有青年特征的亚文化。而在各种社会亚文化中,青年文化往往是最具特色的,通常也是最前卫、最能引领潮流的亚文化。在青年社会学的众多研究主题中,青年亚文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涉及面非常广泛,与现代社会联系非常紧密,与青年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主题。青年亚文化既是最具代表性的青年现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青年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一。
2.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作为相对社会主义文化来说最有特色的亚文化之一,青年亚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首先,青年亚文化具有超前性的特征。社会的主流文化通常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变化相对较慢。而青年亚文化往往会打破这种稳定性,非常突出地表现其前卫、新潮、独特、超越和打破传统的特征。不论是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对时尚的追求、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上,青年往往都走在时代的前头,走在社会的前头。
其次,青年亚文化具有叛逆性的特征。或许是由于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相对处在边缘地位的缘故,又或许是受到青年期所具有的叛逆心理的影响,青年亚文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和抵制。特别是在有关美与丑、时尚与追求等方面,这种叛逆特征尤为突出。
再次,青年亚文化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特征。青年亚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所具有的反叛、前卫以及新潮、特立独行等特征,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青年亚文化的易于接受、易于传播等特点,也使得它特别易于参与。从各种各样的流行语,到一波一波的时尚潮流,还有包括街舞、志愿者、网红等在内的各种行为元素,都给广大青年提供了参与的舞台。
最后,青年亚文化具有外显性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谦虚、含蓄、低调,与大部分人保持一致等品质不同的是,青年亚文化往往表现得十分地张扬、外露甚至是炫耀,追求与众不同。特别是在追求时尚、追赶潮流等方面,这种外显性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理解和研究青年亚文化的特征时,不能忽视青年的特征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生理的发育和成熟相伴随的是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其行为也开始变得更加地我行我素。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关注同龄伙伴,关注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形象,开始对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产生认同。而与“心理的断乳”相伴随的是青年对成人世界的反叛,以及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所代表的权威的轻视。他们既充满幻想,又特别注重感情,内心还常常感到孤单,总觉得不被人理解。在这种十分压抑、十分矛盾的生活中,青年亚文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正是在以青年亚文化为特征的青年群体和青年社会中,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放松和发泄。即使具有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等社会特征,青年也在青年期所特有的个人前途、理想目标等因素的作用下,在继承和发展现存主流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提升和创造着青年亚文化。
3.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若干表现
青年亚文化既体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各个方面,也体现在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审美标准等方面。在价值观方面,无论是对生活目的、目标、意义而言的人生观,以及对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而言的事业观,还是对什么是好与坏、美与丑、荣与辱而言的是非观、审美观、道德观,或是对索取与奉献、苦与乐而言的幸福观,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标准,并且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行为方式。至于在消费、娱乐等生活方式方面,青年更是形成了与社会主流文化有明显差别的、独特的亚文化。比如,在青年中十分普遍的追星与偶像崇拜现象就是青年亚文化的缩影。虽然每个时代都有偶像,但青年对于偶像的态度和行为十分独特,各种疯狂追星的行为常常令社会大众无法理解。又比如青年对时尚的追求,从发型、服饰、手机品牌到各种流行语、流行歌曲、电子游戏,无论是观念时尚、行为时尚还是器物时尚,青年都形成了并追随着特定的趣味、标本、语言、思想和行为模式。
4.青年亚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与青年之间的互动,是青年亚文化显示得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流行歌曲的传播与流行,还是各种明星与偶像的崇拜现象,往往总是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介和青年之间发生的联系。青年在受着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产生着影响。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大众传播媒介在迎合青年的兴趣与追求,也可以说成是青年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主流文化发出挑战。正是青年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在不断地制造着时尚、制造着流行。从文化娱乐到经济消费,从价值观念到生活方式,他们在一波又一波地推动青春的热潮,也在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变迁。而这种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改变和影响,正是青年亚文化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也是我们研究青年亚文化的意义所在。
(五)青年群体、青年组织以及青年社会问题
1.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的研究
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和主要对象。社会中的青年同样隶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因此,青年社会学也非常重视对各种各样的青年群体、青年组织进行研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年的群体和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有传统的、正式的共青团组织,以及长期以职业为主要标准划分的“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比如“打工仔”“打工妹”“新生代农民工”“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对这些新的青年群体、青年组织进行研究,也成为当前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在对新的青年群体进行研究时,必须始终结合导致这些群体产生的社会变迁背景进行分析。比如“大学生村官”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青年群体,对于他们的使命和发展,他们面临的困境等问题,都只能从产生和形成这一群体的社会背景中去找寻合理的解释。又比如对“街头青年”、青年小帮伙的研究,除了要解释他们是谁,他们如何混迹于街头,他们的结构如何等问题外,还要从宏观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去发掘有关他们何以产生、他们将何去何从等问题的理论解释。同样的,有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城镇青年,即那些介乎于城市青年与农村青年之间的,既不同于城市青年,也不同于农村青年的特定青年群体的研究,也正是基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而对于目前一方面是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是青年宗教群体的出现和扩大这一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也只能从我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2.青年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青年社会学研究中,青年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在探讨这一主题时,首先应该注意区分一般意义上的青年问题和特定意义上的青年社会问题。一般意义上的“青年问题”,往往泛指与青年有关的各种现象或主题;而“青年社会问题”,则主要指的是那些涉及青年人群相对较广,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危害到大部分青年健康成长,影响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以及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青年现象和问题。一般来说,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或是社会急剧转型时,社会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常常受到破坏,新的社会行为及其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现象不断地涌现,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新的失范行为,并可能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经济生活领域中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扩大。而国门打开后,西方价值观念和现代文化潮流大量涌入,带来了精神领域中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和传统权威的相对减弱。这些变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强烈地冲击着、深刻地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和定型中的一代青年。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青年社会问题,正是这些冲击和影响的外在表现。因此,无论是对新形势下青年的越轨与犯罪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类似“瓮安事件”中青年群体行为的探讨,或是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青年吸毒问题、青年自杀现象、青年网瘾现象、青年宗教信仰现象等的分析,都不能不考虑到宏观社会结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