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视域下文学学科群的发展路径
——基于两所高校学科群建设的案例研究
2022-02-26杨安
杨 安
(湖南师范大学 语言与文化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党中央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出的战略部署,承载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使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通知明确指出,新时代开展学科建设要“创新学科组织形式,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1]。因而,在“双一流”建设方兴未艾之时,以学科群为操作单位,推进学科内涵发展,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实现优质资源的科学集成和配置,日渐成为高校学科系统性变革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学学科是人文学科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出较强的价值性、人文性与跨文化性。新时代新格局之下,以学科群为特色的文学学科建设有哪些路径可循,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学科群成为新时代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发展下的重要表现形态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大学想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开展扎实的理论研究,向社会贡献文明和价值观、输送科技和生产力,就必须以先进的知识架构作为支撑。这种知识架构、类目便是学科一词的初旨内涵。综观现代大学的诞生和发展,从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科目与课程的设置,到19世纪德国大学逐渐确立的由系、研究所、实验室所构成的基本框架[2],无不彰显出在知识生产和知识分类演进中学科对大学发展的基础性价值。
学科作为高校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在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知识体系的更新呈现裂变化、精细化的发展态势。从亚里士多德同时提出将科学分为理论、创制及实践的三分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二分法起,由培根、洛克、笛卡尔等建立的现代认识论广泛传播,先贤们长期潜心于人类“知识之树”的裁剪修枝,以适应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带来的分化。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的辩证统一。这一方面表现在学科的分类日渐细微,在19世纪晚期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逐步演化成为层次繁多、错综复杂的分支学科体系,推动研究更为具体深入,形成了较为细化的方向分工。正如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所描述的那样,“学科不断分解成专业,然后专业再继续细分成更多的专业。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自我复制的现象了”[3]。另一方面则呈现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协作,学科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渗透、移植、集成等行为产生,多学科组合与跨学科研究等新的学科形态层出不穷,绘就出更为多彩的知识图谱。在需求导向的引领下,量子信息、生物育种、脑科学、深地深海等新研究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无一不是学科交叉汇聚与跨界融合的产物。可以说,这种学科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一学科的视野限制,形成对问题更精确的切入,而其本身也是一种分化:学科之间的整合,打破了学科传统规范的町畦,所产生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又是原学科分化的产物。因此,学科的发展始终是分化与整合的有机结合,是一个辩证前进过程。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繁荣进步,学科在不断分化中整合,又在持续整合中分化,形成一个更加完备、更具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学科群正是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下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由若干个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聚合形成。其建设路径通常是以1至2个基础雄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优势或重点学科为引领,将与之内在联系的多个近似学科串联融合,进而辐射其他学科,实现系统整合与资源共享,推动跨学科联合攻关,拓展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交互面,从而提高学科群乃至学科群所在教学科研单位的整体实力。关于学科群的分类方法,学界的见解较为多元,有按照组织建构模式划分的单一型、联盟型、松散型、目标型等,有参照几何图形形态区分的树状型、网络型、行列式型、星团状型和原子团簇型等[4]。其中陆晓静、罗鹏程曾尝试对此进行总结,即所有的分类研究都是基于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思路[5],简言之,从下到上多从具体实践转向理论归纳,根据学科群的呈现形态提炼其内涵特质,从上到下则是根据抽象的理论进行分类建设。但不管哪种划分方法,也无论它受制于战略需求、技术创新、权力操控等外部因素,还是受所在学校、相关联学科的人、财、物等内部要素影响,学科群的产生都是以知识的更新、构建、传播等为核心的集成行为,所承载着的是科研组织模式的重大变革,也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
“双一流”建设自2017年启动以来,不少高校均采取学科群的建设模式,以期推进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升。以首轮建设的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为例,通过查阅相关建设方案,关于学科群建设的目标构想、举措路径就达352个之多。但在其中,医学、农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群达267个,占比76%;人文与艺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群有85个,占比24%[7]。纵观学科群的类型和布局,大都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领域,与国家战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而聚焦人文社科的相关学科群,其规模和效应则远远逊色于理科、工科、医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本质看,作为培养人的学问类型,它涉及人的思维能力、精神品质、文明素养等的养成。因而,其建设周期相较于其他学科,时间偏长且更具隐性;二是从“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看,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评估监测点多以写实描述为主、较难量化,可供横向对比的项目清单相较于其他学科,数量偏少。
文学学科在人文社科类学科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关乎高等教育的全局发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2月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文学学科门类下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3个一级学科。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这三个一级学科尽管在学科方向设置上存在差异,但其内部存在天然的相互关联,难以分割。从高校实际办学来看,“文史哲”等人文和社会学科不分家的观点更是得到了映衬,不少学校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乃至新闻传播的相关院系便是从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院系中分出;而回溯至更早的民国时期,那时的不少高校也将外语、中文合为文学系办学。近年来,文学学科门类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科内部以及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深入,文学学科门类内部以及与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些分支学科、新兴方向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例如,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融合所产生的翻译传播学方向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培养翻译传播人才等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再如,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尽管已被纳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框架内,但其研究已经突破了原先设定的国际政治范畴,同语言、文学、历史形成了深度融合。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以及全球化进展日趋加速的宏阔背景下,文学学科更是获得了科技的加持,实现了与理工医科的有机融合,催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协同解决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共同培养具备复合型优势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二是学科的内部分化进程并未停止,封闭与阻碍依旧存在。学科分化与综合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某种程度而言,学科的分化客观促使人类更加精细、专业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使相关学科的发展更具内涵、成果更显深入。但面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趋势,受组织体系、资源分布等影响的学科过度分化则会产生人为的学科壁垒,制约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与知识生产,也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源分散与重复建设。这种情况在文学学科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之间时有发生,相似、相近的研究方向本应强化融合、实现共建,但却树立起天然的藩篱,只强调差异与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科门类的创新活力与健康发展。
“双一流”建设的初衷是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取得相较于以往的更大建设成效,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跳出理论思辨,对不同形态的学科建设路径进行观察和分析将有助于厘清思路,明晰脉络,形成带动学科发展的行动指针。依照教育部对于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口径答复,“纳入拟建设范围的高校,结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建议,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可以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的一级学科,也可以是学科群、学科领域、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8]。有鉴于此,学科群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并鼓励的一种学科建设举措。
二、案例研究:两所“双一流”高校文学学科群的建设路径
本案例选取两所以文学学科为建设对象、以学科群为建设路径的“双一流”高校进行研究。其中,A学校系某省省属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首轮“双一流”申建过程中该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建学科,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等为共建学科,力求实现语言与文化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之所以采取这一策略,一方面由于该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长期位居国内第一方阵,被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一致推荐和认定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但综观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校,它们或为外语专业院校,或为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要想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任重道远。另一方面该校以人文社科类学科见长,教育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均有良好的建设基础,拥有一批造诣深厚的高水平师资和多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因而先后被认定或推荐为所在省份的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但受制于建设学科数量以及学校财力等因素影响,这些学科的持续高位发展难以得到保障。这一背景下,学科群建设理念的提出,既发挥了传统的学科优势,又为文学学科的抱团发展、整体提质创设出良好的契机。B学校系教育部直属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该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积极推进文、理、工、医等学科交叉融合,其中,现代语言学学科群汇聚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3个主要一级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资源,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该学科群旨在开展跨度大、交叉强的跨学科前沿研究,并致力于复合型的通识人才培养。特别是因其有2个主建学科在国内均处于第一方阵地位,整体实力雄厚,具备了打造全新学术增长点的良好基础。
尽管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7年9月公布的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将建设口径明确为一级学科(其中现代语言学因QS排名表现突出,属于非《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内的一级学科),但A学校、B学校在后续的建设实践中依旧延续了学科群的建设思维。
(一)A学校的雁阵型模式:彰显多学科共进,构筑学科高原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A学校采取“打造一个主建学科,带动一批关联学科”的多学科雁阵型建设模式,以期达到聚合共赢的效果。这既体现了扶优扶强的学科建设理念,也顺应了新时代对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此,A学校一方面全力推进主建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实力大幅提升。例如,在人才培养上,扎实做好专业与课程建设,推进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材等方面均有显著成绩;在师资建设上,建立健全“外引内培”机制,面向全球罗致人才,实施老中青传帮带计划,新增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等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摘得“全国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称号;在科学研究上,面向学术前沿凝练了国别与区域问题、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等主要研究方向,新增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多项标志性科研成果等。另一方面,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引领、辐射作用,通过成立半实体教学科研平台,推进学科群整体建设。该平台聚焦于当前国家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发挥集体攻关优势,使不同学术思想相互交流、融汇,为产生新观点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例如,聚焦于当前国家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学科前沿问题,推进“外语+新闻”“外语+中文”“外语+历史”“外语+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打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智库、科研机构和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深化一流学科内涵建设的同时,又带动了参建学科在国家战略、区域热点、学术前沿问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多学科共进模式催生出学科群内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形成了集群化的高原效应。
(二)B学校的聚合型模式:促进跨学科交叉,打造学术高峰
与A学校雁阵型学科建设路径不同,B学校采用明确一个研究方向、推进多个学科交汇的跨学科聚合型建设模式,注重聚焦跨界交叉研究,以期探索新型的学科交叉研究范式与领域。为此,该校成立了面向现代语言学方向的实体化教学科研平台,对标新文科的建设理念,以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院系为支撑,在围绕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整合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语言学科和语言学研究基地。基于其秉持的跨学科理念,B学校的这一平台聚焦语言认知、计算语言学、语言习得与教育、东亚语言数据等学科前沿方向,更为强调人才培养、师资团队、科学研究等要素的重组,以确保学科群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在具体实践中,B学校采取以构建跨学科团队带动交叉成果产出、反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举措,一是强化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中青年研究人员引进,建构起专职科研人员、特聘科研人员、博士后、访问学者组成的创新人才队伍。二是依托跨学科研究联合体,推进语言学同理科、医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在东亚语言数据研究方面,融入遗传学、统计学、考古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成为我国语言学研究领域首次在该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对于保护濒危语言、探索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三是促进高水平科研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避免了传统的专业课程叠加拼盘,尝试建立跨学科、多语种、复合型的现代语言学课程体系。
纵观两所学校的学科群建设路径,不论是“以一带多”的A学校模式,还是“聚多显一”的B学校模式,都是建立在夯实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而辐射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文学学科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但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中,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较为普遍,人文社会学科的价值引领功能尚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与先前学科评估、学术评价受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等因素的异化影响紧密相关。为此,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对世界一流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中,要摒弃传统学科排名中存在的“五唯”顽瘴痼疾,聚焦国家建设发展之所想、所急、所需,“把人才质量作为评价的重中之重,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9]。这为两所学校的文学学科群开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特别是凸显培养一流拔尖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等明晰了具体路径。
三、结论与思考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关键之策。自启动以来,各地高校紧扣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核心矛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力推进人才培养、人事管理、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提升了一流学科和现代大学的建设水平。其中,学科群模式的产生与应用,对文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实现自我革故鼎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本案例研究,在推进文学学科群建设中应当关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应对好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现代文明的发展正是受“学科分化—学科综合”循环往复的影响,新的学科在不断细分中整合,动态调整着知识体系内部要素的联结。在这一背景下,将学科群作为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口径之一,既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对事物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现实需要。但这里的学科群应当有相对明确的内涵边界,注重深化创新与聚合开放相统一,在保持主建学科或目标建设学科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发挥支撑学科合力,开展突围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进而实现对支撑学科的反哺共进。因此,类似A学校的强化主建学科建设,通过多学科发展深化主建学科内涵,并以此带动支持学科建设和B学校的借助跨学科理念,加速文理医工渗透,聚合促进目标建设学科创新发展的做法,都是遵循知识演绎的过程,其本身也是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的一种呈现。因此,在文学学科群建设中,要积极对接学科定位、评价体系等客观要求,既要发挥主建学科或目标建设学科的核心引领作用,打造“双一流”学科和A类学科,又要打破文学学科内部、文科与理工农医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优势学科向集群优势学科的转变,不断强化学科群的内部支撑、关联。
第二,处理好单一学科与学科群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学科群建设可以理解为是对单一学科的内涵深化、范畴延展,它依托于单一学科的基础资源,最终推进该单一学科的发展。而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的设置和建设仅仅强化了学科本体的存在,弱化了学科解决问题的初心,其交叉融合程度远不及理工农医科,甚至在学科间形成了诸多壁垒与鸿沟。这使得一些学校的学科群建设仅囿于表面的组织重构和资源叠加,没有实现真正的交融互渗、协同共享,更无法反哺于其依托的单一学科的发展。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指导各建设高校明确学科建设口径,杜绝生硬拼凑、借壳包装等擦边球行为,把握好做大和做强的关系。一方面要以单一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为最终归旨,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基础学科的内涵建设;另一方面要规范学科群的建设口径与规模,确保建设目标、发展路径对接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前沿关键领域,推动高校建立常态化的跨学科联合体部门机构,完善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成果联合转化等机制。
第三,把握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自200多年前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10]。然而受制于传统的学科评价体系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大量资源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人发出“教授一大堆、名师有几许”的感叹。当前,知识生产逐渐由“撰写公开发表的专著和期刊论文、形成理念、方法、价值以及规范的综合体”[11]为代表的模式1向“开展专利技术、研究报告以及政策方案研究,聚焦于知识应用和基于知识的问题解决”[11]的模式2转变,这在文学学科内部体现得尤为明显,亟待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下,打破学科壁垒,优化学科布局,实现现有学科体系的调整升级。
随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吹响,文科教育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塑形象的光荣使命,文学学科必须坚定方向、坚持一流、坚守特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造就自立自强的人才方阵和一流卓越的师资队伍,做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文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和管理评价机制改革,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范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