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及启示

2022-02-26程西慧李晓华朱静然

高教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科教育人

程西慧,李晓华,朱静然

(1.河北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8;2.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2)

一、引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是在艰苦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成就显著、中外文明的高等学府,仅8年办学时间,就享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国内一流大学之楷模”等美誉,培养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内的一大批杰出创新型人才,堪称高等教育史奇迹。例如,在1955年中国科学院公布的470名学部委员中,西南联大的师生占据了其中的118名;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23位为中国“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其中有8位是西南联大的师生等。因此,探索西南联大教育奇迹的密码,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回溯西南联大成为高等教育史奇迹的相关文献,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如袁祖望从办学理念和学术自由等方面分析西南联大辉煌成就[1],吴秀文从管理特色出发对西南联大辉煌成就进行解读[2],高建国从通识教育课程角度来探索西南联大的奥秘[3],朱俊从师资进修的角度对西南联大进行了历史考察[4],杨燕江等从科研治理角度来分析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5],而从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来分析西南联大成为高等教育史奇迹的原因较少。西南联大结束办学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它在世界范围内却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这与其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视角来探寻西南联大成为高等教育史奇迹的原因,在新时代仍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培养机制等四方面。

(一)在培养理念方面,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教师身先垂范,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的核心和目的是求“真”,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求“真”的先决条件。其一,西南联大积极营造一个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体现了其培养目标和办学主旨,注重以“不为上是、锲而不舍、团结必坚、卓尔不群”的态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实事求是寻求真理。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先生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强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教会学生学“问”的思想,在无形中影响着西南联大的师生,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其二,教师身先垂范,做好了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榜样作用。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这时最热闹的,要属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有人对他同时听到“蝉声和蛙声”提出质疑,于是朱先生专门去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夜里跑到田间去专门听蝉声,且不止一次听到蝉叫。后来,他在文章中说:“人们往往由以前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有些夜晚蝉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不叫,于是将推论当成真理。”[6]在西南联大,像朱自清这样的教师还有许多,他们都是通过这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态度,在无形中熏陶感染学生,才成就了西南联大师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重视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通专结合的能力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西南联大科教融合的基础,为后来一流人才的涌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务会议就教育部课程设置诸问题呈常委会函》中指出“世界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7]。这一呈文为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方面定了主基调,即不能一味拿来主义,而是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而更好地为抗战时期社会服务。其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曾在《大学一解》中指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8]105。他还认为造就通才应是大学应有之任务,造就专才却是研究机构的事,因此造就通才需要加大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如开设“文学与人生”“史学名著导读”等课程。西南联大按照实际需要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选修课涵盖各学科领域,学生可跨院系选修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充实了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其二,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一方面,增设服务地区发展的课程。西南联大充分利用云南独有的动植物及地质矿产资源和人文环境开设出相应的课程,如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增设了中国边疆区域地理、西南边区研究、种族地理、岩石学等课程;生物学系开设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真菌学、昆虫学等课程。为了给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开设“军事桥梁”“给水工程”等课程。为了适应战时社会的需要,西南联大开设出一批新的军事课程,如航空工程系到三年级后,新增“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以及一个月的实习,四年级课程几乎全是航空专业课,有“航空发动机”“高等飞机结构”“应用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等”“发动机设计”等课程[9];另一方面,开设校外实习课程。来到昆明后,由于图书仪器及经费的缺乏,学校加大了实验及校外实习课程进行弥补,特别是生物系、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在这方面的分量更大,社会系也进行了多种社会调查,如调查民族语言、社会环境、人口普查、拓碑刻等。地质地理气象学系还规定,每年必须带领学生野外实习一到二次,每次少则数日,多则十余日。其三,课程注重融入最新研究成果。西南联大根据开设课程的多寡来聘请教师,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课程数量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继续进行研究,不断钻研开发高质量的新课程。例如杨振宁在回忆西南联大时期时,提到马士俊先生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在西南联大讲“场论”,他去听了那门课。后来,他到芝加哥留学时,发现自己对“场论”的知识比当时学校里教授都多。可以看出,联大教师们通过不断研究,所开设的课程质量之高,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教育教学方面,运用寓教于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所谓寓教于研,就是一种强调科研育人与教学学术性相结合的理念,即通过科研实践的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开展育人活动,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寓教于研是西南联大全体师生的共识,梅贻琦校长认为,培育人才不仅仅靠教学,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科学研究,即教学与科学研究二者不可偏废。北京大学校长傅斯年认为不能研究的教授很难是好教授,不能‘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教书匠,是很难启发学生的。西南联大实行寓教于研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一是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究,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不仅在学术上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仅论文就发表74篇,而且在具体研究和设计方面也非常多,该系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合作,对云南水力资源进行考察,先后完成了腾冲、大理西洱河、安宁螳螂川、富民水电站的设计,对石龙坝(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进行改造及甸溪拦河坝改正,将科研转化落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二是组织研讨会。这种讨论会有一定的研究方向,先由一两位教师事先准备,在会上作发言,主要是谈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学生可以自由参与,主要是感受会议的学术氛围,从中受到熏陶,学习教师如何治学。当年费孝通先生在呈贡的“魁阁”组织的研究群体便是研讨会的一个代表,教师与学生经常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使得一大批学生在课余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学术志趣。

(四)实施教研一体化机制,促进学校民主自治和学术自由

“教研一体化”是指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二者形成一个共同体进行育人活动。为了改变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封闭思想,更好发挥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西南联大落实教研一体化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在《致全体校友书》中指出:“凡大学使命有二:一曰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8]102。教研一体化机制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首先实行教授治校促进教研一体化制度的有效落实。在战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行教授治校有效避免了政府对西南联大的控制,极大程度上确保大学的尊严和学术的独立,使学校得以按教育规律运行,为教研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是积极创办研究所巩固教研一体化机制。西南联大坚持创办共5个研究所26个研究学部,它们都是有效落实科教一体化的试验田,其创办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以农业研究所为例,该所分为三组,分别是植物病害组、昆虫学组、植物生理学组,强调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及其他农业机关合作,注重滇省及其邻近区域农产品病虫害问题和植物生理研究、农产品制取国防所需原料诸问题。总之,研究所充分发挥了科学研究的育人性,学生通过聚焦研究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实验调查、发表论文、成果转化应用等过程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学术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

在新时代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针对目前高校对科教融合认识不到位、科教融合机制不衔接、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不健全等弊端,反观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当今高校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现实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凝聚共识为导向,强化科教融合的培养理念

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引起学界广泛的争论,我国也经历了从强调教学育人到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科教两张皮的现象不胜枚举,本质上都涉及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即科学研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多重要,这也揭示出对科教融合认识不足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家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些重要文件对推动科教融合起着积极作用,但是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科教融合管理评价办法,因而高校落实科教融合约束力不足。从中观层面看,高校对于政府出台的关于科教融合相关文件重视程度不够,落实科教融合的规定、办法等还有待完善,高校科教融合育人的氛围不足。从微观层面上看,教师科教融合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强。一方面,由于教师作为科教融合理念的实施者,未能充分认识到科教融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教融合实际效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科教融合对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且对研究性教学表现出较强意愿,但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总体呈现出科研育人缺位的现状。西南联大关于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可以为强化科教融合理念提供宝贵借鉴。

首先,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理念。在现有的关于科教融合政策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的落实方案,如制定科教融合法规,建立科教融合经费投入机制、保障与督导机制,明确各类学校落实科教融合的要求、细则等,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制度化。同时,国家应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对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进行宣传支持,从而增加民众对于科教融合的共识。其次,高校深入学习贯彻科教融合育人理念,积极营造一个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为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一方面学校通过校园文化营造、课程设置、研讨会举办等方式浸润科教融合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建立科教融合科研室、研讨中心等,加大人才培养中科研训练比重,积极发挥科研育人功效,且将科教融合的成果运用到推动社会发展中,以科研反哺教育,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最后,教师应身先垂范,为学生做出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榜样。在认识上,保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家”态度,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活力,培养追求真理的质疑精神,在实践中以科教融合为指导,将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为教学提供常学常新的活教材,充分运用探究性教学,积极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训练,让学生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做中学”,促进高校真正发挥科研育人与教学学术性相统一,从而达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以课程设置为支撑,完善科教融合机制

目前,我国科教融合机制尚不衔接。从宏观层面上看,科教融合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国家的创新体系囿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科研融入教育的投入力度与深度不够。因此,要想完善科教融合机制,除了在宏观层面上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凝聚科教融合共识外,还应该着眼于微观层面通过什么途径完善科教融合机制。换言之,应该为完善科教融合机制找到一个载体,而不仅仅是国家应该加强科教融合相关立法,高校制定关于科教融合的规定、办法、教学标准等措施。如何通过一个载体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合起来,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才是完善科教融合机制的关键。完善科教融合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将科教融合内容、方式进行细化,通过课程这一载体作为支撑,促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过去长时间科教融合机制构建大多强调政府、高校等层面,对于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的关注较少。西南联大科教融合机制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在科教融合机制构建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首先,以学校自身特色为本,开设科教融合学院或研究所,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融入课程,通过探究式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环境。例如,西南联大坚持创办共5个研究所26个研究学部,它们都是有效落实科教一体化的试验田,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科教融合学院或研究所可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性,学生通过聚焦研究问题、问题探究、成果转化应用等过程,大大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注重以课程设置为支撑,完善科教融合机制。一是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打造通识课程体系,设立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建立通识教育责任体系和通识课程责任专家制度,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课程模块,引进线上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的动态平衡,改善学校通识课程资源和师资缺乏的局面,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二是强调课程设置实用性。合理开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并设置一定比例的实习课程,优化课程管理制度[10]。三是课程注重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新观点、新研究结论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有常学常新的新教材,这直接体现了课程质量。

(三)以寓教于研为抓手,深化科教融合的协同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科教融合的探索大多关注在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而关于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还不够深入,科教融合教学模式尚不健全。所谓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是指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为育人共同体,实现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共同提升的教研一体的教学模式[11]。究其原因,一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实施难度大。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展的科教融合主要方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办学理念上凸显教学的重要性,培养体系中不断加强科研训练的比重,教学方法逐步推广研究性教学,在教学队伍上推动科研水平高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职称晋升及奖励体系中突出教学指标的比重[12]。这些措施对于探究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但高校在落实科教融合的过程中将教学转化为科研成果效率较低,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二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学术科研锦标赛”背景下,唯帽子、唯论文等顽瘴痼疾依然严重,高校以科学研究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这进一步降低了教师研究性教学的动力。因此,针对高校科教融合形式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融合的弊端,反观西南联大寓教于研的教学方式,高校应以寓教于研为抓手,深化科教融合的协同效应。

首先,积极创造学术育人环境氛围。一方面是构建落实科教融合激励机制,打破科教分离的壁垒。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鼓励教授上讲台,发挥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让高校回归到科教协同育人的轨道,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3];另一方面建设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教研室、研讨室等,着力构建学术殿堂式的教学环境。其次,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突出教学过程、坚持探究开放性与体验性,遵循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学术自由的民主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差异性原则、质疑解惑的尝试性原则、鼓励创新的求异性原则,使原则之间形成指导、体现、导向的密切关系[14]。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在学生原有认知上提出新的学习或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最后,组织研讨会,增进学生研究兴趣。研讨会与一般的学术讲座不同,学术讲座更注重“讲”,而研讨会更注重“讨”,由此可以看出,研讨会更具有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更讲究教学相长。在研讨会的过程中,先由教师就某一研究问题分享自己的研究观点、研究成果,学生可以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从研讨会中感受学术熏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南联大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有少数学者提出不能过分高估西南联大的价值,但的确无法磨灭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时期,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功绩。当前,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正不断地把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在西南联大科教融合经验的启发下,通过强化科教融合理念、完善科教融合机制、深化科教融合协同效应等方式,相信在未来,我国将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科教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