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
2022-02-26林碧丹
林碧丹
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容易复发的妇科疾病,以成年已婚女性最易发生,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黏膜红肿、白带异常及阴道瘙痒等。近年来,此病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据最新数据统计得知,霉菌性阴道炎在成年女性群体中的患病率达到了76%[1]。如果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无法控制,则会造成炎症反应,会侵袭患者的生殖器官,进而引发盆腔炎等并发症,会极大影响到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目前对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广谱抗菌药物被频繁使用于其治疗中,该药物虽然可以有效清除病原菌,能够使其症状减轻,但无法将患者阴道中的环境改变,且该药物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耐药性出现,停止服用后容易复发,难以做到治愈。伴随中医研究的日渐深入,效果的突出,许多中医药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外洗方通常由多种中药水煎而成,不仅能改善阴道pH值,还能优化阴道局部内环境,减少复发,但单一治疗效果缓慢[2]。完带汤具有抑肿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本研究围绕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采用完带汤辅以中药外洗方,并统计分析其效果,下文中报道详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90例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标准:(1)均与文献[3]《妇产科学》与文献[4]《实用中医妇科学》中此病诊断标准相符;(2)均经真菌镜检呈阳性;(3)年龄>18岁;(4)均为脾虚湿困型。排除标准:(1)合并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脏器功能异常;(2)合并免疫系统、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4)近期(1个月内)有抗生素、激素使用经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3~55岁,平均(32.78±2.29)岁;病程1~4年,平均(2.05±0.41)年;婚姻状况:已婚38例,未婚7例。研究组年龄23~54岁,平均(32.75±2.26)岁;病程1~4年,平均(2.07±0.39)年;婚姻状况:37例已婚,8例未婚。两组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具体内容为患者讲解,其签字表示自愿加入,同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采用中药外洗方进行治疗,即为蛇床汤,组方为百部15 g,地肤子15 g,蛇床子15 g,甘草 10 g,红花 10 g,桃仁 10 g,香附 10 g。水煎煮(水为 2 000 ml),然后置入到浴盆中,并将明矾(10 g)加入。对外阴进行熏洗,时间为15~20 min,待降至合适温度(35 ℃ ~45 ℃)后,便可坐浴,每次控制在15 min,2次/d,1个疗程为4周,治疗2个疗程。
1.2.2 研究组 基于对照组治疗,联合完带汤。组方为黄芩、山茱萸、金银花、熟地黄、龙胆草与土荆皮各15 g,黄柏、知母与苦参各20 g,苍术、茯苓与泽泻各10 g。添加适量水至淹过药面5 cm,先用武火将其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煎煮0.5 h,取200 ml滤液,然后再将 300 ml水加入,复煎 1 h,取100 ml滤液,100 ml/次,1剂/d,1个疗程为4周,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环境(pH值、SIgA、IgG)及复发情况。(1)临床疗效:治疗后进行评价,以文献[5]《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参照,制定本文疗效判定标准,若治疗后症状均已消失,pH值小于4.5,中医症候积分降低95%,即痊愈;若症状相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H值4.5~5,中医症候积分降低75%~94%,即显效;若症状较治疗前,有一定缓解,pH值5.1~6,中医症候积分降低50%~74%,即有效;若没有满足上述标准,即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进行测评,主症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疼痛,评分范围是0~6分,而次症为头晕耳鸣、白带黏稠、口苦咽干、外阴红肿,评分范围是0~3分,总分为0~36分,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为正相关。(3)阴道微生态环境:测量治疗前后pH值、IgG、SIgA水平。IgG、SIgA检测方法为利用注射器将5 ml氯化钠注射液注入阴道,5 min 后将其抽出并实施离心处理(3 000 r/min,时间为15 min),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4)复发情况:治疗后开展为期3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复发情况,若阴道分泌物增多,出现外阴轻度瘙痒,且伴有外阴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即为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5) 28.36±4.20 16.57±4.12 13.443 0.000研究组(n=45) 28.93±4.31 12.25±3.44 20.291 0.000 t值 0.635 5.399 P值 0.527 0.000
2.3 两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比较
治疗前,两组pH值、S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低于对照组,S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比较(±s)
表3 两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比较(±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 6.22±1.20 5.30±1.15 64.47±11.34 82.55±19.46 12.31±1.27 18.26±2.15研究组(n=45) 6.18±1.16 4.67±1.01 63.96±11.40 174.62±25.38 12.45±1.33 33.68±3.20 t值 0.161 2.761 0.213 19.312 0.511 26.832 P值 0.873 0.007 0.832 0.000 0.611 0.000组别 pH值SIgA(μg/ml)IgG(μg/ml)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65%(2/43);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28.57%(10/3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42,P=0.009)。
3 讨论
妇科炎症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中典型的一种为霉菌性阴道炎,通常是假丝酵母菌侵袭引发感染造成的,阴道环境具有潮湿、偏酸性且温暖的特点,适合假丝酵母菌繁殖与生长。该病有着比较复杂的病因,但主要与糖尿病史及甾体激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相关[6]。相关研究表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与复发和患者阴道的免疫功能障碍存在密切关系[7]。假丝酵母菌的顶部可以分泌数种蛋白酶,具有分解IgG、SIgA的作用,从而使阴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最终使得此病经常复发。SIgA属于免疫球蛋白,可起到抑制或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能够辅助阴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功能并起到保护效果[8],而IgG则可以起到使NK细胞对病原体的灭杀速度增加的效果[9]。因此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对疾病进展起到抑制效果。
中医认为,应将霉菌性阴道炎归属到“阴痒”“带下病”等范畴,且以脾虚湿困型最为多见。《傅青主女科》的观点认为,带下病属于湿证,而《医宗金鉴》则认为妇人因湿热而生虫,进而出现瘙痒,即阴痒[10]。中医指出血气亏损,素体阴虚,窍道失养,肝肾不足,外感湿邪、发为阴痒为此病的发病机制[11]。外洗方由中药组成,其中,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作用;地肤子可起到利湿止痒、清热的功效;百部可起到抑菌杀虫的功效;香附可起到清热理气、调经疏肝、止痛的功效;桃仁可起到祛瘀活血、杀虫的功效;红花可起到通经止痛、散瘀活血的功效。诸药联合,能共奏杀虫解毒、清热止痛之功。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其中“夫带下俱是湿症”说明了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主要病机[12]。此药中苦参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清热的效果;龙胆草可起到祛湿利水、燥湿清热的效果;金银花可起到散热疏风、解毒清热的效果;黄芩有解毒泻火、燥湿清热之功;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之功;土荆皮可达杀虫止痒的效果;茯苓可起到补心益脾、消肿利水的效果;苍术可起到散寒祛风、健脾燥湿的效果;山茱萸可起到止崩止带补益肝肾的效果。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除湿、调理气机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对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有助于其症状的缓解。治疗后,研究组pH值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联合治疗有助于患者阴道内环境的改善。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得知,治疗后,研究组的S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能够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复发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表明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效果稳定,停药后不易复发,长远效能突出。
综上所述,针对脾虚湿困型霉菌性阴道患者,采用完带汤辅助中药外洗方治疗,效果好,能显著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